好作文 > 实用范文 > 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4篇】

时间:

大家知道吗?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好作文分享了4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篇一

关键词:本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本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的背景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开始引进和学习美国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但是在全社会掀起学习热潮后,大多数人却陷入更大的迷茫。由于中国的文化,高校的教育制度,以及培养大学生的方法和措施与西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环境有很大不同,许多老师和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理论和操作方法认识不到位,从而导致在具体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走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歪曲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

现在,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既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又没有现成的本土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可借鉴。从2008年开始,全国各高校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和教学的老师都开始关注职业生涯规划的本土化问题,提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结合中国文化,大学生成长特点,以及高校现有的教育制度的基本思路。因此,提出本土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和操作模式已经迫在眉睫了。

二、本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与探索

(一)本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探索

针对课堂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偏重西方理论而缺乏中国本土化特色的问题,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理论创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的方向,强化国家性质属性,融入中国文化元素。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保障人才培养的方向和人才的道德意识与觉悟,西方职业生涯规划仅仅强调个人的职业意识,也就是最基本的道德水平,缺乏阶级属性,忽视人才的阶级性。在我国,高校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在人才培养中不能搞自由主义,更不能仅仅以个人价值观来指导生涯发展,而是必须培养“有远大共产主义理想”的人才,保障社会主义人才的阶级性,防止人才“西化”,坚守社会主义事业,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思想必须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突破西方职业生涯规划偏重技术的不足,融入中国本土化元素,形成适合中国高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思想理论。

(二)本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操作模式的探索

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限于课堂,在专业课程和教学实践中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学有何用,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学风不断下滑。同时,由于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脱节,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失去了具体的平台和载体,教育效果欠佳。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孤立的。因此,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平台紧密地结合起来。

1.建立五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高校以“松散式"的方式管理学生,强调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但事实上很不理想,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放松了自我管理,影响了大学生涯的发展。因此,建立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中心,注重人本关怀,体现个性差异,尊重和挖掘学生潜力,及时跟踪和反馈学生成长表现,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日常教育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相当迫切。

针对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操作的问题,拟采取建立以学校人才培养战略中心,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化贯穿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依托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大平台,构建“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社区)――学生辅导员――班级”五级教育管理模式,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仅仅局限于课堂授课单一化模式的问题。

2.构建全方位职业生涯规划育人渠道

针对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脱节的问题,拟采用职业生涯规划进课堂、进实习、进组织生活、进党建、进班会、进素质拓展活动、进档案“七进”的方式全方位覆盖学生成长过程,努力营造人性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效果。

3.创新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方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篇二

1.1以课堂为主战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内容与普通的知识传授不同,其实践性更强。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辅导课多在低年级学生中开设,于此同时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低年级学生刚实现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身份转变,面临大学中的新环境新现象会有所不适,再加之大学的教育模式不同于高中,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接受必然会有所影响[2]。另外,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学生在大学前多是按照父母的安排而生活,为了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考上父母给设定的大学而努力,很少会自己去规划。如果在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不提供实践机会的话,学生就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

1.2欠缺专业性,针对性不强大学生的专业与之后的就业有着密切的关系。细的来说,大学生不仅要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还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完成不同的任务,在专业课上去的不同的成绩,才能最终达到自己职业方面的目标。但是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是全校统一辅导进行,并没有针对专业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待,如此一来便很难使专业不同的学生产生有效的共鸣,加之辅导老师多不是专业课程的老师,很难对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效的指导。

1.3规划的辅导过程欠缺延续性当前,多数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安排在大一,让新生一踏入大学校园,便有规划自己生活学习的意识,在此层面上,这样的措施具有较重要的作用,如它可以令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大学并不是可以松懈的阶段,这反而是需要努力的新的开始。但是如若将课程仅仅设立在大学初是很难有成效的,大学生活总共四年,在这四年中,学生的认识、心理方面都会产生变化,因而对自己的规划和认识也应有所改变,但是在这一逐渐调整的过程中,如果不提供相应的规划辅导,那么学生的规划执行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往往会有所欠缺。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有分阶段执行和分内容执行的必要性。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安排个性化的辅导内容,并将其贯彻到大学四年整个学习生活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能力。反观目前高校实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安排在入学初就是安排在毕业前,对学生中间的成长过程弃之不理,很难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生活的目的。

1.4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的学习生活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的,很少有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兴趣长处和爱好,也很少有机会可以接触社会和职业生涯的信息。从职业生涯辅导专业词汇上来讲,就是欠缺生涯责任感。因而在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中,应当增强学生的这种责任感,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能够主动自觉地去寻找就业信息,在求职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去了解掌握就业政策,并能自觉有效地适应各种职业环境,与此同时,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降低他们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度。

2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主题,辅导员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指导者,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者队伍中最直接最基层的群体,是高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不二人选。

2.1辅导员对唤醒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使学生能够更自觉主动地去利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就得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入手,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自己的职业规划设计中。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因为他们认识和了解社会的来源主要是辅导员。可见,辅导员对于学生的人生规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辅导员就应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不遗余力地辅导帮助学生,教会他们正确地做人、做事。在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给予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并能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不仅对他们未来的职业道路影响甚远也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辅导员应当与学生简历良好和谐的关系,以开放与时俱进的思想,人性化的态度,专业化的能力,多样化的方法,因材施教地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的辅导,是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增强学生对自己和未来的关心程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成功有效的规划下逐步走向成功。可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是一个人生命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在职业历程中应有强烈的自主性和满足感快乐感。辅导员在与学生的交流指导中应有意加强对学生有关生命紧迫感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目标,领会生命真正的意义,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认识并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强化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重要内容,要想职业规划教育取得成效,就应将这一内容有力地贯穿到学生的大学生活的整个过程,增强学生了解相关职业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将职业生涯规划与自己的专业就业前景相结合,并能有效将实现目标的坚定性和过程实施的灵活性结合。

2.2辅导员能帮助学生对“内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在从事一种职业时,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和生理状况以及内心体验都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过程就是所谓的内职业生涯。由于个人个性不同,其所合适的职业也有所不同,因而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个性化,即不同的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不同。职业生涯规划是从自我认识开始的,这也是整个过程中的关键性工作。对自我的认识是多方面的,包括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能力高低、价值观、个人需求目标、身体健康状况、工作经验资历、受教育程度、心理负担能力、情商智商以及思维方式多方面的内容。

2.3明确规划各项因素,引导社会实践的积极开展通常我们所说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涵括了社会环境因素、职业方向及定位因素、职业行动评估等等方面。既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可以因不同因素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根据社会环境、自身条件的改变,需要不断的调整其规划,进行一定的调整与评定。作为辅导员,需要不断的发现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做出反应,不断的调整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规划的最主要目标,是让其提高整体质素,从而提升综合职业竞争力。所以,辅导员在帮助高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期间,可以积极的开展课余的活动,建立一个规划的平台,通过场景模拟,职业实习等等方式,实现规划目标。上述内容的进行与开展,不只是为了让高校学生在学生的生活有更积极的空间与成长的方向,同时也让其不断的了解所处的环境变化,对自我有更深刻的了解,建立科学性的未来目标,增加高校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与心理应对能力,对整体质素的提升也有较大的帮助。让高校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与职业中所运用的岗位技能所结合。另外,辅导员可以运用假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运行模式、生产要素等等,对职业后所需要面临的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通过对内、外部环境变化,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定位,做出正确、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篇三

[关键词]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重视知识经济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下,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求在竞争中寻求发展,各国都开始重视创新性,力求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开始重视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将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作为教育目标之一,以求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丰富我国人力资源,提高我国综合国力。近年来,我国就业问题日趋严重、急需解决,而创业则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提高我国就业率的重要途径。各高等院校均开始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以带动就业,促进高校就业率的提高。这种创业教育活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使其教育价值发生改变,已逐渐成为高校中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生转变的原因

从时效价值的角度来说,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创业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以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转向是为迎接新时代下的挑战,重视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以拉动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从实效价值的角度来看,将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其变得更为具体化,能走进学生的生活中,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从后效价值的角度来说,在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下,创业教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产物,其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顺应了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二、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具体改变

(一)开始重视个体价值。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社会价值,而忽略了个体价值的实现,不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质。而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则改善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其认为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便是个体价值的体现。在创业教育中,其强调主体性,认为个人是自主创业的主体;重视个性化,认为其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多元化。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其价值的体现较为单一。而融入创业教育之后,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越来越多元化。其具有经济价值,能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文化价值,创业教育的实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创新是我国的重要文化精神和发展动力;具有社会价值,其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具有现实价值。在过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强调的内容过于理想化,与实际生活并不相符,是一种愿望型教育。而创业教育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具有现实性,更为全面、协调,可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

三、创业教育背景下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效途径

(一)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创业教育是通过一系列课程来进行的活动,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通过课程来开展,为此可以在高校素质教育教学计划中加入创业教育。要开展专门课程,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本知识和技巧为主要内容,结合各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另外,还可在创业教育专门课程中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设置专业课程,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具备创业活动所必备的知识和技巧,重视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并在创业专业课程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基础课程的建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细想政治教育中,以形成新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在开展创业教育活动中,各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加强文化宣传力度,强调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以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可开展创业竞赛活动,例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大赛、创业演讲比赛等等,以此丰富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理解程度;可请成功的创业人士来学校进行创业讲说,向学生介绍其创业过程和经验,以激励学生勇于创业,尤其是成功创业的校友的真实事例,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业动力;可充分利用社团组织,以培养学生在创业中的合作能力。

(三)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创业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任度,充分发挥校园资源,增强学生的创业行动力,将其真正的付诸实际。要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以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可根据学生专业性的不同,而为其选择合适的企业以进行创业锻炼,使其了解创业过程中的艰辛,熟悉企业的基本操作流程,进而为日后学生的创业活动打下基础。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中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创业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本文从其价值转向的缘起、维度与路径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以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新时期下的要求,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业教育背景下的有效性,培养出更多的创业型人才,解决我国就业困难,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进而提高我国国际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左雪松,刘继昌,夏道玉等。创业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转向的缘起、维度与路径[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

[2]曾涛。试论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

作者简介

鄢美华1983年9月 女 汉 江西省南昌市 2006年毕业于南昌大学 文学学士 硕士学位 现供职单位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助教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篇四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192-0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于20世纪初起源于西方,经过不断发展,目前在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而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较晚,对应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在这样的形势下,各地高校纷纷加大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力度,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载体,从整体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过去的十年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种种问题。

一、学生的规划准备不足,规划意识淡薄

1.学生的职业目标不清。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恐慌之余,并没有形成理性成熟的职业规划。2014年3月,笔者对西安市17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调查,63%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明确规划,“不知道自己适合哪种工作”,表示“有明确职业目标”的学生为16%,“有模糊的职业目标”的学生为21%。一些大学生以考研为目标,从大一开始就把所有精力花在几门考研课程上,对其他课程不闻不问,只求及格,对各种能够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课程和活动也不参加。甚至有的地方高校全校师生均持这种态度,被社会称之为“考研基地”[1]。有的学生盲目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根据上述调查,西安地区二本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四年级学生,有72%的学生持有一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有37%的学生持有三种以上的证书。还有的学生看到社会上的所谓“成功人士”,就把自己的目标锁定在该行业,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有的专科生计划着“升本”后做大学教授。有远大的理想是好事,但脱离了实际情况的好高骛远,是无益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还有的学生没有稳定的职业目标,看着社会上哪种职业收入高,就见异思迁,向往该职业。今天想着要做软件工程师,明天想做销售顾问,到毕业时才发现没有做好任何准备。在此情况下,一些大学生不努力学习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只能被动应对;更有甚者,没有任何理想和目标,得过且过,无所事事,沉迷于谈恋爱、泡网吧,学习成绩不好,道德行为失范。[2]

2.学生缺乏自我认知。①自我认知的内容不全面,个人的成功是智商、情商、知识、技能、机遇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多学生在确定职业目标时,只认识到了自己的知识、技能、智商因素,却没有考虑到“情商”这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情商(EQ,Emotional Quotient)是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的概念,它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3]。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指出:“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而不是智商[4]”。不同于智商的是,情商水平无法用测验分数的形式准确表示,它只能根据个人的综合表现判断。②自我认知的渠道单一,在上述调查中,问到“你是通过何种渠道进行自我认知”时,66%的学生都是通过网上测评系统进行自我评价。实际上,自我测评软件是认识自我的重要渠道,但并不是唯一和最重要的。技术工具的测评结果只可参考,不能照搬。准确的自我认知,更重要的应该来源于老师、同学、朋友、家人等周围人的评价。可以采用面谈或调查问卷与自我测评软件结合的方式,来获得比较客观的自我认知。

3.部分学生价值取向偏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力资源市场日趋成熟和活跃,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自立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得到了强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与此同时,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个人主义思潮蔓延,人生观出现偏移,限制了学生的更好发展。从价值评价标准来看,大学生在评价他人时,多采用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但是涉及自身利益,却采用利己主义的立场。大学生对于扎根基层、到艰苦行业和地区奉献是认同的,但却无法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这种矛盾性和双重标准,对大学生的择业和个人发展都是不利的。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水平不高

1.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本土化程度不足。国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研究起步较晚,多是借鉴采用国外的理论,本土化程度不高。以大学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讲授的知识大部分为国外研究成果,如兴趣探索部分使用的是霍兰德量表,性格探索部分使用的是MBTI量表,谈职业生涯发展采用舒伯的生涯彩虹图,而在这些过程中,中国本土的职业生涯理论家或理论研究成果出现频率极少[5]。虽然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和教育均起源于西方,但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象是中国学子。在我国,不论是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还是全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均与西方具有很大的差距。正如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化”一样,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也需要“本土化”。

2.师资队伍建设不足。高校中,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普遍缺乏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背景,接触职业生涯相关理论的时间相对较短,在授课时很难保证教学质量。他们很多都是辅导员或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并非专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难抽出时间与精力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系统研究。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形式单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加课外辅导的方式,己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学生要求。更有很多高校还停留在简历制作、面试礼仪等就业指导的层面,完全不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1.大力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自己的体系,应该是一种系统、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而不是简单把就业指导的内容进行拼凑。[6]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开展自我认识和评估、生涯计划评估、职业生涯目标和实现路径设计、制定行动步骤等。另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应该是从大学开始,在小学、中学阶段就应该进行启蒙和普及。要像美国那样,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全面贯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关键是课程设置。要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来设置课程,形成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要体现前瞻性、实践性、实用性、确定性、针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高校可以依托自身的学科研究基础,设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模拟实战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等;另一方面,高校不能闭门造车,要和用人单位加强合作,结合市场需求,联合开发课程,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对已有教师(包括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流程,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引进专业人才担任指导老师,如引进心理学相关研究方向的毕业生,引进职业生涯规划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HR等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

3.开发适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具。要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就必须选择专业化的评价工具。可以凭借本校专业人员自主开发,也可以引进现有的工具,帮助大学生客观了解自我。职业测评工具软件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为其提供发展建议[7]。

4.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活动。首先,加强宣传教育和信息流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建立专门的网站,提供职业生涯相关的各种资料,开发网上调查问卷、咨询和生涯指导系统。其次,开展专家讲座、报告会、论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营造氛围,使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入脑入心,并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最后,建立社会实践平台,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职场。高校要和用人单位合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就业见习基地、创业基地。

只有大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发适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具,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才能有效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斌。部分地方院校成为考研基地[N].中国青年报,2004-10-11(3).

[2]李颖。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策略[D].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曹振杰,王瑞永,李斌,胡树红。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周文霞。职业生涯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何明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好作文为大家分享的4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论文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95 3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