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工作范文 > 规章制度

机房管理制度【最新3篇】

时间:

在生活中,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本文是可爱的编辑给大伙儿找到的机房管理制度【最新3篇】,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机房管理制度 篇一

一、微机课前,必须排队,保持楼道肃静,禁止喧哗。

二、进入机房时,换上干净的拖鞋或鞋套,按顺序进入,不得拥挤。

三、按老师指定的座位上机,不得高声言谈,四处走动。

四、应按老师要求及学习内容操作电脑,不得进行非学习内容的操作,更不能玩游戏。学习网络知识,上网时不准聊天。

五、保持机房清洁卫生:严禁在机房内吸烟;严禁在机房内存放各种易燃易爆、腐蚀性和强磁物品;严禁学生在桌子、墙壁上乱写乱画;严禁吃零食、喝饮料特别是瓜子、口香糖;严禁乱丢垃圾、果皮、纸屑杂物。如有发现,严肃处理。

六、操作计算机按操作规程进行:开机时,先开显示器,再开主机;关机时,先关主机,再关显示器。不得频繁开启电脑电源开关(POWER键),不随意按复位键(RESET键)。严禁在电脑通电状态下插拔各种电脑配件。

七、在学习期间,如发现计算机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关机,并向老师报告,等待处理。

八、上机前要检查桌椅及计算机,发现损坏要向老师报告,损坏责任为上一次上机者。自己损坏的`要主动报告,承担责任并赔偿。

九、卫生清扫制度

为了保持机房整洁,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充分发挥其窗口单位功能,特制定以下制度:

1、机房卫生目标:微机、桌椅摆放整齐划一,地面、桌面、设备表面干净,无可见灰尘;

2、微机课严禁拖堂。课后由学生(六人即可)轮流整理机房。要求:显示器、鼠标、座椅呈三条线,地面、桌面无遗留废弃物。

3、每星期安排两次彻底清扫,由指定班级轮流进行。要求达到第一条规定的标准。

4、调节适宜电脑存放的温度、湿度、负离子浓度。门窗要密封,防止外来粉尘污染。

机房管理制度 篇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提高各项目制冷机房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制冷机设备安全运行,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各项目氨机房的安全操作与管理

第三条、职责和权限:负责制冷机房的管理工作,对制冷机房业务进行指导、监督,组织开展制冷机房设备的维护保养

第二章、人力资源要求

第四条、制冷设备和制冷剂具有高压、易爆、含毒的特性,操作工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第五条、企业必须按有关规定配备受过专门教育和培训,具有冷藏、加工、制冷、电器、卫检等专业知识、生产经验和组织能力的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六条、冷库的压缩机房操作人员,必须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经过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书,方能上岗操作。

第三章、设备管理

第七条、冷库中的制冷设备和制冷剂具有高度危险特性,冷库工作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每年要进行一次重点安全检查,查制度,查各种设备的技术状况,查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设施的配置情况。

第八条、要加强冷库制冷设备和其它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确保安全生产。冷库的机房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和班组定额管理制度等各项标准。根据设备的特性和实际操作经验,制定本厂切实可行的技术规程,报主管部门备查,并严格执行。

第九条、冷库所用的仪器、仪表、?器、量具等都必须经过法定计量部门的鉴定,同时要按规定定期复查,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

第四章、设备操作

第十条、操作人员要做到“四要”、“四勤”、“四及时”:

(一)“四要”是:要确保安全运行;要保证库房温度;要尽量降低冷凝压力(表压力最高不超过1。5mpa);要充分发挥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努力降低水、电、油、制冷剂的消耗。

(二)“四勤”是:勤看仪表;勤查机器温度;勤听机器运转有无杂音;勤了解进出货情况。

(三)“四及时”是:及时放油;及时除霜;及时放空气;及时清除冷凝器水垢。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要加强工作责任心,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做到“五交一接”:交待在岗时机器运转情况;交待设备运行中有无故障隐患;交待有关各种记录;交待各种工具及消防器材使用情况;交待机器设备巡查情况。“五交”清楚后接班,如有问题可及时处理的,由两班配合处理完毕后交班。如不能处理的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处理。

第十二条、为了保证制冷设备正常运行,操作工每1小时至少进行一次巡回检查。值班人员需按规定时间对制冷机、循环泵、蒸发冷、配电设施、仪器仪表等设备进行巡回检查,防止仪表、安全阀失灵威胁到设备的正常运行。检查管道及阀门是否有氨气泄露,阀门开度位置是否有变化,所需润滑油的油位,轴承温度,电机温度及其它异常现象,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上报。

第十三条、值班人员要认真、仔细抄表,观察每台设备的压力,温度,电流、电压、震动,及附属设备等是否在额定的参数范围内运行。要做到一听、二看、三摸、四闻,多比较,及时了解设备的性能状态,根据分析结果逐项对设备进行检查排除故障。发现有严重异常情况时要做到及时汇报,尽可能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维护生产。

第十四条、检查各设备配套的动力柜电器是否有发热现象,特别是夏天要多加注意。

第十五条、巡回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将检查结果记入制冷设备的运行记录内。

第五章、设备维修保养

第十六条、对设备的润滑系统和润滑点要及时的添加润滑油。

第十七条、对设备表面要及时进行卫生清理。

第十八条、经常检查了解冷却水水质、水位、水温情况,找如有异常需查原因并及时处理。

第十九条、库房、机房的机器设备和压力容器,每天各车间自检,每月由主管领导负责与设备科及有关人员检验一次,每年淡季进行保养大修,以保障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二十条、库房、机房内各种安全自控元件每月检查一次,每年校验一次,防止失灵;防毒面具、消防器材每年检查一次,机房人员必须训练掌握使用,懂得氨中毒急救方法。动明火必须经过审批,由审批人员指派监护人员。

第二十一条、制冷装置上设置一定的标志,以避免操作错误。

第六章、氨泄漏事故紧急预案

第二十二条、险源分析

(一)氨为二级毒性,在空气中浓度达到0.04%,机会感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当氨的浓度在0.5~1%时,人在环境中停留30分钟就会患重症或死亡;当氨的浓度达到15.2~27%时,遇着明火即有爆炸的危险。

(二)制冷装置发生氨泄漏情况大致有两种,一类属于轻微漏氨,是由于零部件的、磨损和填料垫片老化,以及连接螺栓松动引起的,如密封件、法兰和气缸等结合处的漏氨。另一类是属于严重漏氨,即事故性漏氨,主要是操作者违章操作、工作失职(没有按时巡回检查)以及维修不当所引起的。

第二十三条、应急计划

(一)应急组织指挥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成员为所设备部所有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二)报告和联系程序、若遇到泄漏情况,是轻微漏氨,发现人员立即向设备部经理和值班干部报告,接报人员要立即组织处理,并于处理结束后及时做好处理情况记录。如果属于严重泄漏,要立即报告设备,由设备部经理组织应急指挥组成员处理,同时报告公司总经理。

第二十四条、预防措施

(一)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关部门发放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二)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操作和维护保养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制冷操作工工作责任心不强的员工不得上岗。

(三)制冷机房配备氨用防毒面具、橡胶手套急救护用品,并存放在专用位置。

(四)配置排风设备,定期对各压力表和安全阀进行校验。

(五)制冷机房严禁抽烟,在制冷机房门口张挂安全警示标识。

(六)严格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凡在制冷机房内进行动火作业,必须经由安全管理员审批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五条、响应措施

(一)泄漏发生后,根据泄漏点位置,立即采取措施降低泄漏点的压力,减少泄漏,必要时停止压缩机运行、切断机房电源。

(二)按照报告程序立即报告,组织抢险人员穿戴好防毒面具、找准部位采取用水管喷浇漏氨部位,使氨与水溶解,防止氨气大面积扩散。

(三)根据实际情况,切断相关阀门,将其降压排空。

(四)待机房内氨气浓度降到安全标准以下后再进行修理或补焊。

(五)如有人因氨气中毒,用硼酸水滴鼻、漱口,并给中毒者饮入0.5%的柠檬酸(如无柠檬酸,可用白糖水代替),切勿饮白开水,因氨易溶于水会助长氨的扩散。

(六)当氨液溅到皮肤上时,用水或2%硼酸水冲洗皮肤,水温不得超过35℃,再涂上凡士林或植物油脂。

第二十六条、现场保护

(一)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划定安全警戒区域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是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均不得破坏。

(二)成立总经理牵头,由设备、安全等部门人员组成的事故调查组,配合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分析事故原因。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制度自制定之日起正式执行,未尽事宜将另行补充。

机房管理制度 篇三

一、未经主管同意,非管理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

二、柴油机组平时应置于良好的状态,蓄电池置于浮充状态,冷却水应满足运行要求,邮箱内应蓄备8小时满负荷用油量,室内应配备应急照明。

三、柴油机组的开关及按钮,非值班技工或维修人员不得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严格按规程操作。

四、机房内严禁抽烟、点火,室内应配备手持式气体灭火器。

五、机房内不能堆放任何杂物,更不能存放易燃物品。

六、每两个星期启动柴油机空载试机一次(15~20分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七、机房及机组的。清洁卫生由技工班负责清扫,达到卫生、整洁、无积尘。

144 1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