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教案模板 > 初中教案 > 初一教案

初一生物教案(优秀12篇)

时间: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文是好作文细心的小编帮大家收集整理的12篇初一生物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

初一生物教案 篇一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①“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前提。只有彻底弄清楚“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②“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它是指: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进入胚囊后,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融合后,受精卵和受精的极核就要发育变化,它们变化的同时,也就是子房发育的过程,子房发育的结果,就意味着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又都较为抽象,学生不能观察到。因此,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以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

2.双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学生对“受精”“极核”“胚囊”“胚孔”等这些名词很陌生,要马上记住,而且还要知道它们的发育变化情况,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2)如前所述,双受精过程和子房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且内容较为抽象,学生接受起来确有难度,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要尽量配合一些教具(如:投影片、动画片,或自制移动教具、自画板书等)辅助讲解,使学生把这部分知识理解透彻。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关于引言:上节课讲的内容是“开花和传粉”。所以,教师在讲新课前,可以先复习提问如①什么叫开花?什么叫传粉?②传粉的方式有几种?③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结构特点?然后,教师可以这佯说:“不论什么样的传粉方式,最终是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了,下一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有的学生会接着教师的话说出:“形成果实,形成种子。”教师马上又可接着问:“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是今天所要探讨的问题。”(写出课题)

2.关于“受精的过程”的教学。可以这样安排:首先,使学生弄清楚子房内部的结构。教师最好能边画板图边讲解:雌蕊的子房中间有胚珠,胚珠外有珠被和珠孔(珠孔的位置可以在顶端、侧面或底部)。胚珠中间有一个胚囊。胚囊中,珠孔下有一个较大的细胞,叫卵细胞。胚囊中间的部位还有两个极核。

教师画制的板图要很规范,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勾画出子房各部分结构和名称,与此同时,学生会学着教师的板图画。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绘制生物图的能力;另一方面还会加深学生对子房结构的记忆。

然后,再讲解受精的过程。受精的过程应包括三个步骤:第一,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受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而萌发;第二,萌发出的花粉管不断伸长,把花粉中的两个精子沿着花柱,通过珠孔送到胚囊中;第三,进入胚囊中的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

最后,教师及时给出受精的概念和双受精的概念。而且要说明,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在讲解上述三个过程的同时,教师最好用活动教具示意花粉管萌发及生长的情况。可以告诉学生:在柱头上落有许多花粉,而且有许多花粉萌发,因而有不少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但在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花粉管进入胚囊,完成双受精过程。在双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和受精的极核将进入胚和胚乳的发育。

3.关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教学,可以这样安排:

首先,说明一朵花在传粉和受精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已完成了它的使命,都枯萎了,唯有雌蕊的子房将继续发育。

第二,在自画的雌蕊结构的板图处、在图注的相应位置上,边解释子房内各结构发育情况边注明结构名称。

第三,注意与前面讲的种子结构相呼应,说明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在这之前,可以先启发学生回答:种皮、胚、胚乳是前面讲过的哪个器官的结构?当学生答出是种子时,教师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给学生进行小结,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举些日常食用农产品,让学生回答食用的部分,是植物体的哪个器官。特别是有些果实,它的种皮和果皮紧紧贴在一起,像米和小麦,它们的种子也叫果实。

最后说明:果皮和种子就是被子植物果实的基本结构,所谓被子植物,就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被子植物是现存地球上最高等的植物。果皮对种子是有保护作用的。

一般情况下,植物结实一定要经过受精作用,受精是促成结实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我们夏天吃的无籽西瓜和秋天吃的无核蜜橘,这样的果实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这要感谢我国的农业科学家,运用科学技术,不让植物子房里的卵细胞和极核受精,也就是说,不让胚珠形成种子,然后用特殊的药物促使子房发育成果实。这就是我们吃的无籽的果实了。

初一生物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识别蔬菜作物举例说明蔬菜作物的分类。

2、说明双子叶植物的特征。

3、列举蔬菜作物的功能评价多种多样的蔬菜。

能力性目标

1、运用已有观察探究植物的技能,小组合作完成探究菜豆植物的任务。

2、尝试交流探究结果。

3、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辨周围植物。

情感性目标

1、体验丰富多彩的蔬菜作物,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建立献身科学的意识。

2、体验与人合作、交流及成功的情感。

重点:双子叶植物的特征

课时安排

1课时

组织教学

(引)在市场上,番茄、黄瓜、茄子、辣椒、菜豆等蔬菜应有尽有。这些新鲜的蔬菜你都认识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蔬菜作物(板书)

1.了解蔬菜作物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引)什么样的作物可以称之为蔬菜作物呢?可供人们佐餐的草本植物的总称。(板书)

根据吃的植物器官不同,蔬菜作物可分为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果菜类。(分别举例)

根菜类:胡萝卜、萝卜等。

茎菜类:洋葱、藕、马铃薯等。

叶菜类:白菜、油菜、生菜、菠菜等。

花菜类:黄花菜、花椰菜、青花菜等。

果菜类:茄子、黄瓜、苦瓜等。

(引)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蔬菜作物,那么蔬菜作物有什么作用呢?

①味道鲜美;

②含有丰富的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及其其他营养物资;

③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如葱根可以治感冒;大蒜可以预防多种疾病;芹菜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洋葱可以降低血脂;姜可以健胃;黄瓜的美容效果显著等。

2.观察菜豆,总结双子叶植物的特征。

(引)菜豆是常见的蔬菜,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菜豆的结构特征。

①观察菜豆的根茎叶的形态

根系——直根系;叶脉——网状脉;叶形——心形

②观察菜豆的花,找出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部分,数数各部分的数目

花萼:5片花冠:5片雄蕊:10枚(9枚合生,1枚分离)雌蕊:1枚

小结:花的各部分基数是5

③观察菜豆的果实,根据小词典判断果实的类型。

颖果:果实成熟后不开裂,果皮与种皮紧密愈合在一起,不易分开的果实。如:玉米等

荚果:果实成熟时,果皮沿着背腹两侧的缝线裂成两片,少数不开裂,果实内生有许多种子,种子着生在果皮上的果实。

核果:果实的外果皮很薄,中果皮多汁,可食用,内果皮有坚硬的壳,里面包着种子。如桃、梨、苹果等。

菜豆的果实属于荚果。

④观察菜豆的胚

胚有两片子叶。

小结:菜豆的根系是直根系,叶具网状脉,花的各部分基数为5,种子的胚有2片子。具有这样特征的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

(引)常见的双子叶植物还有哪些呢?

棉花、桃、梅、梨、大豆、花生、南瓜、白菜、西瓜、向日葵、茄子等。

板书:

一、蔬菜作物

1.蔬菜作物的定义:

2.蔬菜作物的分类:

3.蔬菜作物的作用:

4.菜豆的特征:

5.双子叶植物的特征:

6.双子叶植物有哪些?

作业:能力测评

二、粮食作物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识别当地常见的粮食作物,并能够判断属于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中的哪一类。

(2)举例说出单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小麦或水稻的花和果实的特点,巩固观察的方法。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情感性目标

(1)在讨论争辩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2)关注世界粮食需求趋势,确立节约、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识别当地常见的粮食作物;概述单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主要区别。

课时安排:

1课时

组织教学:

(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粮食作物主要包括小麦、水稻、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等。在这些作物中,小麦和水稻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粮食作物(板书)

1.了解粮食作物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引)什么样的植物可以称之为粮食作物呢?粮食作物是指可供人类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作物的统称。(板书定义)由此可见,粮食作物可分为三类:即谷类、豆类和薯类(板书)粮食作物每天出现在人们的饭桌上,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①直接食用

②可作为饲料

③可作为工业原料(板书)

2.以小麦和水稻为例,总结单子叶植物的特征。

(引)小麦和水稻是常见的粮食作物,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它们,了解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

①出示小麦和水稻的挂图,辨别它们的根系、叶形和叶脉

根系——须根系叶形——针形叶脉——平行脉

②观察小麦和水稻花的挂图,找出花的特点

小麦的花各部分名称:外稃、内稃、雄蕊、雌蕊

水稻的花各部分:外稃、内稃、雄蕊、雌蕊

小结:花小不显著,花被退化,花的各部分基数为3。(风媒花)

③观察小麦和水稻的果实,判断类型

颖果。[

④观察胚的子叶

1片子叶。

小结:小麦和水稻的根系是须根系,叶具平行脉,花的基数是3,种子的胚有1片子叶。具有这样特征的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

哪些植物也属于单子叶植物?玉米、高粱、谷子、竹类、甘蔗、椰子、百合等。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有什么区别呢?填表(板书)

项目根系叶脉花的基数子叶数目常见植物

单子叶植物须根系平行脉31片竹类、甘蔗、叶子、百合、小麦、玉米、水稻

双子叶植物直根系网状脉5或42片大豆、花生、棉花、桃、梅、杏、苹果、山楂、白菜、黄瓜、萝卜、茄子、番茄、杨、柳

板书:

二、粮食作物

1.定义

2.分类:

3.作用

4.单子叶植物的特点

5.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项目根系叶脉花的基数子叶数目常见植物

单子叶植物须根系平行脉31片竹类、甘蔗、叶子、百合、小麦、玉米、水稻

双子叶植物直根系网状脉5或42片大豆、花生、棉花、桃、梅、杏、苹果、山楂、白菜、黄瓜、萝卜、茄子、番茄、杨、柳

作业:能力测评。

三、林木和果树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识别当地的林木和果树。

2.概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基本特征。

情感性目标:

1.关注身边的植物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

2.关注我国的珍惜裸子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状况。

技能性目标:

1.运用实验和观察的基本方法识别植物各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2.尝试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组织教学

(引)春天来了,杨柳枝条吐出鲜绿的嫩芽,杏树、桃树的枝头绽开美丽的花朵,只有松树、柏树的枝端还挂着往年的球果。你认识这些植物么?在这些植物中,你了解松和桃以及它们的果实么?今天我们学习第三个问题——林木和果树(板书)

1.林木的定义

所谓林木指的是生长在树林和森林中的树木。(板书)林木和人们的生活、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它给人类提供化工和医药产品,能够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提供优质木材,美化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噪音。松是最常见的林木,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松的特征。

2.结合挂图观察松的雌球花和雄球花,观察胚珠的形态。

松的花为单性花,雄性的花叫雄球花(或雄球果);雌性的花叫雌球花(或雌球果)。雄球花和雌球花都是由许多鳞片构成的。由于组成雌球花的每个鳞片上生有两个裸露的胚珠,形成的种子也是裸露的。像松这样根和茎都很发达,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胚珠裸露,没子房壁包被,适宜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凡具有这些特征的植物,叫做裸子植物。

地球上已知的裸子植物只有760种,我国有200多种,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因此我国被成为“裸子植物的故乡”。绝大多数裸子植物形成针叶林,是组成地面森林的重要成分。

常见的林木有:松柏等

练习:制作盆景用小松树和小柏树原因:长青且耐旱。

林木的作用:林木给我们提供木材、提供化工和医药产品、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噪声等。

3.了解果树的定义:

果树是指果实主要供使用的树木。桃是常见的果树。

4.观察桃的花、胚珠等

桃的花属于完整花。

花萼柱头、花柱

完整花花瓣雌蕊子房——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花蕊雄蕊:花药、花丝

桃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凡是具有这些特征的植物叫做被子植物。目前已知的被子植物有20多万种,占地球上所有植物总数的一半以上,成为地球上最占优势的一个类群。

大多数果树是被子植物。果树的产品是果实,统称果品,果品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糖份,有些水果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5.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异同点

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统称为种子植物。

异: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胚珠裸露,没有子房壁有子房壁包被

花没有真正的花具有真正的花,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

果实没有真正的果实,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具有真正的果实,种子外面由种皮包被着

常见植物松柏等大多数果树

板书:

1.林木的定义

2.裸子植物的特征:

3.果树的定义:

4.花萼柱头、花柱

完整花花瓣雌蕊子房——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花蕊雄蕊:花药、花丝

5.被子植物的特征。

6.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异同点

作业:能力测评

四、观赏植物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识别当地常见的观赏植物。

2.概述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

3.举例说出不同植物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技能性目标:

尝试课内外图文资料及其它信息的搜集。

情感性目标:

1.关注身边的植物,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

2.关注我国的观赏植物,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3.体验我国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植物。增强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的自觉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组织教学:

(引)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精神生活也逐渐丰富。观赏植物也越来越多的走进普通百姓的家。比如同学门带来的月季、菊花、君子兰、紫茉莉等各种鲜花绿草让人赏心悦目。在众多花草中,肾蕨以优美的体态,象蜈蚣一样的叶子而倍受人们青睐。

这么漂亮的肾蕨是否每个同学都想拥有一盆呢?美丽的肾蕨是不是和我们熟悉的一些植物一样,喜欢充足的阳光,开出的花也一定很漂亮,等结了种子再利用种子繁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第四个问题——观赏植物(板书)

1.观赏植物的定义、分类、作用

定义:经过人工栽培的供观赏用的植物。

分类:

观形的:南洋杉、银桦、龙爪槐、大叶黄杨等

按欣赏习惯和观叶的:君子兰、金心大叶黄杨等

主要欣赏部分观花的:君子兰、菊花、月季等

观果的:金橘、石榴、无花果等

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

作用在化工、医药等多方面

玫瑰花——玫瑰油“软黄金”

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芦荟——美容

红花——对心血管、高血压有很好的疗效

百日草、波斯菊——有效监测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

中国传统十大名花:

2.肾蕨的结构

(引)肾蕨是常见的观赏植物,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肾蕨的形态结构。

①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根和茎在地下。叶在地上。

②在叶的背面有孢子囊。介绍小词典

③实验——肾蕨用孢子繁殖。

1.取一块砖,洗净,在沸水进行消毒,然后把它放在平底瓦缸或玻璃缸中向缸里注水,使砖的一半浸在水里。这样,砖面就可以不断的吸水,经常保持湿润。

2.带有成熟孢子囊的肾蕨叶片剪成小块,取10个带孢子囊的小块,10个不带孢子囊的小块,分别稀疏的撒在砖面上。

3用玻璃盖上缸口。把缸放在温暖而阴暗的地方,温度最好控制在15℃左右。两星期后,观察是否长出新的肾蕨幼体。

结论:肾蕨是靠孢子繁殖后代的

④肾蕨的繁殖方式与松桃的有和区别。

肾蕨用孢子繁殖,松、桃用种子繁殖。肾蕨比松、桃低等。

小结:像肾蕨这样的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而是靠孢子繁殖后代,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凡具有以上特征的植物,我们称之为蕨类植物。

还有哪些蕨类植物?

石松、铁线蕨、卷柏、乌蕨、桫椤、满江红等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各蕨类植物的区别

植物类群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

特征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胚珠裸露,没有子房壁,形成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具有真正的花、果实和种子,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着,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植物体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主要是靠孢子繁殖后代,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常见植物油松、冷杉、铁杉、银杉、金钱松、落叶松、红杉、侧柏等桃、菟丝子、凤梨、香蕉、大多数果树等肾蕨、桫椤、铁线蕨、卷柏等

作用形成针叶林,是组成地面森林的重要成分。占地球上所有植物总数的一半以上,成为地球上最占优势的一个植物类群高等植物中较低等的一个类群

繁殖方式种子种子孢子

板书:

观赏植物:

定义:经过人工栽培的供观赏用的植物。

分类:

观形的:南洋杉、银桦、龙爪槐、大叶黄杨等

按欣赏习惯和观叶的:君子兰、金心大叶黄杨等

主要欣赏部分观花的:君子兰、菊花、月季等

观果的:金橘、石榴、无花果等

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

作用在化工、医药等多方面

玫瑰花——玫瑰油“软黄金”

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芦荟——美容

红花——对心血管、高血压有很好的疗效

百日草、波斯菊——有效监测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

像肾蕨这样的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而是靠孢子繁殖后代,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凡具有以上特征的植物,我们称之为蕨类植物。

植物类群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

特征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胚珠裸露,没有子房壁,形成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具有真正的花、果实和种子,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着,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来源:ZXXK]植物体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主要是靠孢子繁殖后代,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常见植物油松、冷杉、铁杉、银杉、金钱松、落叶松、红杉、侧柏等桃、菟丝子、凤梨、香蕉、大多数果树等肾蕨、桫椤、铁线蕨、卷柏等

作用形成针叶林,是组成地面森林的重要成分。占地球上所有植物总数的一半以上,成为地球上最占优势的一个植物类群高等植物中较低等的一个类群

繁殖方式种子种子孢子

五、食用藻类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识别海带的构成

2.描述小球藻的形态

3.简述藻类植物的概念

4.举例说明藻类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经济价值

5.举例说出藻类的生态意义

技能性目标

使用显微镜观察小球藻

情感性目标

养成热爱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组织教学:

(引)在我们的餐桌上,除了粮食和蔬菜之外,有时还会有很多人喜爱的海带。海带不是蔬菜作物,它是一种什么植物呢?

1.看挂图,了解海带的特征。

①海带由三部分构成:叶状体、柄、固着器。

②固着器、柄、叶状体能不能叫根、茎、叶?

A、从外形上看,和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相似。但是在结构上,绿色开花植物的根有根尖、有疏导组织,茎中有疏导组织,叶上有叶肉、叶脉、气孔等结构,而海带的各部分内部分化为表皮、皮层和髓三部分。

B、在功能上,绿色开花植物的根主要起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茎主要有支持和疏导水分、无机盐、有机物的作用。叶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而海带的根状物只有固定藻体的作用,叶状体进行光合作用,柄只有连接作用。

③海带是多细胞生物。

④海带以孢子进行繁殖。

⑤海带营养丰富,所以人们喜食。海带不仅味道鲜美,还有药用价值和其他方面的用途。大家知道吗?海带中富含碘,对甲状腺肿有治疗作用。

食用藻类的定义:供人们食用的藻类。常见的食用藻类有:紫菜等。

2.了解小球藻的形态结构特征

(引)海带生活的海中,它的一位远亲——小球藻却生活在我们的周围的淡水中。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小球藻的形态结构特征。

单细胞、细胞微小、近似圆形、细胞内有一个近似杯形或曲带形的叶绿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单细胞藻类:衣藻、小球藻、栅藻等。

小结:藻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根据辅助色素的不同,藻类植物又分为了不同的门类,例如海带属于褐藻门,小球藻属于绿藻门。

藻类植物中除了海带用途广泛之外,其他的成员也不逊色。像书上提到的小球藻,因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成为了宇航员的理想食品。螺旋藻的名气更大,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时带的食物中就有螺旋藻而且螺旋藻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保健品和药品。

藻类对我们如此重要,现在却面临着许多危机,环境的恶化威胁着许多种类的生存。发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外,还有一些让我们尴尬的问题:水生环境的破坏也使得一些藻类大量生长,在淡水中形成“水华”,在海洋中形成“赤潮”,威胁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不论是哪种情况,都把矛头指向了一个目标,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水华:在夏季,蓝藻中的微囊藻、鱼腥藻等大量繁殖,在水面形成一层薄皮或泡沫,藻体就大量死亡腐烂分解,水中的含氧量下降,使鱼或其他水生动物窒息而死亡,同时,藻体分解放出有毒物质的现象。

板书:

五、食用藻类

1.海带的形态结构

2.海带的作用

3.小球藻的形态结构

4.藻类的特征

作业:能力测评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三

教师寄语:

勤观察,多调查,增知识,拓视野!

知识目标:

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行归类。

能力目标:

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学习重点:

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分工合作能力。

学习难点:

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__________,人口普查也是_____。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物的特征,课下每个小组都对我们学校的生物做了调查,请各小组把你们的调查方法和结果进行展示,说出你们组是怎样调查的,结果是怎样的。

三、合作探究:

(一)通过学生的发言,明确以下知识: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和 ,制定合理的 。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 和 ,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的方法步骤是:

(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

(2)分组:__________人为一个调查小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记录(请特别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里等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归类

(6)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

(二)生物的归类方法

1.请根据本小组在室外开展的“调查校园生物活动”的有关情况填写下列内容:

(1)我们的调查路线是;

(2)我们的调查范围是;

(3)我们组一共调查到了( )种生物,其中植物( )种,动物( )种,其他生物( )种;说说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4)从调查到的生物中选1~2种,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5)这次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

2.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可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也可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_______和______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描述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说出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2.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地或我国某地的植被状况。

3.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4.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5.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重点和难点

重点:懂得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意义,并能积极地参与美化祖国的活动。

难点: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材分析

本章的教学重点主要不是知识目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组织好调查、设计和课外实践这三个学生活动。这三个活动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相关技能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要认真组织实施。还要特别关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章是这册教材的最后,时近期末。所列调查和设计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为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提供了方便。因此,应把评价一并考虑在教学实施之中。

教师可组织学生自学有关植被类型的知识。例如,通过录像和幻灯片等媒体,让学生了解各种植被类型,描述各种植被类型的特点。从动态的角度演示我国(或某地区、或家乡)植被的变化情况,为学生提供其他资料,便于学生讨论我国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进行横向比较(通过观察各国的植被分布地图,让学生粗略计算,并列表比较我国与其他国家人均占有绿地或森林的面积,或者我国不同地区人均占有绿地或森林的面积),也可以纵向比较(通过计算、列表比较建国以来各时期我国人均占有绿地或森林的面积)。或者组织学生撰写、宣读小论文,开小辩论会,了解我国植被破坏的严重程度,唤起学生的危机感和保护意识。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六种植被的特点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4人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观察书上插图,结合经验互相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分析本地情况。

创设问题情景,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自学,然后组织全班交流,作为一员参与交流,对交流做引导、点评,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二、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森林资源贫乏,属少林国家,并且资源分布不均匀

4人小组合作粗略计算,然后进行横向比较(各国森林面积和人均占有绿地面积)或纵向比较(建国以来各时期我国人均占有绿地或森林的面积),通过比较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出示表格(如各国植被情况数据),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组织交流,并作出评价。

2、我国森林面积和草原面积日益减少,并呈现退化现象

先看一看,想一想,然后4人小组议一议,之后以“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想说……”为题进行角色模拟,进一步表达感情。

播放一段森林受到破坏的录象,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性角色模拟,激发学生情感。

三、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植被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1)依法治林,加强资源保护,例如:《森林法》、〈草原法〉、〈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2)加强造林绿化进度,提高绿地面积及造林质量。

4人小组合作调查绿化活动开展情况,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与同学交流。

讲述有关国家采取的策略,课前引导学生调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2、意识的提高

从自身作起,提高意识,关心绿化,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

结合时事(如2008年奥运会主题),4人小组合作讨论准备为奥运会做点什么。

引导讨论,组织交流,激发学生情感。

进一步增强爱护植被和热爱学校的情感

“绿化校园”设计活动

课前4人为小组,调查校园内植物的品种及分布情况,其他的建筑情况,画出草图,并表明各自的位置,了解有关的园艺知识,然后讨论,设计出方案,制出美化环境平面图。

布置设计内容及目的。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提出评价方案,指导学生办专刊,进行展览。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2、了解玻片标本的种类。

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训练学生规范操作的技能。

情感目标:

1、通过显微镜的使用训练,对学生进行遵守实验室纪律的教育和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2、在实验中,体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探索、质疑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识体系图解

本节教学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观察细胞的用具》这部分内容,通过对显微镜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显微镜在生物实验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为今后实验教学打下基。'

“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学生步入中学后的第一节实验课,课本从取镜、安放、对光、观察到收镜,每一个步骤都详细叙述了具体的操作方法。认真组织并上好起始实验课,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纪律,对于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的重点是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不必对显微镜的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应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熟练使用显微镜的目的。为下一节动、植物细胞的观察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法建议

这节实验课是学生进入中学学习生物学的第一节实验课,因此,开始实验操作前,应进行实验室规则、爱护实验设施的教育,注意将实验过程组织好。

这一节课的重点要放在学习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上。这一节课不要求观察载有实验材料的玻片标本(只要求观察诸如贴有“上”字薄纸的代用玻片标本)。目的也在于让学生弄清楚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的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达到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看课本上的插图,对照显微镜实物,自己来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并进行显微镜的使用操作训练,然后经过学生的归纳、概括,课后通过填写《实验报告册》及时进行反馈,来检查教学效果。这样可以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师应强调的是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有关的注意事项,最后总结操作步骤的顺序、重点内容,并及时表扬在操作和纪律上表现好的学生。通过这种“纲要化”处理,提高学生记忆的选择性,有利于记住最关键的东西;

(2)尽量的让学生利用课上时间反复多次练习,以提高学生记忆的牢固性;并把学与用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记忆的形象性。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观察细胞的用具

重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第一次实验课的组织

教学手段:以学生个人及小组活动为主

教学设计思路: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在教材中用图表示得很清楚,教师不需要讲的过多或过细,完全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的学习方法,利用教材进行学习,教师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显微镜的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教学过程:本节内容为1课时。

导入:显微镜是一种可将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的物体放大的仪器。

活动一:学习显微镜的各部分的结构及用途

要求:1、学生对照课本P8—9的图片和相关文字,利用实物观察并记忆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用途。

(观察前,教师需先讲解显微镜的提取、安放。即: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靠在胸前,平稳的置于桌面。)

2、同组同学相互考查记忆结果。

3、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利用挂图或实物讲解。

教师总结(重点介绍反光镜、物镜、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活动二: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要求:1、学生对照课本P8—10的图片和相关文字,按要求用显微镜观察“上”字装片。

2、由于对显微镜使用还不够熟练,要求学生练习时动作要轻,以免损坏显微镜。

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巡视,并急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教师总结:显微镜的。操作过程提问: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有什么不同?2、放大倍数的计算。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得出结论:1、物像与实像相反。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活动3:学习玻片标本的类型

组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一片树叶,感受在显微镜中的视野状况。

提问:为什么视野中看不到图像?如何才能在显微镜下到树叶的微观结构?

组织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汇报

教师总结:显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玻片标本的种类

(1)永久性玻片标本:可长期保存。

(2)临时性玻片标本:不用长期保存。

组织学生阅读P10玻片标本的类型,并在给出的永久玻片中找出相对应的切片、涂片、装片。

三、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册

板书设计:

第一节观察细胞的用具

一、 显微镜的使用

使用方法: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整理

二、玻片标本:

切片

涂片

装片

探究活动

自制简易显微镜

目的:通过自制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材料:圆形花镜片两个;马粪纸(鞋盒也可)一张;三合板或薄木板一块;小镜片一个;铁丝和圆钉若干;乳胶;小木条。

制作方法:

1、取长15~20厘米马粪纸,宽以花镜片周长为准,宽出1厘米即可,卷成筒状。

2、用透明胶条将花镜片分别固定在纸筒两端。

3、取10厘米X10厘米三合板或薄木板一块,中央开直径为1厘米孔一个。

4、在三合板一边的中点和相对的两角处各粘一个高5~8厘米的木条腿。

5、在三合板(相当于载物台)的上面两后腿的中间位置竖直粘一个高20厘米的小木条。

6、用铁丝(10号铅丝)弯成一镜筒支架。一端套住镜筒,另一端固定竖直木条上(手动其一端可使镜筒上下移动)。

7、在三合板下面,用铁丝弯一个反光镜支架,将小镜片装片上,固定在通光孔下。

8、使用时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即可,注意用手上下移动镜筒时要轻慢和稳(放大倍数依花镜的度数而定)。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六

1.1.3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描述生物学的概念

2、举例说明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情感目标:

举例说明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学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

1、生物学的概念

2、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3、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

五、重、难点突破

导入部分: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的周围,总会碰到不少引人思考的问题:春华秋实、北燕南飞、蜘蛛结网?自然界中这些纷纭众多的生物现象神奇奥妙、饶有趣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板书课题]。

科学探究部分:

科学探究一:

(一)生物学的概念

探究过程:

1、学生分组,列举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的一些现象。

2、各小组根据例子归纳总结生物学的概念。

3、各小组交流讨论结果,最后得出生物学的概念

(二)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探究过程:

1、学生4人一组,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讨论生物学与人类关系,每小组推选1名主持人,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

2、学生根据生产生活展开讨论。

3、各组交流讨论情况,汇总生物学与人类关系的例子。

4、讨论后,每人写出总结、交流。

情景渗透材料:

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农林牧渔生产、酿造工业、食品工业离不开生物学知识。

我们从事各种学习和工作,需要有健康的身体,生物学是医要卫生的基础,防治疾病、卫生保健、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都需要生物学知识。

我们生活需要良好的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有助于解决环境问腿,使日益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改善。

我们研究先进的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即利用改变遗传物质的方法来创造生物的新类型;仿生学,即模仿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的原理来改进工业技术;抗癌药物的研制、试管婴儿的研究等,更是离不开生物学知识。

科学探究二: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探究过程:

1、学生4人一组,结合《袁隆平和杂交水稻》一文及生产生活实际和利用报刊、电视媒

体所获得的信息,讨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2、各组交流讨论情况。

3、通过讨论、交流,每人就“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写出总结、交流。情景渗透材料:

当代生物学的新进展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科学的众多分支学科得到迅猛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划时代的巨大成就,使生物科学成为当代成果最多和最吸引人的学科之一。

1963年,我国的医务工作者陈中伟在同事的陪合下成功地将断离的肢进行再植的手术,后来又接活了各种断肢(包括断掉的手指)。这项成就至今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陈中伟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手再植奠基人”。

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就——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我国在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及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取得了重要成就。

美国科学家在1978年成功地培育出能直接生产能源物质的新品种在——“石油草”,这种植物的茎被割开后,就会流出白乳状的液体,经提炼就得到石油。

在利用细菌治理石油污染方面,由于石油的不同组成成分往往需要用不同的细菌来分解,美国科学家就将不同细菌的基因分离出来,集中到一种细菌内,从而得到了“超级菌”,这种“超级菌”分解石油的速度比普通菌快得多,净化石油污染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解读实验数据的尝试,学会数据的解读、坐标图形的识别甚至自己制作坐标图形。

情感目标

1、通过植物体内含有水分的实验,养成尊重事实、尊重自然、尊重科学的真情实感。

2、通过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依赖于环境,进而认识到我们美丽的地球大家园必须依靠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人类来共同呵护和建设,才会更美丽。

教学重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的教学。

2、解读实验数据的教学。

教学方法:

分析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多种新鲜的蔬菜水果、计算器、水彩笔、多种图片资料。课前查阅水与植物生活和分布有关的资料,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教师准备:测干小麦种子含水实验装置、多种图片资料、制作CAI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讲生物圈时,大家收集过各大星球的资料,那么除地球外其他的星球有生命吗?

生:讨论的非常热烈,各抒己见。

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其他星球上有生命。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别的星球上是否有水,来作为判断是否有生命的依据,这是因为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而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不仅有碧波浩淼的大海,奔流不息的江河,还有来自大气的降水和蕴藏在地下的地下水,地球上丰富的水资源,孕育了无数的生命。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循环流转,它进入一粒粒种子,使大地上出现点点新绿,流入片片农田,使农民脸上流露出对丰收的期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讲授新课]

(一)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水是植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生命的源泉。水对植物到底有什么重要作用呢?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小实验,这是干燥的试管和干燥的小麦,我们用试管夹夹住装有干燥种子的试管在酒精灯上烘烤,注意,开始时,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要不断移动,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要水平烘烤,注意试管上半部有什么现象出现。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种子是干燥的,怎么还有水呢?

生:水已成为种子的组成成分。

出示课件:水在植物不同部位的含量。通过对这组数据的解读,质疑水与植物的构成有什么关系?生从中感悟到:水在植物体内无处不在,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拿出缺水的和水分充足的芹菜,让生对比观察,得出结论,水能使植物体变得挺拔。进而启发,这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农民为什么要在雨后土壤湿润时施肥?通过前面知识的回顾得知:无机盐只有溶于水才能被植物体吸收。

回忆小学自然课的知识,想一想,植物吸收水分还用来干什么?

(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水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区终年少雨,气候干燥,有的地区雨量充沛,江河纵横,因而气候湿润。这对植物的分布有没有影响呢?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分析讨论课本的图片资料并完成讨论题1、2,总结得出水分布的不均匀会影响到植物的分布,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植物,哪里的雨量充沛,哪里的植物种类多,数量也多。

课件呈现表1,设计问题:年降水量与绿色植物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可见,水对植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那么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惟一因素吗?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维,明确影响植物分布还有阳光、温度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三)解读实验数据

师:水对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不同植物的需水量是不同的。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需水量也不同,这样我们就要测定它们的需水量。下面我们就来看小麦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数据,为了更好地解读实验数据,还可以改变数据的表现形式。

学生观察课件中的表和图,并动手动脑计算表中各时期每天需水量,以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全班交流讨论,让生从自己做的图中找出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找出小麦需水量的规律,谈谈从题中所受的启发。如果你是一名灌溉人员,你将怎样合理安排小麦灌溉,既节约用水又能获得较高产量?

小结:

你从本节课中获得哪些收获?又得到哪些启发?

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让学生对课本P51练习中李白的诗句进行分析是否符合科学道理,使学生对水在生物圈中的循环流动、永不停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既然水在生物圈中是可循环的,这是否意味着水对人类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领悟水对生命的可贵,从而发出节水倡议。

作业:

写一篇向人们发出节约用水呼吁的论文。

初一生物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2、了解玻片标本的种类。

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训练学生规范操作的技能。

情感目标:

1、通过显微镜的使用训练,对学生进行遵守实验室纪律的教育和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2、在实验中,体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探索、质疑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识体系图解

课文分析

《观察细胞的用具》这部分内容,通过对显微镜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显微镜在生物实验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为今后实验教学打下基。'

“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学生步入中学后的第一节实验课,课本从取镜、安放、对光、观察到收镜,每一个步骤都详细叙述了具体的操作方法。认真组织并上好起始实验课,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纪律,对于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的重点是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不必对显微镜的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应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熟练使用显微镜的目的。为下一节动、植物细胞的观察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法建议

这节实验课是学生进入中学学习生物学的第一节实验课,因此,开始实验操作前,应进行实验室规则、爱护实验设施的教育,注意将实验过程组织好。

这一节课的重点要放在学习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上。这一节课不要求观察载有实验材料的玻片标本(只要求观察诸如贴有“上”字薄纸的代用玻片标本)。目的也在于让学生弄清楚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的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达到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看课本上的插图,对照显微镜实物,自己来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并进行显微镜的使用操作训练,然后经过学生的归纳、概括,课后通过填写《实验报告册》及时进行反馈,来检查教学效果。这样可以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师应强调的是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有关的注意事项,最后总结操作步骤的顺序、重点内容,并及时表扬在操作和纪律上表现好的学生。通过这种“纲要化”处理,提高学生记忆的选择性,有利于记住最关键的东西;

(2)尽量的让学生利用课上时间反复多次练习,以提高学生记忆的牢固性;并把学与用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记忆的形象性。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观察细胞的用具

重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第一次实验课的组织

教学手段:以学生个人及小组活动为主

教学设计思路: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在教材中用图表示得很清楚,教师不需要讲的过多或过细,完全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的学习方法,利用教材进行学习,教师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显微镜的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教学过程:本节内容为1课时。

导入:显微镜是一种可将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的物体放大的仪器。

活动一:学习显微镜的各部分的结构及用途

要求:1、学生对照课本P8-9的图片和相关文字,利用实物观察并记忆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用途。

(观察前,教师需先讲解显微镜的提取、安放。即: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靠在胸前,平稳的置于桌面。)

2、同组同学相互考查记忆结果。

3、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利用挂图或实物讲解。

教师总结(重点介绍反光镜、物镜、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活动二: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要求:1、学生对照课本P8—10的图片和相关文字,按要求用显微镜观察“上”字装片。

2、由于对显微镜使用还不够熟练,要求学生练习时动作要轻,以免损坏显微镜。

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巡视,并急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教师总结:显微镜的操作过程提问: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有什么不同?2、放大倍数的计算。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得出结论:1、物像与实像相反。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活动3:学习玻片标本的类型

组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一片树叶,感受在显微镜中的视野状况。

提问:为什么视野中看不到图像?如何才能在显微镜下到树叶的微观结构?

组织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汇报

教师总结:显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玻片标本的种类

(1)永久性玻片标本:可长期保存。

(2)临时性玻片标本:不用长期保存。

组织学生阅读P10玻片标本的类型,并在给出的永久玻片中找出相对应的切片、涂片、装片。

三、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册

板书设计:

第一节观察细胞的用具

一、 显微镜的使用

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整理

二、玻片标本:

切片

涂片

装片

初一生物教案 篇九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种子的结构。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之前介绍的三种植物都有一个特征:它们的后代都是由孢子生殖而来的,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孢子植物。

导入:但是大多数植物的生殖方式并不是这样的生殖方式的,是靠什么来生殖的呢?应该是种子植物。

介绍种子植物能结种子,并是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做种子植物。

那种子又是如何变成一棵植物呢?我们先来了解种子的特点。

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学生小组讨论:

1、两粒种子有什么区别?

2、种子中哪一部分将来能发育成一棵植物?在种子中指出来。

3、胚在种子的哪里,胚的各部分在种子发芽时将如何变化?

4、种皮的作用?

5、如果在玉米剖面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

介绍花生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花生种子的结构:

种皮,胚

胚的结构: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菜豆种子的结构:

种皮、胚、胚乳

思考:胚乳的作用?

两种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种子的分类:含两片子叶的:双子叶植物

含一片子叶的:单子叶植物

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

胚:胚芽、胚根、胚轴、子叶

种子植物优势:1、有种皮,使胚受到保护

2、有贮存丰富营养物质的子叶或胚

3、种子是一个器官,适应性强,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萌发。

结论: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

种子植物的另一种分类种子外没有果皮----裸子植物

种子外有果皮----被子植物

哪个更具有陆地生活的优势?

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

练习:1、(1)松的球果不是果实。()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中都有胚。()3、裸子植物的种子比被子植物的种子得到更好的保护。()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讲起来学生不易理解,特别是种子植物的分类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他们并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最好是让他们通过实物来作对比,从而概括出两种植物的不同。但是现在又不是植物结果的时间,很难找到。我又想能否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清楚呢,比如用橙子来作例子,让他们说出它是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但这里又牵涉到果肉,这么多的内容怕学生一时消化不来,所以讲得比较吃力,学生也比较难理解。所以,最后把这些内容作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很重要,让学生理顺这节课的思路,也可以通过练习题来作为巩固。

初一生物教案 篇十

生物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 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 生物的录像。

2. 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

3.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录像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

补充:

8.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9. 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10.生物体能遗传变异

11.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能力训练:可用书上练习P6

(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

(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的安排主要集中在除书本上举出的生物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特征这一问题来让学生讨论,所以很多学生对生物的特征包括哪几方面了解得不够深入。

教学反思:

这节课可以先安排课后练习钟乳石是否生物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就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和举例(主要是举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特征。深入了解了书本的六个特征后,再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有一个总的认识,再引导他们举出一些所有生物都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特征。对于学生所列出的生物特征应该逐一分析,并让学生举出反例子来论证其观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到生物的特征,真正分清楚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然后再由学生来解答钟乳石是否生物,让他们用刚学的知识解答一开始可以理解错的问题。

初一生物教案 篇十一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能说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2、能描述枝条的发育过程

3、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

能力目标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情感目标1、通过调查植物的生活需要哪些无机盐,学会和他人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情感。

2、初步认识化肥对环境的危害,培养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

1、探究根的哪个部位长得最快

2、芽和枝条的发育关系以及植物的生长所需无机盐的种类。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2、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

细胞体积的增大。

3、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和的无机盐。

二、导入新课

种子萌发后,长出了幼嫩的根、茎、叶,那么,幼苗是怎样长大的呢?

三、合作探究

(一)幼根的生长

阅读课本96页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进行探究,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你的探究实验中,应选择什么样的根?

2、当几位同学获得的实验数据不同时,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对这些数据应怎样处理?

3、从记录数据中发现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4、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你会发现,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的细胞。这是因为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不断补充的细胞数量,伸长区的细胞不断长大,长成为的细胞。

5、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另一方面要靠

(二)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阅读课本P98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欣赏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一首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请分析: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什么发育成的?

2、用横线连接,表示芽和枝条的发育关系

(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通过阅读课本P98页第3、4自然段并结合课前的调查结果分析回答:

1、植物的生长需要不断的补充哪些营养物质?植物是如何获得这些营养物质的?

2、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

3、施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拓展创新

1、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又说“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

五、达标检测

1.根尖的分生区属于()

A.营养组织B.分生组织C.保护组织D.输导组织

2.一条根能够不断长长的原因是()

A.根冠不断增加新细胞

B.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C.分生区细胞数量增加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D.分生区不断增加新的细胞

3.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4.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A.有机物B.水C.无机盐D.氧气

5.一棵大树的枝条是由发育成的()

A.茎B.根C.叶D.芽

6.根尖在向下生长的过程中,分生区不会被土粒损伤,是因为()

A.有根毛开路B.有细胞壁的

C.有根冠保护D.有伸长区的保护

7.植物生长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B.含氮的、含磷的、含铁的无机盐

C.含磷的、含钾的、含硼的无机盐

D.含氮的、含磷的、含锌的无机盐

8.种植白菜、菠菜时,应多施()

A.氮肥B.磷肥c.钾肥D.铁肥

9.无土栽培是指()

A.把植物直接栽培在人、畜的粪尿中。

B.直接将植物栽培在水中的栽培方式

C.不需要给植物施无机盐的栽培方式

D.把植物栽培在将植物需要的无机盐按比例配制好的营养液中

10.芽中将来发育成茎的部位是()

A.芽原基B.芽轴C.生长点D.叶原基

1l.由伸长区发育成的结构和发育成伸长区的结构分别是()

A.根冠、分生区B.分生区、根冠

C.根冠、成熟区D.成熟区、分生区

12根尖由四部分组成,从顶端向上依次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13.移栽植物的时候,最容易把纤细的和折断。这样会降低根的功能。移栽植物时,应该在期,并且要尽量多带。

14.把两株同一品种、同样大小的健壮幼苗分别培养在甲(内装土壤浸出液)、乙(内装与甲瓶等量的蒸馏水)两个瓶内。过些日子,看到甲瓶内的幼苗长得,颜色,乙瓶里的幼苗变得,颜色,这个实验表明植物生长需要。

15.某同学进行了无土栽培的尝试,据图回答问题:

甲乙

(1)甲、乙两瓶都应当放在怎样的环境中?

(1)为什么甲植株生长状况比乙植株好?

答案:

一、1.B2.C3.A4.C5.D6.C7.A8.A9.D10.B11.D

二、12.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伸长区13.幼根根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幼苗土

14.健壮鲜绿瘦弱发黄无机盐

15、无菌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

七年级生物教案 篇十二

教材分析

本节是生物与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课,认识了环境,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还可以通过收集其他的资料,让学生对生物生存 的环境有个系统的认识。

指导思想

依据《生物课程标准》的理念,主要从以下进行教学设计:

1.观察是科学 探究一种基本方法,是发现问题,认识事物的起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2.在观察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爱护一草一木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能举例描述生物生存的环境事实,并尝 试对生物生存的环境进行归类。

2. 能力目标

学会观察,初步具有收集和有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关爱生物,从保护生物生存环境开始。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描述生物生存的环境并归类。

难点:对学生观察能力、 收集资料的能力的培养。

本节关键

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引导和培养。

教学方法

图片分析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企鹅,珊瑚虫,雪莲的资料和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对生物学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开始正式进入这门科目的学习。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生活在哪里?

师:不了解吗?是因为“身在庐山”吧?从太空遥看地球,地球是一颗披着蓝色“面纱”的美丽行星。然而,地球上真正美妙动人之处,却是蓝色面纱下绚丽多彩的生物圈,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 下生物生存的环境。

2.学案之一:观察生物生存的环境

师:我们常听说 “鱼儿离不开水”,是说鱼儿要生活在中。那么其 他是生物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几幅彩图。

师:看过影片《帝企鹅日记》的人,都惊叹帝企鹅的美丽,黑色的背部,白肚皮,颈下一抹温暖的鹅黄,泛着迷人的光泽。

师:那么企鹅生活的环境怎么样?

生:寒冷……

生:恶劣……

师:法国导演吕克亚盖展现的《帝企鹅日记》,帝企鹅的生存环境是恶劣的,甚至近于残酷:产后重返大海的雌企鹅,会在觅食中被海豹吃掉, 再也见不到自己未来的宝宝 ;千辛万苦孵化出来的幼雏,眼睁睁被冻死在雄企鹅的脚下;终于可以满地跑了,小企鹅却转瞬间成了鹰隼的盘中物;当未来的希望彻底破灭时,悲痛欲绝的企鹅妈妈会发疯似的去抢别家企鹅的 宝宝……

师:大家有谁知道海底有没有花园的?

生:可能有

师:是什么呢?

师:珊瑚就是海底的花园。看看彩图,多么漂亮的珊瑚,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鹿角,构成了海 底的花园。那么珊瑚是植物还是动物?

生:动物。

师:大家的课外知识很丰富啊 。

师:珊瑚虫是无脊椎动物,属于腔肠动物门。我们平常看到的珊瑚, 是珊瑚早死亡后钙化形成的 ,大量珊瑚虫不断繁殖、死亡,尸体钙化 堆,最终生成珊瑚礁。目前,全世界已查明的隶属珊瑚纲的动物 有6100余种,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在青岛水族馆中饲养的珊瑚虫有纽扣珊瑚、大榔头珊瑚、柳珊瑚、草菇珊瑚、气泡珊瑚、粉丝珊瑚、水螅珊瑚、太阳花珊瑚、柳珊瑚、草菇珊瑚、气泡珊瑚、粉丝珊瑚、水螅珊、太阳花珊瑚、石芝珊瑚、宝石花珊瑚、千手佛珊瑚和脑一同瑚。

师:大家观察一下它们生活的环境怎么样?

生:珊瑚虫是一种非常娇气的海洋动物,它对生活环境有着严格的选择性。珊瑚虫生存的水温不 能低于18℃,不能高于36 ℃;水质要清澈透明,以保证光照充足。青岛市水族馆于1995年开始试验引进珊瑚虫,当时只引进了脑珊瑚和太阳花珊瑚,由于水池小以及水流、水质、水温、光照等原因没有试养成功。但是水族馆的工作人员并未放弃,在不断地摸索和总结经验后,逐渐掌握了珊瑚虫的习性,于1997年开始正式大量引进珊瑚虫。

师:珊瑚虽然美丽,它 毕竟对环境的要求也苛刻了一些。我们来看一种其实并不是很美丽的花,但我认为它很美— —雪莲。

师:雪莲为菊科草本,是西藏雪山三宝之一(其他两宝是雪鸡和雪豹)。雪莲生长在海拔4800米一5800米高原的 碎石之间。雪莲种子在0℃发芽,3-5摄氏度生长,幼苗能经受—21℃严寒。雪莲虽要5 年才能开花,但实际生 长天数只有8个月。这在生物学上是相当独特的。雪莲非常耐寒,它叶上长有众多的“小空室”,白天吸收太阳热量,夜晚用于自我保温,能使结冰点降低。雪莲形态娇艳,它根黑、叶绿、苞白。雪莲秋天开花,花蕊呈紫红色绒球状。雪莲是西藏特有的药材,味辛、微苦、性大热。用它制作的药品或药酒,对治疗妇科病、肺寒咳嗽、 男子阳萎、肾虚腰痛等病很有疗效。

师:看看书上的图,那个小动物叫什么么?

生:西瓜虫。

生:潮虫。

生:鼠妇。

师:同学们的说法都是对的,它有三个名称,这涉及到我们生物学的分类知识,以后我们将会学到。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的生活环境。

生:潮湿、温暖、有遮蔽的地方……

师:素有“沙漠之舟”的骆驼生活在……?

生:干旱的沙漠。

师:亚洲象的生活环境?

生:热带地区、海拔1000米以下的沟谷河边竹林阔叶混交林中。

3.学案之二:观察校园植物的生物生存的环境

师:我们可以在课后继续观察一下生物生存的环境,比如我们校园植物的生活环境。

师:请同学们观察并记录这些生物生存的环境,可以参考前面的表格,也可自己设计一张表格。

4.课堂小结

师:总之,自然界的生物形形色 色,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不管是幽深的海洋、好汉的沙漠、辽阔的天空,还是冰冻的极地、烈日炎炎的赤道,甚至在土壤中,都存在着千姿百态的生命 。

作业布置

完成观察校园植物的生物生存的环境,并记录。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 生物生存的环境

1.上有各种不同的环境,几乎到处都有生物的存在。每一种生物都必须从生活的环境中获取所需的食物、水、 和其他物质,以满足维持生存、生长和繁殖后代的需要。

2.生物生存的环境

3.察校园植 物的生物生存的环境

教后反思

1.对图片的观察不够,要引导 学生观察的方法和锻炼学生观察的能力。

2.教师应该提示学生的观察角度,寻找更佳的观察角度以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3.图片的深度挖掘是教学的能力。

4.教师应努力学习这些“小常识”性的知识,这样才能应对新课程,减少工作的繁重,同时,在课堂上不至于被学生问倒。日常是生物学知识尤其应该注意,大意不得。

121 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