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教案模板 > 小学教案 > 二年级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0篇

时间: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是www.haozuowen.net爱岗的小编阿青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10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借鉴。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道用力能够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也能够使停下来的物体动起来。

2、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力可以直接作用在物体上,也可以通过其他物质作用在物体上。

4、关注生活中物体停下来与动起来的用力现象。

教学重点:

怎样使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和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操作,探究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和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乒乓球、不同重量的玩具小汽车2到3辆、课件。

预习要求:

观察生活中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的现象,初步思考物体动起来与停下来和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视频播放:一辆公共汽车慢慢的驶向站台,停下来,乘客上车之后公共汽车,又开始启动,继续向前开。

2、教师讲解:这个视频播放的情景,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公共汽车到了站台就会停下来,乘客上车之后,又继续往前开。那么公共汽车停下来与动起来和什么因素有关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3、板书课题:9、动起来与停下来

4、学生齐读课题,了解学习内容。

二、怎样才能停下来与动起来

1、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叫你们让停止的滑板车动起来,你会怎么做?反过来叫你们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你又会怎么做?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要想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我们就要用脚使劲往后蹬一下。而想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就要用脚用力抵住地面,使滑板车停下来。

3、教师小结:不管是让静止的滑板车动起来,还是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都要用到力,只有借助力的作用才能使停止的滑板车动起来,或者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

三、探究让小车动起来停下来与哪些因素有关

1、出示几辆不同重量的玩具小汽车。同学们,大家看老师手上有几辆小汽车,这些小汽车型号不一,大小不同,重量也不同。老师手中的这些玩具小汽车动起来或者停下来,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教师相机指导。

教学目标:

1、经历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过程,初步体会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3、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2)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8×9+1320—3×4

7+4×720—8×2

二、新课

出示例3

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

问:用脱式怎样计算?

指名学生板演58—(14+6)

=58—20

=38

让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

三、做一做

让学生在脱式本上完成,叮嘱学生注意书写格式,集体订正。

并指明6名学生板演。

问:想一想,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指名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58—(14+6)=58—20=38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四次“拨一拨”,第一、二次,数数、读数、写数相结合,突出练习接近整百、整千数的数数,涵盖了中间有一个0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第三次拨一拨主要练习中间有两个0以及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写法。第四次练习是脱离计数器,通过“我读你写”游戏的形式,练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及“数学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

(2)借助计数器,初步学会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万以内的数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

(1)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2)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一说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二、导入新课

三、新授

(一)学习二百九十八

1、拨一拨动

说一说二百九十八该怎样拨。

生;二百表示有两个百在百位上拨二,九十表示九个十在十位上拨九,八表示八个一在个位上拨八。

2、学习二百九十八的写法

这计数器上的数该怎样写呢?

生;百位上是二就在百位下写2,十位上是九就在十位下写作9,个位上是八就在个位下写8。

(二)学习从298一个一个的数,数到302。

1、学数298的下一个数

(1)298的下一个数是多少。

生;是299,

师;为什么。因为298的下一数就是在298的个位加1,是299。

(2)学习299的写法,

百位上是二在百位下写2,十位上是九在十位下写9,个位上是九在个位下写九

(3)学习299的读法。

百位是二读作二百,十位是九读作九十,个位上是九读作九

2、学数299的下一个数

(1)拨一拨

师299下一个数是多

生;299的下一个数是300

师;为什么因为在299的个位上加1你发现个位满十了,得向十位进一,好向十位进一。那个位上的十个珠子退掉。

十位进一后,你发现什么。

生;十位上也满十了,

师;怎么办

师;向百位进一,先把十位上的十个珠子去掉向百位进一。299的下一个数是300。

(2)写一写

那300怎么写

生;百位上是3在百位下写3,

师;位和十位怎么写呢,

生;个位和十位一个数也没有,都写0。

(3)读一读。

师;谁来把它读一读。

生;三百

师;百位上是三读成三百。那末尾的0读不读。师。数末尾的0不读

3、学习数301

(1)说一说

300下一数是多少。

生;300的下一个数是301

师;300的下一个数是301

300的下一个数就是在计数器个位上加一所以是301。

(2)写一写

师;这个数怎么写

生;百位上是三就百位下写3,十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就在十位写0,个位上1就在个为下1

(3)读一读。301

师;谁能读出这个数。

生;三百零一,百位上是三,读作三百。中间十位上是零就读零,个位上是一读一

所以这个数读作三百零一。

4、学习302的读法和写法

小结;刚才我门学习一个一个的数数,当数到个为满十时向十位进一,十位满使、十向百位进一。

(二)学习拨三千八百一百一百的数数到四千一百。

1、想一想,三千八百,该怎样拨,

(1)三千就在千位上上拨下三个珠字,八百就在百位上拨下八个珠字,个位和十位上没有数一个也不拨。

(2)写一写;怎样写这个数。

生;从高位写起,千位上是三就在千位下写3,百位上是八就在百位上8,

师;那十位和个位呢,十位和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

(3)读一度,

师;这个数谁会读。

个位上是3,读作三千,百位上8读作出八百,

师;那末尾的两个零怎么办,

生;末尾的零不读。

2、一百一百的数到四千一百。

学习3800的下一个数是多少,

一百一百的数就是在3800的百位上加1,是3*好作文 www.haozuowen.net*900。

(1)写一写,这个数谁会写,先写位。

千位上是三,在千位下3,百位上是九,在百位下写9。十位和个位一个数也没有,写什么,对写0,

(2)读一读。谁来把这个数读一读。

读作三千九百。

那3900的下个数是多少,

生;4000。

师;为什么

生;3900的下一个数,就数在3900的百位上加1一个珠子。

师;好,你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百位上满十了。应该百位上的十去掉向千位进一,

(3)学习写4000,

师;这个数怎么写,

生;先从高位写起是千位,千位上是四个就在千位下4,

师;那百位十位个位上都写什么,

生;它们的位上一个也没有,在百位十位个位下都0。

(4)学习读4000

生;高位读起,千位4,读作四千,那数末尾0读不读,对,数末尾的0不读。

3、4000的下一个数是多少,4100写作4100,读作四千一百。

小结;刚才我们学会了拨生活中的大数,读生活中的大数。写生活中的大数,

四、游戏环节

真了不起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老师拨数你们写数看谁写的又对又快写好后老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答案对了的同学请鼓掌,师拨5006。生写5006,对了同学为自己鼓掌。806,同上。4800同上。

五、巩固练习。

写书32页的第4题。

总结;学生活中大数的读法和写法后,你知道度数和写数要注意什么

1、读时,

2、要从高位读起,

千位有几就读几千,百为有几就读几百,每个数位上有几就读几,并加上基准面计数单位。数中间有一个铃或连续有几个都读一个0。

3、数末0都不读。

4、写数。

(1)每个数位上有就写几,

(2)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0。

板书设计;

①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并跟上计数单位。

②中间有一个或连续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③不管末尾有几个零都不读

④每一位是几就写几。

⑤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理解除法的意义,教科书第51~53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森林里小动物联欢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你们想参加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小动物联欢情景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们有可能提出加法或减法的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有关除法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其它问题收入问题口袋。)

除法问题:

1、12只小熊进行体操表演,怎样排队?

2、30只松鼠,怎样分组?

3、6只小猴分一组可以分几组?

二、探索新知

(一)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解决下面的问题,好吗?

(二)12个小动物怎样排队?

1、。师:12个小熊进行体操表演,他们该怎样排队呢?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学具自己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学生利用学具摆出各种情况)

2、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3、师:哪个小组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排的?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按一定的顺序板书各种平均分的结果)

可能出现:

(1)每4只一行,,排3行;

(2)每3只一行,排4行;

(3)每6只一行,排2行;

(4)每2只一行,排6行。

4、师:我们刚才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些分法用什么相同之处?

(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会发现:其相同点都是把12只小熊平均分,每份分的同样多。)

(三)30只松鼠怎样分组?

1、师:刚才我们帮小熊排好了队,那么30只松鼠怎样分组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助小松鼠分组吗?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分一分。

学生可能找到以下几种方法

(1)30只松鼠,若每组6只,可以分成5组,若每组5只,则可以分成6组。

(2)30只松鼠平均分成6组,每组5只;若平均分成5组,则每组6只。

2、师:谁愿意把你的分组方法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四)用除法表示分的过程

师: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帮小松鼠分了组,小松鼠非常高兴。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用算式该怎样表示呢?

1、教师向学生介绍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及各部分的意义。

教师边介绍,边板书:

30÷6=530÷5=6

2、师:谁知道这两个算式怎样读?它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请会的学生介绍,也可由教师介绍)

3、师:“小熊怎样排队?”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五)小猴子怎样分组?

师:瞧,小猴子急了,请同学们来帮小猴子分一分组,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好吗?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集体交流时说出师怎样分的,用算式怎样表示,介绍算式个部分名称及意义。)

三、巩固练习

1、第一题:连一连,分一分,说一说。

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1,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第二题:圈一圈,填一填。

(1)与同位说说怎样分

(2)说说你的想法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平均分

教后反思: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学生初步理解了除法的两种含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能运用除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两数的进位加的笔算方法》是在学生会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会算俩位数加两位数不 加法基础上的教学,本节课在例题的选取上,取材于现实,来源生活,贴近于生活实际,这一课题要解决两个问题:1、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为什么进位?2、笔算两位数加法进位符号的创立和书写。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拓展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法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加法,懂得了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加、减,知道了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以及一个十数是10个一、10个一是一个十的转化关系。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加法既可以从个位加起又可以从十位加起,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先算十位有矛盾冲突,学生要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2、通过摆学具,说算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数的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数的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

彩色吸铁石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算一算:65+32= 34+12=(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学生评价两位学生的计算结果。

提问: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探索算法,理解算理

1、创设情境

(出示例3情景图)

提问: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道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指名生提问)

追问:要求两人一共有多少张邮票,该怎样列式?(指名学生说)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4+16=

启发:思考35+37等于多少呢?可以在你的作业本上画计数器或摆小棒算一算,再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小朋友听一听。

2、组织交流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预设1:摆小棒

请同学到实物投影摆出画法,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摆?

0 0 0 11111

0 0 0 1111111

追问:又是怎样算的?

板书:先算5+7=13,满十圈一圈,捆一捆

再算30+30+10=70

同桌互相说说摆小棒是怎样算的?

预设2:画计数器

在黑板上画一个计数器,用彩色吸铁石表示算珠

提问:先在计数器上摆几?(34用红色吸铁石表示)

再在计数器上加几(16用黄色吸铁石表示)

追问:又是怎样算的呢?

板书:先算个位5+7=13

设疑:好,那老师在个位上写好13,这挤一挤,行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10个一就是1个十。(去掉个位上的彩色吸铁石,在十位上添上一颗蓝色的)

再算十位 3+1+3=5。

同桌互相说说画计算器是怎样算的?

预设3:列竖式计算

提问:除了刚才的两种方法算35+37,你还有其它办法算吗?

生:列竖式计算。

师:好,自己动手试试用列竖式的方法算!

组织交流:

提问: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引导: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列竖式的时候两个数位稍微空开一些。在第一行写第一个加数34,第二行写加号和第二个加数16,再画上横线表示等号。(边说边板书)

十 个

3 5

+ 3 7

启发:计算的时候要从个位算起。先算个位5+7=10,我能在这边挤一挤吗?那我们得想个办法,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个位写0。为了不忘记向十位进1,我们可以在十位的右下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一个小“1”,表示进上来的1个十。再算十位3+1+3=7。

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是怎样列竖式计算34+16等于几的?

先指名学生说再全班齐说。

3、试一试

谈话:刚才我们用三种方法都算出了两班一共有73人。(板书 73人),并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下面这道两位数加两位数,你也会用竖式计算吗?

4 6

+ 2 4

□ □

组织交流:

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先算个位6+4=10,怎么写?(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3.)

再算4+2+1=7.

再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追问:如果从十位加起,先把十位的计算结果写出来,你觉得会怎么样?

4、比较

谈话:刚才我们用三种方法都算出了35+37=73(人),如果现在要你再算这道题,你觉得你会用那种方法来计算?为什么?

比较:观察今天我们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和以前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有什么不同?

板书:(进位)

5、小结

提问:现在你能再来说说列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谈话:刚才小朋友们学得非常用心,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板演后集体交流,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计算时,你要提醒同学注意些什么?

2、谈话:你能说说下面这些算式的得数是几十多?(估算)

指名说,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谈话:数学书15页5题,你要提醒同学们以后做这样的题要注意什么?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笔算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16页:第7题

【板书】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35+37=73人)

十 个

3 5

+ 3 7

7 3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3、在情境中体验加法计算的价值,在探究中培养迁移类比推理的能力。

4、体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联系密切,感受数学的统一美。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一年级下册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前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在学生熟知的情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在知识迁移中体会笔算加法的算法。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导入

(一)复习口算

5+34=

63+7=

9+84=

38+50=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

(二)复习笔算

32+6=

5+43=

24+61=

43+37=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后交流,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关键把哪个数位对齐?

(三)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进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前复习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既是对旧知的复习,也是为本堂课学习进位加做好铺垫。笔算的最后一道题设计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欲望。】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呈现主题图,读取主题图中的信息。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学生汇报,提炼问题: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4、列出算式:35+37=

(二)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你想用什么办法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计算的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发散学生思维。】

(三)汇报交流,明确算理

预设一:用小棒摆

1、学生汇报演示。

2、结合学生的操作,重点交流5根加7根得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再和原来的6捆相加。

【设计意图:借助摆小棒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为竖式计算做准备。】

预设二:列竖式计算

1、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你在列竖式计算时,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

3、讨论:5加7满10后怎么办?在竖式中怎么表示?

【设计意图:详细讲解5加7得12,向十位进1中1的写法。一方面结合摆小棒理解笔算进位加法的算理,另一方面又突出了竖式中进1的写法,如果有的学生从十位加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优化整合。】

(四)归纳总结,理解算理

1、我们今天学的加法与以前学的加法有什么不同?

2、进位加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

3、课堂小结:笔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学生列竖式计算,巩固算法。

2、教材第15页第5题。

判断改错,进一步理解算理。

3、教材第15页第3题。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给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算理,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课堂小结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笔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归纳总结和评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会前后知识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统一美。】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悉2、3、4乘法口诀,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对口令

2、背一背

二三()五五()四五()二四()三三()二二()三四()三五()二五()四四()一一()一四()

[设计意图]巩固2~3的乘法口诀,达到熟练运用。

3、填一填

5×3=×5=10●×5=25■×2=104×◎=20

1×5=□△×5=15☆×5=20◇×=255×=30

[设计意图]用新颖的`复习手段,来帮助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4、算一算

1)两个因数都是5,它们的积是多少?

2)摆一个◇需要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要多少呢?

5、想一想。

如果表示5,那么表示(),

[设计意图]用文字或直观图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列式计算

a2乘3得几?

b3个4是多少?

C5个3的积是多少?

D两个因数都是4,积是多少?

e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此练习是为巩固乘法名称及表示的意义。

三、课堂随练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七

【学习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画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及学生间和谐的合作关系。

【教学重点】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难点】

动手画角。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2.学具: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带孔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大家猜猜是什么?(出示黑色袋子,国旗、红领巾等带角的物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38页的主题图。

(观看“美丽的校园”图片。突出:门窗上的角、花坛周围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学生讨论,寻找数学问题。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师提问:找一找这幅图中那里有角?(边说边标出角)

2、找找教室中的角。

小组活动:说说你都找到哪些角?比比哪个小组找的最多。

三、小组互动、合作探究

1、小组派代表把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指角)

2、展示生活中物体的角。

3、建立角的概念。

(1)如果去掉物体的颜色及表面特征,只剩下角。想一想角会是什么样子呢?同桌间再用手比划比划。

(2)教师板书展示学生找到的角。

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找出共同点)

它们由什么组成?(尖尖;线)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4、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创造角。

学生创造角后,上讲台展示。(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5、教师出示活动角,启发学生感知角的大小。

怎样才使角变大,想一想角的大小和谁有关系?

6、自读课本角的画法,自己画角。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上台画角,也可展示台展示其他学生画的角,师生评价。

四、学习检测、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下面图形哪个是角?

2、课件出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低层目标:让每个学生都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它的一条对称轴。

2、高层目标: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的对称图形找出不同的对称轴,并会设计制作对称图形。

3、发展目标: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判断对称图形,会找对称轴。

教学准备:

课件、对称图片、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刚才大家已经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讲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些同学认为它们很美,有些认为它们色彩漂亮,还有的同学发现了它们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一样的。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就来着重地研究一下,这些图形是不是象**同学所说得那样,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边说边演示课件,让学生感知左右或上下一样)

二、认识轴对称图形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用肉眼观察到这几个图形的左右两面和上下两面都是一样的,象这样的学习方法我们通常把它叫做观察法。(板书:观察法)

师:那么,除了观察法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来证明它们两边肯定一样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测量法)当学生提出对折时,就拿出准备好的树叶图片:你看老师就准备了一片树叶,你准备怎样对折?(请学生上来对折)对折后,你们发现怎么了?(重叠了)数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那么完全重合了,也意味着它们左右两边完全一样。通过对折证明了树叶的左右两边一样,我们就把这种方法称为对折法。(板书:对折法)

下面我们就用对折法来看看剩下的图形是不是如我们观察到的两边一模一样。(课件演示)

小结:刚才这些图形我们通过观察法和对折法都发现了它们两边左右两边或上下两面一样,用对折法发现它们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2、认识对称轴。

师:朱老师也剪了几个图形,想让你们猜一猜我剪的是什么,并判断一下它是对称图形吗。(出示一半的:青蛙、飞机、爱心、衣服)

以上图形一个一个出示,当出现衣服时,问学生为什么这个不是对称图形?为什么?

师:那我们就来看这3个对称图形,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图中都有一条折痕,你们看这条折痕刚好把这个图形怎么样了?(分成了两边一样的部分)这条折痕是一条什么线?你能给这条重要的线取个名字吗?(学生说)我们数学上把这条折痕称为“对称轴”,人们一般用虚线来画对称轴。(选一个图形画出对称轴),那么象这个图形,它不是对称图形,它能画出对称轴吗?为什么?

三、应用

书上也有一些图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68页,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是不是对称图形,如果是请画出对称轴。

学生做,教师巡视,请学生上来汇报。(当学生对五角星争议时,拿出做好的五角星,让学生上来折一折,教师画出对称轴。)

小结:说明有些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它可以是左右对称,上下对称或斜着对称。其它题目要指出画对称轴要画准,两边要一样,这可利用同桌检查的方法。

师:刚才大家都认为“1”不是对称图形,这是为什么呢?0~9这10个数字里你觉得哪几个数字是对称的?(0、8、3)

四、找一找: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也是对称的?你能举一些吗?(学生举例)

是啊,我们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真是太多了。

五、巩固深化

你看,朱老师我也带来了一些图形(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它们是对称图形吗?能找出对称轴吗?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三个图形来个比赛,比赛的题目是“比比谁的眼力准”,请大家拿出练习纸先看练习的第一题(教师介绍:我们先猜想正方形的对称轴有几条,把数字填进去,再通过实际操作验证是否正确,得出准确的条数,如果你的验证与猜想一致,你就在评价栏中涂上一颗红星,如果比较接近则涂上一颗黄星,如果都错了就不涂,明白了吗?)

师:下面,请每位同学到四人小组组长地方拿一个正方形,先请你看着正方形猜想一下它的对称轴有几条,然后把猜好的数填在表格中,现在你动手折一折或画一画,看看它到底有几条对称轴,学生折完后,请一生上来展示,得出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然后涂五角星进行评价。(折长方形、圆方法同上)

得出长方形只有两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小结:通过刚才我们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我们知道原来不同的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也不同,有的只有1条,有的有两条,有的甚至有无数条。

六、创造对称图形

师:大家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知道了对称轴,也体会了生活中对称图形的美,现在想不想动手来创造一些对称图形呢?请大家拿出老师发给你的彩色纸请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来剪,剪出的肯定是对称图形。(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指出:大家剪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剪完后,可以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学生剪,并在黑板上贴出)

七、小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为什么?

2、如果用笑脸来评价自己的话,你认为今天你可以得到几张笑脸?为什么?

3、想不想知道老师今天对大家这节课表现的评价?我认为今天大家表现都很棒,所以老师送给你们5张笑脸。(出示课件)

4、你们再仔细瞧瞧,其实这5张笑脸组成的一个图形也是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在哪呢?(学生争论后课件出示对称轴)那如果有10张笑脸呢?(学生课后讨论)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进位加的算理,掌握进位加的运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创设情境。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8+5= 9+6= 7+5= 3+1+1=

5+6= 7+8= 8+8= 4+2+1=

2.请帮小白兔找到要拔的萝卜。

34+5 26+32 56+40

96 39 58

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5+37=,学生试算,交流方法。

2.摆小棒。说摆法。问:一捆几根?捆好的有几捆?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5+7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协商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5+31与35+37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你觉得应该还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问题?

二、拓展运用

1.算一算

2,看看下面藏着几?

26+48=☆4 39+14=☆3 60+39=☆9

37+12=☆9 54+16=☆0 45+8=☆3

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十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9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平面图形——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指导学生学会用直尺画角。

3、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是有大小的。

4、引导学生注意从数学的角度去关注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直尺、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忆形,引角。

1、回忆再现学过的几何图形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图形,你会辩证吗?(课件依次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试摆小棒引入新课

你会用小棒摆三角形吗?桌上有3根小棒,看谁能最快地摆出一个三角形。

请大家在摆好的图形里任意地拿走一根小棒,然后看看桌上的这个图形,有谁认识它?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平面图形——角。

二、找角

1、学生寻找身边物体表面上的角。

请同学们仔细地找一找,看看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先说给同桌听听,再举手说给全班同学听。(让学生说)

2、教师示范指角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几何形状。

大家刚才找到的角究竟是物体表面上的哪一部分呢?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指角的方法。

老师也找到一个角(出示一块三角板),它有许多的角,老师指的其中的一个,请认真看老师是怎么指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在我们数学中的角,它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想知道吗?

三、描角,想角

1、描角想角,体验角的抽象过程。

刚才我们在三角板上找到了角,现在老师就把这部分在黑板上描了出来。(教师描出三角板其中一个角)

现在老师把三角板移开以后,留在黑板上的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图形呢?(移开三角板)像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2、课件演示,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许多物体表面上某一部分形状是一个角。比如:房子的顶部,五星红旗,剪刀张开的这部分形状是一个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图形也是一个角。(课件演示实物的角到数学的角的抽象过程)。

四、学角,画角

1、观察对比,知道角的特征。

通过大家的想象和仔细观察,我们得到了许多的角,下面,老师请大家再仔细地观察课件的演示,看看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想想,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一个顶点,两条边)

谁来指指黑板上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我们指角的时候一定要把角的顶点和边准确的指出来。

完成练习: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下面的图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2、学习画角,强化角的特性。

我们已经知道角是个怎样的图形,为了更好地认识它,我们还需要学会把它画出来。

想想,画角的时候,要画什么?

请大家翻开书第39页看看例题2是怎么说的,想想例2那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画角的时候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想好的,可以自己试着画一个角。

刚才同学们都画好了,现在老师也想画个角,但老师想请全班的同学一起来帮老师画好这个角,愿意吗?

(1)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用什么工具才能画好角的边?从哪里开始画?

(3)另一边怎么画?谁来帮老师摆尺子?

(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

看完老师和大家画的这个角,如果觉得刚才自己在画角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满意的同学,现在可以再画一个。

五、演示,摆角

1、演示角从小到大,感受角的大小。

教师演示滑动角,做一个锐角,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的这个角,请同学摆一个跟老师这个角差不多的,你会摆吗?(点击课件)

再演示滑动角,做一个直角,再让学生摆直角。(点击课件,出示直角)。

再演示滑动角,做一个钝角,让学生摆。(点击课件)。

刚才我们造出了三个角,它们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谁发现这三个角有什么不同呢?(有大有小)

你们觉得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说说你们的理由。

一号角最小,说明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小;三号角最大,说明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原来角是有大有小的。

2、师生操作活动角,进一步感受角的大小。

学生用活动角造角:

(1)任意造出一个角。

(2)按要求造角:老师造出一个这么大的角,你们要造一个比老师这个角要小的角。

(3)同桌互相玩玩。

3、摆角指角,深化角的认识。

请每个同学都拿出两根小棒,摆出一个有角的图形,然后在图形中找到角,并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边。

六、议角,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都学习有关角的哪些知识?

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好,老师想用一个“√”来大家的表现,这个符号里有角吗?其实角就在我们身边。

计算有什么新的收获?

114 6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