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教学范文 > 教学反思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时间: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以下是勤劳的小编枫为家人们收集的5篇高三物理教学反思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三物理教案教学反思 篇一

1. 记好提纲

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那么多,全部记下来没有必要,上课时又疲劳又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老师讲的问题,其实提纲是一堂课的骨架和脉络,它反映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系统和要点,老师一般都要板书出来,记提纲可以条理知识,巩固记忆、笔记时要边记边体会,力争不重不漏。

2. 记录实验现象及其本质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这些实验能直观地反映物理规律,因此,观察并认真记录实验中的正常现象,有助于迅速正确地理解物理规律。当然,实验中的意外现象也不可忽视,它或许是你迸发灵感的基点。同时,力求认识现象的发生本质,沟通和理顺各现象间的联系,明确记录其实验结论。

3. 记录重点、难点和疑点

每节物理课都有学习的侧重点、难点和疑点。因此,应注意老师的启发诱导、分散讲解和设疑讨论,根据教师的阐释和板书,有条理、有针对性地整理在课堂笔记中,同时,要把课堂上一时没听清或没听懂的内容记下来,课后和老师商榷,这将有利于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

4. 记录注意、说明和要思考的内容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常会说“注意”,提醒学生易上当、易错、易误解和易产生错觉的问题,通常用“说明”二字交待特殊形式和现象、特定条件和结果、特别问题及原因,以及以课外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讨论、思考、观察的问题,这些都是透彻理解和全面掌握物理规律的关键点。

5. 记录思路、方法、小结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会不断地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技巧。笔记时要侧重记下分析的关键依据和思路、解答的步骤,并归类掌握,使解题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便于总结各知识点、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知识、思维网络化,这对综合复习、提高解题能力大有益处。

除了以上几点外,同学们还应提高自己的笔记速度,学会用最简单的缩略句表达一个复杂的内容。一堂课后,抽一点时间整理一下笔记,该补充的就及时补充,该提炼的就写上批语,这对强化当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及时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都是十分重要的。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 篇二

第二学期很快进入二轮复习,经过一段的复习,学生中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反思近一段的教学,自我认为今后的复习还就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潜力:

独立审题,独立地弄清物理情景、独立地提取信息,这是学生务必具备的基本的解题潜力,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所看重的热点问题。近几年信息题为高频考点,目的就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独立审题潜力、是否能够透过自己的阅读理解,从中筛选出有用信息,进行求解。因此,在复习中,在分析例题或者讲评试题的时候,教师要把审题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养成对具体物理过程作具体分析的好习惯,学会分析物理情境、建立物理模型的思维方法,从读题开始,独立完成解题全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审题、独立解决问题的潜力。

二、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1、文字说明要清楚,说明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所处状态、所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情境要点,关健的条件作必要的分析决定,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及名称叙述应有较强的'逻辑性、条理性,要简明、扼要,直奔主题。若计算结果有负号要说明负号的物理好处,说明矢量的方向。

2、主干方程要突出,主干方程是指物理规律、公式或数学的三角函数、几何关系式等,因为在高考评卷中,主干方程是得分的重点,要写出所列方程的依据,要列原始方程,列方程时要用题目所给的的符号能自己另用字母符号表示

3、书写布局要规范,文字说明的字体要书写工整、版面布局合理整齐、详略得当、言简意赅、逻辑性强,就是要用最少的字符,最小的篇幅,表达出最完整的解答,使评卷老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你的答题信息。

三、在新课改的学习思想指导下,在高三的复习课上,我做了两种课堂教学方式的尝试:

1、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在物理课的教学上,我在把问题交给学生的时候,常常会提这样的要求:“这个问题等一下,我会找同学来说出它的解题思路(或答案),前提是这个组的同学务必要认同他!如果答案不正确,所有成员要一齐受罚。结果任务一布置下去,教室内立刻就用心讨论起来,结果往往都是他们能给在定的时间内得到统一的正确答案,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合作潜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潜力。

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上台讲课,应对同一个问题时,学生的解决方式也会是独特的,往往是有很多种方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潜力,而且学生学会了更多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物理的兴趣。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 篇三

高三物理3月份主要是对机械振动、机械波、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四个章节进行总复习,平均一周进行1个章节整体复习,收到预期效果。

机械振动、机械波、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在高考中各占一题选择题,共24分,属于性价比较高的章节,且各自为政、独立命题、难度较低,特别对较常考的。考点进行重点复习,要求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落实到位,教师对这几个章节的重、难点了解清楚,对学生能够复习到实处,另外这四个章节还有四个学生实验、要求这四章较为简单的实验能够全面掌握,争取落实到位,同时有以下几点重要注意:

①复习时要立足重点,不漏边缘知识;

②在回顾和梳理基础知识上,突出数学和物理的结合运用;③立足学科内的综合,把与其相关知识梳理一遍,同时通过做适量的训练题来检查并提高自己的能力。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与总结 篇四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高三物理复习阶段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在这一年里遇到的问题中主要有以下两点:

1、第一轮复习中如何把高中物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提炼,把物理知识体系化,第二轮复习中如何抓住学生对解题方法的积累和习惯的养成。

高三复习,我遇到的最大的一个问题便是难以把握高考动向,另外就是对基本知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高三的学生经历过高二会考复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知识,第一轮复习当然不可能把旧的知识再进行罗列陈述,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无味。而要求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教师本身就应该有完整并且系统的知识体系才能指导学生提炼知识。这一点,我毫无经验可言。而很幸运地我和杨宗跳老师结为师徒,在这一方面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杨老师的课堂也是我的学堂。这样,解决了我经验不足的问题,也为我在第一轮复习的整理归纳和第二轮复习的方法提升上提供了一条捷径。

第一轮复习中杨老师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进行基本概念的复习的时候,能够深入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基本规律的复习中,去挖掘规律的适用条件,而不是简单的一笔带过。这一点给我的感触很大。因为我的课常常忽略了基础的铺垫,一味地想去快速地拔高学生的能力水平。比如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复习时,杨老师是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到摩擦力的大小、方向,通过例举生活中的实例建构物理模型,在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引导学生对两种摩擦力的特点和不同进行梳理,抓住主干知识,一节课的知识结构就搭建成了。之前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捡小石子”,在后来都变成了高楼大厦的基石。这样的一堂课,往往能在扎实基础的前提下有更好的提高。而我的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基础没打扎实,匆忙建造起来的楼房也摇摇欲坠。

第一轮复习时,我经常希望能够做到面面俱到,而结果却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的复习时应该对复习内容大胆取舍,但并不意味着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复习的忽略,主干知识的考点内容必须复习到位,打好基石。其余内容可以指导学生自主梳理,或在练习、检测题中有所体现。

在第二轮专题复习中,对于一个新老师很难对方法技巧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杨老师的经验和对知识的梳理给我提供了模板,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比如对于每个专题中典型的物理模型及题型,杨老师都做了很好的归纳。此外,在专题复习时,我有时只注重不同类型的题型的解题,这样的一节课不仅枯燥同时缺乏思维上的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或者一般的学生来说收获甚微,而学生解题方法的积累和习惯的养成主要的场地就是在课堂。在杨老师的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对于传送带问题的专题,杨老师从水平模型到倾斜模型,从受力分析到运动分析再到能量分析,详尽地进行了归纳,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层层提高。这样的课让学生脑子里对这个知识点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也为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引导方向。这一堂课让我意识到,思维的形成应该循序渐进,如果能够通过不同题型引导学生总结掌握不同的方法,能够精析解题方法、解题思路,课堂效率将会大大提高。但是讲授不意味着灌输代替学生思考。

通过不断地对比老教师的课堂和自身的课堂,通过新教师自身的反思总结,把经验和知识系统地传承下来,经过这一年,我深深地体会到师徒结对这种方式对新教师个人以及对提高高三复习教学效率的有利作用。

2、高三课堂教学中师和生各自应该扮演怎么样的角色?

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主体,为主导。这句话作为一名教师是再熟悉不过了,而在高三的教学中,在高考指挥棒的无形压力下,课堂教学往往失去了本来应该具有的活力和生气。主体和客体倒置,主导被填塞取代。对于我这个初次全程经历高三教学的年轻老师来说,在这样的矛盾中往往感到迷惘和无所适从。怎样才能在新课程理念与高考压力的夹缝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呢?

在我的课堂上,有的时候习惯性地都是自己在讲解,很少让学生主动去归纳总结。学生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后,往往觉得枯燥无味,课上无精打采。如果高三的复习能够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能使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更加有效。设置问题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让学生的头脑在课堂上动起来,自主地去思考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填塞。因此,备课的重点在梳理知识的同时要去设置一些问

题。通过问题的设置,把知识以问题为载体呈现,再通过教师的主导调控和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完成对问题的反思提炼,让学生自主地完成知识和方法上的有效积累,提高能力。

另外,在方法的总结上,很多时候我都是把现成的方法告诉学生,然后出示例题让学生套用之前的方法去解题。而课后很多学生反应课上容易听懂,但是课后自己不会做题。这样的方式,对于教师备课,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整理归纳,去寻找合适的能让学生套用方法的习题,而结果却是事倍功半。在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之后,发现在课堂上,学生少了自主思考自主判断的过程,思维上习惯了教师带着走,当放开让他们自己走路的时候,思维受到限制,感到束手无策,举步维艰。在杨老师的启发下,我试着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通过例题的分析和自己习题的练习,总结方法,寻找规律,让学生的大脑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起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得到了思维上的锻炼。比如对于动能定理的应用这个知识点,可以在一组题目解完后,让学生在这些题目中寻找共同的考点和应用方法,或者还可以让他们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巩固知识点的同时,提升了能力要求。

综合上面几点,我觉得高三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多反思一下在课堂上如何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使得复习课不再枯燥,而是有活力;使得教师不再辛苦去填塞,而是学生自主接受学习,复习效果将会是事半功倍。

此外,我认为每个老师还应该做的一点就是在反思自己的教学之前,应该对教学对象先进行反思。这一节课,学生的思维死结在哪里,难点在哪里,哪里有不好的习惯,都要进行细致的分析,详细地掌握了学生的这些情况之后,思考下一次教学活动的重点难点,才能有据可依。

高三物理教案教学反思 篇五

一、教材分析

1.库仑定律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还要求定量了解和应用。

2.本节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初中已接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应着重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讲解物体带电的本质。

3.通过对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接触起电、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使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转移,从而打破了物体的电中性,失去电子的物体带上了正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带上了负电荷。过渡到电荷守恒定律,水到渠成,对高中学生而言很容易接受,进一步巩固守恒思想。

4.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电荷守恒定律以及元电荷的概念。同时教学中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

5.展示库仑定律的内容和库仑发现这一定律的过程,并强调该定律的条件和远大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电学的基本知识,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推理演算能力。能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有必要把初中学过的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复习一下。

三、教学方法分析及建议

1.在学生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者媒体播放复习并巩固电荷的有关知识;先运用教材上给出的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摩擦后的塑料片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猜想作用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然后通过实验定性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并在这个基础上介绍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

2.讲解点电荷时,可以对照质点的概念进行讲解,要讲清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3.物理发展的重要概念及重大规律的建立都是经科学家艰辛的探索而完成的,都是对原有思维方式突破的结果,体现出了科学家的创造性。如何充分利用这宝贵的素材,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对学生“诱思”、“导思”,在本节课中,对库仑定律得出过程进行了尝试。

4.利用“思考与讨论”的问题,比较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异同。

5.要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知道,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进一步说明电荷守恒定律。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对电现象的认识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了解元电荷的大小,了解电荷守恒定律,知道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3.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和表达式,知道静电常量。了解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学习用库仑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4.渗透理想化思想,培养由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象思维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实验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学生理解抽象的电荷知识。

2.通过认识科学家在了解自然的过程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善用类比方法、理想化方法、实验方法等物理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材料,展示物理学发展中充满睿智和灵气的科学思维,弘扬前辈物理学家探寻真理的坚强意志和科学精神。

2.通过对比天电和地电、以及定性和定量、神学和科学对电现象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人类对电荷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通过对库仑定律探究过程的讨论,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

五、本节要点

1.什么是静电现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什么叫电荷量?

2.什么是感应起电现象?什么叫中和现象?

3.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什么叫元电荷?

4.库仑定律的内容是什么?适用条件是什么?

六、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重点

1.对库仑定律的理解。

(二)难点

1.对电荷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

2.对库仑定律发现过程的探讨。

(三)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讲清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说明库仑力符合力的特征,遵守牛顿第三定律。

2.为定性演示库仑定律,应使带电小球表面光滑,防止尖端放电,支架应选绝缘性能好的,空气要干燥。

3.说清K的单位由公式中各量单位确定,其数值则由实验确定。

七、教学流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多媒体展示电磁学的发展史)

古代人已经发现了有关静电现象,主要是梳头或者是羊毛、丝、棉类的衣物摩擦有闪光及声音;古希腊人发现琥珀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英国的吉尔伯特(1544—1603)是最早系统地研究电磁现象的科学家。他发现琥珀和磁铁都能够吸引物体,不过性质不同,经过研究,他发现许多其他物体经过摩擦后也都能够吸引其他小物体。引入(electric)(琥珀体)还发明了可供实验用的验电器。

德国的奥托·格里克(1602—1686),马德堡市市长,1654年曾用自己发明的抽气机做了马德堡半球实验;1660年发明了第一台可产生大量电荷的摩擦起电机。有了这样的机器,因而做成了各种各样的电火花实验;还有让人身体带电的实验;这使得18世纪40年代的德国整个社会都对电现象感兴趣,许多人购买了摩擦起电机做实验作为娱乐,同时也大大普及了电学知识。电学知识在整个欧洲各国都普及起来。

法国电学家诺莱特在巴黎圣母院前进行,他请700个修道士手拉手地排起来,让排头的手拿莱顿瓶放电时,发现700个修道士同时跳了起来,显示了电的强大威力。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证明了雷电是一种放电现象,在此基础上,发明了避雷针。

(二)进行新课

1.接引雷电下九天──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故事

1752年7月的一天,在北美洲的费城,一位名叫富兰克林的科学家,做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实验:这天下午,天色阴暗,乌云滚滚。天空中不时闪烁着青白色的电光,传来一阵阵沉闷的雷声,眼看一场可怕的大雷雨就要来临了。

“这是最合适的天气!”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带着风筝和莱顿瓶(一种可充放电的容器),奔向郊外田野里的一间草棚。

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风筝:它是用丝绸做成的,在它的顶端绑了一根尖细的金属丝,作为吸引闪电的“接收器”;金属丝连着放风筝用的细绳,这样细绳被雨水打湿后,也就成了导线;细绳的另一端系上绸带,作为绝缘体(要干燥),避免实验者触电;在绸带和绳子之间,挂有一把钥匙,作为电极。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连忙乘着风势,将风筝放上了天。风筝,像一只矫健的鸟儿,渐渐地飞到云海中。

父子俩躲在草棚的屋檐下,手中紧握着没有被雨水淋湿的绸带,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风筝的动静。

突然,天空中掠过一道耀眼的闪电。富兰克林发现,风筝引绳上的纤维丝一下子竖立起来。这说明,雷电已经通过风筝和引绳传导下来了。富兰克林高兴极了,他禁不住伸出左手,触碰一下引绳上的钥匙。“哧”的一声,一个小小的蓝火花跳了出来。

“这果然是电!”富兰克林兴奋地叫了起来。

“把莱顿瓶拿过来。”富兰克林对威廉喊道。他连忙把引绳上的钥匙和莱顿瓶连接起来。莱顿瓶上电火花闪烁。这说明莱顿瓶充了。

事后,富兰克林用莱顿瓶收集的雷电,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雷电与普通电完全相同。

富兰克林的这一风筝实验,彻底地击碎了闪电是“上帝之火”、“煤气爆炸”等流行的说法,使人们真正认识到雷电的本质。因此,人们说:“富兰克林把上帝与闪电分了家。”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绝不是一时冲动所做的。早在数年前,他就致力于电的研究,并在当时人们不知“电为何物”的时代,指出了电的性质。

在一次研究的意外事件中,他得到启迪。有一次,他把几只莱顿瓶连在一起,以加大电容量。不料,实验的时候,守在一旁的妻子丽德不小心碰了一下莱顿瓶,只听得“轰”的一声,一团电火花闪过,丽德被击中倒地,面色惨白。她因此休息了一个星期身体才得到康复。

“莱顿瓶发出的轰鸣声,放出的电火花,不是和雷电一样吗?”富兰克林大胆地提出这个设想。经过反复思考,他推测雷电就是普通的电,并找出它们两者间的12条相同之处:都发亮光;光的颜色相同;闪电和电火花的路线都是曲折的;运动都极其迅速;都能被金属传导;都能发出爆炸声或噪声;都能在水或冰块中存在;通过物体时都能使之破裂;都能杀死动物;都能熔化金属;都能使易燃物燃烧;都放出硫磺气味。

1747年,富兰克林把他的这些想法,写成论文《论雷电与电气的一致性》。他将论文寄给他的朋友、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科林逊。可当科林逊将论文送交皇家学会讨论时,得到的是一阵嘲笑。许多权威科学家认为富兰克林的观点荒唐无比,“把科学当作儿童的幻想”。

对于权威人士的嘲笑、奚落,富兰克林不予理睬,终于在做好各种准备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做了风筝实验。

富兰克林从风筝实验中,不但了解了雷电的性质,而且证实:雷电是可以从天空“走”下来的。“高大建筑物常常遭到雷击,能不能给雷电搭一个梯子,让它乖乖地‘走’下来呢?”富兰克林想。

正当富兰克林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不幸从俄国彼得堡传来消息:1753年7月26日,科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在操作时,不幸被一道电火花击中身亡。这更坚定了富兰克林研制避免雷击装置的决心。

他先在自己家做实验:在屋顶高耸的烟囱上,安装一根3米长的尖顶细铁棒;在细铁棒的下端绑上金属线;沿着楼梯,把金属线引到底楼的一个水泵上(水泵与大地有接触);将经过房间的那段金属线分成两段,且将两股线相隔一段距离,各挂一个小铃。这样,如果雷电从细铁棒进入,经过金属线进入大地,那么,两股线受力,小铃就会晃荡,发出响声。

一天,电闪雷鸣,暴风雨就要来了。在雷声、雨声的“伴奏”下,守候在房间小铃旁的富兰克林,听到了小铃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他高兴地笑了。

富兰克林把那根细铁棒称为“避雷针”。

避雷针的问世,引起了教会的反对。他们认为:“装在屋顶的尖杆指向天空是对上帝的不敬。”“干涉上帝的事,对上帝指手划脚,是要受上帝惩罚的。”

然而,有一次在一场雷雨之后,神圣的教堂着火了,而装有避雷针的房屋却平安无事。于是,避雷针的作用被人们认识,避雷针也很快地传开了。至1784年,全欧洲的高楼顶上都用上了避雷针。

133 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