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节日作文 > 传统节日作文 > 端午节作文

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优秀14篇)

时间:

奶奶做的粽子是超市里买不到的,是独一无二的。我爱过端午节,也爱吃奶奶做的粽子。希望奶奶每次都能为我做出这么好吃的粽子。为了让您对于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好作文给大家分享了14篇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以端午节为题的作文 篇一

又一个端午节到了。

清晨,热闹的街市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街边热气腾腾的锅里飘出粽叶的清香,乡下的老农们担着一担担湿漉漉的艾叶走街串巷带着古朴的音腔吆喝着端午的清晨。

艾叶上颗颗露珠滚动着艾香,长长的艾香在都市的清晨缩短了都市人的梦,拉长了屈原的诗句,拉长了端午节浓郁的民间气氛,也拉长了我们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民俗走廊。

于是,满街里充溢了艾叶独特的香味。这是屈原的香味,这是端午的香味,这是我记忆的故乡山里的香味。这香味曾经带给了我一个又一个好奇的童年,也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充满幻想的少年。如今,虽然我年过不惑,这香味又依然一路伴我走来,深深地深深地,回荡在我的心间;长长地长长地,回荡在我的记忆之中。

以端午节为题的作文 篇二

端午节一早,我就被家人叫唤着起床了。因为每年今天的这个节日,我家里都会来很多客人,大家是一起热热闹闹的度过这个端午节的。

我起床之后帮着妈妈忙活着家里的一些活儿,我们准备好了粽叶,还有红豆、糯米等等,就等着亲人们到齐之后,大家一起包粽子了。端午节一起包粽子,这已经是我家里的一种习俗了。大家坐在一起,一起动手包粽子,包完粽子之后等待着粽子出笼,然后一起品尝这端午节美味的粽子。

家里的亲人大都是半上午就赶来了我家,都是前来赶着吃午饭呢。等到人到齐之后,爸爸妈妈将桌子搬到了院子里的槐树下,桌上放着的是粽叶还有米粮,大家团团坐着,然后就动手包粽子了。我和表弟表妹们包的粽子是最奇怪的,我们总是掌握不到技巧,包出的粽子松松垮垮,很多时候还得让身边的大人们重新包一遍。虽然我们包的不好,但是我们一个个的都还在想尽着办法想要包出一个最好看的粽子来。

每年这一天,我们包粽子的时候,气氛都非常的轻松和谐。小孩子们闹成一片,一个一个都在较量着,都希望自己手上包出来的粽子比其他人都好。至于大人们,他们可就没有我们这种攀比心了,一个一个的都很悠闲,尽管悠闲的好似漫不经心,但是包出来的粽子那叫一个好。这是让我们这群小孩都无比羡慕的一点。

粽子包好了,爸爸妈妈忙活着去厨房蒸粽子了。闲下来的大人们又说起了闲话,我们这群小孩子玩起了捉迷藏,我们所有的这些活动,其实也就是在等待着吃粽子。端午节的粽子香软美味,味道中还带着一种温馨。

以端午节为题的作文 篇三

时间过得很快,四十年的人生弹子一挥间。尽管如此,但我还依稀记得小时候过端午的情节。似在眼前的艾香中,又似在昨日嘉陵江畔的龙船舵手的吆喝声中。

于是,我努力地向空中抛出一枚硬币,记忆的光环便随着那翻覆的银光闪闪开始翻转,翻转成端午节中我苦涩而有趣的童年,翻转成几个世纪也挥之不去的故乡的端午情节。

其实,小时候我并不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尽管依稀的记得母亲曾给我们讲过屈原投汨罗江的故事。但那时,在我幼小的年龄里端午节除了艾蒿的香味外,只有粽子的香味最好。或者说在童年的记忆里是艾叶的香味才让我有了粽子的香味,是艾叶的香味才唤醒了我对粽子的嗅觉和味觉感。

贫穷的童年,带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玩以外,莫过于对有好吃的东西最深情地记忆了。所以,我对于端午节的印象除了艾香外就是对粽子香味的印象了。就象我的童年对过年的印象除了爆竹硝烟的味儿外,只有家乡香喷喷的腊肉的味儿了,其他的却什麽也没有。

在那个特定年代的孩子,大都是饿着肚子在百无聊赖的玩耍中度过童年的。自然,能吃上一顿饱饭是最高兴不过的事了。

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 篇四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我们一家人去过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一路上,到处都是卖粽子的。我想呀,原来到了节日都把重要的东西放出来。妈妈买了好几个粽子,吃得我肚子都撑了!快到了我看见人们热闹非凡,人山人海,那里有的穿着黄色的衣服,有的穿着红色的,还有的穿着绿色的,好像在准备划船呢!我选的是红对胜。

比赛开始了,她们齐心协力飞快地向终点冲。喊起口号,震耳欲聋。结果是黄队和绿队同时冲向了终点。

我跟爸爸妈妈说:“回去吧!”爸爸说:“好!”我们就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以端午节为题的作文 篇五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填入汩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们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裹着糯米投入江里,并且人们也要吃粽子、咸鸭蛋,在家门前挂菖蒲和艾草,人们还要举行赛龙舟。

首先是包粽子,要把竹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在准备好绿豆、鸡蛋黄、肉等材料做馅。再把长长的竹叶折叠,围拢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馅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均,最后把竹叶包着的粽子做四个角的形状。包粽子最后一道工序是:用棉线绳包好粽子,不然粽子在煮的过程中就会松开。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水要漫过粽子,用猛火煮,大约一个小时后,改用文火煮三十分钟。等粽子熟了以后,就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

然后是划龙舟,千姿百态的各式彩龙在江面游弋,有的舒展着优美的身姿,有的摇头摆尾,有的神采奕奕。当划龙舟比赛开始时,各色各样造型的“蛟龙”如箭里弦,欲争群龙之首。此时,健儿们狠劲猛划,奋力冲刺,两岸滚起阵阵“加油”的声浪。

端午节不仅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还是一种古老的传统。

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作文 篇六

“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洒白酒,龙船下水喜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

今天是端午节。一大早,我和妈妈到超市去买粽子。老远的,我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馋得口水直流,巴不得立马买几个粽子解解馋。

超市里的粽子品种齐全,大小不一。有枣子粽、赤豆粽、肉粽。大的足有一斤重,小的大约只有二两吧,个个都是棱形,绑成一串。

妈妈挑了几个又肥又大的粽子。回到家,我用剪刀剪开扎着的绳子,剥开包着的两片竹叶。一块色香味俱全的粽子呈现在我的眼前,只见那粽子黑红黑红的,下面点缀着黑色蘑菇,又白又红的肉,白色的鸡蛋,粒粒糯米,就像颗颗小小的珍珠。

粽子飘着阵阵浓香,还没动口,我就陶醉了,俗话说:“鸟为食死。”我就做一只鸟吧,不管粽子烫不烫得死我,我伸嘴朝那粽子狠狠地咬了一口,真是满嘴生香,味道妙哉妙哉。

我像饿汉扑在面包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三下五去二,粽子就被我扫了个精光。我又叫妈妈给我拿一个粽子,妈妈看见我,扑哧地一声,笑得糯米都喷了出来。看见妈妈笑成那个样子,我心里猜出了几分,我赶紧去照镜子,只见粽子把我涂成一个“大花脸”,要演京剧都不用化妆了。

今年的端午节,我大饱口福,真快乐啊!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

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作文 篇七

今天是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这一天里人们去赛龙舟、插艾叶、挂五彩蛋兜……但是,我们中华儿女在这一天一定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吃粽子!

你是不是闻到了粽子的清香?走,我带你们去体验中华传统节日的魅力吧!厨房里,妈妈已经准备好了泡好的糯米、洗干净的红枣和粽叶。“妈妈,我可以帮您做粽子吗?”我满怀期待地询问。“当然可以了!”妈妈微笑地说,“不过我先给你示范一遍。”“好啊好啊!”我兴奋地答应着。只见妈妈灵巧的手上下挥舞着,不过一会儿,随着粽叶的清香味,一个美丽的粽子便问世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笨手笨脚地做了一个,但是,有些淘气的小米偷偷地从边缝溜出来,我又尝试了好几次,都以失败告终,只好无奈地叹口气,妈妈笑眯眯地说:“在粽子的底部放一颗红枣就不会跑出来了,你试试看!”我按照妈妈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做,果然,没有一粒米跑出来,就这样,一个、两个、三个……我和妈妈完成一堆“粽子山丘”。

嗅着这堆又“丑”又可爱的小粽子散发出的迷人清香,不禁又加深了我对中华传统节日的印象,你也赶快行动起来,把这些传统习俗传承下去哦!

精彩点评:岳望同学在端午节这一天和妈妈一起包粽子,以对话的形式展现过节的过程很温馨,结尾也总结得不错,呼吁大家也快快动手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很棒!但在为什么要吃粽子,端午节的来历还是要交代一下哦!

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作文 篇八

今天是阳历6月7日,而农历正好是五月初五,那大家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对,是端午节。那大家知道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你肯定会说:“包粽子,划龙舟,还有互相撞鸡蛋玩。”可我们没有赶上观赏划龙舟,只好做些剩下的事。

吃过了午饭,休息一下,我和妈妈就收拾收拾,准备去谢池巷1号——池上楼文化驿站参加这里举办的民俗活动。我们乘一路公交车,来到了文化驿站。在巷口,我碰到了何雨泽和他妈妈,于是我们带着我们的妈妈一起前行。

刚刚走进谢灵运纪念馆,往四周一看,只见一墙角处有一个门洞。我们迈进那个门洞,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绿色,地上长满了青苔,两边的墙脚上也长了草,千年之久的古朴气息扑面而来。从这生机盎然的小院里穿过去,就到了活动的真正目的地。

我和何雨泽走进了活动第1站。那里正在教大家包粽子、做麦饼活动,我们选择了包粽子这个民俗活动。一个义工的阿姨教我们包粽子的方法。首先,拿两片粽叶,要头对头,尾对尾的对好,然后再舀起拌好蚕豆的糯米,放入已经卷成锥形的粽叶中,然后再把顶部的粽叶折合、盖上,最后用绳子捆扎好,就大功告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包好了!现在只要再烧一烧就可以吃了,粽叶的清香就可以进入到糯米当中了。

后来我还碰见了我们的班主任支老师和其他的同学。活动结束时,我们每人都分到一袋粽子和蛋,这个端午节令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作文 篇九

今天是端午节,人们都吃粽子,粽子还有许多种馅儿呢。有豆沙的、红枣的、八宝粥的……

据说,屈原在两千多年以前的农历五月初五,跳进了汨罗江自杀了。百姓们自从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就划船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什么也没捞到,人们就划龙船、扔粽子,引开鱼虾,以免伤害屈原的尸体。有的还把艾草点燃,熏走害虫。

端午节的习俗还有许多,画“王子”、赛诗、演唱等等。

端午节的习俗总少不了吃粽子,粽子的味道甜甜的,外面包着一层层竹叶,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馅儿。

说到粽子,我还有一个故事,在两千多年以前,也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屈原抱石投江,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每家每户包粽子,来到江边把粽子都扔进了江里,用这种方法来保护屈原的尸体。

粽子分为两种,有圆筒形的叫竹筒粽,一种是三角形的叫竹叶粽。家人还给孩子戴五丝线,头上画“王”字,在家门上插艾草……端午节的风俗还真不少。

我爱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按照习俗,每家每户都要包粽子,有的地方还要组织划龙舟比赛等等活动,我问爸爸:为什么要包粽子划龙舟呢?

爸爸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江而死,楚国百姓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将粽子丢进江中,同时,划龙舟敲锣鼓可以惊走蛟龙,就这样,形成了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

我们要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我们要有一颗爱国的心。

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作文 篇十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端午的清晨在小孩子们欢快清亮的曲调中到来,脆生生的歌声唤醒了宁静祥和的村庄。

外婆踏著一地细碎的露珠,在清凉的晨风中唤我起床。起初我舍不得柔软的被窝,但端午的香气已从厨房飘出,瞌睡便随着这芳香散去了。

最先跑出来的端午的香,便是粽叶的香。修长的叶片晕染了一片青绿,散发着艾草的清香。外婆将几片粽叶铺开放在铁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热水。丝丝缕缕的清香被袅袅水雾携着,弥散在小院上空,树梢的鸟儿似乎都被香气吸引,忘记了歌唱,探头探脑地向院里窥视。

外婆再将那一颗颗雪白透亮的糯米放入淘箩,糯米们你挤我我挤你,欢快地“咯咯”笑着,在清水中惬意地游来游去。

我最着迷的是外婆包粽子的过程。外婆将三片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抹平,然后,变魔术一般,双手随意一弯,便折出一个小小的漏斗来。再将那鼓鼓囊囊的糯米添一些在尖角里,捏几颗红枣盖在米上,最后把另一撮米压在红枣上。外婆不会让红枣露出米外,这样,红枣香香甜甜的汁液全部浸在米中,不放糖,却更加甜蜜。外婆紧紧捏着盛满馅儿的粽叶,将粽叶往下一折,随手拽过绳紧紧缠两圈,便将粽叶裹住,最后打上一个精巧的结,一个精致的三角粽子就制作完工啦。我赶紧接过粽子,满心满眼的喜欢。

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唱着歌,应和着端午的歌谣,香气从厨房中争先恐后地跑出,和在窗外扒望的我撞了个满怀。我不住地吸着鼻子,吞咽着口水,恨不得把香气全部吃进肚子里。外婆看我这馋样,笑道:“不急,外婆的粽子啊,越煮越香。”

终于,粽子出锅了,我顾不得烫,一把拉开绳子,三片粽叶便应势而开,露出里面微黄透亮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咬下一大口,唇齿间立即溢满了端午的气息,这是叶的清香,米的软糯,枣的甜蜜,更是几千年来人们对自己身边亲人们喜乐安康的祝愿。

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作文 第十一篇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 www.haozuowen.net 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仡佬等民族地区。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瓜、黄鱼、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这天无论北方南方,都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顔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关于端午节还有许多儿歌,这些儿歌活泼、生动,令人们十分喜爱。这些儿歌也给端午节增添了许多欢乐的情趣。

端午节能看龙舟,能吃好吃的粽子,我真喜欢端午节啊!

以端午节为主题的作文 第十二篇

五月五是端午,一大早刚睁开眼,我就忍不住抽了抽小鼻子,哇!屋里到处都弥漫着粽子的清香。

闻着香味跑到厨房,看见奶奶早就买好了粽叶、糯米、咸肉和红枣,准备开工包粽子咯!

我最喜欢看奶奶包粽子了,只见奶奶先把绿油油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左手握住折成漏斗状的粽叶,右手舀起糯米往里放,还可以加些咸肉和红枣,然后将粽叶封住口,最后干净利落地拿绳系好,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大功告成啦!

望着奶奶娴熟的动作,我拍手笑道:“原来包粽子就这么简单呀,奶奶,我也会包,不信我包一个给您瞧瞧。”于是,我拿起粽叶,有模有样地学着奶奶的样子包起来,包到最后一步,准备系绳的时候,糯米就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使唤跳出来。顿时,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奶奶帮我把粽叶重新包裹好,我便空出两只手小心翼翼地用绳子把粽子系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吃粽子的时候,奶奶告诉我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是为了纪念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而设立的节日。

经过这一次的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而且还知道屈原的故事,这个节日在我心目中也更加有意义了!

以端午节为题的作文 第十三篇

端午节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我们家。记得前几天,妈妈就说过端午节时,我们一起吃粽子,说时,那粽子的香味就迎面扑向我来。

只见一大清早,细雨绵绵,好象在表达着自己对端午节的喜爱。突然,雨停了,帮我们把世界冲洗的干干净净,让我们迎接着快乐的端午节。妈妈从厨房走出来,手上拿着一些粽叶和包棕的材料放到桌子上。只见,她一手拿着粽叶,一手把绿豆、猪肉……放进里面。突然,她微笑着说:“我们不如做一些甜粽子。然后,往一条粽子里放一个硬币。谁吃上了这甜粽子,今日就可以许上一个心愿。”说完,我们都拍手叫好,而且,每人神气十足的说:“这一条甜粽子一定是我吃上了。”

不一会儿,一条条粽子做好了。粽子一出来,我们就想蜜蜂似的涌上了桌子。然后,冥思苦想,用手摸了摸那只,又用手摸了摸这只。

我呢用手挠着脑袋,两眼目不转睛地盯着桌上的粽子,最后,拿了一只最大的。我开始狼吞苦咽地吃起来,只见我吃完了,年硬币影子都没有瞧见。忽然传来了“啊!硬币在我这儿!”我们一看,原来宝贝在爸爸手里。爸爸连忙用手挥来挥去,然后,举起手来开始许愿说:“我希望我们一家人能够天天健康,天天快乐。”顿时,传来了一片热烈的欢呼声,我们沉浸在欢呼中……

端午节,爸爸为我们全家许下了一个心愿。这个心愿将会一直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在以后,我一定会为爸爸给我们的心愿而奋斗。

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 第十四篇

还有一天就是端午节了,真开心啊!

说自己开心可不仅仅是因为明天是端午节,还有一个原因:我终于可以自己包粽子了!

第四节课铃声一打,我们就排好了队,到达了食堂,只见两排整齐的桌椅上已摆好了一盆粽叶、一碗肉、一碗米,以及几根筷子和一个勺子。

食堂阿姨告诉了我们一些包粽子的步骤,我们便自己动起手来。我挑选了一片较大的粽叶,将它扭成了螺旋状,咦?为什么我的“螺”总会有“小漏斗”呢?我问了食堂阿姨,原来啊,是旋转角度出了问题!我对其进行了修改。Yes!这一改,可真让那“小漏斗”填好了!接着,“放米”、“放肉”、“在放米”可就简单多了,只需注意用量就好!可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在等着我——我该怎么绑绳才能保证粽子完好无损呢?我先按着阿姨说的:两个大拇指按下两边的粽叶边,再像盖“盖子”是的封好粽子。带着我最爱的粽子,我走到了最前排系绳子的地方,阿姨告诉我,绑绳子一定得使劲,不然就会散掉,还有一边要围两圈。我按着阿姨说的做,真的,一下就绑好了。

我正好包了3个粽子——一个是我,一个是爸爸,一个是妈妈。

老爸,妈咪,我可是新手,不好吃你们也要赏脸吃完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这14篇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就是好作文为您整理的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34 30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