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节日作文 > 传统节日作文 > 中秋节作文

中秋节随笔【通用13篇】

时间: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好作文分享了13篇中秋节随笔,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中秋随笔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中秋节随笔 篇一

中秋佳节,我想每个人游子归家的愿望也愈发的强烈,而我也将怀着这样的思绪踏上归家的路。

经过检票安检后,坐在椅子上,感受着人来人往的氛围,看着明亮整洁的候车大厅,等待着高铁的进站,比之过去拥挤,闷热的候车大厅来说,现在的候车大厅明显有着很大的改观,明亮的窗户,宽敞的过道,没有了以前那种拥挤,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悠然。不多久在车站广播的提醒中,高铁缓缓驶进站台,上车后找到自己的座位,不一会儿,火车便驶出了车站,在座位上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车厢内却感受不到一点震动,密封的车体也感受不到任何的闷热。

记得小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回老家看爷爷奶奶,那时候不太愿意回老家,倒不是说和爷爷奶奶不亲,而是年纪小,坐2个多小时的火车有些吃不消,在那闷热的车厢里,成年人尚且有些难受,何况当时还是小孩子的我。所以那个时候一提到坐火车,从内心就会有一种抵触的情绪产生。后来随着年纪不断的增长,无论是上学的需要还是父母工作变动的原因而不得不经常坐火车出行,慢慢的对铁路有了改观,火车不再是以前那种闷热而有漫长的煎熬,而是一种方便简单的出行方式。渐渐的出行的首选方式从汽车变成了火车,直到现在坐在火车上喝着热茶,悠闲地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静静的回想一些往事成为了一种调节心情的习惯。

比之过去2个多小时的车程,现在高铁只需要不到40分钟的车程变能到达目的地,无论是舒适性还是便捷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回忆是无穷的,而时间却总是短暂的,当在我还在思绪中,列车已经驶进了终点,在列车广播亲切的告别声中,我提上行李,向家走去,那里有一直等着我回家的人。

或许归家的路很远的,但无论是何种方式,远在异乡的游子,总会以各种方法回到那个起点,回到那个心灵的港湾。

中秋节随笔 篇二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称之为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为“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中秋节又有“团圆节”一称。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更有吃月饼、赏月等流传千载的习俗。

每当中秋,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俗话说得好“每逢佳节备思亲”,过节之时谁都希望能够全家团聚,这虽是人之常情,但又总不能家家如愿。在吃团圆饭时,饭桌上总是缺了几个人,总是有事缠身而不能回家过年,可是我想什么事能比得上全家团聚呢?

晚饭过后,是到了该赏月的时间了。我们大家各自搬了张椅子,来到大院子里坐下。大人们在谈论着,各式各样的月饼摆在我面前,但我则看着圆圆的月亮,静静的想:“这皎洁的月亮,引起了多少人丰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药,从此寂寞地住在广寒宫内;吴刚被罚永远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在广寒宫中为嫦娥捣药;这些从小听到大的传说,总不能令人忘怀。啊!我是多想去和嫦娥做伴,多想去慰问受苦的吴刚,多想去逗逗那可爱的小白兔呀!但都不可能成为现实……”我也只能吃着香甜的月饼,想着关于月亮的传说……夜深了,温柔的月光洒满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层银纱。房屋、树木都睡了,它们像睡在无比宽大的“摇篮”里。我也睡了,银色的月光把我的房间照亮了,中秋节也在这月光的流逝中悄悄走过。

中秋节随笔 篇三

曾几何时,飞马扬鞭,奔腾万里长河,只为追逐。今夜,此时,月圆人静,闲敲棋子,期盼化身凤尾蝶,碥跹花丛之间,倾醉月光之下,缓了流年,慢了岁月。

遥相思,多少次欢聚与离别,兰舟催发,来不及尽述惆怅;故知偶遇,叙不尽悲欢迷途。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人有悲欢离别,月有阴晴圆缺”,期盼着,遥望着,不可忘怀,终不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曲悲歌,多少个痴情男女,无休无止,等待着一个又一个失落,如这般“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这又何必,只是默默祈祷,等待,任岁月冲洗了漫漫的愁绪,淡化夜以继日的煎熬,如此便好,只是苦了中秋,苦了曾经倾尽的年华。

月正圆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远离了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任凭寒气充斥着。今夜,此时,多少位古代骚人为之倾倒,望月兴叹,狂歌痛饮,留下了千古绝句,然而,这不正是倾诉的'好时机吗?“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

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这是第一个被这唯美的夜景驯服的人,而后子键,太白,东坡等等都为之相继倾倒。或痛哭,或惆怅,或狂放,总之,这夜,注定是诗人们的夜,月,亦是诗人们的月,这一夜,属于他们。

中秋的月,更为清晰,更为纯洁,然而,这一天月也如往常一样,但总会平添那一丝丝的哀怨,这一天代表着团圆,远在他乡的自己于远在天边的故人,是否也想到了团圆,想到了自己呢?“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半圆时的月给人以安慰,而今晚的月,又能给人什么呢?不过是一阵凉意,一阵伤感,一阵心酸罢了。

中秋的月永远都是那么的不同寻常,有人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也只有在那种远离尘世的角落里,才能感到清净,真正回到了自然。千年前奔月的嫦娥,想来应是无憾无怨,应为每一个人都会和嫦娥交谈,用心,用诗词。她,嫦娥,永不寂寞!中秋也是她一个人的节日。

中秋节随笔 篇四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这句诗是诗人李峤在中秋之夜作的,来赞美中秋圆月。

中国自古就有在八月过中秋的习俗,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节。这个节兴起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台或坐船赏月,北宋太宗(97——997)年间,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也就是公历九月至十月,这时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渐形成祭月、拜月、赏月以及吃月饼的习俗。人们也会谈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与之有关的神话传说。人们在中秋节互相赠送月饼,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饼,用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团圆。在中秋节这一天,如果家中有亲人在外没有回家的,分月饼时也要为他留一份。在现代,中秋节夜晚,人们通常是一边吃着月饼和柚子,一边赏月。孩子们大都是提着灯笼,以大红纸灯笼最多,含有避邪的意思。也有一些打着五颜六色的卡通灯笼、塑料灯笼,种类繁多,多不胜数。民间的习俗还有送给孩子“兔儿爷”以供玩乐,包糖饼,把香扎成龙点燃,用来舞龙等。中秋节晚上,各地都会放烟火,来装饰夜空,更带来节日气氛。

古人说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古以来过中秋节,有谁不思念远方的亲人呢?我去年过中秋节的时候,因为外婆就要回武汉老家了,所以那天全家都很伤心,连说谎笑的都没有。今年过节,外婆留在这里,还为我们准备了不少美味佳肴:有红宝石似的石榴;有紫得发黑的大葡萄;有红中带黄的水晶苹果;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又蛋黄莲蓉月饼;还有鸡、鸭和汽水,真是吃喝玩乐全都有,我们兴奋得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昨天是中秋节,不知怎的,爸爸特别暴躁,一反常态,是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他这样的。爷爷去世很久了,奶奶又刚刚离开人世,只有姑姑是他最亲的亲人,可她却远在江苏,连电话都没来几次。亲人的力量,是多么大,它能给人带来无限的痛苦和快乐。啊,愿世上的人都能在这中秋佳节,与自己最亲的亲人团圆吧!

啊!中秋节,你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中秋圆月,你寄托着多少人罹亲人的心!

中秋节随笔 篇五

我的家乡在福建诏安的一个小山村,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中秋是个好节日,因为可以吃到可口的月饼和水果。那个年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家庭经济相对拮据,大多数人都还在为果腹而奔波。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才会买些节日的物品祭拜用。??记忆中的中秋似乎都是月朗星稀的,晚饭过后,妈妈会搬张桌子到晒台上,放几个月饼在桌上。那时候的月饼没有馅,也没有包装,碗口大小,主要是用面粉做的,上面洒满白芝麻,饼出炉后做饼师傅用毛笔在每个饼上写一个红色的“中”或“秋”或“月”或“圆”等字。这种月饼在我们当地叫“中秋饼”,当时物质相对匮乏,“中秋饼”要在中秋的前几天饼铺才有做,去买的时候都是刚出炉,还是热乎乎的,吃起来格外的香。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着月饼赏着月亮,听妈妈讲古老而久远的吴刚伐桂神话故事。在我儿时生活过的那个小山村,人们还有个习惯——赏月吃月饼的时候,要拿着月饼邀请月亮娘娘下来一起吃。大人们还会特地交代小孩子不能用手指着月亮,不然睡觉的时候耳朵会被割掉。孩提时的我们竟信以为真了?后来,社会发展了,经济发达了,我们也搬离了小山村,住进了大城市。就这样,我再也没回过儿时的小山村过中秋赏月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节让远方游子思乡之意更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中秋节让恩爱之人情更切!??长大了喜欢中秋,喜欢中秋的祥和,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变迁;喜欢中秋的欢聚,喜欢在这样的节日里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的变化。又是一年中秋时,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祈祷我的亲人更加健康、我的家乡更加美丽,也祝福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中秋节随笔 篇六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临了,正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时刻,我捧着手里的月饼,呆呆的发愣,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在这团圆的时候,母亲,你在天国可好?

又想起了我的童年、少年时节的事情,那是我们弟兄多,家里经济收入也低,父母二人靠地里的收成维持着全家的生计,母亲一边忙着操持家务,一边忙着地里的收成。特别是秋季,等来了收获的时候,更是忙得要命,不分早晚的忙碌着,我们有时也跟着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因此现在我们回家也能干些体力活。农村的活很多,要割谷子、掰玉米、收豆子,还要摘苹果、摘花椒、打核桃等等,一项一项都很累的体力活,每一项都不能落下,否则会丢失的。干一天下来浑身酸痛,就想坐下来好好休息。可是母亲忙完了地里的活,回家还要做饭,还要喂猪、喂鸡等,从来没有喊过累,叫过苦,在她身上体现的勤劳、坚韧的性格。秋天是全家高兴的时候,父母会卖些花椒、核桃等农产品,给我交学费,买些新衣服等。当然中秋节会给我们买上月饼,让我们高高兴兴的过中秋节。为此,我们提前就盼望着中秋节的来临,好吃到月饼,那种急切的心情现在的孩子是感受不到的。中秋节的晚上,母亲会分给我们一人一个月饼,我们也让她吃,她说不喜欢吃,当时我们也傻傻的相信了。看着我们吃的那种馋相,母亲的笑容已浮现在脸上,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而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月饼也出现在市场上,买的月饼也多了,可母亲已看不到,也吃不到,令人遗憾。

那时候,我们吃的主食就是母亲亲手摊的煎饼。摊煎饼是一项程序复杂的体力活。那是吃的最多的是玉米煎饼,首先将玉米粒挑选干净后,用石碾压成玉米糁子,然后将糁子用水泡好,大约需要一天的时间。等糁子泡好后,就要用石磨磨成糊状。家中有一盘石磨,母亲常常是利用晚上的时间推磨,磨好的糊状液体在圆石磨的四周流下来,这是摊煎饼的原料了。母亲是缠脚之后又放开的脚,严重变形的脚,但是就是靠着双脚为家里的生计劳碌着。推碾、推磨都是体力活,并且围着圆圈转了一遭又一遭,不光流汗还有时伴着发晕、呕吐,母亲干了很多,却从来不说累,脚疼更不用说了。我们在家的时候,也帮着推几次,可是干不了多久就晕了、累了,偷懒的玩去了。母亲自己一推就是一两个小时,要保证全家的供应。推完之后,将磨好的糊状液体放到盆子里,然后在鏊子上摊呈圆形,熟了之后再叠成方形的。那时全部用柴草烧的火,烟很大火很热,烟熏火燎的,浑身都是汗,母亲就坐在那里一干就是半天。这种坚强的性格一直在熏陶着我。我最爱吃的就是刚刚摊熟的煎饼,热热的,还带着一股清香味,我一次就可以吃七八个。可惜现在再也吃不到母亲摊的热煎饼了。

母亲为了家庭,为了孩子,自己在吃穿上,留给自己的很少,好吃的、好穿的留给了孩子,靠自己单薄的身体支撑着一个家庭;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的罪,但从来就没有喊苦叫累,即使她有病住院期间,人瘦了很多,但是还是乐观坚强着,不让孩子担心。

如今,我捧着月饼,思念着母亲,心情难以平复。摆上月饼,对着月亮,遥祭远在天堂的母亲,有来生的话我还做你的儿子,绝不让你再受苦。

中秋节随笔 篇七

叶秋的300字作文

世间万物,花开已盛,落叶已枯;有五颜六色的花,自然是千姿百态的叶子。秋叶,尤其如此。

秋风送爽,枯叶落。秋天,当我在公园散步时,我总是喜欢踩在枯叶上,听着“萨沙·武贾西奇”美丽的旋律,就像一群群秋天的精灵在唱歌迎接秋天的到来。

轻轻的,我拿起一片火红的枫叶,慢慢的放在手心,悄悄窥探它的美:它不仅像一条大金鱼尾巴;也像秋精灵的火红裙;更像是小孩子的小手。看,上面有指纹!

继续走,来到一棵银杏树前,我停了下来。悄悄的,拿起一片银杏叶,慢慢的,放在手掌上,用指尖小心的触摸:有一丝粗糙,从指尖滑过。我不禁赞叹:好巧,秋老师的手!把这么精致的小裙子放在一起,就是母树的棉袄。

我轻轻地把两片秋叶放进小包里。静静的想一想:大自然是怎么做出这么奇妙的饰品,送给这个世界,把这个世界打扮的这么漂亮的?

中秋节的随笔 篇八

绵绵秋意中,中秋不约而至!

关电脑的时候发现手机已经更换了的节日锁屏纸壁中间写着中秋节三个字,两侧是花花绿绿的彩灯,张显出了节日的气氛。作为一个山炮,脑海里这样的场面总冒着过年的错觉……

匆匆忙忙中,为期一周的培训就在昨天下午结束了。感觉有点疲惫的一群身躯被大巴从忻州运到集团公司门口就各奔东西,各找各“妈”了。我和姓甘的同事手机搜附近,就住到了一家小旅馆等待今天的行程。屁股刚坐到床上准备歇腿腿,部门老大的电话来了。说不要来了,又有任务,把机票退了明天找公司赵总。虽然感觉任务有点艰巨,但是不能浪费老大给的机会,就答应了这回差事。挂了电话突然记起丁姐说她老公也在太原。要不把机会给她?干这行的,回家已成为是一种公认的奢侈。牛哥今天说中秋只有三天假,看媳妇的话见一面就得返,流泪的表情发了一串串。我说了一句你就知足吧,才换来了一个微笑!和丁姐联系,最后还是决定要多照顾几天她生病的老爸!

今天送走同事,我硬着头皮赶到公司报了到。虽然是公司的人,进了办公楼的陌生感从脚底升到了头顶,幸好有文明哥在,在他的引导下顺利找到了落脚点,再次感谢!

就这样,把在太原的日子从中秋前的一周延伸到中秋后的一周,海狸打电话说让我别加班了,这么晚了人家都过节去了,你在傻乎乎的干嘛。我只能呵呵,我是强子,不是人家!其实中秋和我没关系……只求天际的那轮圆月把我的思念和祝福送给我亲爱的人们!

公司门前的人民北路还被疾驰的车辆喧闹着,一道灯光透过窗子,从床头迅速移动到门口的那个角落就消失了。大概可能也许都是从外地赶回来过节的人熬了一夜!

晚安!我要去领那个标注着晚安的红包。

中秋节随笔 篇九

今天,是我们传统的节日中秋节,电视上也送月饼。可热闹了!

在农历八月十五这天,爷爷也来我家了。还带了几个月饼,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我乐坏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来欢度中秋节。

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一起看电视。来等中秋节的到来。

我把月饼都拿出来了。有大的也有小的。爷爷的月饼很大,也很好吃。有杏仁的,有白莲蓉的,还有椰子味儿的。等很多种馅儿。

月饼真好吃。我们吃完月饼就出去赏月。

过了一会儿,我就去玩儿了。和我朋友一起玩儿。

突然停电了,欢笑声立刻停止。我想应该是故意停电的。好像在赞美月亮。月光下的城市正美。

过了一会儿。灯亮了欢笑声还是你那么大。

我喜爱中秋节的夜晚!

中秋节随笔 篇十

中秋月圆之夜,我和好友玉儿以及她的一位朋友一起在万达广场游玩。虽然之前我也来过万达广场,但是这还是我第一次认真地逛万达广场。

因为是中秋节的缘故,来来往往的行人都很多。我们在一楼看到了广场中央有一群人正坐在白色凳子上看精彩的表演。面前的大屏幕上闪耀着一张又一张美食的照片,让人忍不住地流下口水。在一楼,我们还看到了可爱的皮卡丘。虽然之前我在赣州市的地下商业街没有在娃娃机上抓到过那只特别大的娃娃,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尽力尝试过抓就好了。

看完了一楼,我们来到了二楼,到处都是卖衣服,香水,饰品的店家。我原本想进去好好看看的,但是我们还是得顾忌到男孩子的感受。有一家特别精美的饰品店,我打算进去看看,于是我就拉着好友一起进去看。那个男孩子一开始也进来了,但是可能全部都是女孩子喜欢的饰品的缘故,没看会儿,他就低声对我们说:“你们先逛着,我在外面等你们。”

他已经这样子说了,我们也只好由着他出去。我们也不好意思让他在外面等太久了,于是我们就抓紧时间在那里仔细看了看夹子,皮筋,项链,耳环,头绳,手表,手链还有簪子。虽然价钱都不算很贵,就拿我看中的一条项链来说,只要99元,但是因为还是学生的缘故,我们平时也不喜欢戴这些饰品,只是纯粹当作是艺术品来欣赏一下。

后来,我们进了二楼的游戏厅,看来,男孩子都是比较喜欢玩游戏的,玉儿也懂一点儿游戏,我是实在不喜欢玩游戏。里面的人很多,我们进去的时候也很拥挤,先是看了两个人在跳舞机上跳舞,他们模仿着屏幕上的人跳的津津有味,我的好友看得也是不亦乐乎。

之后,男孩子趁机去换好了游戏币,我们开始了抓娃娃机,有一个布熊娃娃差一点儿就抓到了。但是每一次快抓到它的时候,夹子就松掉了。让我们不得不怀疑,娃娃机是不是坑人的。见总是抓不到娃娃,我们三个人只好进去了音乐亭子里唱歌。他点的歌几乎都是中学时代我常常听的歌,似乎重温了一遍中学时光。

中秋节随笔 第十一篇

今天是中秋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就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

今天大姑,二姑都回来了,全家人开心地聚在一起。一桌丰盛的饭菜摆上桌子,大家有说有笑地举杯,互相敬酒,互相问候,夹菜,特别亲。吃完饭后,奶奶端着洗干净的水果和自家打下的月饼,让我们吃。月饼有豆沙馅、五仁、混糖……各种各样,我拿起了豆沙馅的,尝了一口,又软又甜,真好吃。这时候家里真热闹,大人们一边喝着茶,一边吃着月饼,有说有笑。我们在院子做游戏,还和哥哥一起拿着棍子去打枣,枣儿又甜又脆。

天渐渐地黑了,我迫不及待地搬着凳子坐在院子,我盼啊盼,可是月亮就是不出来,好像和我们捉迷藏。奶奶献上了月饼、水果、玉米、毛豆,我着急地爬上房顶,正好看见圆圆的,黄黄的月亮露出来了,我兴奋地告诉家人,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到了快九点时月亮终于升到了天空中,哇!它突然明亮起来,颜色也变成淡黄色,估计是为了见大家换了一件衣服吧。月亮像一个大玉盘高高挂天上,又像是在对我们微笑,真美啊!

全家人一起坐在院子里一边观赏着又圆又亮的月亮,一边品尝着香喷喷的月饼、玉米和毛豆。我心里感到很开心!

这个中秋节过得真开心,也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随笔 第十二篇

"每逢佳节倍思亲"。随着天上的月儿越来越圆,思乡的情愫也越来越浓。不管是在外地工作的,创业的,还是像我们打工的,此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游子。此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团圆。

我长年漂泊,打工在外,电话,成了连接亲人的唯一纽带。可每次通话,总是强忍着苦楚,省略了问候二老和妻儿的话。为的就是省几个血汗钱。然每次撂下电话,鼻子总是酸酸的,眼睛总是涩涩的。

我的父亲就像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七十高龄了还不肯把手中的锄头放下。年迈的老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不仅要操持家务,还在养猪放羊。柔弱的妻子,在老父亲的帮助下,承担着家中一年的开销和口粮。还有上大学的女儿,读高中的儿子。这样的现状,叫我怎么放心得下。

无数次睡梦中的相逢,引起了醒来后的无尽牵挂。无数次的`拿起话筒,又狠狠心地无奈放下。五百多个漫漫长夜,又有那一夜我不在思念妻儿,牵挂老人的无尽折磨中度过?我也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也知道"常回家看看"。可我更懂得做儿子的责任,更清楚做父亲的义务!

城里的店铺各显神通地搞着中秋的促销,城里的人们兴高采烈地做着中秋的准备。可我只能把我浓浓的思乡之情揉和在一天劳作的汗水里,随着眼泪艰难地咽下!

那些有闲情别致的人在中秋赏月的时候兴高采烈地"起舞弄清影"。那些喜附庸风雅的人在中秋团圆的时候怡然自得地"举杯邀明月"。可我,自有我的过法:孤独一人,在工地的一角,一瓶烧酒,半斤花生,让思乡的泪水在清冷的月光下纵情地畅流!当然我也不会忘记给亲人们发 一张合成照片,让他们看看"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在中秋的快乐场景!

衷心祝愿所有的打工者中秋合家快乐!

中秋节随笔 第十三篇

记得之前没有微信的日子,每到节日,守着手机,一个字一个字的为每个人打出节日祝福,想把最真挚的祝福送给对方。

如今节日的氛围越来越浓,我却越来越不想过节,越来越受不了节日的熙熙攘攘 。尤其是来到南方之后,每到一个节日看到街上到处是拎着鸡,拎着鸭,朋友圈里全是晒团圆菜的。

我始终逃离着餐桌上的亲情,更不喜欢把亲情当做下酒菜。

从小就不喜欢聊家常里短,也不擅长虚情假意的问候。遇到聊的来的人,恨不得抓着人家聊个不停,遇到不想聊的人,一句都不想说,遇到讨厌的人,连看都不愿意看一眼。

今天中秋节值班,早上穿过一个长长的菜市场,鸡鸭鱼肉,瓜果蔬菜,摊贩叫卖声此起彼伏,我一个人带着耳机,听着诗集,仿佛不食人间烟火。

图片来自为你读诗

别人认为我对于亲情是冷淡的,更多的时候我是宁肯被误会也不想解释的。

我执着于亲情的纯粹。我把亲人朋友放在心里而不是问候里。

今晚看到一对老夫妻在粉店吃粉,老爷爷穿着病号服,应该是在旁边的医院住院。今天又是中秋节,没有见家人陪同。两个老人默默的吃粉,吃的很安静。静的让你觉得,不管这世界如何,只要有人安静陪伴即可,无需山珍海味,一碗粉也是最深情。

记得,第一次高考失败,一路很沮丧的背着行李回到家,妈妈问考的怎样?我回答不怎样。我以为接下来会是一顿责骂,没想到妈妈只说了一句,饿了吧,给你煮碗面条。

那时家里正在建新房,那碗面是在临时搭的棚子里煮的,那红红的番茄,那金黄的鸡蛋,活在了我的记忆里。

闯荡在外的时候,每当遇到过不去的坎了,每当坚持不下去了,每当累的看不到光的时候,我就给自己煮一大碗面,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吃完。一大碗面吃完,汤喝完,我又过了一道坎。

所以,亲情对于我,一碗面就够了!

这碗面足够我抵挡这世间的薄情,也足够我品尝这人间冷暖!

有人说嫦娥是孤独的,常年只有玉兔相伴,也许她是孤独的,但是她在天上早已看清了这人间,我宁愿相信她是享受这孤独的。

图片来自周国平公众号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好作文为大家整理的13篇中秋节随笔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中秋随笔。

35 7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