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实用范文 > 优秀范文

微观经济学框架(最新13篇)

时间:

本页是www.haozuowen.net编辑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13篇微观经济学框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微观经济学范文 篇一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来源:文章屋网 )

微观经济学框架 篇二

一、前言

从整个宏观经济学分析基本出发点来看,可以将目前主要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划分为基于劳动力的宏观经济学和基于货币的宏观经济学[1]。所谓基于劳动力的宏观经济学,其基本思路是,在整个的社会经济运行中,劳动的雇佣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逻辑上都处于比资本更重要的地位。资本品从本质上说是劳动和自然资源相结合的产物,相对于资本,劳动更基本。尽管现代经济将劳动雇佣简化为通过支付货币工资来实现,但是货币的使用并不是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的先决条件,因为劳动雇佣可以存在于以货易货的经济环境中,甚至在理想化的克鲁索经济体中,克鲁索•鲁滨逊还可以自己雇佣自己。与此同时,甚至在资本密集程度很高的经济体中,工资支付在整个国家收入中也占相当高的比重。大量的失业和收入水平的下降说明宏观经济出现了重大问题。而且,劳动力的收入和支出也对整体宏观经济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以上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就业问题始终是宏观经济学极为关注的问题,在宏观经济理论的构建中超出了货币和资本而受到了最先关注。而从凯恩斯开始的宏观经济学以及后续的新古典综合、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理性预期学派,无非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了不同的假设,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2]。但是,整体来说它们都没有超出以对劳动力雇佣作为重心的理论构建模式。所谓基于货币的宏观经济学,其基本思路来源于对货币在经济体中的重要性的思考。现代经济,货币作为一个普通的交换媒介渗透到整个经济体系,很多的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自然也会由货币的动态表现出来,因此,货币供应成了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问题[3]。货币作为一种传递机制和冲击因素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正因为此,所以在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构建中,货币也是理论构建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货币主义就是这种思路的突出代表[3-4]。

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且严格的,因为现代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了更好的解释经济现象,都试图结合其他学派的合理假设以获得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这两种理论基本的出发点在一个宏观经济理论中会同时出现,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为了简化,本文拟不对以上两类宏观经济理论进行详细的评判。简单来说,上述两类宏观经济理论的视角,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没有考虑资本结构,或者说没有将资本理论融合到宏观经济分析中。都表现为更注重总量的分析,隐含假设社会的资本结构不变(基于劳动的),或者认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内部机制由于太复杂无法分析,只能作为一个黑箱来处理。虽然理性预期学派的出现在理论方法上试图建立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但其基本方法无非是从微观主体的一些假设出发,然后通过加总推广到宏观层面,从形式看似乎有了微观的基础,而由于忽略了微观主体的多样性,只是通过设定几个代表性的微观主体的特性,然后进行加总,这从本质上还是一种总量方法。总量方法最大的缺陷就是一些总量之间的关系缺乏确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只能通过历史数据运用一些计量经济学的技术进行实证,但是这种实证一方面缺乏理论的普遍性,因为历史数据都是特殊具体的,无法获得一般的理论关系。另一方面,即使从实证的角度,很多宏观量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比如菲利普斯曲线的朝向问题,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问题。从短期看消费和投资的正向关系和长期看消费和投资的负向关系等等。同时,以上的理论分析框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成功的引入内生的时间和货币的因素,这两个都是作为外生的变量而任意引入到分析框架以进行动态分析。这样就无法有效解释宏观经济的商业周期现象[1,5-6],从而把短期的宏观经济波动和长期的经济变化分开处理[7],把长期的经济变化专门用相应的增长理论来考察,导致在实际的经济政策上存在不少问题。而要完善以上的不足,就应当考虑社会经济活动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资本,应该将资本理论引入宏观经济分析中。这方面,奥地利经济学派发展出了相当完整的资本理论。而跨期资本结构可以自然的将时间和货币作为内生因素引入整个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来架构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商业周期理论,从而成功地解释了经济的周期波动现象[8-10]。本文按照奥地利经济学派所建立的以资本为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作为分析框架,首先对分析框架进行介绍,然后运用该分析框架对通货膨胀和利率的关系从新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

二、基于资本结构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介绍

该分析框架包括三个基本部分:可贷资金市场、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和跨期的生产结构。这三个部分相结合就形成了完整的以资本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1.可贷资金市场。可贷资金作为最一般的基本概念,当市场达到大家共识的利率的时候,其供求达到均衡。可贷资金的供给表示不同利率水平下的借贷意愿;需求表示不同利率水平下对资金需要的迫切程度。对此,可以用图1简单表示如下。由于引入了新的分析内容,相应的要对这里的分析框架进行不同于传统宏观经济学的解释[1]:

第一,消费者的信贷不计入可贷资金的供给一方,因为一方的储蓄相应由另一方的负储蓄所抵消。在本分析框架中,净信贷是整个储蓄中用于金融投资、货币形式的资本积累,以及维持和改变整个经济体资本结构的那部分储蓄。

第二,虽然没有将消费信贷计入该分析框架,但是将存留的收益和购买各种金融资产的部分计入分析框架,因为自我存留的收益可以看作是经济主体对自己的借贷。通过这样的处理,可贷资金就单纯可以看作是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即强调了可贷资金需求方的行为目的。

第三,至于凯恩斯划分的流动性偏好,因为这部分储蓄可以通过各种间接的方式进入可贷资金市场,如金融市场投机,或各种短期投资产品等,因此可以不做重点考虑。为了和上述的可贷资金的供给相一致,对于可贷资金的需求方也限定为购买各种资本品和人力资本参与生产过程,而排除用于购买各种金融工具,因为各种金融工具的购买其实是可贷资金的供给方,金融工具是通过一种间接的技术安排来提供用于实际生产的资金。为了简化,本文不拟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商业社会中的行为主体在各个生产阶段支付投入品的价格并以未来预期的产出价格出售产品,他们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反映了这种生产投资的意愿。而消费者通过把部分收入用于购买最终产品并把剩下的用于储蓄即形成了可贷资金的供给方。当市场利率和生产投资的投入产出价差出现较大偏离的时候,这时候就出现了获利的机会,而通过市场参与者的相互作用的市场过程,又使得这种偏离逐渐消失。从理论上讲,当达到均衡的时候,市场的利率和实际生产中的价差比趋于一致,或者说呈现比较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这样,通过可贷资金市场更易于协调生产计划和消费者偏好之间的动态关系。可贷资金的需求方在市场上获得资金,目的是为了购买资本品和劳动力进行生产,也就是用现在的消费(资金)来交换未来的消费(未来产出)。理解这种可贷资金市场和资本品市场的相互作用,需要我们重新简单考察关于利率的概念。在最广义的情况下,均衡利率反映了均衡的跨期交换率,或者说均衡利率反映的是人们在市场上达到普遍共识的时间偏好的表现。进行这样的界定,在以后的政策分析中就可以更明显的看出相应的政策从逻辑上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这个分析框架虽然在形式上类似于凯恩斯主义的可贷资金的分析框架,但是在含义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方都代表了各自的行为目的,可贷资金的供给方因为放弃了一部分现在的消费进行储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消费,也就是供给方具有时间偏好;需求方通过具体的生产投资,借贷资金被看作预期产品的未来价格和现在的投入品价格的差,可以获得不低于可贷资金利率的收益率。这样的分析和传统宏观经济学不同的是,可贷资金的双方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其背后通过市场过程,将跨期资本结构的变化和各自的行为目的联系在了一起。为了将市场过程的考察也纳入这个框架,就需要引入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分析。#p#分页标题#e#

2.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简称PPF)。和传统的宏观经济学和贸易理论所阐述的不同,传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在不同最终产品之间的资源分配。而这里我们把资源的分配划分为消费品(或者现在的产品)和投资品(未来的产品)。图2中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不同的点说明了在一定资源限制的条件下不同的消费和投资组合,亦即消费和投资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这里的投资包括原有资本的折旧和新增的投资。而整个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右上方向移动说明整体经济的增长;反之,向左下方向移动说明整体经济的萎缩。运用PPF于混合经济中要考虑政府支出(G)和税收(T)。这里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先将PPF局限于私人部门,假设政府征收人头税,并且政府在预算内的支出和私人活动没有关系,并且坚持平衡的预算,即G=T。这样的简化不会影响我们对关键问题的分析,而且也很容易扩展到将政府行为也纳入整个分析框架。同时在这样的假设条件下也提供了一个参照标准,可以分析在赤字预算条件下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因为在赤字预算下,政府的借贷也是可贷资金需求的一部分。PPF将现在的投资和未来的消费联系起来,它们的关系可以通过资本回报率表现出来。但是,这只涉及到对投资总量的分析,并且是非常粗略的两期的分析框架。没有涉及到在生产中的资本品的异质性,也没有包含资本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变动。在奥地利经济学派所提出的资本理论中,用高阶产品和低阶产品两个概念来刻画整个社会生产的资本结构。所谓高阶产品就是在整个生产环节中距离最终商品远的中间资本品,包括最初的原材料。低阶产品就是在生产环节中距离最终产品最近的那些中间资本品。或者说,高阶产品需要经过更多的生产阶段才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进行消费。这样就补充了PPF过于简单的两期的总量分析的缺点。这就是本分析框架的第三个部分即跨期的生产结构。

3.跨期的生产结构。注重跨期的生产结构是奥地利经济学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对这方面陈述最具特点的就是哈耶克最著名的生产结构三角形[10]。哈耶克最早在他的《价格与生产》中第一次用图示的方法来阐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资本理论。本分析框架在“哈耶克三角”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变动[1,11],以形成整个分析框架的第三部分。具体如图3所示。图3中,三角形的底边是时间轴,代表生产的不同阶段,从距离消费者最远的高阶产品到距离消费者很近的低阶产品。所有的竖线为价值轴,代表不同生产阶段的产品售出后所获得的价值。

最长的竖线代表最终的消费品的价值,其他的代表中间产品的价值。这些价值表示的是实际值,而非名义值。斜边代表了不同生产阶段价值的增加比率,这包括每个阶段新增劳动力、资本和资源的投入,以及时间的贴现。这种生产阶段的划分是一种概念意义上的划分,而并非技术性的。也就是说只是为了说明生产结构的时间因素的内生性。虽然实际中存在着巨大的复杂性,诸如生产过程中有耐用资本的消耗,有资本品的替代和互补,存在各种反馈环节和多重的产出等,但是这些都是具体的技术问题,而理论分析的目的是要揭示出整个经济行为中的逻辑关系,因此三角形的理论概括并没有丢失最基本的行为逻辑关系[12,13]。同时,这个三角代表的是社会整体的生产结构,需要从社会经济体系总体来理解这个跨期生产结构的三角形。

三角形的时间轴和价值轴是紧密联系的,时间轴本身没有意义,只有和生产过程的价值变化相结合才具有经济分析上的意义。既然理论分析是要揭示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逻辑关系,而不是精确的数量关系,那么,将该三角形纳入整个分析框架的目的就是为了从逻辑和概念上分析社会生产结构,以及随着时间变化的资源分配模式和跨期的资本结构的变化。4.基于资本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将上述三个部分相结合,就得出整体的基于资本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图4表示了整个混合经济中,公有部门预算平衡情况下私有部门经济的一个均衡状态。PPF和可贷资金市场由共同的衡量投资的横轴而相联系。PPF和跨期生产结构通过共同的衡量总消费的纵轴相联系。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分析框架的构建[3]。从图4可以看出,生产结构和可贷资金市场之间的关系没有其他的关系那么明显。“哈耶克三角”的斜边反映了可贷资金市场的市场出清的利率。这里所说的反映并不是指相等,因为生产过程是连续投入和离散产出,三角的斜边(即每一生产阶段的价差)所包含的内容要多于利率。

某一生产阶段的价差决定于投入价格和产出价格的价差。换句话说,是由投入品市场和产出品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只有当预期的收益率高于可贷资金市场利率的时候,才会产生对可贷资金的有效需求。不过,相对于私有部门和在一定制度的条件下,斜边的斜率和可贷资金的市场利率应当是正相关的。换句话说,利率越低三角的斜边斜率越小,反之亦然。在均衡条件下整个的斜边应当趋近一条直线,因为如果某一个生产阶段的收益率或投入产出价差高于其他阶段,反映到图形上应当是这一阶段的斜边更为陡峭。此时,收益率最低的阶段就会将资源转移到这个阶段,从而增加了这一生产阶段投入的需求和产出的供给,竞争的结果使收益率趋于一致,使得在均衡条件下整个“哈耶克三角”的斜边是一条直线。在可能性边界上的点意味着充分就业或者称为“自然”失业率。三个部分的共同均衡意味着可贷资金市场的利率是“自然”利率。(注意:可贷资金市场本身的利率并不完全是“自然”利率)。当可能性边界不改变,那么图4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就是平稳运行的处于动态均衡的经济,其中没有新增投资,投资Ife只是用来补充资本品的消耗。可贷资金市场利率反映了整个市场所有参与者达到共识的时间偏好。

三、宏观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可贷资金市场的资金供给可由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第一就是消费者的时间偏好,消费者时间偏好降低,更倾向于储蓄,那么可贷资金的供给将增加;反之亦然。第二就是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货币的注入也同样会增加可贷资金的供给。这两种因素对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下面根据以上所建立的分析框架,对货币政策效应进行简单的分析。这里主要分析货币扩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体见图5。当货币当局执行扩张型的货币政策的时候,可贷资金市场的供给增加,利率下降。从图5中看由r1下降到r3,货币量的增加会带来两个效应:第一,增加的货币一部分会用于增加消费;第二,由于利率的降低,按照原有的市场预期和价格结构,投资周期更长的生产计划则具有更大的预期收益率。这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导致消费品价格的上升,使得离消费者近的生产环节暂时具有更大相对价格差,因此暂时具有更高的收益率。#p#分页标题#e#

但是,这样就会导致更多的生产资料向低阶生产环节(更接近消费者)转移。在图5中,“哈耶克三角”中的EF就是过度消费导致的消费品部分价格上涨。在图5中,货币的增加导致的消费投资组合在PPF上由b点趋向a点。另外,低的市场利率以及消费品价格的率先上涨使得企业家觉得时间更长的或者说更高阶的生产环节的投资会有更好的收益率。这样以来,同样会导致社会资源向更高阶的生产环节流动,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环节趋于更长。图5中在PPF上会导致消费投资组合由b点趋向d点。CD就是由于货币扩张所导致的错误投资。图5中BA虚线部分表示,利率的降低单纯是由于储蓄的增加,也就是说消费者减少消费增加了储蓄。而随着生产环节的加长,整个社会资本结构也相应发生重构。社会分工增加,生产环节增加,整个社会具有更大的劳动生产率,会在下一期获得更大的产出。但是,从图5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生产结构的两端都要求加大投入,这样就会形成整个社会资源在生产结构的两端争夺,而一定时期内社会总的可利用的生产资料是有限的。在三角的左侧,更高阶的生产计划必然会导致劳动力、原材料和一些高阶投入品价格上涨;在三角的右侧,同样会使得消费品和低阶的投入品以及该生产环节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更进一步,左侧的生产投入价格的上涨会逐级传递,继而推动右侧价格的整体上涨;而右侧的价格上涨又会进一步形成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进而刺激左侧投资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就会导致价格轮番上涨的循环,也就是所谓的成本推动性的通货膨胀和需求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而从本质上说它们是由一个机制得到的两个结果。进一步,当新增的更高阶的投资随着生产环节逐渐传递到消费者的时候,由于这些投资并不是消费者的时间偏好变化而导致,而是由于有外在的货币注入所导致,也就是说生产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者的偏好之间没有形成协调,此时就会导致这部分投资在消费品市场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率。由于高阶的投资周期比较长,等到发现不符合消费者偏好的时候,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品,而这些资本品又会形成投资路径要求更多的资金注入和增加其他投入。但是这些投入又无法最终在消费市场实现价值,而由于已经积累的资本品具有不可逆的特性,这种情况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将导致整体经济的危机或者萧条,并对这些投资进行强行清算。

四、结语

微观经济学范文 篇三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 体系 社会资源配置

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以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性质原因的研究》为标志,至今已经有231年的历史了。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已的,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追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但每个人都不能独立生存,通过分工使交换成为可能,并接受“看不见的手”的约束,实际这种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抽象描述就是经济学范式研究的对象逻辑,因此,在此观念范式层提供的逻辑空间上,亚当·斯密提出了货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工资、利润等经济范畴,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规则范式。斯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放任自由政策,取消限制经济自由的种种障碍,建立起合乎规律的“自然秩序”,使每个人追求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起来,最终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这些促使财富增长的主张,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操作范式。当然以观念范式为基础,还可演绎出更多的定理,从而使其理论更加完善。

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微观经济学从创建到目前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充实到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框架中,使得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更庞杂,内容更丰富,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更加多样化。微观经济学由对经济问题的定性分析为主发展到要采用大量的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定性结论。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经济学问题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借助建立经济学模型并运用数学、微积分、运筹学、概率论等相关学科中的概念和工具分析才能完成。使得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深奥,其逻辑性也越来越强,甚至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因为假设条件不同,结论会差别巨大。有时对于同一个经济问题,不同经济学流派的观点与结论竟然截然相反。这就使得微观经济学成为财经类学生学习的难点,使得众多的初学者无从下手。对部分微观经济学教学人员而言,他们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时候,往往迷恋于介绍复杂的经济学模型,繁琐的数理推导过程,忽略了对经济学基本思想的介绍,造成微观经济学成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门课程。

二、理性的厂商

厂商是微观经济学的又一个重要主体。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者亦称厂商,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在微观经济学分析中,厂商被假定为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厂商提供产品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利润。厂商最大化的利润是总收益和总成本差额的最大化。为使该差额最大,要尽量使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因此,研究厂商的行为不得不研究厂商的生产和成本,故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理论必然涉及到生产的投入和生产的产出,而企业的生产行为是一种持续的过程,生产的规模会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目标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而调整。在微观经济学里,以企业是否可以调整其规模为标准,将企业的生产分为长期生产和短期生产。短期生产是企业规模不变,而长期生产是企业可以调整生产规模。理性的厂商会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条件使得短期和长期的生产成本最小化,产出最大化,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微观经济学中厂商的行为也是以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出发的。

三、生产和消费同时的理性——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最优的经济关系就是不仅生产达到了最优的状态,消费也达到了最优的状态。经济学上把这种经济的最优效果称作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学是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的一门学科。因此,如果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分配都会至少降低一个消费者的满足水平,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率的状态,同样如果要素在厂商之间的配置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配置都会至少降低一个厂商的产量,那么,这种状态就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率的状态。生产和消费的最优如果能同时达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则是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或称之为社会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这种一般均衡和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也是基于生产的理性、消费的理性及社会收入分配的理性考虑的,即是从理性人的假设条件出发的。

四、三个关键词:需求、供给、价格

在经济学家的笔下,复杂多变的经济可简化成需求、供给、价格这三个简单的名词。

1.需求。需求(demand)是在某一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时,居民户计划购买的产品与劳务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需求,归宿是需求的满足,即效用。在微观经济学中有两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这两种理论的假设前提、分析工具、表达方式不同,但所得出的结论是殊途同归的:即居民户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消费上,以获得满足程度的最大化,这就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目的,其理性选择;需求定理的内容是由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所决定的。如此,透过消费者的需求这个表面现象研究其深层次内容——消费者行为分析。

2.供给。供给(supply)是厂商在某一时期内,每一价格水平时,计划出售的产品与劳务量。厂商的供给行为可以用生产者行为理论来作出合理的解释,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主要分析理性的厂商如何生产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具体而言,运用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分析厂商在企业内部如何用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既定的产量,从而实现内部的经济效益。但这一行为并不能保证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因为企业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在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还必须通过市场理论来考察不同市场类型条件下完全竞争厂商和不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及其短期、长期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进而推导出厂商的供给曲线。

3.价格。市场经济的成功乍一看是一个谜。千百万利己的家庭和企业分散作出决策似乎会引起混乱。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普遍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1776年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结果。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产品的社会成本,它引导着社会资源的配置,影响着消费者满足程度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乃至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何璋。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微观经济学框架 篇四

进入20世纪之后,经济学与伦理学学科内部分化越来越细,各自都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在此背景下,几乎同时于20世纪末期,经济学家杨小凯与伦理学家王海明分别担当起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学科整合任务,前者建立起新兴古典经济学体系,将原来相互分离的各个经济学分支进行整合,后者通过《新伦理学》的新功利主义理论框架将原来相互分离的各个伦理学分支进行整合。他们对各自领域的整合,都体现了中国学者擅长综合创新的能力,具有某些相似的特征。本文具体选择杨小凯的《经济学》和王海明的《新伦理学》进行比较。杨小凯的《经济学》和王海明的《新伦理学》这两本书最大的成就是分别建立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全新理论框架,改变了经济学与伦理学原来各分支学科相互分离的状况,分别为经济学和伦理学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对话平台。

二、文献分析

杨小凯的《经济学》将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贸易理论,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包括交易成本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企业理论和委托理论等),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相互分离的经济学分支整合进一个统一的以专业化分工演化为核心的分析框架之中。《经济学》从论述主流经济学四层次分析框架出发,在比较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个人的专业化选择和社会的分工组织结构选择的统一框架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而20世纪所形成的各经济学分支都能在其统一框架中重新找到更为诱人的解释。从《经济学》出发,可以对任何经济理论模型的优劣有清醒的认识和评价。王海明的《新伦理学》整合了传统上相互分离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并将政治哲学的核心思想整合进道德哲学,建立起一个逻辑上自洽的统一的伦理学体系,使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楚地体现在统一框架之中,原来这三门各自为政的分支学科被置于合理的位置。《新伦理学》从价值推导公理出发,论述了道德终极标准,正义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能够为一个人从事社会问题的思考提供基础的理论框架,并能从它出发对其它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思想进行清晰的认识和评价。《经济学》和《新伦理学》在理论体系构建上,都是从一定的前提假设出发建立起一定的公理化体系,然后在这个体系上进行推演并得出整个理论体系。两书作者都特别强调概念的清楚定义和逻辑推理的运用,既适合于对经济学和伦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也适合于对读者进行明辩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训练,这在今天的中国特别具有实用价值。《经济学》和《新伦理学》能够提供一个对于一切经济与社会问题进行认识和评价的基准坐标,从而对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和评价,并能避免很多无谓的争论。

微观经济学框架 篇五

关键词:网络经济;营销框架;构建

所谓营销框架是指用以解决或处理营销过程中所遇问题的营销组合结构。它不但含有营销的理念,而且包含了影响营销的因素,还有营销过程中的基本方案和策略。营销框架,能使企业对整个市场的营销有更多的把握,清晰地把握营销大方向,避免在细小问题上的处理偏差;营销框架,还能帮助企业家对整个市场做出判断,扬长避短,实施相对于本企业最适合的营销手段。营销框架是周围环境结合的产物,不同的环境产生的市场营销框架有所不同。本文根据不断变化的营销环境,结合当今网络流行的形势,试图构建一个适合当今时代的营销框架。

一、传统的营销思想

营销是社会生产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阶段下的思想观念,核心是商品交换,是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创造更多的生产,保证社会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市场营销学是一门集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精髓也不在局限于简单的买与卖,而是发展成为一门系统化理论和思想的学科。从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生产过剩的问题就一直在上演,如何将产品销售出去以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成为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最近几十年来,营销理论著作如云,理论不断创新。20世纪五十年代,主要以市场营销组合、产品生产周期、品牌形象、市场细分、市场营销观念、市场审计等,到了九十年代,已经发展到了网络营销、差异化营销、绿色营销及5R营销,直到现在,营销理论一直在不断的更新着。

现在的营销模式也在发展着,由传统的一个实施主体―企业,向多个实施主体发展,这样的组合不但能够降低生产风险,而且还能够带来最大量的该产品的消费。营销框架也在向多元化发展,这都是为了适应社会的新变化而产生的新的模式和方法。正是在传统营销理论基础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才推动了市场营销的演化与创新。

二、营销环境的变化和对营销的新要求

营销环境主要包括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且这两种环境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主从关系,因为微观的营销环境是在宏观环境中产生的,即受制于宏观环境的变化,微观环境的因素都是受宏观环境各方面力量影响的。当前,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新变化主要有:

1、鼓励创新,营销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改革开放的20年后,中国的市场上也出现了“过剩”,不论这种“过剩”表现的是否强烈,我们都必须要认清一件事,那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期间,改变传统的分配模式是那时急需解决的事情。营销是最直接的手段,因此如何将产品向市场推广,实现最大程度的销售,是生产商家最关心的问题。于是,应这种形势的需求,国家鼓励推陈出新,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将创新意识融入到生产、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各个厂家的市场营销也渐渐的运用各种手段迅速占领市场,推出企业品牌。

2、网络化的兴起,使得网络广告层出不穷、更新不断

网络化的兴起,使市场营销的模式和方法不断接受着新的威胁与挑战,陈旧的市场营销方法

显然已经不太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因此商家又开始绞尽脑汁想办法与网络接轨。于是电视广告的时间限制迫使商家将大量的广告在网络上粘贴,在各大网站都竭力宣传自己的品牌,为市场营销推出新方法提供了环境。

3、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得营销方法在现实和网络中更替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不但给实体商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且为虚拟网络购物的实现提供了途径。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在网络上购物,不出门就可以满足消费的需求,当然网络店铺的推广成为每个商家想法设法要做的比较难的事情。由此可见,市场营销的大环境已经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何顺应这种形势并求得生存和发展,每个生产者都正在寻找着最佳答案。

三、网络经济背景下构建营销框架的基本思路

在营销框架的构建,科特勒早已给出了一般的模式:

市场调研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定位营销组合执行控制

这个营销框架就是传统最初的营销框架4Ps,基于这个基本的模型许多学者提出了质疑,主要表现在:(1)这种营销框架没有关注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2)此营销框架过于独立,似乎脱离了组织或者企业的控制(3)这个营销框架仅仅从卖方的角度出发,没有将买方和市场列入进去,多适合于简单的产品交易,在崇尚服务的时代,不太合理。

后来,科特勒又对他的框架进行了补充,将4Ps发展到了10Ps,增加了一些宏观的影响因素和目标市场的选择因素,但是尽管如此,他对于营销框架的思想理念始终没有走出上述的局限。之后各个学者开始尝试更为系统和具有说服力的营销框架的构建,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王成慧和皮圣雷的研究,他们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整合,但是并没有将营销中的核心理念和要素进行较好的融合。本文基于对大环境的研究,综合了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于营销框架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看法。

在这个框架中,4Ps中的内容进行了全部保留,这主要是因为这里面提到的各个方面针对组织或者企业来讲都是必须的,实用性很强的。除了这些,本文还考虑了成本与沟通,这在营销框架也是提到相对较多的要素,因为营销理念的核心是交换,但是最低的底线却是尽量不亏损,不然营销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沟通显而易见,不论采用哪种销售手段,都离不开与消费者、供应商的沟通,它是营销中的基本要素。另外,本文注重了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在营销中的作用,将联系和回报等纳入了考虑的范畴。还有,对差异化因素的考虑,因为网络时代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信息的及时性和速度的敏捷,这就对整个企业运营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对产品的价格和产量,还有营销方式产生影响。因此,营销框架的构建应该包含这些要素。

具体的营销框架包含的内容,据本文分析应为:(1)市场定位。网络经济的盛行,使得市场营销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先前的市场定位并对现今的消费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而找准适合本企业的细分市场是打开市场的第一步。(2)沟通。沟通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沟通媒介的更新,都意味着沟通将成为市场营销的关键要素,通过沟通了解需求,进而满足需求,为企业创造价值。(3)产品。不用多说,产品的供应和质量保证仍然是营销中最具意义的内容,所有的营销都是基于产品而展开的。(4)价格。面对网络的冲击,价格机制更能体现市场的作用,且价格也更加丰富和透明,异质和同质产品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5)渠道。网络的发展,不但将产品的销售带到了网络中,而且也把与上下厂商、顾客的沟通也带到了无纸化的操作中,保存沟通内容对于企业改善产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有很重要的意义。这就给营销渠道的转变创造了条件。(6)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随着虚拟网络的建立使得企业中的人员数量和素质要求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因此就需要构建新的组织结构以适应这个新的时代。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经济环境和国际正在逐渐接轨的过程中,网络的飞速发展给营销带来了挑战和威胁,同时也带来了机会和发展。重新构建适合网络经济时代的营销模式也会给市场营销带来新的定位,从而促进各个企业的关联、监督和运营。

参考文献:

[1]毛恩荣。网络经济上收益递增的原因分析[J].时代经济,2007(3)

[2]杜培培。“蓝海战略”之我见 [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7)

[3]孙大鹏,汪波。动态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3)

微观经济学框架 篇六

反垄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拆分(breaking up)垄断企业,即通过将一个大的垄断企业拆分成几个企业,从而引入竞争机制。关于垄断企业的拆分较为经典的案例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拆分案及微软反垄断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拆分以及微软拆分的胜诉启示我们对这一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当然不同学者强调的观点差别较大。例如,有学者认为,拆分可以消除垄断,加强竞争,从而促进创新,这将最终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也有学者认为,拆分会使得垄断利润减少,经济中规模效应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不利于技术创新和研发,最终会对社会福利产生负面影响;还有学者认为,拆分与否取决于企业所属的行业和时机,不能很武断地说是拆分或是不拆分。

从经济增长视角考察垄断企业拆分问题

主流经济学关于垄断企业是否拆分主要是从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分析的,而在经济增长框架下考察该问题的研究却很少。这主要是因为主流的经济增长模型延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企业没有垄断权力,因此,不需要拆分。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假设使得很多问题的分析得以简化,但也使一些重要的问题得不到深入的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熊彼特增长理论(Schumpeterian GrOWthTheory)的兴起为我们从经济增长视角考察垄断企业拆分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框架。根据熊彼特增长框架的设定,经济中包含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企业投入R&D进行研发和创新,可以促进知识生产和技术进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对垄断利润的追逐促使企业不断创新,新的产品将旧的产品排挤出市场,创新成功的企业获得整个市场。值得注意的是,熊彼特增长理论认为,市场经济可能是无效的,通过市场决定的R&D投资规模以及经济增长可能都不是最优的。相对于社会最优经济(Social PlannerEconomy)而言,市场经济中存在过度投资的冲动,例如,为获得垄断利润,企业不断增加R&D投资,这使得经济中用于消费性产品生产的投入下降,从而对社会福利产生负面影响。

垄断企业拆分对经济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框架 篇七

关键词:框架;联想;规律

历史考试的特点决定了无论回答什么问题都要靠史实说话,用事实论证。而基本事实基本上来源于课本,这就决定了历史学习和复习必须首先对课本知识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那应该怎样复习课本才有效呢?

一、看书时要学会从宏观到微观

总有学生说,自己花了很多时间记历史,可到考的时候头脑中一团乱麻,什么都记不起来。其实,问题的关键是你所记的知识是零碎的、非有序的,没有对知识进行归类。要解决这个问题看书时就要学会:从宏观到微观,搭建知识网络,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要从教材的目录到每一课的标题再到大小子目及具体的内容,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构建知识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非有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不至于杂乱无章,也不会张冠李戴。就如同一个仓库,你如果将所有东西乱七八糟地放着,找起来一定很费劲,甚至根本就找不着,但如果进行了归类,就不一样了,需要什么拿什么,而且你对仓库的东西渐渐了如指掌,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二、看书要有侧重点、针对性

在掌握了基本的框架和知识体系后,应重点复习重难点知识,这些重难点知识一般都是老师上课时特别强调的,也是平时考试经常涉及的,对这些内容必须精益求精、融会贯通、准确无误地掌握。其实每次考试基本上是那些重点知识,比如: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等。

三、要善于联想,由此及彼

例如,看到明朝的纺织业就应联想到前代纺织业发展情况,看到明朝的八股取士,就要把有关科举制的发展变革串联起来,看到明朝废除丞相,就要把历代如何削弱相权的史实整理出来。通过这种有意识的串联式回忆,逐步把握历史的基本线索,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

四、学会总结历史的规律,活学活用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学科不可能像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那样有定理、公式可循,但历史的发展也有普遍性规律,历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如,有关明清时期中国落后的原因无非是: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文化上实行思想专制;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类似的问题是具有一定的套路的。

五、对课本知识进行回忆

复习的进程采取滚动式,即先复习第一章,然后复习第二章,再把第一二章一起复习一遍;然后复习第三章,再把一二三章一起复习一遍……以此类推,犹如“滚雪球”。这种复习法虽然费时,但因符合记忆规律,因此,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

总之,历史学习是一个知识沉淀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绝对不可以存有“临阵磨刀快三分”的侥幸心理。不经过充分的整合,不会使你看清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而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错误,也会使你无法理解历史的真正内涵,永远徘徊在历史大门之外。

参考文献:

如何理解微观经济学范文 篇八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案例教学 课程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属于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而案例教学法合理应用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应用平台,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了解到经济学和生产、生活等经济活动紧密相连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1 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微观经济学课程涉及面较广,内容较抽象,而授课对象一般为大一或大二的学生,对于处于低年级的大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

首先,微观经济学内容面涉及较广,包括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论等。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很难将这些理论与模型和现实生活相联系,理论多又容易混淆,比如说,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做出决策,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对边际的概念理解起来有些难度,这时可以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为什么水这么便宜,而钻石如此昂贵?”来使学生加深对边际决策的理解,所以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并运用到实际中是值得推敲的。其次,微观经济学是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时一般要进行假设,很多理论只有建立在假设基础上才能成立,而不同的假设又会导致不同的理论结果,这使得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再次,微观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使用的工具较多,有些理论需要借助数学公式进行推导,有些理论需要运用图形来分析,有些则需要构建模型进行理论推导。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扎实的数理基础,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对数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难度。最后,尽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但如果不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联系,学生掌握的只是空洞的理论,无法理解学习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现实意义,也就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鉴于微观经济学的以上特点,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更易于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 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方式

案例教学法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实践证明,案例教学的运用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经过几年案例教学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三种主要的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应用方式。

2.1 案例讨论式

教师在讲完某个章节或者某个理论知识后,将与该理论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适当的提出问题引导大家,鼓励大家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再加以总结。比如在讲到“供求弹性”问题时,提出为什么会“谷贱伤农”(农民丰收反而收益下降了)。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可以使学生深化对“弹性和收益之间关系”的理解。在学生讨论案例时,教师应该营造宽松、开放的氛围让大家各抒己见,这样有利于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讨论。还应注意的是,教师所选的案例应贴近生活,让学生容易理解,尽量避免采用复杂的案例,紧扣知识点足矣。

2.2 案例导入式

所谓导入,即通过案例来导入即将学习的内容。理论化的经济学知识较抽象,通过先引入案例,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例如,在讲“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这章前,先引入经典的灯塔案例,以及提出“为何鲸鱼濒临灭绝而鸡却无繁衍之忧?”让学生先思考并讨论片刻,然后进入到理论部分的学习,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2.3 案例专题辩论式

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采用专题辩论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寓教于乐,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爱上这门课。教师可选择贯穿各章节的综合性案例,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为正反两组,每大组又分成若干小组,以每小组五到六人为宜,确保小组人员的分工。比如,在讲完“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后,组织学生辩论“政府对价格进行管制的行为是利大于弊呢还是弊大于利?”这样,学生会在课后大量收集资料,进行讨论,理清辩论的观点,这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采用这种方式时,教师应注意对时间的控制,以及明确辩论规则,并且可以采用激励法,对最后被大家推选出的最佳辩手给予平时成绩加分的奖励。

3 案例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1)在选择案例时,教师应尽量选择能反映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作为案例,以国内经济热点为主,可以适当结合国外案例进行分析。在确定案例后,教师还应进行案例设计,弄清楚案例所关联的章节内容,清楚案例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哪个方面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截取案例中的重点部分让学生讨论,避免案例过分冗长和复杂,达到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目的即可。

(2)适当运用多媒体配合案例教学。教学活动应与时俱进,贴近生活,通过播放社会热点问题的视频与所学知识点串联,可以增强学生用理论结合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完理论部分后,可以利用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截取视频中的重点部分给学生观看,如《财经郎眼》《经济半小时》等视频。在播放视频前,提出几个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看完视频后,让大家结合视频,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就视频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微观经济学框架 篇九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超边际分析

作为当今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流派,为了使理论与不断发展的经济事实相符,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经历了多次的修补和完善,但是,直到今天,它仍有一些内在的、先天的理论缺陷,对于这些缺陷,目前没有看到新古典经济学通过自我完善加以解决的可能。而以研究分工为切入点的新兴古典理论,则以颠覆性的视角为我们对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原则的思考提供了新的途径。

1新古典经济学的困境

20世纪以后,西方经济学历经了“张伯伦革命”、“凯恩斯革命“和“预期革命”等所谓三次大的革命,形成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这个框架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以区别于先前的古典经济学。而上述 “革命”的实质,是后者对前者的批判、修正、补充和发展。尽管如此,历经多次“革命”和“整合”的新古典经济学,仍然无法摆脱其固有的理论思想和理论体系上的致命缺陷和实际运用中的困境。这些缺陷和困境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分工和专业化问题的漠视或做外生假设。新古典经济学假定分工与专业化的问题已经解决,并把给定的消费者与厂商作为最基本的既定前提,把二者的对立交换关系作为最基础的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仅作产品之间的边际选择分析。

第二,对企业成因的回避。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模型中,企业只是一个“黑箱”,企业和企业制度都被预先假定为外生给定,他们不能解释或回避了对企业和企业制度的解释,对现代商业社会中企业规模变小、生产外包、特许连锁经营、贴牌生产、电子商务等等,则更是无从解释。

第三,交易成本在他们的模型中没有实质性的含义,企业规模扩大等现象皆不存在交易成本。而我们知道,现实中,交易成本在企业和个人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第四,经济增长模型存在严重缺陷。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及其模型,始终不能解释经济的长期增长与发展,不能从理论上阐明穷国越穷、富国越富的原因,未能找到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从而无法建立起经济增长的微观模型。

新古典经济学在理论框架、分析范式和分析工具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既限制了经济学的发展,同时又成为催生新的理论的温床。而借助超边际分析方法,将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分工与专业化变为决策和均衡模型,而从中发展出来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则能有效解释以上难题,从理论上向新古典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2 新兴古典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扬弃

2.1对经济学研究核心的重定位

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新古典经济学使经济学的研究从专业化和分工问题转向了给定组织下的资源分配问题,使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总是与外生给定的最高总产量可能性边界相联系。这种偏离是导致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致命缺陷的根本原因。因此,新兴古典经济学重新定义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重新强调了“分工”和“专业化”的概念,改变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消费者与生产者对立的基本假定,建立起“消费-生产者”的概念,将分析框架建立在以个人自利决策交互作用的基础之上,同时在模型中引入交易成本,又内生出企业制度、经济增长、递增报酬、厂商规模等现象。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增长模型将企业制度在分工中内生在企业理论中直接注入了经济增长的含义,从而克服了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缺陷。

2.2研究方法上的超越

新古典经济学惯用的分析方法是边际分析方法,而新兴古典经济学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实现了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基础模型中,杨小凯提出了最优决策模型的角点解和内点解的概念, 而后文玫将这一方法推广到一般准凹效用函数和非常一般的生产条件,形成的方法被称为“文氏定理”。以文氏定理为基础,超边际分析分为三个步骤:利用文氏定理排除那些不可能成为最优的角点解;对剩下的每一个组合(角点解)用“边际分析“方法求解,求出每一个局部最优值;比较各组合之间的局部最大目标函数值,整体最优解就是一般均衡最优解。由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假定人们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所以根据超边际分析,他们不但在消费各种产品之间做边际选择,更要在专业生产何种产品上做超边际选择。

2.3 探索出“宏”、“微”观有机联系的全面均衡分析框架

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局限在全面均衡框架内的静态或动态竞争均衡,并且由于存在规模收益递减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其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被大大削弱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多个两难冲突的均衡分析

,突破了原有框架,使全面均衡得以建立;并且,这种全面均衡是建立在微观的角点均衡和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的基础上的,这种整体帕累托最优既涵盖了最优资源配置,又涵盖了最优分工结构,所以它可以更好地解释宏观经济增长。这样,新兴古典经济学就将微观基础与宏观增长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为回归经济学“大一统”的框架做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

2.4 找到了解释企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依据

对企业成因做出了全新的解释。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企业产生的原因,只好把它作为建立基本经济模型的既定前提,由此分析推演出的理论学说,对现实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解释力遭到很大削弱。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创新在于,用劳动的交易效率来解释企业的产生。他们认为,劳动的交易效率与中间产品交易效率的比较是关键。若劳动的交易效率大于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则分工会通过劳动市场和厂商来组织,从而促使企业产生,以体现分工的要求和效率。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作为一种巧妙的间接定价方式,企业家享有的剩余权促进了分工,催生了企业,因而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2.5 建立起新的经济增长动态模型

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对专业化和分工的忽视回避,是导致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增长模型缺乏微观基础、缺乏解释力的根源。新兴古典经济学重点研究了经济增长的微观动态模型,并取得了理论创新的突破。他们认为,作为经济增长内在原动力的专业化和分工水平,应当是内生的而不是外生的,也就是说,即使外界技术、环境、制度等因素均保持恒定,在社会生产的条件下,分工水平也会自发的提高,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3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重要意义与启示

新兴古典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挑战是相当严峻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重要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完全新颖的分析框架,从而大大地扩展了经济学的解释能力和范围,而且重新将互相孤立的经济学各分支用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理论统一起来。新兴古典经济学所运用的超边际分析工具对于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发展也具有创建性的意义,其是建立在边际分析基础上的“双重决策”,比边际分析更全面、更有说服力。新兴古典经济学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关注“经济组织”问题,不能把微观经济的组织与结构当成是外生给定的,而仅仅限于对资源配置的考察。事实上,正是微观经济的组织性缺陷为我国的改革带来了重重阻碍。另外,不能把市场机制的问题放入“黑箱”之内,市场机制的培育与发挥应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只有市场机制得以完善有效地建立,改革才可能进一步深入,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李悦,李平。产业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杰弗里·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微观经济学框架 篇十

一、古典与新古典主义的均衡观

在古典经济学中,均衡是一个宏观概念,它基于经济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个中心思想是:经济体系可以通过价格体系这只“看不见的手”得到有效地协调,并实现有序的运转,这一思想被后来的经济理论进一步发挥得淋漓尽致。斯密通过“经济人”假设、自由市场机制和劳动价值论构筑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基础。斯密从“经济人”这一基石性假设出发,进而提出了以“看不见的手”为核心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斯密认为,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理性经济人的自利选择行为就能够自动地调节整个社会经济,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者的利润目标。在古典经济学家的视野里,整个经济是沿着均衡的轨道稳步发展,人们各得其所,经济行为人得以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

在新古典理论中,均衡是基于个体行为人的满足和与计划相互一致的一个微观概念。经济学中占支配地位的新古典范式是在假定最大化行为的前提下,集中研究机制均衡问题。主流经济学都提倡建立经济体系的形式化分析,并采用均衡作为一个核心概念,运用数学模型来表现一个封闭系统。在马歇尔的微观经济体系里,均衡观念是贯穿始终的基本概念,并与边际分析和连续性原理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已经意识到在物理学概念和新古典经济理论之间存在着一些熟悉或相似的地方。例如,将新古典经济学当作牛顿力学,这两种理论都是基于“原子主义”的,且都借助摩擦力和均衡概念,体现着机械论的色彩。

新古典主义从物理学中引入了类比并运用理性机制促成了瓦尔拉斯均衡概念的形成,它认为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就象在不完全市场中若干行为人的博弈行为,经济现象的分析是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上的精巧框架或是一个带有约束的理性选择统一范式的均衡系统,这意味着所有的行为人都能在约束条件下实现最优化行为。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通过借助一个无所不能的拍卖人假设,抽象掉了所有非均衡调整过程和均衡的稳定性,从数学上严格论证了所有商品和要素市场能够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商品及劳务价格等完全为人们所知。在以供求均衡论为核心的新古典理论命题和基本分析框架里,各种交易活动视为自我一致的领域,利润最大化和均衡成为其理论体系的两个重要支柱,经济学理论完全可以依照牛顿的经典力学方法来建立。后来,经过阿罗和德布鲁等人的努力,新古典理论重新在更一般的公式化体系中得以更精致化,这个框架就是阿罗—德布鲁范式。阿罗—德布鲁范式最基本的性质是其所要求经济运行的最大协调性与在其所允许的目标和资源使用上的丰富多样性并存,消费者不同的需求都可以通过生产者自愿供给而得到满足。在这个范式中,每个经济行为者只需考虑自身的偏好、利润和价格,他们完全有能力预测所有未来的价格,即具有理性预期。对于现代经济学家来说,阿罗—德布鲁范式也成了现代经济理论的中心结构及经济研究的主要参照系。

二、宏观经济分析中非均衡观与均衡观的争论

按照新古典主义正统的经济理论范式,整个经济中的总产出和就业都是由个体最优化行为下微观层次上的均衡状态决定的,可见,新古典主义的诸多限制性假设大大削弱了其对现实经济活动的解释力。凯恩斯以非均衡分析为起点,通过论述其有效需求原理来构造宏观经济理论,正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信奉的自由市场经济及其自动出清或均衡的否定。凯恩斯及其以后的追随者通过对新古典经济的扬弃建立了一种新的经济学范式基础、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并借助上述范式转换开创了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凯恩斯对新古典经济学最突出的反叛,不在于它的理论,而在于它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冲击。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把新古典经济学可接受的那部分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对接起来,形成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组成的所谓新古典综合学派,并成为经济学的主流,该学派在方法论上坚持了新古典学派的均衡分析方法:在微观理论方面承袭了以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和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论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学里抽掉了凯恩斯关于预期的非理性和未来不确定性的主要论断,从而将凯恩斯的非自愿失业理论纳入了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的框架中。然而,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截然不同的范式基础使这种对接或综合必将面临困惑和矛盾。

现代货币主义则致力于将凯恩斯式的宏观经济学拉回到古典主义的宏观经济思想上去,无论是在分析个人消费行为还是在论证货币需求上,也无论是在讨论失业问题还是在讨论通货膨胀时,货币主义者们的研究也始终遵循着正统微观经济的思维范式,即个体优化决策基础上的供求均衡。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通过吸收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并增添理性预期等新的假设形成其范式基础,并以此建立了自己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该学派假设:市场能够自动地、连续地和迅速地出清,因而是均衡的;经济主体不但是理性的最大化追求者,而且他们对经济变量的预期也是理性的,即经济主体的预期不存系统性的误差。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范式基础完整地坚持和发展了新古典理论的范式基础和理论体系,并且以更精确的形式表达出来,它认为自由市场经济能够自动实现均衡,宏观经济变量与正常值的偏离是各种货币、技术等冲击的结果,并最终得出了其所谓“宏观经济政策无效性命题”。

后凯恩斯非主流经济学则摈弃了新古典学派的均衡分析,关注非均衡、非市场出清和随时间的变动特征,强调经济系统的动态性和力的结构,增长和动态性是其核心内容,制度和组织结构则为资源的配置提供了基本的机制,所以对经济扩张路径的无规则本性的解释成为其分析的焦点。后凯恩斯主义的制度主义传统特征在于决定经济行为时,突出强调其居于支配的制度和文化的规则,其经济思想模式关注一个没有均衡的经济学,它不再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而是研究经济系统如何随时间变动,并创造、生产、分配和使用来自社会的剩余如何能够扩大其产量。扩展的路径是非均匀的,并可能以无法预见的方式改变经济系统的本质。因此,经济过程被看作是无规律的,具有循环和累积因果特征。主流经济学把经济系统看作是一个封闭系统,而非主流后凯恩斯主义所处理的是一个开放和结构化的系统,它强调结构的转换,所基于的推断方法不是归纳或演绎而是诱发的,这种理论能够对给定的现象分析其所强调的关系、结构、条件和机制。

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卡尔多所坚持的均衡理念是“最初由瓦尔拉斯所建构的一般经济均衡,后来被我们这一时代的数理经济学家予以发展,并且附以不断增加的优雅、准确和逻辑精确。”[2]卡尔多对正统均衡理论描述不充分问题的关注,形成了他对均衡经济批判的实质性基础。他通过对三个关键性领域的分析,阐述了其理论的要旨:第一个领域是关于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并且其运行模式被市场出清的价格体系所排除;第二个领域是价格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竞争是如何在不完全竞争的背景下进行的;第三个领域是对递增收益的经济学意义的考察。[3]卡尔多还引述了建立在演化范式基础之上的更大的马歇尔式框架,以支持他对均衡经济范式的批判。

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并非关于人们实际生活世界的理论,其研究方法实质上是脱离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理论。为此,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针锋相对,它通过引入粘性价格这一重要假设,认为名义变量的波动影响实际变量,因此货币是非中性的。另一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着重考察市场的不完善性,即把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和相对价格粘性等作为理解经济波动的关键。几乎所有新凯恩斯主义者都不赞成均衡理论,他们力图寻找市场非均衡变动的证据,并发展了具有一致微观基础的一系列模型。在这些模型中,他们从不完全竞争、不完全市场、非对称信息和异质性劳动等方面来论证市场非出清及工资和价格粘性的原因,工资调整只是逐渐缓慢的调整。他们通过把理性预期思想和自然率假设结合进模型中,体现了名义总需求的波动是如何产生意义深刻的影响的。因此,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最根本的对立,就是各自坚持不同的范式基础,在范式层次上对于自由市场机制的不同观点。

当然,同均衡理论一样,非均衡经济理论的框架仍深深植根于传统的均衡分析,它还依赖于很多均衡分析方法,在分析经济现象时,仍没有跳出均衡经济的框架之外寻找更深层次的历史、社会、文化及体制等因素的影响。

三、经济演化观的形成与发展

演化思想的萌芽很早就已存在于经济理论中,斯密早在《国富论》中就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经济均衡和演化的两种理论,但当边际主义开始致力于经济分析的形式化分析时,其演化思想便无法纳入新古典的最大化分析框架中而被人们逐渐“遗忘”掉。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也指出,经济学的目标应当在于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力学,但生物学概念更复杂,所以研究经济分析对力学上的类比性给予较大的重视,并常使用均衡这个名词。马歇尔虽然强调时间、报酬递增及时间不可逆性在经济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但他意识到基于生物学思想构造经济学理论的困难,所以不得不采用均衡分析框架。事实上,经济系统和生物系统一样,演化主要是两种机制推动的:一个是创新机制,通过系统的创新产生多样化;一个是选择机制(注:选择机制是指经济系统的制度背景会有利于某些惯例,而不利于另一些惯例。因此,选择将改变习惯的扩散及其个人和组织的行为方式,所以社会经济演化可看作是对多种制度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在这些多样化中进行筛选。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一种解释经济变迁和社会演进的分析框架,把其创新理论与达尔文的进化论联系起来。他认为,人类社会的演化植根于过去的经验传统和习惯模式,主流经济学是局限于“静态的分析不仅不能预测传统的行事方式中的非连续变化的后果,它还既不能说明这种生产性革命的出现,也不能说明伴随它们的现象。”[4]

早期的制度学派从一开始就摒弃了新古典范式,用一种不同的历史主义的范式特征来透视制度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制度经济的基础包括视经济为一复杂的演化系统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从而与视均衡为正常理想状态的理念格格不入。缪尔达尔坚持制度学派的方法论原则,认为经济制度是社会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在一个动态经济社会里,社会各因素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经济的发展就是在这种相互影响的变化中进行的。加尔布雷思坚持演进和整体的方法,反对新古典的均衡概念,他采用演进概念来取代新古典的均衡概念,演进思想在其方法论中居于核心地位。凡勃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把演化看成是经济系统技术和制度变化的基本方法,对新古典范式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主流经济学没有提供一个动态和演化的框架来分析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而是采用先验和静态的模式,分析的结果只能与实际现实相背离。凡勃伦的制度主义传统是以演化和过程为导向,强调经济系统的动态性和结构,这些制度和组织结构提供了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他主张经济学应围绕演化和变异这个核心和主题,而不是新古典经济学中倚重的静态和均衡的思想。在其“累积性因果”(注:累积性因果概念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他过去的经历和所处的文化、宗教、环境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具有累积性。)概念中,他认为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不仅取决于外部力量的冲击,也取决于系统内部的演化,人类社会的演进具有强烈的历史累积。同时,凡勃伦还相信人类社会经济的演进又体现出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可能会导致迥然不同的结果。哈耶克的演化思想来源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与自然选择之间的相似性使得人们得以用进化的观点对经济社会现象做出解释,并且社会的演化是自发秩序的,是通过系统自组织来进行,其自发秩序理论就是一种社会演化理论。他认为,规则系统的演化本质上是一个不同群体间自发竞争和选择规则的过程,社会秩序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而不是人们理性设计的结果。

新制度经济学虽然是在新古典分析范式内发展起来的,并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假定、方法和工具,如理性经济人假定、稳定偏好、均衡和最大化分析等,但是它的某些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突破了新古典范式。诺思对制度变迁的研究,经历了对新古典范式怀疑和修正的过程,展示了自我否定的勇气。诺思用新古典框架解释西方世界的兴起,源于他对新古典方法论的坚定信奉;随着他对历史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了新古典理论在解释重大的历史变迁时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进而开始对新古典范式进行修正:“长期变化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个人和组织的企业家所进行的学习。为了建设性地探讨人类的学习性质,有必要废除作为经济理论基础的理性假设。”[5]最终使他背离了居于主流经济学核心地位的自动均衡标准,走上了一条将制度变迁看作是进化的、非最优的、路径依赖的反叛之路。

近年来,在非主流宏观经济领域十分引人注目的是经济演化理论的异军突起。经济演化理论起源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该理论借用进化论概念,提出了自然选择的经济思想,并强调以生物进化论原理作为经济分析的方法论基础。演化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人具有有限理性,信息是连续分散的,它把经济的演化过程看成是一个自行选择的学习过程,注重对惯例搜寻和选择环境的考察,侧重分析结构不确定性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演化是非线性的、远离均衡状态,拥有多种选择的方向;惯例控制、复制和模仿着经济演化的路径和范围。尼尔森在和温特合作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一书中,运用了其在产业经济学方面丰富的理论和经验知识对新古典经济学在理论、经验和实际的局限性方面提出了挑战,具体体现在他对新古典经济学核心假定的反对,他拒绝经济行为人在最优化意义上的理性假定,用演化的不停止变迁代替最优化和均衡等新古典的一些核心假定,并关注学习的复杂过程和知识的代际转换;同时尼尔森和温特还发展了一个可选择的用于分析企业利润最大化行为的理论框架,用一个演化模型代替最优化模式。

总之,基于演化经济理论建立起来的模型抛弃了利润最大化假设,充分考虑了微观个体的差异性、技术创新中技术的多样性和创新过程的路径依赖性,从而更好地把握了经济系统的运行机理和演化过程,更加符合现实经济。

四、结语

在自然科学中,物理学总是被认为最符合科学标准的学科,无论是逻辑实证主义还是证伪主义,或者是库恩的范式学说,都是以物理学作为蓝本的。经济学也把自己极力类比成物理学:马歇尔深受牛顿力学的影响,建立起均衡分析经济学,它与经典力学共用的是一个范式,都广泛认同以机械论和决定性为硬核的思维范式。新古典主义机械地将经济主体的行为仅仅与过去和现在的某种激励力量相联系,理性的、遵循最大化行为的主体相互作用达到某种均衡,在均衡世界里,所有预期必定通过发生的事情而实现。凯恩斯自称受爱因斯坦影响,将预期和不确定性引入自己的体系之中,并主张发展一个广义的经济学,但仍不足以对新古典范式产生根本性的变革,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被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新古典主义的机械论、还原论所同化。

经济演化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演化是根据一般的行为经验、习惯等日常惯例进行选择的,它们形成人类行为选择的价值体系。西蒙所倡导的有限理性假说,不仅成为经济演化理论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依据,也是整个经济演化理论的一个基石。由于新古典经济学仅仅关心在既定的制度约束中的选择,而忽略了人们对制度本身的选择问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经济均衡对于理解经济演化没有多大意义。基于惯例和选择环境为基础的演化理论与主流经济学的均衡体系存在着很大差异,如何把经济演化思想和传统经济理论框架有机整合,用超越静态均衡分析的眼光审视和认识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变历程尚有许多工作要做,也孕育着某种新经济理论框架体系的形成。

收稿日期:2002-11-12

【参考文献】

[1] 易宪容。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 N.Kaldor.The  Irrelevance  of  Equilibrium  Economics[J].Economic  Journal  82(4):1237,1972.

[3] T.A.Boylan  and  P.F.O  Gorman.经济学方法论新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 诺斯。时间进程中的经济绩效[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6).

[6] A.A.alchian.Uncertainty,Evolution,and  Economic  Theor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58,1950(6).

[7] L.a.Boland.The  Founda  tions  of  Economic  Method  [M].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1982.

[8] 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9] G.Dosi.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10] 胡代光。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 尼尔森,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如何理解微观经济学范文 篇十一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22-02

一、前言

一直以来,各大高校财经等各个专业学生开设核心课程之一就是微观经济学,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上大都是以理论为中心,致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既广泛又空谈,极难理解。而且相关专业学生毕业走上岗位似乎也极难将微观经济学知识付诸实践,这样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对该课程厌学情绪。因此如何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成为了相关教师探讨和关注问题,经过实践发现实践教学还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在这种形势下探析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二、微观经济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西方国家,微观经济学课程已经成为了各大院校经济类本科学生必修的课程,在我国其重要性也是日益增加。但是从各种渠道调查显示,目前微观经济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学习反馈却存在诸多问题,并不如人意。因此对微观经济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成为了重要的热点问题。

(一)将理论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

事实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处处都有微观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中知识和日常实践状况联系紧密,运用微观经济知识更易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经济现象。因此必须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就必须要教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将理论实际有机联系,学会如何运用微观经济学处理日常经济现象。

(二)强化西方经济学

对于各大院校所开设经济学专业,学生必须要以西方的经济学作为基础,也是该专业学习的核心知识。因此要让微观经济学跟上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步伐,就必须要进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种改革影响着整个经济学。同时也只有通过改革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必要知识报效国家和社会,这也是经济学专业开办的最终(www.haozuowen.net)目标。

(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

微观经济学在西方市场上运用了几百年,而且一直相对比较成功,积累合理做法与成功经验,通过做法与经验真实反映出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而且根据微观经济学知识探索出的规律,提出了许多主张与制度的框架,成为了国际上经济活动、交往之中大家遵循的通行做法与国际惯例,这些都是值得学习与借鉴。但是我国经济学专业学生所反映却存在较大差距,必须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让大专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知识,对我国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要想有发展前景,都必须将理论合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实践之中使用。也只有通过实践得出真正现实创作的理论才是值得人们学习和感兴趣的知识。自然,微观经济学知识也应该如此,才具有它存在的真正价值。而且微观经济要实践难度较大,必须要体现做好教学实践计划。本文使用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改革上大体分为了三步模式:(1)夯实基础理论知识;(2)分析经典案例;(3)模拟企业实践运行。

(一)夯实基础理论

对于所有的教学辅助都有一个共同重要目的,那就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对于任何实践的前提必须要有足够理论进行支撑,如果没有理论的实践就是胡整。比如,要安装一个万能充电器,但是不懂基本电路又如何能够安装呢。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实践大都是通过软件来进行模拟实验,就必然需要开发软件。

因此,学生必须要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进行软件开发。虽然教科书中有一些软件知识,但如果仅仅是机械的模仿就不能够起到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开发软件不能全部模仿书上的内容,仅仅是一次知识移位。在开发软件上要着眼于现实社会中的大大小小实例,同时也不能完全脱离书本,必须做到现实生活与书本相结合,趁机加深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知识的掌握。

事实上,许多经济现象大都能够体现出经济概念,在开始软件之时一定要将微观经济知识进一步深化,进而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来加强记忆性与理解性。在这个方面也没有所有知识来个遍地开花,而是有选择性的挑选出有代表性概念和实践结合起来分析。而且要尽量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中现象联系起来,和现实市场联系起来。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对微观经济学知识的了解与记忆,也有效发挥了教师的辅助作用。

(二)分析经典的案例

现在很多院校开设微观经济邜课程中所使用教科书,大都是由我国一些专家学者专家编著的,因此如果编写之时闭门造车,这样的教材实在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了使用性。因此在进行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之时,一定要补充一些西方真实微观经济知识,让他们对西方经济体系了解一些。在编写实践教学软件之时也要从教科书上需找一些国内外的经典教案,再结合一些微观知识对教案进行详尽的分析。下面就以一个较为经典案例进行分析。

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有一个较为经典的案例,即是囚徒困境。在开发这个软件之时,就应该让一些学生参与到模拟案例之中,还原其真实情景。只要学生参与进来了,就一定能够加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领悟案例过程。在还原整个情景之时,学生是两种角色都可以扮演,一是扮演囚徒,他们将自己视为囚徒进行选择,不同的选择最终答案和结果肯定就不相同了;二是扮演警察角色,这个事实学生就要将自己视为审查人的警察,就要想方设法制造出“困境”。比如,在2004年美国某公司中国分公司就出现过“贿赂门”的事情,其实这种现象发生的较多,国外很多公司向要挤进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大都会面临着“囚徒困境”现象。

在实践教学课题之上,可以假设有两个跨国公司都在同时抢夺同样的项目,他们就必须要和相关公职人员交往,因此他们在办事之时就有两方面的选择:不行贿或者行贿。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一起模拟这种情景。从实践教学中去学生,不但是学生所渴望的,也是教师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因此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就能够为学生创造了动脑、动手之平台,也为教师提供了实践教学案例资料。

(三)模拟企业实践运行

在实践教学之中完成了上来两个步骤之后,接下来就要通过模拟公司来对学生动手能力进行训练。这一个步骤主要是通过运行软件,学生亲自动手来做完后面的难题。微观经济学中比较看重个量分析,区别于宏观上整体调控。因此如果是模拟企业就要重点在内部,如果是市场也是内部。比如以企业为例子,实践教学软件就要给出某公司一起背景资料,同时提出运行要求。接到运行要求之后,学生就要根据所学微观经济学知识与其他各个方面综合知识,按照要求进行运作与经营。首先,学生要按照企业要求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目标市场的需求情况,之后结合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分析营销个案以及分配福利进行设计。而且在实践教学中,不仅仅是使用所学微观经济学,还要和其他学科进行交叉使用,使用综合知识对市场行为、结构以及绩效关系做详尽分析,并且最终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在实践教学之中,只需要给出初始的资金、资本以及人力后,其他运行与经营就让学生独自去完成。在规定时间中,企业效益评判标准就是经营效果,最后要根据实施情况而出合理评价与建议。

事实上,微观经济学让学生掌握理论情况下,多通过实践教学让他们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理论知识。这个过程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出微观经济学专业真正人才。本文就是结合实践教学现状提出三步式教学改革,让学生通过模拟企业进行实践,掌握实践中如何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

四、结束语

由于多方原因,我国所使用西方经济学课程阐述的西方经济学并不全面,因此学生在了解书本知识外还应该从其他方面多学习西方经济学。同时为了提高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还要多实践教学多思考多革新,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只有让他们从实践中领略到微观经济学重要性,能够在生活中付诸于实践。那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质量是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董霞。微观经济学的本科教学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3):101-102.

\[2\]金学钧。实验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3\]初凤荣。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92-94.

\[4\]李晓庆。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31):34-36.

微观经济学范文 篇十二

一、微观经济学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一)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地位

从理论地位来看,微观经济学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从亚当·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论证市场机制的运行效率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基础。马歇尔(1890)奠定了经典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在完全竞争、产品同质、信息充分等前提条件下,将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需求和供给相加分别形成单个局部市场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各种单个市场相互关联,形成了一般均衡的市场体系。萨缪尔森(1947)进一步夯实了市场均衡分析的微观基础。将消费者的需求看成是最大化效用均衡结果,将生产者的供给看成是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结果。微观经济学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一方面自我否定、持续更新,先后经历“垄断竞争”理论革命、“不确定性”理论革命、“信息、激励和不完全性”理论革命以及“异质性、搜寻、匹配与机制设计”理论革命,微观经济学不断放松纯理论的假设,理论愈发逼近现实世界。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社会科学而言,突出的可证伪的学科特点使是微观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因而,微观经济学思维和理论逻辑被其他学科不断接纳,交叉融合后形成了许多新兴交叉学科,掀起了向其它学科渗透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浪潮。

(二)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地位

从课程体系来看,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质量至关重要。微观经济学对于许多经济管理类学科提供了重要支撑,能够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提供有效地经济学逻辑训练和基础理论。许多专业课程都是微观经济学理论内容的细化、延伸和应用。消费者剩余理论和消费行为理论对于市场营销课程形成了直接有效的基础理论支撑;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正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深化和应用;而迪克希特——斯蒂格利茨创建的D-S框架正是对微观经济学垄断竞争理论的重大突破,也使之成为新经济地理学的“四大法宝”之一。

二、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痛点梳理

基于前文所述,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其教学痛点无法回避,必须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出“其症结所在”。经过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充分调研,结合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科研的经历和经验,发现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可以数理为两大痛点。

(一)学生对于微观经济理论普遍理解程度不深

学生对于关键概念的含义和经济理论的经济含义理解不足,尤其是理论假设条件的内容与合理性。诸如机会成本概念和帕累托效率等重要概念,这些充分体现经济学理性人思维和社会福利分析思维的重要概念对于经济学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不少学生的掌握仅仅停留在应对考试的瞬时记忆。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深度往往仅停留在几个简单数学公式的演算中,如在消费者行为均衡求解中,学生能够由基数效应论和序数效应论分别求出最优消费数量,但并不能理解序数效应论对基数效应论的理论前提的改变和进步,更不能理解显示偏好弱公理和显示偏好强公理中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行为相互推导的逻辑关系。另外,偏好和效用函数的关系理解不深刻,无法理解效用函数形式的正仿射变换除了简化计算优势之外的经济学本身的含义。

(二)学生对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缺乏体系整体认知

在微观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突出的现象:许多在本科阶段期末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研究生入学面试时仍然基本不具备经济学的思维,不能够有效利用所学经济学知识来分析具体问题。经过课题组反复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的时候,一方面对于知识的记忆具有突出的碎片化特征,只是零碎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却考出高分。另一方面,学生根本就没有理解微观经济学的逻辑体系,对于概念定义机械记忆,对于微观经济学逻辑框架缺乏整体认识。大多数学生记住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结论,知道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理论等内容,却没有形成微观经济学是如何阐明市场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逻辑论证,不清楚这些章节内容的逻辑关系。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痛点的四大根源剖析

(一)理论抽象与现实世界有距离,学生无法理解纯理论对于现实世界的抽象

微观经济学具有突出的纯理论特征。鉴于社会经济现象的多变性和结构的复杂性,经济学家们从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抽离出最本质的内涵和变量之间最基本的相互关系。运用相对独立于其他社会科学的范式,借助数学工具研究和分析基本经济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福利的变化。相对于其他经济管理类的课程,微观经济学更多体现出的是研究的理论平台和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更突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因而,初学者接受起来需要清晰准确的理解其理论前提假设条件和理论内部的逻辑体系。从学生本身的情况来看,一方面,许多本科生刚刚经历了封闭式管理的高中阶段,缺乏对社会经济现象足够的观察和思考,社会认知和生活常识略显不足。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抽象特征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许多文科教育背景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抽象思维训练相对不足,从问题层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分析的理性认识往往遇到困难。

(二)经典案例与中国实践有距离,学生缺乏直观理解教学经典案例的土壤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经典案例,为学生接受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提供了大量优质素材。但这些素材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普遍采用美国经济社会的案例,有些国内知名的教材在案例选择也直接从曼昆、萨缪尔森等学者编写的《经济学原理》、《中级宏观经济学》等知名教材的案例材料中引用过来。西方经济学理论源于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选择的经典教材也无疑能够作为准确阐释西方经济原理含义的载体。但是,东西方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社会文化的显著差异会增加对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社会经济现实情况缺乏了解的本科生的理解。比如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消费券常用于预算约束、预算集的解释,也经常用来作为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在中国消费券发行时间晚、发行规模小,很多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提高,我国也有许多恰当准确的案例可以被选择,便于学生直观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有助于坚持“四个自信”,强化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发挥协同效应。

(三)理论背景与理解能力有距离,无法形成经济学思维

学生对于关键概念的含义和经济理论的经济含义理解不足,尤其是理论假设条件的内容与合理性。诸如机会成本概念和帕累托有效等重要概念,这些充分体现经济学理性人思维和社会福利分析思维的重要概念对于经济学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不少学生的掌握仅仅停留在应对考试的瞬时记忆。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深度往往仅停留在几个简单数学公式的演算中,如在消费者行为均衡求解中,学生能够由基数效应论和序数效应论分别求出最优消费数量,但并不能理解序数效应论对基数效应论的理论前提的改变和进步,更不能理解显示偏好弱公理和显示偏好强公理中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行为相互推导的逻辑关系。另外,偏好和效用函数的关系理解不深刻,就无法理解效用函数形式的正仿射变换并不重要,引入效用函数的目的在于利用严谨的数学推导和计算的优势。

(四)数学教学与学习需求有距离,容易挫伤学习积极性

本科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具备一定的微积分、概率论以及线性代数基础。在微观经济学经典的蛛网模型案例中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差分方程的知识,否则学生不能求解出市场价格的表达式,难以深刻理解蛛网发散和收敛的条件、以及蛛网模型变动的经济学含义。在瓦尔拉斯证明市场体系的一般均衡时,缺乏必要的线性代数系数矩阵的知识,就不能理解瓦尔拉斯利用联立方程的个数等于所求市场价格个数的逻辑不能求出各个市场均衡时的价格向量。另外,在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中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和利润最大化问题都是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课程开设时间的错配使得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缺乏必备的数学支撑,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此重视不足,易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挫败感和抵触情绪。

微观经济学范文 篇十三

大一微观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微观经济学

摘要

本文写了大学生兼职的时薪,以及目前我国大学生毕业面临的失业与最低工资的联系,并且运用微观经济学的供求知识对最低工资进行了简要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最低工资的利与弊。

关键词

兼职 机会成本 最低工资 价格原理 供应 需求

正文 步入大学生活以来,一直想找兼职,想为自己赚一点零用钱。加了各种兼职群每天更新着各种兼职信息。每天都在搜罗着适合自己的兼职,同时还要考虑付出是否和收入成正比。

当然,既然选择想要去做兼职,我就要考虑自己所要放弃的。去做兼职,自己相对而言就少了休息与学习的时间。我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为别人服务。也许我可以在此期间,读书,提高自己的阅读量。所以,我选择去兼职时的机会成本就是在此期间的学习。考虑了很多,最后还是决定有机会去兼职一定要去。

终于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经过班导的介绍,有幸可以和同学在双十一期间,去太平鸟参加实习,做客服。当时根据日程安排,由于双十一期间,客流量大。第一天,我们从下午2点,工作到凌晨2点。第二天,从下午2点,工作到了午夜12点。22小时的工作时间,每个小时支付了我们8元钱。现在仔细想想,感觉公司违背了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最低工资的消息。

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从2011年4月1日起,将我省最低月工资标准调整为1310元、1160元、1060元、950元四档,最高档增长幅度达到19.1%。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调整为10.7元、9.5元、8.6元、7.7元四档。宁波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市区的最低工资归为第一档。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标准,我们应该有10.7元每小时的薪资。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人社部今日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共有25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20.2 %。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深圳市的15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市的14元。虽然达不到北京市的最低工资的标准,但是我发现,现在在大学生兼职市场上,能达到本市的最低工资的标准,也是不多的。本学期,参加了一次开啤酒的兼职活动,按事先讲好的工资是每小时10元钱。也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标准。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雇主(或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特殊条件下的津贴,最低工资也不包括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各种非货币的收入。最低工资一般由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立法制定。最低工资可以用月薪制定,也可以用每小时的时薪制定。

根据微观经济学所学的知识,利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中的供求关系,分析由最低工资引起的劳动力过剩情况。

对于,我这两次参加的兼职,所给的工资并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标准,但是,我还是去参加了。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兼职,还是迫切渴望的。而且,目前兼职的薪资已达到了市场的均衡工资,市场的劳动量与薪资达到均衡。劳动者愿意接受这个价格,市场也愿意提供这个价格。一旦,市场被强迫要求达到最低工资,那么公司就会减少对劳动者的需求,同时,会挑选竞争力更强的劳动者。大学生,没有过多的工作经历,也没有过硬的技术,所以,淘汰的更多的是大学生。

最低工资的制定反映了监管机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同时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而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必需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报酬。但是,由大学生的兼职,所产生的推想可以看出,最低工资并没有保护一些弱势的劳动者的利益。反而将这些劳动者挤出了劳动的市场,变得更加的弱势。大学生作为缺乏经验和技术的劳动者,就将在最低工资的打压下,产生失业的现象。今年,毕业季又到了,有一大批大学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现状。

所以,对于兼职,薪资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水平,还是有很多的大学生争抢着工作。因为我们缺乏经验,我们不介意用底薪水来换取社会经验,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但是,等到三年后的我们,毕业了,面临的也不仅仅是现在兼职这么好的场面。要和很多人竟争岗位,必须要比别人有突出的才能。目前的我们还是要好好的增强自己的竟争力,只有强大了自己,才会不被最低工资打压。

参考文献

[1]邵金菊,孙家良。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大一微观经济学论文范文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被经济所挟持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与经济打交道,比如说,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基本上都与经济活动有关。不得不承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我对现实中的一些涉及经济现象的问题不甚了解。但是在学了一个学期的微观经济学之后,我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至少不会感觉那么莫名奇妙了,对一些现象可以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进行解释了。

下面我就对我身边经常遇到的一些现象,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简单的谈谈我对这些现象的理解。

一、大学食堂里的经济现象

1、吃饭问题

每个人只要活着,都要面对这个问题吃饭问题。这不仅是在大学食堂里要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大家都要面临的共同问题。

案例:某一大一新生第一天来到学校食堂,对学校食堂的饭菜不熟悉,不知道自己要吃多少就可以,所以第一次来食堂吃饭的时候该同学买了4个馒头,吃完第一个馒头时感觉很满足,吃下第二个时也感觉不错,但是吃下第三个就感觉饱了,看着剩下的馒头该同学秉着不浪费的心态继续吃,吃完后感觉特别撑。经过教训,该同学在第二天只买了3个馒头。

通过微观经济学来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微观经济学里讲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随着商品和服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消费中得到的总效应增加,但是增加的效用是不断减小的。该同学在吃完第三个馒头的时候正好吃饱,满足值也就是效益值为10。下面对满足值进行细致化的描述,吃第一个馒头时满足值为5,吃第二个和第三个时分别为3和2。在这里,每一个馒头的成本没变,获得的总效益是不断增加的,但是获得的边际效益是不断减小的,而该同学在满足值最大时继续吃下一个馒头,使得自己处于过饱状态,造成身体上的不舒服,这就使得

满足值减小,也就是从吃馒头中获得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小。该同学是个理智的消费者,在第二天只买了3个馒头,这样就达到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的目的。作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利润最大化,即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效用。

下面我就用图像来对这个例子进行分析:

首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设商品X的效用函数为:

TUU(X)

则边际效用为:

MUdU(X) dX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达为:

dU(X)MUdX 2dMUdU(X)0dX2dX

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的结果,所以,经济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也有亲身经历,每当打完篮球回到宿舍,感觉口很渴,喝第一杯水,感觉太爽了,太满足了;然后继续喝第二杯水,感觉还可以;到喝第三杯水的时候,感觉已经不渴了,此时已经达到效用最大化了,如果再继续喝第四杯水,就会感觉不舒服了,这是总效用就开始减小了,这就是一种很简单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的现象。

2、食堂占座问题(从资源稀缺性和供给需求理论分析)

我相信很多同学(包括我)曾经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好不容易结束了一上午的课后,想到吃饭的时间到了,然后高高兴兴的去食堂就餐,然而食堂里早已人满为患,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位,于是就用自己随手携带的课本或书包占座,然后再慢慢的去打饭,回来之后,到处找自己的位置,本以为是记错了,可是找遍了整个食堂都没有,于是不仅失去了座位,还丢了课本。这些同学丢了课本显示出学生们的道德问题,但这归根结底要说到学校食堂的座位太少,使得同学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这种现象每次新生入学进行军训的那几天最严重。我就有亲身经历:大一入学的时候,开学前几天要进行新生军训,好不容易结束了一早上的军训,又累又

饿,赶紧跑到食堂吃饭,结果发现食堂全是穿着军训训练服的大一小新生,然后突然想到赶紧先占个座再去打饭,不然,等一下没座位了,结果看到的是一大片已经用军训帽子占好了座位,好不容易用帽子占到一个座位,饭打回来,却找不到自己的帽子在哪了,因为一眼扫过去,都是帽子,都不知道哪一顶是自己的了,这是一件很悲催的事。到大二开学的时候,又轮到下一届大一小新生军训了,早上或者下午上完课奔赴食堂,结果也不大理想,食堂坐满了人,找不到一个空座位,因为军训的大一新生差不多都是一个点下课的,这个时候,食堂正处于就餐高峰期。所以说,吃个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现代大学占座已司空见惯,食堂占座、图书馆占座、自习室占座、上课教室占座等等。但是食堂占座不像自习室占座那样,用笔写上一个大大的占字就行,所谓食堂占座就是用自己随身携带的书包或者书籍宣布对该座位的主权,在大学,占座已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占座文化。

要分析这一现象,就要考虑到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问题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所谓资源的稀缺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总是无限的,这就造成了资源是稀缺的,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实际的生产能力。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在人流高峰期,座位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占座行为是对这种稀缺性资源的恶性竞争,食堂的座位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够的,供不应求,座位这种稀缺性资源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同学们要为座位的使用权而竞争,先到先得,一旦被别人占了自己就只能站着,不能被同时占用。而在先占座和先买饭问题上,理性经济人的做法是先占座,这样就造成了座位的更加紧缺。

我觉得学校可以实施的的解决方法:学校可以通过增加座位数量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其次还可以对学校食堂进行扩建,但是这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这都需要从学校的经济实力进行考虑。最经济的方法是调整就餐时间,可以分时段进行就餐。

面对先占座还是先买饭的问题,理性的人会选择先占座后买饭。假設先买饭后占座,那么在买饭的时间里有限的座位资源被后来的人占有,在买饭回来时再四处寻找座位,不仅要花更多的时间还要面对端着食物的不方便与尴尬。如果先占座后买饭,会节省很多时间,时间成本较前一种情况小得多,同时不用面对端着饭找座位的尴尬。

3、食堂排队问题(供给需求理论)

现象阐述:

在知味堂吃饭,总会有这样的打饭现象,我们发现只有在凉菜间和打白米饭处会排队,其他菜品地方都很少出现排队。针对以上现象,我将用经济学原理做一个简要分析。

为了便于下面阐述的方便,我们假设

其他打菜处为A窗口

凉菜间为B窗口

打米饭处为C窗口

A总特点:需求量大,不稳定,窗口多,打菜的劳动力多

B总特点:需求量不大,较稳定,窗口少,打菜劳动力少

C总特点:需求量大,较稳定,窗口少,打菜劳动力少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到了饭点的时候,大家都蜂拥而上,特别是周一到周五,早上或下午下课的时候,大家都是一个点下课,每个餐厅窗口前面都是长长的队伍,这是学生素质高的大学,而在某些大学,餐厅窗口前更像是菜市场,打饭师傅的叫卖声、学生的嬉闹声,乱作一团。

其实,排队从某种角度看,是资源配置供需不平衡的结果。而要满足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需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配套跟进,但这种投入这种跟进,有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这将需要很大一笔资金。

而在一时尚无法解决供需矛盾的情况下,排队却是解决供求矛盾的一个相对公平的方式,因为它遵循了先来后到的时间优先原则,给排队的人一个预期:只要按照顺序排着,总能轮到自己。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很多不排队、乱插队的现象?经济学里有一个囚徒困境理论,说的是两个囚犯一起做坏事,被警察抓了起来,分别关押在两个牢房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囚犯有两个选择:一是背叛同伙,与警察合作;二是保持沉默。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们都选择沉默拒不承认,那么警方将无法定罪。警方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宣布如果愿意供出同伙者可无罪释放,并得到重奖;另一方将被严厉惩罚。因为双方都不能确信对方是否会背叛自己,为了保全自身,最后都会选择背叛。结果反而使双方都无法保全,全部坐牢。这个理论映射了部分不排队者的心理,就是不相信他人会排队,生怕自己老老实实排队吃了亏。于是,只要有一个人乱插队,就会引起整个队伍秩序的混乱,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而插队者自身利益最终也可能受到损害。

可见,在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下,排队可最大限度节约时间成本,使资源得到相对优化配置;不排队,必然会导致整体效率的降低。

学校食堂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打饭难问题,学校食堂增加窗口以及打饭菜人员。可能由于食堂提供的服务不足,供求不平衡,学生就餐耗费的时间过长,这种情况下,道德成本自然也随之增高了,插队、欺骗乃至暴力等都有可能成为一种自然选择。其次学校可以增加食堂的数量,这样不仅解决了打饭难的问题,更防止了垄断,而垄断会导致腐败化和官僚化,从而提高了学校食堂的经营质量。

二、从机会成本角度浅谈生活中的小事

关于毕业之后是读研究生还是找工作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很多大学生都在纠结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生活。这个问题就要考虑到微观经济学的机会成本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一种资源往往有很多种用途,如果某人选择了某一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这就意味着他同时放去了这种资源的其他用途,而其他用途所产生的价值就构成了使用这一资源的成本,经济学上称之为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指的是某种资源用于次佳用途所具有的价值,也就是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所能带来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有如下的一个计算公式:

机会成本总和=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因此,在考虑此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机会成本,所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人想考研,觉得现在的本科毕业生找工作压力太大了,学历已经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了,想通过读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和知识,为以后的生活奠定一天更好的路;然而,有些人却不想考研,想毕业之后就赶紧找工作,因为依目前的形式看,找工作的压力一年比一年大,竞争也越来越大,谁知道三年之后会发生什么?竞争会变得有多大?研究生又有多少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毕竟三年也不是个短时间,所以有些人选择不考研,毕业后就找工作。

149 6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