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介绍【最新11篇】

时间:

参考文献多种多样,写作格式亦各不相同,想必大家写的还不标准,以下这11篇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介绍是来自于好作文的参考文献的格式怎么写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译著的参考文献格式 篇一

参考文献的类型

(1)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2)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1]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1]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2]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有关文献期刊的格式怎么写 篇二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n and 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译著的参考文献格式 篇三

1期刊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1] 陆赋生,卢朝升,虞建荣,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引入循证医学的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06,4(4):30-31.

2 专著

[序号] 作者.书名[M].其他责任者(选择项).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2] 霍斯尼 R K.谷物科学与工艺学管理[M].李庆龙,译.2版.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

3 报纸

[序号] 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3]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问题[N].人民日报,1996-10-25(2).

4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作者.题名[M]//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4] 白书农.植物开花研究[M]//李一鸣.植物科学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46-163.

5 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作者.题名[C]//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5] 赵颖力,曹敏,王琳,等.《化工学报》编辑部的人才建设[C]//第3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2003:86-88.

6 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授予学位地):保存者(授予学位单位),年份.

[6] 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0.

7 会议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Z].会议名称,会址,会议年份.

[7] 惠梦君,吴德海,柳葆凯,等.奥氏体-贝氏体球铁的发展[Z].全国铸造学会奥氏体-贝氏体球铁专业学术会议,武汉,1986.

8 电子文献

[序号] 作者。题名[EB/OL].(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网址。

[8]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6).[1998-10-23].

注:尽量注明具体网络地址。

9 报告

[序号] 作者.报告名称[R].出版地(报告地):出版者(报告举办单位),年份.

[9]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理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10 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P].中国专利,881056073

11 标准

[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1] 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 3100~3102-93 量和单位[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注:标准的著录可略去起草责任、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年。

[12] GB 6432-86 饲料粗蛋白的测定方法[S] .

附:(1)外文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与中文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相同。在参考文献中,用各种文种书写的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国人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缩写点(.)。

(2)作者超过3人,仅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

(3)在参考文献中,尽量避免使用网络信息

其他类型文献的参考文献析出格式请执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7714-87)有关顺序编码制析出格式之规定,图、表中参考文献请在图、表下方标注。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介绍 篇四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介绍 篇五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和其标识

1、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和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 cp 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和其标识: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二、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和示例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辛希孟。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和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468-471.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07-26.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和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12]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译著的参考文献格式 篇六

[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参考文献著录的条目以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在文末。文献的著录格式:

①专著: 作者。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②期刊: 作者。题名[J].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页码。

③论文集: 作者。 论文集名[C].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

④学位论文: 作者。 题名[D].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

⑤专利文献: 专利所有者。 题名[P]. 专利国别: 专利号, 出版日期。

⑥电子文献: 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网址。 年-月-日。 文献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 al").

参考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识,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介绍 篇七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的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

(1)期刊

[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1] 袁庆龙,候文义.Ni-P 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专著

[序号] 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2]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3)论文集

[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 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4)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4]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5)报告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7)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7]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8)报纸文章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日报,1998-12-25(10).

(9)电子文献

[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9]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举例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 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

4、学位论文

〔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 2 〕 Chrisstoffels L A J .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

5、专利文献

〔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

〔 2 〕 仲前昌夫, 佐藤寿昭. 感光性树脂〔 P 〕. 日本, 特开平09-26667.1997-01-28

〔3〕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

1999-11-22

〔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N1073429.1993-06-23

6、技术标准文献

〔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

〔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

7、报纸

〔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

8、报告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

9、电子文献

〔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有关文献期刊的格式怎么写 篇八

陈清辉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营造以人为本、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为战略管理提供最有力的、最长效的平台。因此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力、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个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进行理论铺垫。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绩效;人力资源管理

对于企业文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当然也有的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的总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不断发展和革新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在不断的发挥它那独特的影响力。同时随着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企业文化理论也呈出不穷的涌现出来。作为企业文化的精华集成,企业文化理论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管理丛林理论等的不足,强调了“软”、“硬”结合的最佳管理方式,把管理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近年来,学者们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成果显著。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gary 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中提出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相互交融的最新成果,学者们在这方面做的研究不少。

在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方面,汪凤桂(2009)[1]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表明,企业文化通过内部化为员工的行为理念,进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行为能力,进而对竞争力的形成产生作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同时也指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都是企业差异化战略实施的结果,其目的都在于提升企业的个性化特征,但这二者的作用重点并不完全相同。前者重点是培养良好的员工行为习惯,降低员工之间交往成本;后者的作用则是使其顾客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识别本企业,进而获取更多市场竞争优势。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王德胜、辛杰(2009)[2]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内在关联性,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契合度。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文化水平的提高将会带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增加。陈光(2010)陈光。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的实证研究证明我们企业的平均寿命是八年,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是3.5年,造成我们企业寿命如此之短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原因主要有研发能力底下,管理能力不高,产品质量问题多,战略定位不明确等。要想培育和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应该提高管理者的战略意识,完成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组建优秀的职工团队和合理的管理结构,集中资源专注一个领域的生产经营,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等。

学者们对企业文化与绩效研究多是实证研究,内容包括了企业(组织)绩效、创新绩效等几个个方面。

朱瑜等人(2007)[22]以198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文化、智力资本及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官僚型文化对结构资本具有显著正面影响,创新型文化和支持型文化对人力资本具有正面影响,而关系资本仅受到支持型文化影响;人力资本能够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及成功新产品/服务绩效,结构资本有助于市场绩效提高,关系资本对市场绩效、人力资源效能及成功新产品/服务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企业文化、智力资本和组织绩效的关系链中,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

niki hynes(2009)[3]用新的复杂关系建模方法研究企业文化、战略定位与企业绩效,这种复杂的生化模型作为管理结构建模的替代方法,可将其纳入到组织内部结构改变中,回顾两个完善的管理概念(战略定位和企业文化),并讨论两者在结构上的异同点,发现企业文化对战略方向/经营绩效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组织企业文化在市场导向/企业绩效间关系的中介变量,然后对传统简单模型的代表性和他们对处理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变化的限制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个基于酵素作用机理更复杂的模型。刘志雄、张其仔(2009)[11]从公司层面、员工层面、社会层面界定文化强度,采用财务指标企业总资产盈利率来衡量企业绩效,并加入企业规模、企业成长年限、企业资产负债率和成长性等控制变量,收集了321家上市公司的相关资料,对企业文化对公司绩效影响进行分析、检验和解释,发现企业文化对

公司盈利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影响,即与文化弱势企业相比,文化强势企业通常拥有较高资产回报率;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与成长性指标与公司盈利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朱兵等人(2010)[5]选择江苏、安徽、浙江三省182家高新科技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企业文化、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官僚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显著影响,也不通过利用式学习间接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支持型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而且还通过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分别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同时还通过探索式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间接影响;组织学习包含的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均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直接影响。

在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研究上,梅强,孙旭雅(2010)

[7]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前人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影响的理论研究指导下,从三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企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路径,提出了凭借企业文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相应对策,即:(1)从观念上提高员工企业文化意识,树立正确人才观;(2)从制度上完善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3)从实践中培养中小企业特色文化。

闫庆收,孙福田(2010)[8]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引导和企业安全生产运营的作用、对员工日常行为的约束和引导及对职工凝聚激励的作用,以及企业文化在企业人员招聘、人才培养与开发、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留人方面的作用,强调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靠企业文化来指导,而人力资源管理反过来又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目前对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促进作用,以及它们之间机理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在这方面的定量和实证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未来要加强对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相关文献就发展性文化和人力资源系统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讨论较多,而发展性文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应该远比前人所研究的

复杂。目前研究中还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第一,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一致性的概念没有充分地阐述,对其内涵存在不同的理解;第二,当前的研究在理论模型分析和方法的应用上没有统一;第三,发展性文化可能与人力资源的其他实务存在交互作用进而产生不同的组织绩效。对以上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发展性文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目前关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定量的、实证的研究主要是以国外企业为样本,以国外环境为背景环境的研究,以我国企业为样本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非常少见。因此,发展在中国环境下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是未来研究的一大方向。

以往研究基本把企业文化看成一个稳定因素,很少注意企业文化的变化过程。从发展的角度看,可将企业文化看作动态的因素,研究变化过程中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影响。

国外在企业文化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比国内研究成熟,但由于文化的特殊性,其成果难以移植,适用于中国环境的研究还很缺乏。未来的研究要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应以中国环境为背景,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

当今世界,开放与竞争,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说,前20年企业间更多的是某种单一的、表层的优势之间的对比与打拼,那么,今天,是否能够通过对企业各种资源的整合,从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企业的灵魂,是区别于竞争对手最根本的标志。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保证企业绩效的提高,而且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企业绩效从表象讲来源于卓越的管理,而从根本上说则来源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越好,管理的成本就会越低,管理的效率就会越高,企业绩效也会因此而增长。

企业文化是亚社会文化。企业的员工走进企业时,他不是一个抽象的自然人,而是一个社会人,是有一定意褒、信仰、价值观念的人,这正是人力资源区别于物力、财力及自然资源的显著特征。 也就说,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是社会化了的人。

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把企业文化的这两个方面,双向生成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好的企业文化,从而有利于人力资源有效管理。

结束语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分析时代需要,考虑文化背景,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扩展研究视角,有利于推进对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从而积极推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革新企业观念,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汪凤桂.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0):157-159.

[2] 王德胜,辛杰.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126-128.

[3] niki culture,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busine performance: new approaches to modeling complex relationships [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9,(76):644-651.

[4] 彭红霞,达庆利.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系统、企业文化与创新绩

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292(4):100-105.

[5] 朱兵,王文平,王为东,张廷龙.企业文化、组织学习对创新绩

效的影响[j].软科学,2010,24(1):65-69.

[6] 田建文,田永新.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协同研究[j].商场

现代化,2007,(10):260-261.

[7] 梅强,孙旭雅.企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路径

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5):125-128.

[8] 闫庆收,孙福田.浅谈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5):130-131.

[9] e w macintosh, alison dohtyer.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n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 to

leave [j].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0,(13):106-117.

[10]胡玉成。培育文化软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胡玉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60

[11] 刘志雄,张其仔.企业文化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09,(2):108-112.

[12] 孙剑,薛惠锋,寇晓东.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10):182-183.

[13] 陈明,周健明.企业文化、知识整合机制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4):580-587

[14] sjoerd beugelsdijk,carla koen,niels noorderhaven.a dyadic approach to the impact of differences i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n relationship performance [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9,(38):312-323.

[15] e w macintosh, alison dohtyer.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n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 to leave [j].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10,(13):106-117.

[16] 田建文,田永新.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协同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0):260-261.

[17] 彭红霞,达庆利.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系统、企业文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292(4):100-105.

[18] 徐向农.企业文化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7):118-120.

[19]张旭。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再造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4):77

[20]周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科技资讯,2010,

(1):156

[21]李桃,王志刚。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9]

[22]朱瑜,王雁飞,蓝海林.企业文化、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5):952-958.

导刊,2009,(11):32-33

有关文献期刊的格式怎么写 篇九

谭炳煌,1982.怎徉撰写科学论文。辽宁人民出版社,59

guinier a,施士元译,1959. x射线晶体学。科学出版社,148

pettetssen s, 1941. introduction to meterclogy. new york, mcgraw-hill, 200-210

即著录书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的名不缩写),出版年,句点,书名,句点,出版地点,出版者,特定页码。

李薰,1964.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学报,7:442

bachmann w , 1973. verallgemeinerung and anwendung der rayleighschen theorie der ca, 28 (4):223-228

即著录论文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写全姓名),出版年,句点,论文题目,句点,期刊名缩写,卷(期):页(每卷编连续页码的期刊不写期)。

多著者的参考文献标注,在著录文献的著者时,如著者为三人以内,全部著录,如为四人以上,只著录至第三著者,加“et al.,著者最后的两人之间,不加“&”、“和”等类似的连接词。(摘自 《环境化学》,原文:“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

有关文献期刊的格式怎么写 篇十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

标号在标点符号内。

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最后,引用毕业论文属于学位论文,如格式5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译著的参考文献格式 第十一篇

1. 格伦.布鲁姆 艾伦.森特 斯科特.卡特里普 《有效公共关系》华夏出版社2002

年7月

2. Fraser P.Seitel 《公共关系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9月

3. 非利普.莱斯礼 公关圣经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

4. 赖瑞. 泰伊 《公关之父 伯奈斯》海南出版社

5. (美)唐.米德伯格 《成功的公共关系》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7

6. 汪钦主编 《公关名人与策划案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

7. 何春晖 《中外公关案例宝典》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年3月

8. (美)阿尔.里斯 劳拉.里斯 《公关第一 广告第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9. 董明 《公共关系实务实践教程》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4年7月

10. 时莉 《公关经理手册》 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年8月

11. 邱伟光 罗国振 《公共关系实务》东方出版中心 1997年2月

12. 马国柱 《公关素质训练》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年9月

13. (美) 杰里A 亨德里克斯 公共关系案例 2003年7月

14. 许芳 《如何进行危机管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

15. (美) 伦纳德。萨菲尔 《强势公关》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6月

16. 江帆《公关无敌手》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

17. (美)道格。纽瑟姆 《实用公共关系写作》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

18. 彭彦琴 江波 《公关心理与实务》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9月

19. 易圣华 《整合营销之公关新闻策划》中科普传媒策划制作 2002年10月

20. 黄希庭 《公共关系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21. 刘光明.《企业形象导入》.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第二版)

22. 史有春.《公共关系学—形象设计、信息传播和社会交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3. 冯兰 《公关训练》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

24. 叶茂康 《公共关系写作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2003年11月

25. 金鸣《成功公关语言训练》.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

26. 居延安《公共关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7. 李健荣.《现代公共关系》太原:东方出版社,2002

28. 张玉平.《现代礼仪》,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29. 赵景卓.《公关礼仪》,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30. 董一飞.《社交礼仪》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好作文为大家整理的11篇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参考文献的格式怎么写。

96 27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