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实用范文 > 优秀范文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最新13篇)

时间:

科学创新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科学创新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以下是细心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13篇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 篇一

【关键词】大准铁路;货运;创新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外运问题也制约了整个煤炭市场的大规模发展。目前,铁路运煤的量正在与日俱减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因地拆迁复线修建缓慢运能受限。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开始思考整个铁路煤运的发展方向,该如何优化大准铁路的铁路网布局。让大准铁路早日走上创新道路,方可摆脱困境,以保证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目前大准铁路的新难题主要存在于1.如何挖掘潜力,提高效率,最大限度满足煤炭的运输需要;2.如何组织列车运行才可最大利用列车3.如何解决限制的区段问题4.如何解决设备能力受限制,造成煤炭运输能力下降的问题

一、改善大准铁路煤运机车运能不足的创新措施

目前我们所开行的万吨重载列车已经根据实际的运载情况相应地与6000t的重载列车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大大提高整个铁路的输送能力。除此之外,大准铁路应该在现有的万吨列车运载的基础上,需要对其基础设施、设备与要开行万吨列车的发展相适应,对其充分研究,并加强改造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以充分展示和发挥出开行万吨列车所拥有的巨大潜力。进一步颁布相关的措施和法案,完善提高整个列车装运相关设备和条件,以提高设备的运输效率。但是,仅仅是有大准铁路的万吨列车仍是不够的,还应该利用部分资金购买配置相关的大功率机车,让列车和机车相结合,以适应目前大准铁路的重载需求。

二、加大技改的力度,改善煤运的运输能力

众所周知,大准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单线开行万吨列车的铁路。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之前也已经进行了多次的大提速创新改革,对工务维修等方面也多次提出了新的改革目标。例如:目前许多线路都出现了部分路基下沉、路肩窄等问题。这都会影响整个铁路煤运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钢轨、鱼尾板等材料的损耗也在不断提升。要想更好地解决上述的问题,理应根据大准铁路的实际情况,尝试在部分地段,包括长大下坡道、长大隧道内、长大桥梁这些特殊的地段早日实现无缝化。此外,我们要善于采用目前的高科技技术对铁路进行改造,维修,加强基础设备、设施,以更充分地释放和发挥万吨列车的优势。此外,还应该加大力度进行必要的检修工程,不可忽略必要的检修工作,只有在保证正常运作的基础上,才可以把这种创新的铁路货运发展模式切切实实地实施,为整个大准铁路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改善目前管理系统的创新措施

为了规范散堆装货物装载,大准铁路公司于2005年5月年制定了《散堆装货物装载质量控制及奖惩办法》、2006年6月下发了《关于重新明确货车增载规定的通知》、2009年5月制定印发了《大准铁路货运站装车质量管理考核办法》。2006年9月,燕庄轨道衡开通以来,为了充分发挥燕庄轨道衡的作用,大准铁路公司和车务段制定了强而有效的作业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超偏载车辆的卡控。

随着各地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需求也就慢慢演变成了相关的生产要求。因此为了适应这个市场需求的变化,本人觉得大准铁路货运的管理系统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措施,方可适应时代的持续发展。第一点:主动寻求发展。一个铁路煤运公司要想在目前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向整个部门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员工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把货主的利益放在最高地位,并加强市场分析,时刻关注市场的动态,并通过思考与分析,主动探索铁路货运市场以求得创新和发展。第二点: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员工是一个铁路货运公司的基础与核心,也是整个公司整体素质的体现,在极大程度上可以决定整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加强改善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必要时多进行一些课程培训教育,以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整体意识,自觉地将自己所做的工作与整个企业的效益连接起来,时时刻刻想着为企业谋取最大的效益。除此之外,公司还应该有一套更加完备的奖罚制度方案,对于表现出色的员工要及时进行奖励和奖赏,对于表现不足的员工要给予耐心的教导和惩罚,在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竞争,以促进所有员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采取科学、合理的运行方式

目前的大准铁路已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备,毋庸置疑,要合理地去规划整个运输网。在利用现有的资源上,相关部门还应该合理配置运力资源。根据目前的运送情况,因为受到部分地区进车不均衡的影响,大准铁路煤运的运行方式受到影响。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联发列车的运行方式,可以加大对部分能力紧张的干线进行改造,以确保整个铁路货运的运输畅通。

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善运输速度和效率,是铁路煤运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运行方式,才可以从本质上改善运输的速度和效率,体现大准铁路货运的安全性、快速性、便捷性、经济性,才可以实现企业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

五、加强安全管理的创新措施

毫无疑问,创新发展模式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大准铁路的员工、领导共同努力,就一定可以看到结果之花的灿烂无比。一直以来,大准铁路公司都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运行,也是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最高准则上的。大准车务段制作了货运站《货票、运单填写式样》、《大准线运价里程表》、《危险货物包装标志》、《货运职工守则》、《货装四卡死制度》等上墙制度,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标准,健全了管理制度。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公司职工的安全意识,对于铁路的通勤客车,这些重点也要加大监管力度。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安全问题进行演练,积极广泛开展各项安全活动,这些都是铁路货物安全运行的最高保障。

结束语

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煤炭矿点比较多、而且分布比较广、运量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在增大。通过上文的思考与探索,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只要我们通过科学、合理的创新改革,对大准铁路的通道进行科学统一的规划,大胆创新煤炭货运的发展模式,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可以提高大准铁路的煤炭运输能力,以缓解准格尔整个地区的煤炭外运困难的问题。以更大程度上可以加快整个神华准能煤炭业的发展与进步,从本质上实现大准铁路的持续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科学创新 篇二

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科学创新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纵观科学发展史,每一次重大的科学创新都导致了科学理论体系和结构的重新建构,使科学前所未有地迅速发展。而科学又转变为一种改变世界面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了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什么是科学创新?科学创新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的一种精神劳动。它体现在科学研究人员的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也包括科学活动中的整个环境,即创新的氛围。科学创新的成果是知识、概念、原理、假说和理论等。这些都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文化的深层次层面,也即文化的狭义方面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它由人们的思维方式,信仰信念,价值取向等思想观念因素组成。这些因素是文化的核心,是文化“进化”的“基因”[1]。

众所周知,文化有强烈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2],“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科学同其他文化一样,也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3]。不同民族或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科学。“西方科学几乎是唯一存留到今天的科学形态,取得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卓越成就,并展现了发展的远景”[3]。为什么只有西方科学能够如此呢?这无疑是由于西方科学携带了西方文化的全套基因,并在这种文化基因的“遗传”下生存竞争,在创新中持续发展。

西方科学的发展实际上是科学创新的过程。表现在科学家身上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表现在西方国家则是他们有着良好的创新氛围,而这些都与文化息息相关。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科学奖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至今获奖的科学家已经有几百位了,他们当中大多数是西方科学家。华裔科学家只有杨振宁等六人获得[4],而他们都不是在中国本土成长的或成就科学事业的,中国本土至今未曾有一人获得。这说明,每个做出重大科学创新的科学家都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思想观念上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

西方科学是在西方文化的滋润下发展起来的,并造就了西方国家的国富民强。本文试图以西方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探讨科学创新中的西方文化因素,分析这些文化因素在科学创新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我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创新的影响。

一、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是科学创新的初衷和源泉

西方科学和西方文化都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这种哲学同时也是科学。古希腊自然哲学是西方科学的萌芽,古希腊的哲学家几乎全是自然哲学家。

古希腊哲学家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他们探索自然界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探索自然界的本原是什么。第二,探索常见的自然现象。第三,热衷于几何学研究。如亚里士多德研究小鸡发育,准备了21只鸡蛋,每天打破一个鸡蛋,详细记录小鸡坯胎的发育过程。又比如阿里斯塔克对太阳、月亮和地球三个星球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出《太阳和月亮的大小与距离》。再比如欧几里得由5个公设、5个公理、23个定义,推导出467个命题,得出欧氏几何定理。

古希腊哲学家思考自然问题到了痴迷的境界。关于这一点,泰勒思掉进土坑的传说很能说明问题。泰勒思成天思考天体问题,连走路也在思考。一天掉进土坑里,被一名色雷斯妇女看见。这位妇人笑他说:你眼前的路都看不清,还去研究天上的事情[5]63。

古希腊人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西方科学得以诞生,成为科学创新的初衷和源泉。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属于道德哲学,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古代哲人对研究自然界兴趣不大,因为他们认为“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6],而更多关注和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无科学创新的初衷和源泉。

二、为了求知和摆脱愚昧是科学创新的本意和目的所在

古希腊人思考自然,研究自然,他们把这看做是人类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学术活动。这是由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摆脱愚蠢,显然,他们是为了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目的”。在他看来,“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7]。古希腊人的这种仅仅为了“求知”,为了“摆脱愚蠢”而从事自由学术研究,并不赋予其任何实用目的的价值取向为整个西方文化所继承。

在探索自然的目的这一点上,古代东方各民族与古希腊人是有显著区别的。比如古代埃及有比较发达的几何学,但埃及人之所以重视这门学科,是因为丈量土地的需要。又比如古代中国人的天文学发达,但中国的天文学主要是为王朝政治服务的,同占星术密不可分。

在科学史上,法拉第花了11年时间研究磁生电的方法,并最终得到磁感应原理。他绝没有想到他的这一原理会成为未来改变整个世界面貌的电气技术的基础;麦克斯韦也绝不是为了今天的无线电通讯技术才把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抽象化、数学化,并预言电磁波存在的;普朗克也绝不是为了今天的量子计算机、激光技术和超导技术才提出量子假说的;孟德尔、韦斯曼、摩尔根更不是为了今天的转基因技术才去研究生物的遗传现象的。事实上,西方科学的几乎所有重大成果的获得都与实用目的无关。当然,其中许多成果后来都变成了技术,有了实用价值,但那只是科学的“副产品”。

对此,科学史家丹皮尔有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不幸,科学主要是为了发展经济的观念,传播到许多别的国家,科学研究的自由又遭到了危险。科学主要是追求纯粹知识的自由研究活动。如果实际利益随之而来,那是副产品,纵然它们是由于政府资助而获得的发现。如果自由的、纯粹的科学遭到忽略,应用科学迟早也会枯萎而死的。”[8]

三、注重探寻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使科学创新的源泉永不枯竭

西方科学的本质在于它是对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猜测或揭示[9],而这正是古希腊理智的一个鲜明特征,并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主要传统沿传至今。

看一看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思想,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一文化因素的内涵。赫拉克利特认为,“自然界喜欢躲藏起来”[10]26。留基伯首先提出“没有什么事情无缘无故而发生,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和必然性”[10]133。德谟克利特宁肯找到一个因果的说明,也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亚里士多德更把认识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看做是哲学探索的基本任务。他明确指出:“认识是我们研究的目标;人们在掌握一样东西的为什么(即根本原因)之前,是不会认为自己认识了它的”[10]58。“智慧就是有关某些原理与原因的知识”[7]。所以,“我们必须求取原因的知识,因为我们只能在认明一事物的基本原因后,才能说知道了这事物。”[7]古希腊人的这种注重探寻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以统一地解释某类现象的传统,经过文艺复兴后又进一步得到了发扬光大,并不断推动科学的进步。

大自然的无限,从宏观世界的广垠宇宙,到微观世界的原子、质子;从生物界的人、动物到遗传基因、染色体,这些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成为科学创新素材的宝库,是科学创新源源不断的河流。正是西方人这种热衷于探索自然现象背后原因,才使得新的科学理论层出不穷,科学创新的源泉永不枯竭。

值得比较的是,中国没有这种文化因素,所以中国传统科学不具备探索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本质。中国传统科学偏重于对自然现象的忠实描述和经验总结。纵观中国科学史,人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科学的经典著作,诸如《墨经》、《徐霞客游记》、《齐民要术》、《农政全书》、《伤寒杂病论》、《梦溪笔谈》等,几乎无一不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或经验总结,而对这些自然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经验是如何获得的,则从不加以深入探讨[11]。

四、具有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使得科学创新永无止境

科学的发展需要创新,而创新需要怀疑和批判。没有怀疑和批判,就意味着科学生命的终结。西方科学之所以能持续向前发展,不断出现旧理论的淘汰和新理论的诞生,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西方文化中渗透着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西方文化中的怀疑和批判精神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皮浪的怀疑主义。怀疑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持续了500多年时间,对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皮浪认为,“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固定下来当作教训,因此我们对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说出相反的命题来。”皮浪及其之后的怀疑主义思想不仅代表了希腊罗马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学术界的实际情况。

当时的学术界确实几乎不存在任何权威,每一位哲学家除了相信自己外,不相信其他任何人,包括自己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不仅是他自己离开老师,独立门户的充分理由,也是后来所有学生在学术上与老师分道扬镳的理由。

从科学史也可以看出,怀疑和批判精神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决定因素。试想,如果哥白尼对“地心说”深信不疑,他会创立“日心说”吗?如果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深信不疑,他会创立生物进化论吗?如果爱因斯坦对绝对时空观深信不疑,他会创立相对论吗?所以说,科学上的怀疑、批判精神与创造精神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怀疑和批判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也不需要怀疑和批判。

勇敢地怀疑和批判,大胆地标新立异、自创理论,循着这条创新的路走下去,才有可能攀登上科学的一座又一座高峰。西方文化中的这种怀疑和批判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缺乏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崇尚的是中庸之道,打击的是标新立异。诸如“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等俗语人人皆知。这与西方文化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形成鲜明对比。西方人认为科学是“可错的”,中国认为真理神圣不可侵犯;西方人尊重自己的老师,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中国学生极力维护自己老师的学说,不敢越雷池一步。

五、重视个人自由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形成科学创新良好氛围的前提

西方的民主传统是自古就有的[5]235。经过声势浩大的文艺复兴运动的洗礼后,西方文化中又增添了所谓的自由、人权、民主、平等的思想,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建构起的社会政治体制从制度上保证了学术的自由和繁荣,从而大大地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谁也不能否认,近代以来自由、人权、民主、平等思想已经逐渐成为西方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成了西方文化的一块不可动摇的基石。无论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还是美国独立革命、南北战争都直接与这些思想密切相关。不言而喻,西方文化中的这种尊重人的自由权利,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平等的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自由化、多样化和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平等争鸣。这种自由化、多元化和平等争鸣的风气对科学的“进化”(发展)而言,无疑起了一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作用。

科学创新 篇三

一、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人类社会的演进,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发展观念的不断成熟和进步。从一开始的刀耕火种,用原始的方式满足人类的需求,到近现代的生产技术的应用和大规模地生产物质产品;从工业化的生产力的大解放,对物质世界的索取,到现代化进程中的注重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协调,表现了发展观念不断地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反映了人们发展观念的进步和走向科学。

首先,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是对历史经验的认识,也是对过去盲目发展、靠牺牲未来而发展的反思。党中央适时地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将其作为“重大战略思想”列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过去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与反思。现代工业化国家,在其发展中也曾通过对资源掠夺性开采和环境污染来保证经济发展速度,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我国在发展中也遇到过盲目追求高速度,比例失调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总结历史经验,在现代化进程中,及时地提出科学发展的观念和方针,使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科学化,做到高效与可持续并重。其次,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是全新的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观,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和改变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和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发展的科学和真正的可持续。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社会和谐,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新的科学发展方式,要求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求协调发展,寻求生态文明,寻求生产发展、人民幸福之路。

二、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观念上创新和务实精神得到了不断地彰显。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的要求出发,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按照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在管理上也就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即: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的前提下,进行管理理念和体制上的创新。这一创新,首要的是理念和观念上的创新。管理学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社会化大生产的演进,分工协作关系的发展,使管理成为必要,也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发展要求的手段。然而,随着文明的进步,管理也日趋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和人性化。

三、以管理创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发展要求管理的创新,因此,“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要求管理理念与方式的创新。创新型管理要求,要适应科技和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要不断地进行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把创新渗透到整个管理过程之中;每个管理者都应成为创新者。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使管理者主要时间用于创造性劳动,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谋划新目标;成功的管理要具有个性化、活力化、人性化,要能够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的能力得以全面发挥,使效率最优、效益最大。向管理要效益,一直是我们的追求。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这一点尤为重要。因此,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科学创新 篇四

以学定教理念指导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为了创新课堂教学,教师要从传统的“教”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提问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多是自己设计问题,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发展。为了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不敢问到敢问、乐问、善问转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刺激学生,带动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丰富科学教学。在学习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油菜花开了》这一课时,教师利用语言调动学生提问,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利用语言描述:春天到了,田野里已是一片黄色的花海。看,这美丽的景色多让人陶醉(多媒体幻灯片自动播放图片,引领学生入境学习)。师:看到这情景,你能提出什么与科学有关的问题?有学生问“油菜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有学生问“应该怎么研究油菜花”;有学生问“油菜花是否有果实”……从学生的提问来看,大多数学生能提出实际问题,思维得到发展。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探索更多有关油菜花的知识。

二、引导合作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的创新要突出学生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主体,从“教”转向“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促进学生运用这一本领,学习更多的知识。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促进学生创新学习,创新发现。在设计探究任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科学学习需求,并考虑任务的探究价值,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获得发展。在学生探究时,教师主要起引导和调控作用,确保探究学习的顺利进行。在学习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初步掌握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但是对于影响侵蚀的因素还尚未深入理解。因此,教师设计探究主题:是什么影响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教师将学生分组,引导各组学生首先猜想,然后设计实验验证本组的猜想,从而得出结论。有小组提出“土地坡度大小会影响被侵蚀程度”;有小组提出“有无植被覆盖会影响地被侵蚀程度”……提出各种猜想后,各个小组设计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这样的探究实验活动最容易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经过探究实践,很多小组都能创新完成,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三、引导实践学习,强化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科学教学的重点。以学定教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除了注重引导学生提问和合作探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展开实践学习,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就是说,在科学学习中,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创新学习。在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融入竞争元素,设计激励方法,以驱动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实践学习,从而促进自我发展。在开放、灵活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各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在学习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用纸造一座“桥”》这一课时,教师设计实践学习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学习造桥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课后发挥想象,用纸造一座“桥”。实践活动要求:用纸造出“桥”的模型,并介绍设计想法的形成,纸桥的长、宽尺寸、承重能力、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克服问题的方法等。教师在班内成立“评委小组”,评价各个小组上交的“桥”的作品,并颁发“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等。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能够将学习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动手操作中,从而深入了解各种桥,促进学生创新制作。果然,在第二天有关桥的作品展示中,科学课堂中满是创意十足的作品,各有千秋。

四、结语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 篇五

关键词:技术路线图;技术特征;流程图

中图分类号:D03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Introdu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ical roadmap for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with example

Zhang Henghui

(Shanghai Urba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0125)

Abstract: A successful technology project always has sophisticated technical thinking, which epitomizes the technology roadmap.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functions of technological roadmap on th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summarizes the critical steps and processes, described the key steps and flow combined with instances.

Keywords: Technological Roadmap;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 Flow chart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深化和科技工作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技术研发的管理理念和思路也在不断改变,科研和生产的结合更加紧密。科研目的不再是重视技术的本身,而更注重实际的应用;生产的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也更趋紧迫;从技术原型创新开始到中间试验、工程应用,再到市场推广的“全过程研发”正在大量地推行。随着科技的进步,科研项目的复杂程度增加,导致常用的经验、思路和方法已不适应当前科研项目技术问题的解决,其研究效率和研究成本必然会增加[1]。

技术路线图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进行管理的新工具和新方法。该方法通过项目研发风险与可行性的深入探讨,直观显示项目目标以及过程的关键时间和关键点,为研发者提供较为准确的技术路线[2]。

技术路线图虽然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其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国内开展技术路线图的研究,更应该结合新时期下国内企业发展模式、创新需求开展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技术路线图研究。本文通过技术路线图在工程技术研发方面的应用,结合实际技术项目的研发过程,对技术路线图的形成与制定和流程进行了总结。

1、技术路线图的发展与意义

技术路线图(Technological Road Map,TRM)是满足产品的开发需求而进行备选技术的识别、选择和开发的技术规划,可以用于探寻和确认技术资源、组织目标和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三者的联系,是支撑科技管理和规划的有效工具[3]。

TRM最早出现在美国的汽车行业,之后,许多公司、行业协会、国家实验室、政府部门等开始绘制各种TRM。中国科技部于2007年组织有关专家首次开展了国家TRM研究和制定工作;中国科学院2009年6月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2011年上海绘就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技术路线图;为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自此之后,TRM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国际上,国际能源署(IEA)了2050年核能TRM、风能TRM和太阳能光伏TRM等;美国政府层面了生物质能源TRM、氢能TRM等。另外,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都先后开展过产业TRM研究制定工作,以期提高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技术路线图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是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技术路线图可以将各种理论和趋势的论述与各种理论模型组合在一起,鉴别出学科之间以及学科内部的潜在联系,发现更广阔的知识空间,解释并理解各种调查和实验情况。技术路线图甚至可以将解决问题的各种工具和设备以及图纸、图表等整合在一起。

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由于产业技术路线图给出了清晰的技术创新路径及其演进规律,可以按照时间序列和过程节点,把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等各方面创新主体有效组织起来,围绕同一目标开展创新,做到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实现产学研合作的集成创新。

从技术路线图过程来看,主要市培养了良好的沟通机制,进而形成研究应用化的氛围,提高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成功率、技术产业化的成功率。在科技管理工作中,通过技术路线图的过程,可以让技术人员更清楚市场的需求,从而开发更适合需求的技术。

2、科技项目中的技术路线和技术路线图

2.1 科技项目中的技术路线

科技项目在立项阶段需要填写《科研计划项目课题任务书》,在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的描述中,往往涉及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问题。科技项目中的技术路线一般是指项目研究的准备、启动、执行、再重复⋯⋯直至取得成果的过程,是一种基于时间规划、叙述现状与技术发展前景逻辑关系和演变过程的意思表达。

具体来讲,科技项目的技术路线就是指申请者对为达到研究目标而准备采取的技术手段、具体步骤及解决关键性问题的方法等。合理的技术路线可保证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撰写技术路线时应尽可能详尽,每一步骤的关键点要阐述清楚并具有可操作性。如有可能,可以使用流程图或示意图加以说明,以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科技项目的技术路线侧重在申请项目研究内容确定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研究开发,即把申请人的研究方案和技术措施用文字表达清楚。同行专家即可根据申请人提出的技术路线判断申请人提出的研究课题能否如期完成及所能达到的水平。在技术路线中,特别注意要把关键问题写清楚,并且要把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案、技术措施写清楚,同时还要写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为解决这些困难所采取的措施等。

技术路线关键在于表达清楚,不要求有过高的复杂性。

2.2 技术路线与技术路线图的相似性

技术路线与技术路线图有许多类似之处。首先,宗旨上的相似。根据定义,技术路线网是用来描述技术变化的步骤或技术相关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最终的结果和制定它的过程和方法;科技项目技术路线是指项目研究的准备、启动、执行、再重复。直至取得成果的过程。二者都是描述技术动态(由当前向未来发展)过程的方法。通过这种描述,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酝酿中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事项的基本轮廓。

其次,表达方法的相似性。根据定义,技术路线图使用的表达方法主要是简洁的图形、表格、文字等;科技项目技术路线使用的表达方法主要有文字、流程图、示意图等。如果忽略宗旨上的差异,二者之间是完全可以互通的。

第三,作用的相似性。根据定义,技术路线图可为技术开发战略研讨和政策优先顺序研讨提供知识、信息基础和对话框架,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决策效率;科技项目技术路线可表述科技项目如何实现研究内容的逻辑步骤,说明科技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同时作为科技项目立项评估的参考。二者的主要作用是一致的,都是描述科技事项内容的实现步骤、过程、相关要素。

因此,科技路线图与科技项目技术路线具有同构的逻辑关系,可将技术路线理解为技术路线图的子集。

3、技术研究中运用技术路线图方法的重点

(1)市场需求

目的是针对技术路线图的技术现状,识别未来市场对技术和服务的需求,分析技术发展趋势以及驱动力,明确技术发展定位。其核心工作是采用科学的方法,筛选出市场需求要素优先序列,为选择技术创新战略、确定技术创新组织形式以及研发计划的组织管理等提供依据。同时,市场需求要素分析还将为确定研究发展目标提供依据。

(2)研究目标

目的是在明确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市场对产业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统计方法,凝聚专家对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判定,确定技术发展目标。

(3)技术壁垒

目的是根据未来发展目标,分析影响目标实现的技术(包括工艺)壁垒。其核心工作是从现存的技术壁垒中筛选出优先要解决的技术壁垒。通过对这些技术壁垒的突破,实施技术升级,实现目标。

(4)研发需求

目的是确定突破产业技术壁垒和关键技术难点的研发需求,找出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厘清需要培养和提升哪些能力,确定研发需求和组织研发主体之间的关系;确定技术发展模式(主要为三种模式,即自主研发,技术合作,技术引进)。通过这些研发需求,突破技术壁垒。

针对上文中有关路线图的重点,典型的科研项目中的技术路线图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图1 技术路线图的一般流程

4、技术路线图的应用实例

下面以在桥梁顶升移位技术研究为例,介绍相应的技术路线图具体实施过程。

(一)、市场需求

桥梁的顶升移位技术的技术难度大,需要从结构分析、设备使用、施工管理等方面共同完成,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目前国内多家单位,对不同地区、不同桥梁进行了相应的施工,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也不乏失败的案例,主要表现在:

施工过程中,设置的临时结构,或为施工进行的改造结构不合理,导致结构产生不利受力,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前期受力分析不够,导致顶升过程中或归位后出现结构不利受力。

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对既有结构的合理改造,在顶升部位、移位过程中或归位过程中出现不利受力损伤破坏。

既有桥梁移位后缺乏相应的检测和保护措施,导致结构后期受力发生改变,受力性能减弱。

因此,需要从设计、施工、检测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定,包括设计的相关技术条件、施工安全相关技术规定、施工设备与安装相关要求、质量检测与保证措施等。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实现真正的经济、安全、环保工程的实施。

目前国内尚无桥梁顶升移位改造的技术规范或规程,相关施工均依据施工单位工作经验进行,或参考国内外其它行业相关技术规范、规程和建议,缺乏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二)、研究目标

在总结桥梁顶升平移改造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设计施工经验基础上,补充和完善桥梁顶升平移改造中的关键技术,并通过一定的桥梁结构施工验证,从而实现最终研究成果应用于国家标准《桥梁顶升移位改造技术规范》的制定中。

(三)、技术壁垒

多年来,国外在该领域实施技术垄断,技术引进费用高昂,且容易引起知识产权纠纷。

(四)、研发需求

桥梁结构空间尺寸巨大,自重大,受力性能复杂,要确保桥梁的顶升施工和后期使用的安全,需要在确保其顶升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法,确保每一部施工工序均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然而要实现这一点,空间结构受力性能的预测不可缺少。

为此,需要解决三大关键技术:

(1)利用动态仿真技术,实现桥梁结构在顶升平移过程中的受力动态分析,从而辅助顶升施工方案的制定与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2)桥梁结构的顶升平移过程中的机械施工的连续性、协调性和平稳性。

(3)顶升平移后桥梁的上、下部结构发生改变,加上使用性能的变更,需要以新结构的角度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估,需要针对性的桥梁检测与评估标准。

(五)、研究基础

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科研课题小组进行联合攻关,利用产学研联合体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多种相关研究设备,施工单位拥有许多试验和依托工程应用的大型设备,进行一系列的科学试验,并将取得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施工单位的具体工程中。

参考文献

仪德刚,齐中英,赵新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技术路线图[J].科技管理研究,2006(1):98-100

韩晓琳,张庆普。技术路线图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J].预测,2007(2):41-47

李栎,张志强,安培浚。技术路线图的发展与应用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9(3):8-13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 篇六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打实基础科学发展,改善作风奋起直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强市创建”为实践载体,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扣“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坚持“强工业、兴三产、优环境、促民生”方针。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提升中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加强科技创新、创建省科技强市、推进转型升级的具体实践中去。树立优良的服务意识和工作作风,不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努力争当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体制保障,为难中求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加快科学发展步伐、形成奋起直追势头,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目标要求

学习实践活动要努力实现全体党员干部受教育,科技工作上台阶,企业、群众得实惠,努力取得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规律、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的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和机制成果。

1、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加深对党的*精神的理解,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追赶意识,进一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进一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决策能力。

2、解决突出问题。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在干部作风上,坚持严格管理,弘扬务实作风,努力解决“十问作风”中指出的各种问题;在科技工作中,主动查找当前科技工作存在的难题和薄弱环节,认真探索影响制约我市科技发展的客观和主观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方案。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党员领导干部能充分认识到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广大中小企业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使影响和制约我市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难题得到进一步地解决。

3.完善科技创新和管理机制。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围绕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本局的工作制度,优化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围绕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工作目标,设计工作载体,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政策制度,为我市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和机制保障,形成以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为主要内容的、有利于创业创新、提高全市自主创新能力的长效机制。

4、促进科学发展。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行动,促使我市加快转变科技水平不高的现状,在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道路上实现新的跨越。

三、基本原则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准确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着重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1、坚持解放思想,把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灵魂贯穿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新思路分析新情况,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措施开创新局面,以思想大解放和观念大转变推进经济社会大发展,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更加符合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需要,更加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2、正面教育为主,把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作为关键贯穿始终。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带头深入学习活动、调查研究、解放思想,搞好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勇于克难攻坚、解决突出问题,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总结经验,分析现状,查找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注重保护和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形成推进科学发展的共识和强大合力。

3、突出实践特色,把应对当前挑战和解决突出问题作为重点贯穿始终。紧紧围绕实践载体,将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促进*更好更快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践、最重要的实际,把打基础、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强党建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把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统一结合起来,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解决问题,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始终贯彻到“创建科技强市”、“企业服务年”、“科技帮扶促调”和科技政策宣传等科技活动中去,切实促进我市企业升级、科技企业培育、科技项目申报和知识产权等工作的长足发展。

4、坚持群众路线,把走群众路线作为重要途径贯穿始终。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广泛听取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真诚接受群众监督,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解决企业和群众在创新发展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下功夫,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确保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

四、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学习实践活动从今年3月开始到今年8月结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之前,做好充分准备,重点是进行广泛宣传和思想发动。学习传达中央和省委、金华市委和*市委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关精神,摸清科技部门在实践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听取党员和群众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结合本局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落实活动载体;召开全局党员干部动员大会,由局领导作动员部署。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做到“边学、边查、边改”,务求取得实效。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4月底前基本完成。这个阶段,要在真学真懂上下功夫,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上求实效。要围绕“强化学习,解放思想,达成科学发展、奋起直追共识”这一重点,抓好三大行动:

1、开展科学发展大讨论。首先积极参与市委组织的“科学发展聚共识”专项行动,组织全局党员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要把读书学习与深入学习党的*以来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和金华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政府四次全会、全市干部大会精神相结合,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探索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局主要领导作一次学习报告,副局长和党组成员在夜学中每人都作一次主题发言,中层干部结合科室工作实际作专题发言,并将学习心得形成文字上报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位党员要记一本学习笔记。第二步,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十问作风”,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一次专题讨论,交流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学习体会,总结日常工作和专题调研中发现的制约我市科技创新的难点问题,对照先进典型提出加快我市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通过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找准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科学发展的有效抓手。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升华思想,培育科学发展理念,理清科学发展思路,优化服务发展意识,提高引领科技创新水平。

2、深入一线大调研。要围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集中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各分管科室,结合我局职能和个人分管的工作,用一周时间,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通过“一带、二听、三访、四求”的方式,“倾听民声,问计于企”。“一带”,即局班子带头深入基层,征求意见,查找问题。“二听”,即邀请人大代表、政协代表、企业代表和群众代表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听取不同群体的意见。“三访”,即走访群众、企业、基层党组织、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金华市兄弟县市科技部门,充分征求意见。“四求”,局学习实践办公室通过发放《征求意见书》或者《调查问卷》,广泛征求意见。每个班子成员都要围绕党员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问题和作风问题、基层群众和企业对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求、科技管理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制约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的机制等问题提交一份调研报告。

3、共克时艰帮扶行动。积极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双服务”工作,学习实践活动一开始,就选派一名工作经验丰富与、责任心强、熟悉经济工作的党员干部到企业担任“共克时艰”驻企指导员,不为企业增加任何麻烦负担,只为企业全心全意全程服务,做企业的宣传员、联络员、通信员、协调员、服务员,切实有效地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同时组建“科技政策宣传组”、“科技创新服务组”、“困难帮扶组”,等三个科技帮扶促调团队,深入基层企业和镇乡(街道)开展解困、扶持、服务等工作,帮助企业共克时艰、转型升级。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阶段。今年6月底前基本结束。这个阶段,要在找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及主客观原因上下功夫,在明确科学发展的思路上求实效。要坚持“敞开大门搞活动”,通过上级点、群众提、自己找、相互评,认真查找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围绕“发扬民主,深入剖析,共谋科学发展、奋起直追之路”这一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1、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根据专题调研和思想讨论的结果,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深刻分析检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统一局班子成员的思想认识,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召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党员组织生活会,总结前阶段学习成果,查找工作中存在问题,明确下一阶段整改方向。

2.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在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基础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开展“三对照三查找”,即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认真查找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照工作实际,认真查找我市科技工作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体制机制和工作举措等方面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基层企业和群众的对科技创新的新期待和新需求,认真查找事关激发科技创新热情、保护创新利益的突出问题是否得到了及时有效解决。总结学习实践活动以来,科学发展意识是否明显增强,科学发展能力是否得到明显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效是否明显。各科室提交的分析报告交各分管领导,各分管领导根据分管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并就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加强科技管理更好的服务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新思路新举措。提交的报告经以适当方式听取各方面意见,经党组扩大会议充分讨论后,反复修改完善。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阶段。今年8月底前基本完成。这个阶段,要在解决问题、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在取得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上求实效。学习实践活动能不能出成果、能不能见实效、能不能让群众满意,关键看这个阶段。要围绕“攻坚破难、建章立制,开创科学发展、奋起直追信局面”这一重点,针对梳理出来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抓好三个环节:

1.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局领导班子在学习调查和检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明确整改目标,落实整改责任主体,细化整改措施,制定整改工作进度表及整改承诺书,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党外领导干部及群众的监督。

2.破立结合重点整改。根据整改方案,突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落实。每位领导班子成员领办一个以上难题,包案负责。围绕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体系建设,保护知识产权、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总结科学发展新经验,送政策下企业,送服务下基层,不断提高科学发展意识和服务水平。

3.完善政策健全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修订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政策制度,逐步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完善并构建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科技项目评价体系、科技企业认定评审体系、职能部门科室目标责任体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载体,努力争取在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上取得突破。

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后,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开展满意度调查,通过书面问卷、座谈访谈、民意调查、网上调查等多种形式,对解决本单位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满意度,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满意度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巩固和扩大学习成果。

五、工作要求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中央的一项重要决策,各级党委也高度重视,我们必须把此次活动作为当前头等重要的政治任务,统一思想,积极参与,务求实效。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习实践活动,党组负全责,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为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邓素牛为组长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指导和日常工作。

科学创新 篇七

综观科学发展史,每一次科学创新都导致科学理论体系和结构的重新建造,使科学达到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推动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变革与进步。那么,是什么推动了科学创新?除了客观上当时已具备了时代条件外,科学工作者主观上的叛逆思维是一个最重要的内在因素。

何谓叛逆思维?科学上的创新实践表明,叛逆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定型模式和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领域和新的客体的思维方式。它不迷信原有的传统观念和经典信条,对既定事物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体现的是一种叛逆精神。这种思维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合事理甚至是荒谬的,但正是因为采取了这种思维,科学家才得以摆脱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桎梏,向着崭新的科学成果跃进和运动,创造出新的观念和理论来,导致科学革命的出现,实现新旧理论的更替。

可以说,科学史上的每一次科学创新都是叛逆思维的结果,或推翻原有的荒谬学说和过时理论,或突破原有理论限制把科学引向新的领域。马克思喜欢以“怀疑一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眼光加以审视,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做过重新探讨。正是在这种批判的审视、探索中,他完成了光芒四射的两大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仔细观察大西洋两岸的形状,可以发现大陆边缘拼接恰好吻合,但由于一般人头脑中存在着大地是不动的概念,未能提出反传统的设想。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据此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认为原来全球只有一块大陆,大陆周围是海洋,后来这块大陆开始断裂和漂移,形成了六大洲四大洋。这就是敢于跟“正统派”的大陆固定论的地球观唱反调,进行叛逆思维的产物。此外,哥白尼推翻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创立太阳中心说,牛顿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论创立牛顿力学理论,爱因期坦突破牛顿的经典力学创立相对论,达尔文推翻物种不灭论创立进化论,也都是典型的叛逆思维的范例。

叛逆思维的反面是传统思维,专家称之为“思维定势”,即在思考问题时,片面、错误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阻碍了科学创新的思维。老是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敢向原有理论挑战,不仅不能提出革命性理论来,即使遇到新发现也会失之交臂。化学史上就有这么一个着名的例子:18世纪中期,“燃素说”在化学领域仍处于支配地位。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物列分析出了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十分纯粹,完全不含燃素,他称之为无燃素气体。本来,他们可以推翻“燃素说”提出氧元素的新概念,但由于他们为既有的“燃素说”所束缚,把新的发现纳入旧的观念之中,循规蹈矩,所以让碰到鼻尖的真理又轻易地溜走了。后来,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试验,摆脱了“燃素说”的束缚,明确提出了氧元素的概念,由此创立了氧化学说,导致了一场化学革命。

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法 篇八

创新或者技术创新的思想最先是由马克思提出的。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一书中,虽然没有正式提出创新或技术创新的概念,但他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创造相对剩余价值而使用新机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的过程[1]。这个过程所要追求的,就是符合市场需要的效果。受马克思上述思想的启发,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其目的就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他指出,创新包括 以下形式:生产新的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和新的工艺过程;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和利用新的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供给来源;采用新的组织方法[2]。熊彼特没有明确提出“技术创新”概念,但从他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如把企业家看成是创新的主体,把创新看成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能等)来看,他的创新实质就是技术创新。

以后,学者们各自提出了许多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概念。(1)德鲁克主张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他把创新划分为 “技术创新”(创造新经济价值)和 “社会创新”(创造社会价值的);诺思把创新理解为“制度创新”,经济发展是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过程[3];林恩认为创新是从认识技术的商业潜力到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弗里曼认为创新是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缪尔塞主张创新是以构思新颖性和成功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约翰・齐曼等认为“技术创新必定是一种进化过程”[4];野中等人主张技术创新是难言技术知识和明言技术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2)国内有的经济学者主张“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5]。还有哲学和社会学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或称产业化、商品化过程”[6],并以此研究技术创新中的一些哲学问题,如技术创新的本质、主体和客体、动机、条件和方法等。笔者主张从广义和狭义界定技术创新:广义技术创新是从发明创造到技术扩散的整个动态过程,它主要包括技术本身的创新、经济的过程创新和管理的过程创新;狭义技术创新是从研究开发到市场实现的整个过程。

技术创新在被引入我国前后,曾经出现过许多相关的术语。例如,技术革新(即指技术上的小改小革或技术上的渐变性的改进,但它与日语中的相当于技术创新的“技术革新”有本质区别)、技术革命(即指技术上的跃进式发展)、技术改造(即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改造落后的相应技术)、技术开发(即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手段)、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等。如果不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区别),将不利于科学认识与把握技术创新本质。有的学者曾经围绕创新与发明、发现的关系进行过阐述。例如,熊彼特认为,发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实施;发明只是设想,属于知识形态,并不一定影响经济活动,创新是发明的首次被企业家应用;发明是创新的前提或基础,先有发明,后用创新。培根和迪卡尔、西蒙和纽厄尔等人认为,发现是归纳推理的过程,其有一定的前提而主张发现并不创造新东西,并以此说发现与创新没有相同之处。也有学者主张科学发现的本性是创新,是一种原始性创新或元创新。

笔者认为,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技术发明是指科研人员为了追求先进性目标,通过创造新的技术知识获得样品、样机的一种科技行为;技术创新主要是指企业家及其所属人员为了追求效益性目标,通过实施产品、工艺、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获得产品、商品的一种经济行为,它决不是指某一种单项的技术或者是工艺的发明,而是包括开发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发新市场、形成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7]。(2)科技成果转化在广义和狭义上都比技术创新宽泛得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它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使科学成果向技术成果转化;第二,通过设计、试制、中间试验、工业试验等使技术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化;第三,通过技术扩散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科技成果转化”一词只存在于我国,“工业发达国家没有‘科技成果转化’的提法”[8]。我国混淆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人为地割裂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固有联系,形成了科研机构只出成果、企业只被动地接受成果的运行体制和机制,人为地制造出一个“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把技术创新理解为由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经济应用的线性过程,而忽视其中所存在的系统整合和网络机制[9]。(3)知识创新是指“通过创造、演进、交流和应用,将新的思想转化为可销售的产品和服务,以取得企业成功、国家经济振兴和社会全面繁荣”。它不是指仅限于精神领域中的“知识的生产”或“创造新的知识”,而是指根据市场需要,将新知识的产生、传播和转化引入到经济过程中,以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实现其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过程[10]。技术是一种知识,技术创新是技术知识(包括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的生产和转化的过程,技术创新是指(狭义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都强调市场需求和经济目的,都主张企业的实施与实现的主体。当代技术创新不只是由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经济应用的简单线性模式,而是由多种创新来源和多样创新形式所组成的一个系统。创新的核心不仅是技术、组织、制度,而是知识。(4)技术创新是由多元创新源头和复杂创新环境组成的系统过程,为了有效开展技术创新,要通过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由政府组织和协调实施。“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要以制度、政策和环境建设为主线,以提高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创新动力和能力,促进它们之间的创新互动为目标,最终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11]。

技术创新具有创新性、效益性、风险性、周期性、群集性等特点。它被分为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基本技术创新和渐进技术创新、资本节约型创新、劳动节约型创新和中性技术创新以及合作技术创新、持续技术创新、协同技术创新等多种类型。

技术创新的过程包含不同的阶段或路径。(1)国外学者厄特巴克把该过程划分为产生新构想、开发新技术、实施技术的商业价值与扩散等三个阶段;克莱茵和罗森堡把它分为由认识潜在市场、进行发明设计、设计细化与试验、再设计及生产、销售等阶段组成的链式路径,从销售到认识潜在市场的主体反馈路径和其中每一个阶段内部构成的反馈环所组成的反馈回路路径,由上述链式路径与研究开发所构成的路径,科学研究推动链式路径中各个阶段的实施与实现的路径,链式路径中的各个阶段的实施与实现结果推动科学研究的路径。瓦茨又把该过程划分为创新设想、筹措资金、技术开发、市场分析、发展计划、投资和投产、销售和获得利润等七个环节。(2)国内学者或把该过程划分为技术构思阶段、设计阶段、试制与试验阶段、生产阶段和产业化阶段等五个阶段;或把该过程划分为产生创新构想、设计构思原型、开发试验模型、开发工业模型、进程初次商业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实施创新技术扩散等阶段。

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内部(企业产权与其经营权、技术的推动力、企业家的素质与意识等)、

企业外部(经济发展需要、市场需求与竞争、政府的政策与管理等),来源于社会需求压力(技术动力、市场拉力、创新主体自身的目的性等)和社会支持力(技术基础、物和财力等)。技术创新能力或由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组成,或由辨识市场机会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生产与营销能力构成;或由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制造能力与营销能力组成[12]; 或由产出能力(如技术出口、制造业增加值等)企业自身和社会的支持能力等因素构成。在上述技术创新的诸多动力因素中,内部动力因素主要是通过利益驱动来推动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主要是通过客观需要和竞争来推动技术创新的。在上述推动技术创新的诸多能力因素中,“物”的投入(如研究与开发经费和基础设备投入等)与产出(如产品出口等)能力主要与国家的经济与技术基础以及制度、体制和管理变革有关;人(即创新主体)的投入与产出主要与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有关,这些能力因素主要通过市场竞争驱动、创新主体的价值驱动,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动力或能力在客观上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法制,需要形成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创新文化环境,否则,将会影响其有效的发挥和实施。

技术创新的机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宏观方面看,仅就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而言,首先,企业依据市场信息,吸收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科技成果制定创新决策,然后,企业通过R&D研制出样品或样机,再通过生产过程使之转变为产品;通过市场使之转变为商品,最后实现经济和社会价值和利益,该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通过模仿进入扩散过程。从微观方面看,技术创新过程是技术知识的转化过程,即企业把技术知识和能力注入到技术产品中,从而开拓新的消费品市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创新主体运用其拥有的知识(包括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对物质资源进行操作,生成了技术产品,并产生了新的售后服务和新的知识。企业产生出的新的明言知识主要以专利的形式表现出来,对此,企业具有垄断性或独占性。这样,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一方面属于企业自身产生的,另一方面吸收其它企业知识和社会环境中的公共知识。企业运用这些知识通过创新决策、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实现知识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和技术发展前沿、且具有战略意义、产生综合社会效益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的技术或技术群。在认识和理解高技术的发明存在下列误导和误解:(1)把高技术与高科技相混淆。由于我国存在着科学与技术不分的传统用语――“科技”,因此,受到这种认识惯性力的作用,便出现了“高科技”一词,并把它用于各种论说之中(如“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等提法)。我国的科技部曾经把微电子科学与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与航空航天技术、光电子科学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10项称为高科技。其实,这些所谓的“高科技”实际上指的技术的高技术。依照这种概念的指导,就会在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科学与技术一起上马盲目发展的不良态势,从而阻碍了高技术的产业化。因此,应该把高技术与所谓的“高科技”(实际上,科学是没有高低之分的,更没有“高科学”)区别开来,不要泛泛地使用“高科技”一词,而应该统一使用“高技术”一词。(2)把高技术与新技术相混淆。所谓新技术,一是指基于科学原理而发明出来的新兴技术,二是指在传统技术中开发出的新型技术。很显然,高技术指的是其中的前者而非后者。所以,所有的高技术都是新技术,但所有的新技术却未必都是高技术。“高新技”的提法和用法是不科学的,把高技术与高新技术相混淆,会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也不利于高技术的产业化。按照上述对高技术与其相关概念的模糊认识来指导实践,就出现了诸如“高科技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不同的名称,这将给实施高技术产业化带来不良影响。另外,在日本,有“尖端技术”的提法和用法(如东京大学就成立了“尖端技术研究中心”)。那么,高技术与尖端技术究竟有何关系,这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高技术具有高投入、前沿性、高增值、高效性、高风险性等特点。高技术的认定标准有三种:一是研究开发费用占总产出或总销售额的比重;二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的比重,即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占全部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三是产品所显示的技术复杂程度[13]。

高技术产业是指在高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群或企业集团。198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CED)把R&D的经费强度(即R&D占产值的比重)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指标,选择了22个制造行业,并对这些行业的R&D的经费强度进行计算,把R&D的经费强度明显高的航空航天、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品、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和电气机械及设备认定为高技术产业。1994年,OCED又对这些行业的R&D的经费强度重新进行了计算,把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降为中高技术产业,把航空航天、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品认定为高技术产业。2001年,OCED又依据R&D的经费强度,把制造业产业划分为高技术产业、中高技术产业、中低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并把航天航空、医药、办公和会计及计算设备、无线电和电视及通信设备、医疗和精密及光学科学仪器确定为高技术产业。

高技术产业化是指把高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商品,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过程和结果。这个过程也是高技术创新的过程。高技术创新是实施与实现高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途径。高技术产业化具有资金密集、群体化、超前性、高渗透性、产品生命周期短等特点。实施与实现高技术产业化需要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因素的有效投入和整合,需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客观需要,需要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经济、技术的基础(如大型实验装置、精密仪器设备、信息网络设施、创新试验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等)等方面的支撑,需要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文化环境(如创新观念或理念的更新与形成、创新网络建设等)。

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的实质是高技术创新的过程。仅就一个企业的高技术产业化过程而言,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1)高技术的发明和研制。创新者根据市场的客观需要,吸收企业外部或内部的高技术成果,产生出构想和设计思想,通过小规模的研究与开发(包括试制或中间实验),形成了小规模的高技术样品,使得高技术成果进入到实用阶段。(2)高技术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创新者对上述处于研制状态的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工艺、设备的检测能力、生产线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组织和运行机制进行大规模地研究与开发。(3)高技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创新者把上述样品投入到生产过程,通过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进行大规模生产,形成大规模产品。(4)市场开发。通过市场创新,即通过预测市场需要,建设销售网点,进行信息及售后服务、广告宣传等,使得高技术产品成为商品,并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高技术产业化的实施与实现,主要是依靠上述各个阶段及其相应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协作来完成的。

当一个企业的高技术产业化成功以后,其他相关企业就会对其进行模仿(创新),研制和生产与之相似的高技术产品,从而使得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一个企业扩展到其他一个或多个企业甚至整个行业或整个产业,从而实现了高技术的扩散。例如,美国的微软公司最先只是自己开发和研制出微软的一系列软件。但当这些产品被投放到市场以后,就有许多家国内外企业对其进行模仿,从而使得该产品在计算机产业中得到扩散。这个过程就是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扩散和渗透过程,是单个企业进行高技术产业化的后续过程或持续过程。

高技术产业化过程需要多个企业通过分工与协作才能完成。因此,高技术产业化推动了相关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打破了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界限。它要求企业、大学、研究部门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形成新的合作关系――国家创新体系。

高技术产业化的机制就是高技术创新的机制。它主要包括:(1)市场创新机制。它分为三种形式或类型[14]:一种是首创型市场创新,即率先推出新产品、采用新的广告宣传形式和促销方式、推出新的销售服务方式等。第二种是改创型市场创新,即对自己原来的市场创新模式进行改革,并吸收其它同类的市场创新模式,将它们加以综合,形成新型的市场创新模式。第三种是仿创型市场创新,即创新者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状况,模仿前两种类型的市场创新模式,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市场创新模式。(2)风险投资机制。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金主要来自捐赠资金和基金、公共和私人养老金、金融保险部门、企业、国外和家庭个人,并且建立了健全的管理体系:投资者首先评估企业的技术基础条件和应用前景、管理者的素质、企业信誉和管理机构,然后直接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并对其进行跟踪监控,以便既保证投资效益,又可以避免损失。我国的风险投资金则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和银行信贷等部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15]。(3)研究与开发机制。其主要体现在建立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管理机构,设立信息网络中心,建立研究与开发及技术引进中心,建立市场化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的申请和确立体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监控机制和以市场需要为价值标准的成果鉴定机制。这些新机制将有助于高技术产业化的实施与实现[16]。(4)官、产、学合作机制。实施高技术产业化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各方面的支持。政府主要实施教育培训、提供信息与环境(如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等),通过管理和监控研究与开发经费参与产业化。例如,美国拥有17个与科学技术相关的部和职能机构,还设立了研究与开发办公室,专门负责与地方政府、各个企业以及大学之间的合作研究与开发。(5)法律制度机制。美国将高技术创新法律化和制度化,先后制定了《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国家合作研究法》、《联邦技术转让法》、《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等,我国也制定了《发明奖励条例》、《自然科学奖励条例》、《科技进步奖励条例》、《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技术成果转让法》、《专利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税收政策规定》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如何适用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对于促进高技术产业化的实施与实现将起到重要作用。(6)激励机制。它主要包括技术入股机制(使掌握物质资源的“资本家”和掌握知识资源的“知本家”能够共享企业的产权)、股票期权机制(将公司的资产增值中的部分股份,奖励给在创新过程中做出贡献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税收机制(如允许分期分批地扣除高技术企业购进的用于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金,允许对高技术企业使用的先进设备加速折旧,允许高技术企业按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一定比例从应纳税额中抵缴所得税,允许高技术企业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设立各种准备金等)[17]。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336.

[2][9]关士续,王大洲。有关技术创新的几个认知问题[J].东北大学学报,2001(1):p115~118.

[3][11][12]柳御林。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p4,p6.

[4][英]约翰・齐曼。技术创新进化论[M].孙喜杰,曾国屏,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p339.

[5][1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p13,p234~241.

[6]陈晓田等。技术创新十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p2.

[7]陈文化,彭福扬。关于“创新”研究的几个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3):p28~31.

[8]傅家骥等。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之路[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2.p230.

[10]陈昌胜。知识创新读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p16~22.

[13]马名驹。高技术的创新与环境支持[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p33~36.

[15]宋东林,侯青。从美国技术创新机制看我国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构建[J].中国科技论坛,2003(3):p35~38.

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法 篇九

关键词:知识整体化;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030-02

一、引言

课程作为直接作用于人的教学媒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之一。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无论在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上,还是在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上,都存在着一些急需改革和完善的方面。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内训练与综合实践结合,构建符合现代工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对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知识整体化课程改革的探索”这一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深入的研究,就是为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二、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现行的高等工程教育,无论在教育思想和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及培养过程方面,都应做大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构成人才培养系统重要元素的课程改革,更是势在必行。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也直接影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具有行业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从单纯培养学术精英,到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再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渐进发展过程。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并通过相互之间的交叉与集成,诞生新的产业、行业与职业,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必然提出新的要求。这些高度交叉与集成的新知识、新技术,从过去的学科中划分出来,成为复合体,很难再用过去的学科知识归类和定义。应用型高等教育直接对接职业技术岗位,其专业本身是无法用我国的学科概念去归类和定义的。很显然,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培养,也不能用过去学科体系下划分的专业来定义和描述。因此,一种全新的、以职业技术岗位所需、紧密联系和依托地方支柱产业及相关行业领域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呼之欲出。我校以冶金行业为背景,教育和人才培养带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因此,遵从主要的行业需求特点,培养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定位。

受到精英教育和以学科定位划定课程的传统模式影响,以“知识输入”导向设置课程,其课程设置强调学科知识的全面性,即在全面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研究方法和基本规律基础上,致力于探索新规律,发现新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科领域。学科至上理念不可能有针对性地考虑企业对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现实需求,更不考虑如何应用知识去解决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其师资建设自然也是只注重和强调学术研究能力,不考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强调科教结合、科研至上,不考虑与企业合作,走产教融合的建设发展之路,等等。“知识输入”导向的课程设置弊端日益显现:内容重复,脱离实际,方法呆板,远离应用。由于精英教育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现行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合于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基于知识整体化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路

知识整体化就是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科知识的发展和补充。其含义并不是说所有的知识都必须由学校教育完成,并对学科知识进行简单机械的糅合,要求学生一并学习和掌握的,而是要求我们教育者,充分认识整体知识的价值取向和知识特点,并同教育对象的特质进行有机整合,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树立“整体知识教育观”。“整体知识教育观”是区别于以学科为中心进行的知识分割性的教育观,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当前的高等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知识整体化的课程改革的理念,具有系统性理论的特点,具体如下:

(一)知识整体化理念和思路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对于具有行业特点的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程,带有工艺及工程技术理论和实践需求的特征。主要需求知识面和知识体的整体性,而不是知识点的简单组合,这充分体现全面性、整体性的特点。同时组成课程的元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而且对实践环节的要求更多更深入更重要;还要有专题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点内容,因此,将各环节、诸单元、多方法的优化组合和调控,能使课程教学过程具有更加有效的功能,也充分显示其系统性。

(二)知识整体化理念和思路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层次性和影响性

知识整体化强调个体知识和方法不是孤立的。知识整体化理念和思路是在横向将课程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组合、链接、融合和优选,在纵向将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内容有机结合并延伸到专业应用领域,环环紧扣,相连无隙;在其课程系统的边缘,拓展相关的知识内容和应用领域,显示出知识整体化理念和思路具有的关联性、层次性和影响性。

(三)知识整体化理念和思路具有的运动性、发展性和开放性

知识整体化理念和思路强调课程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封闭的,充分体现出运动性、发展性和开放性。该理念和思路将课程系统作为开放系统,不断与社会环境有信息交流,汲取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和新应用,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并建立开放且有效机制,主动通过实验、实习、实训、科研和专业大赛,充实内容、优化形式、改进方法和求得发展。

(四)知识整体化理念和思路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知识整体化理念和思路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体现在本思路将传统的理论课程有机地与实践性课程相结合;将课程内的理论教学内容与设计性实验相结合;将课程与课外专业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课程与校外的企业实践相结合。突出优先考虑实践环节的内容和教学质量,将课程与多种实践教学活动结合,凸显创新性。

四、基于知识整体化课程改革的策略

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基础要牢,理论要实,专业要通,实践要多,应用要准。因此用系统论的方法对课程进行定义、充实、改造、调整、优化和整合,使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其“知识整体性”原则,即基础和专业的融合,机理和实验的融合,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课内和课外的融合,教学和实训的融合,学习和创新的融合。

(一)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知识整体化

随着现代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越来越走向整合,即在广博基础上的专精。因此,高校课程结构必须实现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合理结合,在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同时,也要强调知识的适用性、广泛性及知识整体化。

(二)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知识整体化

必修课程是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基本质量要求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选修课是照顾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满足个性发展需要而让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知识整体化是解决学生共性与个性、打好基础和发挥特长、激发学生好奇心、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执著的开拓能力;满足学生的职业兴趣及不同学科知识进行系统集成,充分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知识整体性、学科交融性和学生个性要求,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教学矛盾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支撑多样化与规范性相统一及拓宽专业口径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理论课和实践课的知识整体化

教师的教学主导思想和教学方法要改变以往以老师为主,讲得过细,强调过多,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树立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开发创新性实验。将实验内容与工程背景、科研项目相整合,同时注重实践性课程形式的综合化和科研化,与理论课程的并行推进、有机结合,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之中。

(四)课内课程和课外课程的知识整体化

将课外课程进行的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等全面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课内课程和课外课程的有机结合。把课外教学环节作为补充和延伸使学生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更富有层次,使其规模化发展。

五、结束语

通过基于知识整体化的课程改革,实现了教学理论创新。做到了即以技术逻辑为理论基础和以能力导向为理论基础的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教学环节的设计、实施和评估检验。转变视角,着眼于培养专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完整性,培养学生对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通过基于知识整体化的课程改革,实现了教学环节创新。重构了课程内容体系,重构了实践教学体系,重构了考核评价体系。大胆对传统实践教学环境进行重构。国内各大高校应该把如何使课程的内容整体化、综合化作为突破口,使传统课程之间的条块零碎和彼此独立的局面消除,从而促进内容的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积极创新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秀忠,雷传平,任旭芳,等。关于高等学校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学与管理,2005,(3):44-45.

[2]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6.

[3]欧捷。先见森林 后见树木――思想政治教学从“碎片化”向“整体化”的转变[J].新课程导学,2014,(33):8-9.

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法 篇十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

作者简介:徐新洲(1982-),男,江苏扬中人,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成果管理科科长,助理研究员;薛建辉(1962-),男,江苏启东人,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江苏 南京 210037)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林业大学2012-2013学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基层党组织在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的作用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009-02

党的十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一针见血指出要加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建设。在2012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前国家主席同志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视为核心,把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作为重点,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链条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不但成为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攻坚力量,而且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智力支撑者,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宏观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1]

高等院校的党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为国家高等教育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高等院校在践行科技创新的伟大实践中,怎样更好地体现学习型党组织的作用以及学习型党组织如何推动高校科技体制的创新和变革,是高校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过程中党组织面临的突出问题。[2]

一、学习型党组织在高校科技创新中的地位

1.强力的政治保障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提高行政能力的要求,是实现科学兴校的前提条件。高等院校科技工作创新和科技体制的改革是全国创新大局的核心组成部分,高校是不是能强有力依照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路线、政策,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研发能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不仅是实测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体制建设成败的准则,同时还是实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大小的参考标准。[3]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实践中的政治核心即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这样的党组织首先必须发挥政治保障作用,带头宣传以及贯彻执行党的相关科技服务的政策,引领全校科技工作者尽最大努力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服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2.思想库和智囊团

俗话说:思想决定出路。思想就是规划,就是确定相对科学的战略目标。高等院校科研梯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况对科技创新的能力及创新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学习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创新反过来又能促进学习的进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培养党员养成自主自愿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要求党员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保持先进性,永远走在时代前列。[4]学习型党组织是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开展的智力支撑者,这就要求党组织务必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来武装科技工作者的头脑,教育和引导科技工作者扎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以及国家科技创新大会的重要精神,建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形成锐意创新、争先创优的精神品质,把科技体制改革引入深水区,全方位推进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凝聚力和吸引力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的目的即让每个党员和党组织都得到提升。学习对于党员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学习以及实践,能逐步提高自身的修养,使自身的才智能更好支撑整体。高等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强调团队观念尤为重要,其团队的组成人员来自各不相同的学科,其背景必定具有差异,共同的价值观和认同感的建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要建取得这种凝聚力就要求党组织必须在其中起到先锋排头兵作用。[5]每一个党员都只是党组织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所有党员都有一个同样的想法,即更好地促进组织的健康、协调、永续发展,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广大党员个体就能够凝心聚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活动要密切围绕科技创新工作而开展,还要为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的发展服务,千方百计把党员干部锻造成科技创新工作的中流砥柱,把科研业务骨干吸引到党组织来,使党组织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心骨和后盾。

二、健全高校科技创新中的学习型党组织体系

1.规范党组织的领导

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的改革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触及到利益的诸多方面,要想取得成功就务必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只有把党组织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领导核心,方可引导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进。高校开展科技创新需要依靠很多力量,每一个单位都要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高校各级党组织是高校科技工作改革的发力者、发展蓝图的制定者、发展道路的决定者,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带头起到表率作用。特别是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正如俗语所说“大海航行靠舵手”。对党组织领导干部自身而言,只有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根据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持之以恒学习,有效地解决科技创新体制与机制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不被时展洪流抛下,才能担当起高校科技创新的领导重任。

2.选拔优秀党组织负责人

按照党性觉悟高、专业能力强的要求,甄选出优秀的组织负责人,由其具体实践高校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的改革目标。在科技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基层党组织是先锋兵,对于这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光从党性觉悟上考察还是不太全面的,科研技术能力则是衡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如果一线党组织的带头人不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则难于在行业中树立起权威,也难于在科技创新建设中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在高校具体实践科技创新工作中,上级党组织要安排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干的党员干部来辅助党组织负责人开展工作。同时,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崇尚科学精神,营造科技创新文化,遵循科研规律,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校科技创新。

3.做好宣讲师与传经送宝人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要做科技创新中先进思想、成功经验和科学理念的宣传者和传经送宝人。学习型党组织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者,是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和实践者。因此,做好科技创新和科技制度改革经验的宣传工作,则是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等院校学习型党组织进行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要依托党组织,党组织就要做好教育工作和党中央有关科技创新的战略大局,紧密围绕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创新努力的方向和重点任务,结合高校党组织工作的重点和学校科学发展的愿景进行,为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方向。[6]

三、拓展高校科技创新中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形式

1.坚持“三个学习”

丰富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方式对促进高等院校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工作影响深远。丰富多样的组织生活不仅能使党员活力充足,而且能更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7]高等院校科技改革和创新战略实践进程中基层党组织的学习要围绕三方面来进行。首先要向书本学习。从书本中获得“活水”是高校师生党员是最直接、最常用的办法,向书本学习要着重学习科技创新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历史知识。其次向实践学习。各级党组织要向师生的科研活动学习,要服务于师生的科研要求,反过来又还要组织广大师生向实践学习,让实践检验理论,让理论又回到实践,从而用全新的思路提出进一步促进学习和发展的新办法,把学习和实践充分结合,做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最后还要向群众学习。科技工作要想取得丰硕的成果,深入群众就是必经之路,观察科技发展动态,了解最新科技成果,虔心向群众求教,互通有无,共同促进。

2.坚持“二个结合”

根据高等院校科技工作的发展特点和建设规律,学习型党组织要注意两个方面的结合:第一是党组织活动和科技工作的结合。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只有遵循科学精神、自由探索、质疑批判,组织活动方可更进一步地团结众心,更好地服务工作。[8]譬如可以动员党员开展科技创新争先活动,可以结合科研项目申报审批,研究经费的科学管理,过程控制等机制体制改革,组织党员攻关前沿问题等具体措施来体现科技创新的党建特色。第二是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的结合。除了进行常规的集中式学习外,还可以考虑充分采用新媒体,增加以前没有的活动方式。例如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科技工作创新与改革网上支部”,开展网上民主生活、网上讨论、网络交流经验等新形式活动。可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开展前所未有的组织活动来推动高校科技创新。

四、结语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创新型国家创建中地位重要而突出。科技创新工程具有复杂性,高等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深刻把握时展的脚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崇尚科学精神、营造科技创新文化、深化体制创新、优化科技创新机制,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就是提升学习型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激励其改革创新精神,发挥学习型党组织的政治保障、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以科学的发展思路指导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的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但能为高校科技创新保驾护航,促进创新要素活力释放,而且对学校全局持续稳步发展,提升学校自身内涵,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建强,黄海洋,陈鹏,等。创新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党组织设置方式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9,(1):58-62.

[2]黄海洋。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J].高校党建,2008,(7):42-43.

[3]嵇友山,杨军,等。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建设高校学习型组织[J].教育与职业,2012,(6):46-47.

[4]万启常,伍爱友。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学科建设的指南针、驱动器、孵化炉[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16-18.

[5]邓峰。高校科技创新全息系统的构建与运行[J].教育与职业,2011,(12):46-47.

[6]陈永正,关爱和。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谈科技创新[J].中国井岗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5):134-135.

科学创新 篇十一

“博学”动机多来源于“兴趣”和“需要”。

一是科学探索需要博学知识。因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体,科学之所以可以分解为单独的门类,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当人类对于客体的科学认识逐步提高后,科学必然会走向汇合贯通。基于科学分化和综合的矛盾运动形成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科学上“分久必合”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这种规律下,要求科学探索从多学科多领域,用系统论的观点,动态地考察科学认识过程,把握事物之间、学科之间、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达到系统的科学认识; 二是科学思维需要博学知识。因为“博学”能带来更多的信息,信息多思维开阔,能在思想堵塞时,打破学科间或领域间的限制,突破条条框框和陈规旧律,促进多种信息和思想的相互交流、交叉、融合,使思维处在激活状态,从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从思维方式上,科学探索不仅要求研究者积极接收其他领域信息,在信息系统中达到转换思路的目的;而且要求研究者要努力摆脱定势的、僵化的、受条件限制的思考,进而产生思维的突变;三是科学方法需要博学知识。科学史表明,科学与方法同生共长、形影相随。任何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的结果。没有研究方法就没有科学。因此,在从事科学研究时,必然要运用各种科学研究方法。

“博学”对科学发展也有着创新作用。

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法 篇十二

1、传统思维方式和近代科技文化示弱心理的制约。传统思维方式形成、巩固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它以原型模仿为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思维方式局限于力图实现与原型的一致,具有保守性、模仿性等特点,它渗透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思路和活动之中,束缚了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的发挥。近代工业化社会以来,世界文化冲突主要是以科技为支柱的对抗形式出现的,在这场文化较量中,我国传统文化在科技层面处于弱势,由此导致了科技文化心理示弱。科技文化示弱心理削弱了人们的创造自信和勇气,表现为对西方科技的崇拜,依赖引进,机械地模仿。

我国近代以来所走的以模仿为主、创新为辅的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思路,正是传统思维方式和科技文化示弱心理影响下的产物。传统思维方式、科技文化示弱心理与“守祖训,循道统,重形式,守中庸,排斥离经叛道,压制变革求新”为主调的中国传统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环境的氛围,共同制约着企业的创新精神,弱化人们的技术创新自信,扼杀人们的个性和冒险意识,阻碍企业技术创新。

2、科技与经济的二元运作体制的制约。目前,尽管我国已在经济领域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现行的科技体制仍然是一种以计划为主的行政性运作体制。经济科技的二元运作体制与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不仅制约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意识和地位的确立,而且造成了技术创新主体过于集中于科研院所和高校,使大部分科技力量游离于企业和市场之外,使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生产相脱节,科研成果的供求矛盾突出、转化率低。据统计,我国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研究开发机构占80%,而美国仅为6%;我国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近三万项,其中只有两成左右成果转化。为改变这一状况,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星火计划、863计划、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技术创新工程等,颁发了《科技进步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科技成果商业化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了许多技术市场和中介机构,对科研院所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效果仍不理想,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一方面,科研机构持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却找不到市场;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却苦于有钱而找不到合适的技术成果,以至不得不以苛刻的条件、花费大量资金从国外引进国内能开发的技术。对此,科研机构责怪企业对技术成果的成熟度要求过高;而企业则认为科研机构所提供的技术成果往往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还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二次开发。其实,这一冲突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其实质是技术创新主体与企业经济活动相分离,科技活动的市场机制薄弱,科企双方还未找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风险的承担和利益分配方式。为此,必须进一步消除体制障碍,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市场驱动作用,探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开发应用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与模式。

3、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意识淡漠,内部机制残缺,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尚未充分发育,许多企业还没有真正融入全球市场竞争,直面生死存亡;我国现行科技体制的行政性又制约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确立;再加上重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大、周期长,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技术创新又缺乏利益、风险保障机制,远不如仿制与小创新见效快。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性,影响了其技术创新主体意识的确立,造成了企业内部创新机制的残缺。一是人力投入和人才培育机制残缺。科技人力资源是技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科技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分配、使用情况。因而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培育和提升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尚未健全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并从人力投入和组织编制上加以保证;二是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目前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融资渠道不畅,仍把国家投入作为主渠道,投入渠道单一,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投入多少主要由企业领导人决定,制度化、法制化水平低。我国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3%,而国外已占销售额的20%;三是民主参与机制残缺。目前企业实行的“全员合同制”,具有浓厚的雇佣关系性质,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大为削弱,企业缺乏民主氛围和有效的讨论争鸣机制,许多企业尚未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合理化建议的收集、分析、采纳制度,民主参与渠道不畅;四是奖励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缺少与《发明奖励条件》、《自然科学奖励条例》、《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专利法》、《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等法律法规配套具体奖励制度,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不够合理,并存在重物质、轻精神,忽视人文关怀和人文环境建设的现象,这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全体员工的创新的积极性和智慧,也难以留住和吸引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

4、我国现行的技术创新战略发展思路的制约。我国近代以来所走的技术创新战略发展思路是以模仿为主、创新为辅。企业受此战略发展思路的制约,其技术创新多在低层次、低水平上进行,影响了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中心的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力的形成,由此造成了技术产品的仿制性和自有知识产权低量性。以生物制药行业为例,我国独立研制开发的生物新药占世界比例不到5%,大多数西药都是仿制药。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生物制药行业,也广泛存在于其他行业。由于该原因,我国加入WTO后,致使许多企业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遇到了非关税壁垒和知识产权问题,其中以纺织、农产品、机电产品、玩具、医药等行业最为严重。2002年春节刚过,我国出口到欧盟国家的DVD产品被当地海关扣押,原因是没有获得知识产权认证。一年来,我国DVD行业一直忙于与国外企业的专利谈判。谈判结果是我国每台出口DVD要交纳4至5美元专利费。与我国内销DVD的专利收费的谈判还在进行之中,谈判中,国外专利企业向我国提出了每台13美元的开价。目前,我国上市的不少产品随时都有可能被,正在开发的产品也随时有可能因知识产权而夭折。大笔专利使用费的交纳,严重地削弱了我国企业的竞争能力。

5、国家的信息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不强,企业把握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捕捉创新机会的能力薄弱。国家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情报服务,保证企业和科技人员合法获得信息情报资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以科学的手段和敏税的目光预测预见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和市场走势,通过长期持续的科研投入,牢牢把握科技制高点,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捕捉创新时机,开拓市场,是一切成功企业的共同点。而我国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意识、制度和能力上缺陷。企业往往不注意运用科学手段预测和把握技术和市场变化趋势,分析竞争对手和自己的优势和缺陷,确定和选择自己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主攻方向。有些企业很少进行市场调查,只凭经验对市场进行估计;还有些企业虽然比较重视市场调查,但主要依赖于销售人员和服务人员,缺少技术人员参与,难以精确把握市场需求点及原产品的缺陷和市场对技术创新的要求。

二、对策与建议

1、完善外部激励、保障机制,优化社会环境,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具有经济性的技术活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解决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的关键。这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转变和完善政府职能,发挥好政府、政策和法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促进和保证作用:1)加快规范化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步伐,让企业真正直接面向市场、面向世界,让市场竞争告诉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和必由之路,创新虽有风险,但不创新则必然遭到淘汰;2)通过经济杠杆、财政税收政策等激励约束机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3)尽快建立风险投资体制,创立新的创新政策工具,如风险资本、公共采购、中小企业促进等,为企业技术创新分担风险,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利益保障水平,推动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4)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企业组织创新和参与创新竞争提供社会通则,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保障体系和社会环境。

2、调整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发展思路,努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能力。如前所述,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企业所走的是一条以模仿为主、创新为辅的技术创新发展之路,结果造成了竞争白热化,出口遭遇技术壁垒,回报越来越少,甚至遭兼并淘汰的境况。实践证明靠模仿就能生存和发展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伴随知识经济而来的全球化市场竞争要求我国企业必须实行差异化战略,改变以往的技术创新发展思路,走以自主技术创新为中心的核心能力培育之路。为此,政府要发挥好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作用,选择市场容量大、发展前途广、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我国具有优势的技术强项领域作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重点,给予投入和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和各方面力量进行配套投入,联合攻关,保持和扩大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竞争优势;同时企业必须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发展思路的束缚,克服科技文化示弱心理,深入调查研究,做好信息收集分析整合工作,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与市场的发展趋势,从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扬长避短,寻找企业的核心能力,制定企业长远发展战略,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技术创新,在模仿和消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超越和自主创新,并把自主技术创新贯彻于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全过程。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努力和长期积累,逐步形成以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为中心核心能力,创造出自有知识产权含量较高或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牌产品。

3、加强企业制度创新,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员工是企业自身技术创新的力量源泉,必须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浚通员工创新思维的泉眼。而当前企业的劳动制度、产权制度和奖惩机制的某些缺陷,却障碍了员工的创新积极性的发挥。对此,首先要进行产权制度创新,积极推行员工优先与自愿持股制度,向优秀员工派发激励股,弥补“全员劳动合同制”缺陷,塑造员工的双重身份,引导员工由劳动者向所有者转变,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主人意识;其次要建立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的期权制度,将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的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的产权或期权,注重长期激励,并使其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吸引和留住人才;再次,创建物质激励和人文情感关怀有机结合的企业激励机制和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以主人翁的积极姿态投入到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去,把群众的智慧变成创新的技术涌流。

4、实施技术创新人才战略,建立学习与创新的互动机制,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缺少高素质的顶尖技术创新人才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为此,企业必须关注和加强技术骨干的培养,有条件的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需要,创设各种优惠条件从国内外聘请、引进一些专家级技术创新领军人物,力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家群体队伍。同时,企业的一般技术人员和员工的创新素质和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基础。为此企业必须加强全体员工培训,着力提升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企业员工培训不同于院校培训,它有自己的特点,实践性、针对性强,工、学矛盾突出。为此,企业必须树立企本培训理念,以企业为主要培训基地,探索适合企业技术创新教育的特有培训方式和渠道:1)加强危机感、紧迫感教育,营造学习氛围,培育员工的学习欲望和创新意识。2)建立学习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互动机制,开展岗位反思行动研究和创新教育。引导员工总结和分享岗位技术隐性经验,学习技术创新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开展岗位技术项目研究,进行群众性创新活动;结合课题项目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研究;开展科技人员与普通职工、管理人员和消费者及国内外同行的对话与交流,开启科技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创新思路;建立企业科技人员定期进修制度,通过请进来、送出来的办法进行岗位技术和人才培训,让科技和经营管理人员带着问题和项目去攻读博、硕士,在与导师互动合作中学习、探究和创新。

5、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有效合作的机制与模式。技术创新是经济活动,企业技术创新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驱动作用,积极寻找科技与市场的结合点,达成研究开发一体化,不断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科技与市场结合的关键在企业,推动技术创新的是企业,科研机构无法独立完成技术创新。产学研联合是科技与市场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但行政性的科技创新体制和传统的科研、生产人为分工,障碍了产学研的有效合作。为此必须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有效合作的机制与模式。一要进一步加快应用型科研机构的企业化改制步伐,迫使其直接面向市场找饭吃。二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和技术创新的欲望和需求,迫使企业积极主动地寻求与科研机构合作。目前我国的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很薄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拥有科技、人才、信息、仪器、设备、实验室等多方面的优势,要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法律手段,推动企业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一资源,创造条件吸引他们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三要积极探索各种利益分享机制、风险分担机制,根据平等互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寻求产学研多形式的合作,着力解决企业的重点、难点课题,实施技术创新联合开发工程。如委托研究、合作开发、产权转让、股份合作、兼并重组等,把企业与科研机构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技、资本、生产各自优势,实现功能互补,使之成为血肉相联、生死与共的利益共同体。

6、增强信息意识,正确把握科技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时捕捉技术创新的机遇和机会。

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法 篇十三

关键词:创新思维;科技创新;作用机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203-02

一、创新思维的内涵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克服惯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即建立新理论,提出新设想和新方法。创新思维的运用目的,就是用新眼光看旧问题,克服思维定式,从而打破常规求得创新。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三者都是看似不同实则一致。因为科技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这些的基础都是新思想的产生,就是打破原有思维上的新思维,新主意。因此可以说创新思维引领着科技创新。

二、创新思维的类型

1.创新思维的新异性。任何事物都是在不停的改变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是完全不存在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的,这就需要人们的思想也在时时刻刻跟进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创新思维的新异性就表现在这里,“新”是指创新思维的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固定的思维模式,会有一种新的思考方法来处理事情,从而产生新的解决方法,创造出更好的解决成果。“异”是指创新思维也是一种求异思维,“积极的求异性是指在认识过程中,着力发觉客观事物间的差异性,现象于本质的不一致性,已有知识的局限性。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和已有权威性理论持分析、怀疑、批判的态度、奇异的实质在于创新。”[1]

2.创新思维的发散性。发散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主要特征。发散性是指人们的思维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敢于打破常规,用新颖的思路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发散可以使人们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的闪光点,让思维尽量扩展。

3.创新思维的开放性。创新思维的开放性是指,要突破狭隘封闭的思维,避免把事物独立、割裂起来看。“所谓开发型思维方式,就是指人们在观察、分析客观事物时,使自己的思维超越既定的时空界限,以天下之长补己之短的一种思维方式。”[2]

三、创新思维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实力的体现。科技创新能力形成需要以下因素:良好的文化环境、较强的基础条件以及有效的制度支持,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创新理念。人类社会中,完成一件事需要人、财、物三者的结合。因此,可以说,科技创新能力需要的是创新理念,而理念的创造者是人。科技创新就是人、财、物三者的自然有效结合,实现理念的商品化,而这就是创新思维的作用。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寻求最优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或办法。现实的世界是发展着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流变的过程之中。旧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没有解决或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他们或依然存在或以新的形式而存在,同时又会不断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人类始终面临着不断探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任务,面临着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和不同的解决方法的任务。

影响创新的最大的主观障碍就是思维定式。所谓思维定式,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的思维对当前思维的影响。当我们长期处于某一个环境,多次重复某一活动或反复思考同类问题时,头脑中就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一旦我们再碰到同类问题时,思维活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受这种思维定式所支配。思维定式对人们平时思考问题大有帮助,它能使思考者在处理同类或相似问题时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不走或少走弯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大大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思考效率。然而。当人们面临新问题时,就需要有新的思考程序和思考步骤,此时,思维定式就会起阻碍作用。因为,人的思维一旦局限在思维定式的框架内就会一条胡同走到底,而想不到其他的思维通道。此时,只有突破思维定式,另辟蹊径,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创新性思维不是离开一般思维的“天启”思维,而是一般思维形式的共组。首先,创新性思维是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没有漫长而且有耐心的演绎推论,就没有丰富的直觉。”“从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直觉性的,而从一般到特殊的道路则是逻辑性的。”

在进行创新思维的过程中,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互为补充的:在逻辑方法还走不通的地方,就需要用非逻辑方法开辟新的通路,而当非逻辑方法已打开通路后,又必须及时地在从旧认识到新认识之间架起“逻辑的桥梁”。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于创新同等重要。只运用发散思维,不重视收敛思维,就会胡思乱想,一事无成。只运用收敛思维不重视发散思维,则会因于成见,难干创新。在思维活动过程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靠运用习惯的、传统的思维方法,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它要求有独特的、新颖的、创造性的思想方法,这就必然要打破现成的框架,冲破传统的约束,而这就是创新思维的价值所在,而这也是科技创新的需求。

四、创新思维培养路径

149 6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