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工作范文 > 工作范文

材料采购制度优秀7篇

时间: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下是美丽的编辑为家人们分享的材料采购制度优秀7篇,欢迎参考。

材料采购制度 篇一

为规范我院医用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资金效益和采购工作的透明度,保证医用耗材的质量及使用,保证病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患者知知情权,以最大限度保证合理收费,合理诊治,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是指,植入性医疗器械、介入性医疗器械、美容填充产品等较长时间进入人体深在组织的产品。包含:骨科植入、填充材料(各种接骨板、髓内钉、人工关节、脊柱内固定器械、记忆合金、人工骨等),各种填充材料(乳房填充材料、人工鼻梁、眼内填充材料等),各种支架(血管支架、前列腺支架、胆道支架、食道支架、栓塞器材等),其他植入材料(各种吻合器、人工晶体、疝修补片、人工血管、心脏起搏器、人工瓣膜等)。

二、对于卫生部集中招标的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的选用必须在《卫生部全国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中标目录》内选用。原则上只采购招标产品,非招标产品不予采购。

三、临床确需且未列入集中招标范围内的医疗器械高值材料,经分管领导同意并经申请审批后,由采购办从经认定的供货商,按议价程序采购,议价由申购方、供货商、采购办三方共同进行,并严格执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并履行质量验收手续。

四、由设备科对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供货商及产品资质,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查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其附件《医疗器械注册登记表》,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授权书,及销售人员的身份证件,并将所有相关证件复印件存档备查。

五、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只能从具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具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置,所有拟购置的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都必须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有效注册证,否则禁止购买。

六、临床科室凭经审批的《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审批表》向设备科申请。采购员对经审批的项目按招标合同进行采购,在购置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审核证件并将相关资料收集汇总备案备查,《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审批表》同患者的《高值耗材、植入医疗器械使用验收登记表》一并保存。

七、订购的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到货后,由采购员与保管员办理产品交接和验收入库手续,验收内容包括产品外观质量、包装及规定的包装标识(即注册证书编号、产品批注文号)、生产批号、生产单位、型号及规格、合格证等,无菌类高风险器械耗材还要查看灭菌批号和灭菌失效期、进口产品必须有中文标识。由保管员对产品的编号和条码进行登记,登记后同患者的《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审批表》、《高值耗材、植入医疗器械使用验收登记表》一并保存。

八、验收合格入库的器械,由保管员办理相关手续并通知申购科室领用,以保证诊疗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验收不合格的货物,采购员要及时办理退换货的事宜,同时通知申购科室,以便协调相关事宜。

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采购流程图

临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在科室内部经病例分析讨论确认后方可提出申请,并填写《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审批表》。

临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在科室内部经病例分析讨论确认后方可提出申请,并填写《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审批表》。

进行相应的审批。

采购员按经审批的《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审批表》所列产品,和招标合同联系相应供货商进行采购。

到货后,由采购员与保管员办理产品交接和验收手续并对产品的编号和条码进行登记。

验收合格入库的产品,由保管员办理相关入出手续并通知申请科室领用。

验收不合格的货物,由设备科办理退换货的事宜。

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采购流程图

临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在科室内部经病例分析讨论确认后方可提出申请,并填写《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审批表》。

临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在科室内部经病例分析讨论确认后方可提出申请,并填写《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审批表》。

进行相应的审批。

采购员按经审批的《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审批表》所列产品,和招标合同联系相应供货商进行采购。

到货后,由采购员与保管员办理产品交接和验收手续并对产品的编号和条码进行登记。

材料采购制度 篇二

关键词:施工企业 材料采购 内部控制

一、施工企业材料采购采用的运行模式

施工企业一般都实行传统的两级责任制采购运行模式来管理企业材料采购。一级是管理公司本部物资的采购,主要管理企业计划、采购、存储材料工作;一级是工程项目物资管理部的采购。以往施工企业基本上都采用项目法控制企业项目材料采购。这种采购运行模式关注的重点是供应商之间的商业交易活动,而忽视了交易价格的问题,使需求方对相关信息反应迟钝。

为了减少这些弊端的产生,施工企业结合现代管理模式,营造第三方采购模式与集中采购、分散配送模式,从根本上解决采购材料信息滞后,需求方对信息反应迟钝的现象。

二、现阶段施工企业材料采购的现状

目前,施工企业管理层只重视生产开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企业内部的经营与管理的重要性,使用项目成立时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流于形式,无法切实的贯彻执行,使企业在材料采购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由于供需双方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使得施工企业在进行材料采购时所取的相关信息不对称,给企业的交易成本来了一定的风险。

第二,由于施工企业只能在事后对采购材料的质量和供货期进行把关,对所购材料的质量无法保证。

第三,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往往将工程所需材料采购完,搬运到施工现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材料的保管费用,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企业流动资金。

三、施工企业缺少材料采购内部控制可能带来的风险

(一)采购合同的风险

合同给施工企业所带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施工企业对采购人员的监管力度不购,使供应商有机会与采购人员串通,在合同中虚报材料价格,一方面供应商可以将质量不合格的产品销售出去;另一方面采购人员可以套取一部分企业资金,给施工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施工企业与供货方所签定的合同条款不够明确,使采购成本有所上升。施工企业在准备材料时多少会出现不足的现象,再加上对所需材料信息的不足,往往会给供应商提高材料价格的机会,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在订立材料采购合同过程中,运输条款和结算条款签定不够明确,会给以后的运费和结算来很多的不利,给施工企业带来有形和无形的损失。

(二)采购成本的风险

影响施工企业材料采购成本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采购前期费用的影响。一般在施工项目确定后,企业都会将所需材料以书面形式拟定出来,供应部门会着手执行采购活动,经过市场调查、质量评审等一系列前期采购工作,最终确定采购方案。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出现信息不真,采购费用过高等现象出现。

第二,对所购材料的价格、批量、质量的影响。首先,工程项目所需材料的数量是一定的,因此采购材料的价格的高低会给工程的成本带来很大的影响;其次,减少施工过程中对材料储备管理费用的开支,一般施工企业都会按批量采购,但采购的次数越频繁,数量越少,相应的采购运费和采购价格也会越高,同时也会影响项目的施工成本,这就需要施工企业控制好采购材料的批量和每批采购材料的数量。

四、施工企业如何建设内部材料采购控制机制

(一)以供应链理论为基础建设施工企业材料采购内部控制机制

施工企业的供应链是从工程项目的有效需求出发,经过对信息、运输、资金的控制,从工程项目中标到工程的施工、竣工以及最后的售后服务,将材料的供应商、项目的施工企业、消费者等连成一个整体的供应链结构模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节省了时间,也为工程项目节约了成本费用,同时也提高了采购人员的工作效率。

1、提高企内部对材料采购相关信息的管理

施工企业对于建筑材料到货的准时性要求非常高,因此,施工企业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但能够促进企业的各部门共同协作,而且能够确保企业各环节工作的协调运行。同时,施工企业还应该建立一个电子材料供应链管理系统,与供应商共享材料供应全过程,使供需双方达到双赢的局面。

2、加强对供应商的相关信息的管理与评价

施工企业应该将收集到的供应商信息进行整理归档,结合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对供应商的结合经营能力进行评价,这是施工企业在建立材料供应链之初的准备工作。其次,施工企业还要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将结果提供给供应商,以促使合作双方不断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二)强化施工企业材料采购成本的管理控制

1、编制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

采购部门要根据工程部门提供的材料用量定预算,在扣除库存材料的基础上,编制相应的材料采购计划,并经过主管工程的相关领导签字以确认材料采购计划的合理性。主管工程的相关领导在审批过程中,要严格审批材料的用量与材料种类,避免出现采购材料数量过大、品种不全的问题出现。合理编制材料采购计划,可以杜绝盲目采购材料、积压工程材料,也可以降低采购成本,确保资金合理运用。

2、制定科学的材料采购监督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应该实行分权管理制度,对材料采购的决策权、执行权、验收权、结算权和使用权进行管理。使施工企业的材料采购监督管制度形成自控、连控与监督的一整套、连续的采购机制。采购部应该对所采购材料的质量负责,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实现施工企业的内部材料控制制度。

实行事前的监管,事中的管理,事后的考核。事前要编制采购材料成本指标;事中要对采购过程进行分析和检验,寻找最佳的降低成本的方法,以及最适合本企业的采购管理制度。事后考核是对企业实施的采购成本控制工作所产生的效应的评价,对于不足之处可以尽早发现,加以改正。

加强对材料采购的检查和监督是确保施工企业材料采购行为的规范、也是保护施工企业利益的重要防线。材料采购应包括9个环节,即制定材料采购计划、审核计划的合理性、向供应商询价定价、与供应商签订材料采购合同、根据合同相关条款验收采购材料、施工企业根据送货单据与签订合同进行来料成本核算、根据财务核算数据支付相应的产品款和施工企业项目进行开发时领用产品等。施工企业要对每一个采购环节的合理性和准确度进行监督,保证材料的质量,不弄虚作假,减少因对采购人监管不到位而导致的成本加大。

3、选择合适的材料供应商

施工企业在进行材料市场调查过程中,应同时收集产品供应商的相关信息,尽可能的了解供应商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能力、以及所购买的产品价格在同等市场产品是否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以便施工企业估算工程所用材料的成本和比较各供应商之间的产品价格的高低,为施工企业确定合理的采购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束语

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工作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完成质量和进度,以及项目最终的施工成本,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对材料供应市场的情况做出快速反应,以满足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需求。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对材料采购全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管理,使施工企业与材料供应商之间实现无缝交流联结,从而提高企业对材料采购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施工成本,增强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材料采购制度 篇三

[关键词] 施工企业;现场材料;内控管理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一、施工企业现场材料管理特点分析

现场材料管理就是及时地为施工工地提供材料保证的经济活动,是施工企业主要的经济活动,是工程按期交付使用的关键。根据施工企业自身特点分析,现场材料管理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施工现场库房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项目经理在库存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好现场材料的特点,在材料保存和仓储建设寻找新的平衡。二是工程材料形体庞大,品种繁多,运输难度较大,材料的管理和供应要根据施工现场进度进行采购。三是施工企业所面对的客户较为单一,工程产品具有量身定做的特征,这就要求施工方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完成,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就是现场材料的控制。四是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材料信息系统建设。施工企业核心体系就是供应链体系,主要是以施工企业为主体的圆环型体系,信息系统可以及时关注库存和材料使用情况,是整个施工企业的中枢系统。五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是以现场材料为核心,要加强现场材料的考核评价,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

内部控制理论产生于18世纪的美国,内部控制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一是内部牵制阶段,主要是不相容的职务相分离;二是内部控制制度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制度建设和完善阶段;三是会计控制管理阶段,主要是通过财务分析和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和控制;四是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主要是内部控制内容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五是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主要是完善了内部控制概念框架和风险管理概念框架,形成了一贯性和整体性的框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逐步发展和完善。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具有不可复制性和单一性,投资项目数额巨大,施工周期较长,需要建设方投入大量的资金,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通常建设周期较长,按照完工百分比确认工程项目的收入和成本。施工技术较为复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施工中受地质影响较大,对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安全、质量的控制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包含五个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内部监督。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部分内部控制制度未能结合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与管理流程,部分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未能起到管理控制的作用。风险控制意识较为薄弱,监督力度不足,施工企业面临的各种施工风险加大,工程材料的实施监督管理和控制较为薄弱。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信息与沟通,施工企业需要多方配合,人员管理难度较大。施工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较为薄弱,缺乏预算控制和过程控制。施工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投资大、项目周期较长,资金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较大。

施工企业现场材料的管理面临的工程风险较大,面临的风险具有多样性,材料采购量大,涉及的材料种类较多,除了面临市场风险外,还存在操作风险、质量风险和操作风险。材料采购、使用风险频率较高,材料损失风险较大。

三、施工企业现场材料管理现状分析

1.材料采购目标不明确,存在认识误区

施工企业对现场材料的采购重视程度不够,对采购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认为采购不如施工重要。在采购过程中,只是由物资部经理授权审批后即可采购,授权层次较低,容易存在管理漏洞,出现暗箱操作,在施工企业中容易出现采购人员的逆向操作。材料采购往往是采购价格较高、服务水平较低,产品质量较次。施工企业采购成本和采购风险较大。材料采购后,对于不同的材料,未对材料进行妥善保管和保障,不区分重点,容易造成现场材料的损耗,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施工质量。

2.现场材料管理制度不完善

施工现场是施工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主战场。现场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属于生产领域物料消耗的过程管理,是施工企业物料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现场材料种类较多,包括水泥、泥沙、建筑板材、各种磨具模具、易燃易爆品和周转材料。企业只是制定了相关使用规定和存放管理规定,但是尚未形成制度性的约束,也没有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评估和约束。材料的采购、使用、回收是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而不是现场管理这一阶段。现场材料的管理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相应的制度约束,管理职责不明确,职责划分存在相互交叉。没有建立起现场材料管理的流程和制度。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材料使用统计评价标准,致使相关管理办法流于形式,发挥不到内部控制的作用。

3.施工现场人员混杂,材料领购不登记

施工现场由于多个工程队干不同的工程,施工现场工程人员、工程队施工人员、材料供应人员较多,人员流动性较大,库存管理跟不上,不同施工对领用一批材料,无法区分各工程队的材料成本,导致材料管理混乱,管理难度较大。部分人员领用一些低值易耗品材料不登记,材料分配统计存在一定的误差。材料管理体系不健全,由企业法人管理控制项目进程,项目经理分管现场材料的机制制度尚未建立,项目经理权责不明晰。

4.现场材料浪费严重

在实施现场材料管理过程中,建筑材料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在现场材料的采购环节,没有按照采购要求进行按需采购,采购的材料保管欠妥当,在材料的使用上缺乏严格控制,在材料的使用和领用上尚未实施限额领用制度,施工班长或工程人员领用材料上控制不严格,领用较为随意。对现场材料缺少专项管理,浪费现象严重。例如在一些木块的使用上,往往规划设计不当,没有充分利用边角料,材料损耗较大,废料的回收上也存在随意丢弃的现象,随建筑垃圾一块外运了。现场人员对材料的管理没有落实到相关人员身上,只是以班组为单位,缺乏必要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于一些小的现场材料,没有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看管,往往缺啥拿啥,管理控制较为混乱。

5.现场收料计量签收不规范

现场收料计量不准确,材料签收不规范。例如工程中钢筋等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是点根数换算成重量的,材料员偷懒或其他原因,在收料过程中随意地签收了发料清单,实际到工地现场的材料存在短斤缺两的情况。混凝土等材料一般都是灌装进入施工场地,一车是否满载进场不能确定。

四、完善现场材料内部控制的意见建议

1.明确材料采购与供应管理的目标任务

施工企业现场材料管理要明确管理目标和任务,确保提供不间断的物料供应和服务,以便施工企业能够正常运转。施工企业一旦缺少材料会停工,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隐患。要保证库存材料的供应,采用VMI供应管理模式,确保最低库存,减少材料的仓储成本。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线,要始终将材料质量作为材料采购的首要条件,假冒材料会给国家、集体带来巨大损失,要严把质量关,在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制品的质量上要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将质量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要及时发现有较大的具有一定实力的供应商,分析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和产品质量,建立发展同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将采购的现场材料标准化,严格审核材料,按照指定的材料标准进行标准化采购。

2.完善材料招投标制度和大宗材料竞标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材料招投标制度和大宗材料竞标制度,强化材料供应商的准入机制和竞争机制,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实现材料采购的制度化、公开化和透明化,为工程项目节约成本,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组建由主管副总经理和物资管理部、财务部、法务部等部门人员组建招投标工作小组,负责供应材料的招投标和竞标工作。有条件时建立现场材料采购供应商评价评审制度。保证供应商的评审工作公正、公平、公开,防止暗箱操作。

3.建立现场闲置材料管理制度,加强库存管理

为充分发挥闲置材料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现场闲置材料的管理,必须建立现场闲置材料管理制度,降低施工成本。要做好材料的调剂工作,统筹各项目工程用料安排,制定材料使用调剂方案,对闲置材料转让拍卖进行论证分析,各施工队要积极配合闲置材料的处置和账务处理工作,减少库存。加强库存管理,可以采用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及时满足施工工程的需要,可以对库存材料以ABC分类管理的方式进行,提高库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4.建立健全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要进一步树立内部控制管理的理念,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库存管理、预算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进一步优化现场材料内部控制管理环境,建立决策、监督一体的内部控制体系。要建立层层目标责任制,出现内部控制问题责任倒查。加强领导集体决策,探索实施工程队末位发言和总经理不分管现场材料工作。加强关键控制点的管理,进一步加强风险评估。确定好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风险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财务战略、投资决策、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等重要决策加强风险识别和控制。加强材料预算管理控制,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执行。

5.严格材料签收,规范材料计量

现场材料的入库和签收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材料入库登记和领用制度。加强现场控制审核,工地设“地秤”,进场车辆过秤,出场再秤,差量可以估算实际材料量。

[参 考 文 献]

[1]沈泽勋。S公司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改进策略研究[J].兰州大学,2013

[2]靳瑞萍。建筑施工企业内控管理初探[J].会计师,2014

[3]赵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塑胶地板项目施工规划与实施策略研究[J].吉林大学,2014

[4]曾华华。探讨制造企业材料内控管理中ERP的运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4

材料采购制度 篇四

关键词:工程项目;合同;进度控制;费用控制;材料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承建好一个大型项目,不仅要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各方面工作,而且要考虑到各方面管理工作的关联性、制约性,做好在工程项目综合管理和控制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工程项目进度、费用和材料的综合管理和控制,从而使工程项目产生更大的效益。

1.概述

为了对工程承包项目的进度、费用、材料进行综合管理和控制,大型工程公司需设立项目控制部,以加强对整个项目的系统控制。项目控制部各专业控制人员负责项目费用的估算和控制,进度计划和控制,设备材料的控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监控和报告等。

一般控制管理人员包括控制部经理、进度计划工程师、费用控制工程师、设备材料控制工程师。控制经理负责组织编制和修订组织分解结构(OBS)、工作分解结构(WBS)、项目控制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1.1进度计划工程师

负责编制项目总进度计划和系统进度计划,审核设计、采购、施工、开车进度计划,并监督、检查进度计划的实施;会同项目费用控制工程师及设计、采购、施工、开车经理,组织编制设计、采购、施工、开车执行效果测量基准(BCWS),测量、检查工程进展的赢得值(BCWP)和实耗值(ACWP),编制项目进展情况报告;负责审查业主变更和内部变更对项目进度的影响,提出处理意见。在定期召开的设计、采购、施工计划执行情况检查会后,写出书面报告;收集进度索赔依据,负责进度索赔值计算。

1.2费用控制工程师

负责根据费用分解指标、项目进度计划、人力资源计划,配合进度计划工程师编制项目执行效果测量基准(BCWS)。在出现重大项目变更(内部变更)或业主变更(业主变更)时,根据变更程序进行相应的费用估算,经批准后相应调整控制估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收集项目最新的有关费用估算资料,积累项目费用数据。运用费用/进度检测系统,定期对赢得值曲线(BCWP)和实耗值曲线(ACWP),进行分析,计算费用偏差,找出费用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意见和解决措施;编制项目实施费用状态报告和项目费用汇总报告;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负责工程项目的请款工作,负责指导费用管理工程师的工作。

1.3项目材料控制工程师

负责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项目设备材料数量和进度的跟踪监督和综合平衡工作,负责编制项目的设备材料控制程序,根据总施工计划编制项目设备材料控制计划;负责设备、材料进度跟踪和趋势分析,发现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报告,并监督跟踪处理措施;负责设备、材料缺、损、漏及补充订货的跟踪监控;负责汇总相关部门提出的设备材料请购文件;现场设备材料库存状况监控;编写项目设备材料控制状态报告;项目完工后编制项目材料消耗分类汇总表。

设备材料控制工程师负责编制设备材料控制程序和控制计划,并监督、检查其实施。负责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项目设备材料数量和进度的跟踪监督和综合平衡工作。负责设备、材料进度跟踪和趋势分析,发现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报告,并监督跟踪处理措施;负责设备、材料缺、损、漏及补充订货的跟踪监控。负责汇总相关部门提出的设备材料请购文件,并提供给采购部。现场设备材料库存状况监控。编写项目设备材料控制状态报告。项目完工后编制项目材料消耗分类汇总表,供以后的项目参考使用。

2. 项目进度控制

2.1 进度计划

(1) 项目总进度计划

根据项目合同,项目计划及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进行编制。内容包括项目各系统的采购、施工、开车的开始及结束时间。

(2) 施工总进度计划

由施工部门根据项目总进度计划、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及项目各系统工艺流程编制。内容包括各系统内各专业活动的起止时间及相互逻辑关系,各专业活动所需的主要材料和设备及图纸资料到达现场的时间。

(3)采购进度计划

由采购部门根据项目总进度计划、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编制。内容应包括各专业活动主要设备和材料采购的计划安排,确定主要设备、材料的采购周期(各类设备/材料的采购周期=订单周期+制造周期+运输周期)。

(4)系统主进度计划

由进度控制工程师根据项目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采购进度计划及开车计划进行合理搭接、协调,标出采购、施工和开车的关键控制点,反映出这些控制点之间的制约关系。编制完成后,交由各部门进行讨论并提出反馈意见,进度控制工程师进行综合整理、修改,完成系统主进度计划。

2.2 进度控制

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跟踪监督,督查进度数据的采集;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首先应用赢得值管理技术,通过进度偏差和时间偏差分析进度。具体的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制定执行效果测量基准(BCWS)曲线;

(2) 测定执行效果(计算赢得值BCWP);

(3)采用图解法或者计算法求取进度偏差值,编制进度趋势分析图,进行进度趋势预测。

(4)当进度偏差和时间偏差发生负偏差时,应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分析偏差,并控制计划工期。

(5)定期项目进度计划执行报告,报告中应分析当前进度和产生偏差原因,并提出纠正措施。

2.3 进度报告

当活动拖延影响计划工期时,及时向项目控制经理作出书面报告,并提出整改建议报告。

每月上报给项目部及业主的进度报告内容包括:

(1)完成工程量、累计完成工程量(包括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剩余工程量,季完成施工产值;

(2)完成的工程形象进度和形象简图;

(3)材料实际进货、消耗和存货量;

(4)现场施工设备的投运数量和运行状况

(5)当前影响施工进度计划的因素和采取的改进措施;

(6)进度计划调整及其说明;

2.4 项目计划工期的变更

由于项目活动进度拖延,项目计划工期的变更按下列程序进行:

(1)该活动负责人提出活动推迟的时间和推迟原因的报告。

(2)项目进度控制工程师系统分析该活动进度的推迟是否影响计划工期。

(3)项目进度控制工程师向项目经理报告处理意见,并转发给费用管理人员。

(4)项目经理综合各部门意见后作出决定。

(5)当变更后的计划工期大于合同工期时,应按合同变更处理。

3. 项目费用控制

3.1 费用控制基准

项目费用控制的基准是根据批准的控制估算进行编制,当批准的控制估算分解深度不够时,费用控制工程师将估算分解到便于控制的深度,例如采购分解到单台设备和材料种类费用,施工分解到各独立子项的建筑和安装等。

3.2 费用控制方法

从批准的控制估算开始,随着设计、采购、施工的进展,实施动态的控制。

当用赢得值原理进行费用/进度综合控制时,费用控制工程师根据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把批准的控制估算分解到记帐码一级。再根据项目进度计划安排,从记帐码一级开始制定执行效果测量基准曲线BCWS。从记帐码一级开始,对实际消耗的费用与控制基准(计划值)进行对比,计算出偏差。

对偏离控制基准较大的超支现象,费用控制工程师应会同设计、采购、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原因分析,研究采取纠正措施。

当用赢得值原理进行费用/进度综合控制时,一般应采用管理软件,按下列步骤进行费用/进度的综合控制。

(1)明确项目范围,进行项目工作分解;确定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 )。

(2)确定项目的代码和编码。

(3)确定项目部织分解结构(OBS)。

(4)按WBS编制进度计划。

(5)按WBS进行费用估算和费用分解。

(6)建立执行效果测量基准(BCWS)。

(7)测量赢得值(BCWP)。

(8)记录实耗值(ACWP)。

(9)进行费用/进度的偏差分析和趋势预测。

(10)编制报告和监控。

3.3 费用控制基准的调整

项目的范围和费用(业主变更)发生变化时,费用控制的基准应作相应的调整,以实际反映项目费用控制的基准。项目的范围和费用没有变化,费用控制的基准不能调整,只能列出偏差,以反映项目费用控制的实际情况。

4. 项目材料控制

项目材料控制包括对构成项目永久工程的设备和材料的控制。

项目材料控制主要是指对设备和材料的数量和进度进行跟踪监督和控制,并配合设计、采购和施工进行设备、材料的质量和费用的监控。对设备、材料数量进行跟踪监控,应包括设计材料统计、请购数量、采购数量、运达现场数量、接收、发送和库存数量、缺、损、漏及多余数量等。对设备、材料进度的跟踪监控,应包括请购文件提交进度、采买定单进度、检验进度、出厂进度、运输进度等。

(1)控制管理部门应及时编制材料控制文件。项目材料控制文件应包括材料控制计划、采购计划和材料详细执行计划。

(2)材料控制计划要根据系统主进度计划中对设备、材料到达现场的要求,提出第一批请购设备清单,确定第一批请购材料比例以及各类材料工厂制造和现场制造的比例。同时注明关键设备和关键材料,要求设计和项目部门重点保证。

(3)采购计划应确定关键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安排,合格厂商名单,国际采购的询价、评审、采买程序,工厂制造或现场制造原则,优先催交要求,大件运输等特殊措施等。

(4)材料详细执行计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材料清单和数量,关键材料内容,早期材料订购计划,盈余材料控制计划等。确定早期材料订购量要认真进行分析,以减少材料剩余造成的风险。

随着设计工作深入、材料用量会有变更,材料控制工程师要定期将最新得到的材料用量与原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补充订货或修改订货的建议。材料控制人员应及时掌握设备材料的入库、出库、库存、缺、损、漏、延误等方面的资料,并及时分析,对存在问题提出预警报告。

4.1 设计过程的材料控制

为进行设计过程的材料控制,项目材料控制工程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设计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和资料,做好如下工作:

(1)最终的设备、材料数据库;

(2) 最终的材料请购单;

(3)设备、材料请购单数量和进度执行情况。

应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鉴于设计变更是材料请购/采购变更的依据,其本身包含对材料的规格、品种、数量和供货进度的变更,材料控制工程师应通过跟踪监测随时掌握其变化和需求,使请购/采购工作及时而准确地进行调整和变更,及时处理,把因变更引起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所有设计变更所需的材料,如规格、数量和供货进度等需求,都应按项目的WBS记账码分别进行统计汇总,并以此修改相关系统的原材料表,即相关系统的详细预算数量。

因一个或若干个设计变更引起的WBS记账码的原材料估(预)算数量的变化,要及时将因变更所发生的材料统计汇总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施工进度要求,修改(或重编)相关系统的请购单和订货单,并纳入整个材料控制系统。

因设计变更引起材料变更,由项目设计部门负责按系统及材料编码统计汇总到原系统的材料表,并由项目设计部经理签字确认后录入计算机中。由此引起的材料请购/采购变更统计汇总数据,应经项目总设计师/项目设计经理和采购部经理签字确认后,及时输入计算机中。对因设计变更引起的材料变更,应纳入材料跟踪监测系统,定期进行监测。

4.2 采购过程的材料控制

为搞好采购过程的材料控制工作,项目材料控制工程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采购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和资料,做好如下工作:

(1)监控每个定单数量和进度执行情况;

(2)审核设计变更、采购变更、施工变更(包括材料代用)引起的重新采购的请购单;

(3)发现采买、催交、运输实际日期与计划日期偏差情况。

材料控制工程师负责对项目材料进度进行跟踪和监测,应对请购单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对请购单的跟踪统计和监测的内容及深度,要与控制基准相对应,重点监测复杂设备、特殊材料和主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材料情况。

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对每个监测周期的请购单实际完成情况和计划进度(基准)进行对比,并生成偏差分析报告。材料控制人员即可据此采取对策,及时报告。

材料合同执行情况要逐月统计。每月定期将实际完成的定单按材料进度计划及执行情况(表)格式要求进行统计填报。订单统计时间以订单发出之日为准。其跟踪统计和监测内容及深度,要与控制基准相对应。对偏离计划(基准)的部分要突出复杂设备、特殊材料和主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材料情况。

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对每一个监测周期的订单实际完成情况和计划进度(基准)进行对比,并生成偏差分析报告。材料控制人员即可据此采取对策,及时报告。

材料需求量的计算和监测工作内容如下:

(1) 材料需求量的计算统计工作由项目设计部各相关专业分别进行,按规定分阶段陆续提出,并提出材料的详细预算数量。材料需求量也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分段统计得出。

(2) 材料需求量的统计必须按项目的WBS记账码和材料编码分类统计汇总。

(3)材料的详细预算数等于详细设计发表时完成的详细材料统计加上设计变更数再加上设计余量。项目材料的详细预算数由项目设计部门提出。材料的最终预算数等于材料的详细预算数加上采购余量,再加上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数。项目材料的最终预算数由项目材控人员负责提出,并作为控制材料请购或订购数量的最终基准。

(4)当发生设计变更时,要及时调整请购单和订单。在详细设计完成时,项目部要组织项目设计部经理和采购部经理对请购单和订单进行一次全面核对。

(5)当材料需求量和相对应的预算数量之间发生偏离时,项目材料控制人员要分析原因,采取适当措施,及时报告和纠正。

现场接货数量的跟踪和监测工作内容如下:

(1)现场接货数量完成情况的跟踪统计,由项目采购部的库房管理人员负责完成,由采购部经理签字确认后录入计算机中。

(2)现场接货数量完成情况要建立台账并逐月统计汇总。

(3)利用项目管理统软件按期将现场到货情况进行核查,并将到货情况和施工计划需求进行对比分析,对不能满足施计划的部分提出报警,供项目材料控制人员采取对策,及时报告。

现场接货后还要办理入库手续,交付施工的材料要办出库手续。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对入库单和出库单进行处理,以便及时了解现场接货、库存数量和交付施工的材料数量。利用项目管理软件按施工计划对材料的规格、品种、数量和去向进行控制。对材料的去向跟踪,根据需要可通过项目管理软件打印出各系统的材料一览表。

4.3 施工过程的材料控制

为搞好施工过程的材料控制工作,项目材料控制工程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施工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和资料,做好如下工作:

(1)提交现场材料状态报告;

(2)审核材料代用报告;

(3)发现材料数量和进度偏离计划,发出预警信息,并协调采取纠正措施;

(4)施工结束时确认多余材料;

施工图设计(详细工程设计)完成之后,现场施工开始之前,材料控制工程师要核实详细工程设计的设备清单和材料表,修正设备、材料数据库,作为现场设备、材料管理和控制的基准。

材料控制工程师要审核施工分包商提交的领料申请单。领料申请单申领的材料规格和数量要符合设计的规格和数量,避免错领错用。申领的材料应与材料需用计划相符合。

项目部制订材料代用标准和代用程序。来自制造厂商和承包商的材料代用要求,要经过设计和项目部相关部门审查和批准。影响较大的要经过业主的批准。

材料控制工程师应建立材料动态管理台帐,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对于项目完工时出现一些多余的库存材料,由材料控制工程师确认并制表。为了降低项目材料费用,处理多余库存材料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与原供货方协商,将多余的材料退回;

(2)将多余材料汇总表交回公司项目管理部门,核查正在进行的其它承包项目或后续项目是否可以利用,把多余材料用于其他项目,以降低其他项目的成本;

(3)与业主协商,将多余库存材料转让给雇主,作为生产维修的备用材料。

5.结束语

项目进度、费用、材料控制贯穿于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涉及工期、数量、价格和质量等多个方面,互为关联,因此,项目进度、费用和材料控制必须进行综合管理及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实行全过程控制。

参考文献:

材料采购制度 篇五

采购是企业开展工作的首要环节,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对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至关重要。材料采购成本下降不仅体现了企业现金流出的减少,而且直接体现在成本费用的下降、利润的增加,企业竞争力的增强。由于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较高,控制好材料采购成本并使之不断下降,是一个企业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的重要和直接手段之一。加强材料采购成本的管理和内部控制,完善材料采购管理制度,使材料采购成本总体下降,将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做好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材料采购工作涉及面广,并且主要是同商家打交道,因此,如果企业不制定严格的材料采购制度和程序,不仅采购工作无章可依,还会给采购人员提供暗箱操作的温床。完善采购制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材料采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严格、完善的材料采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仅能规范企业的材料采购活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物资的正常、及时供应,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杜绝部门之间扯皮、推诿,而且能从制度上规范采购人员的日常行为,预防在采购过程中违法、违纪等不良行为。采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规定材料采购的预算、请购、授权人的批准权限、材料采购的流程、相关部门(特别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和关系、各种材料采购的规定和方式、报价和价格审批等。

(二)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

对进入企业的供应商要建立档案进行管理,及时掌握各供应商的声誉、资信等情况。供应商档案除有对供应商编号、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外,还应有历史交易记录、现行设备与技术力量、财务状况、品质评级、银行账号等,每一个供应商档案应经严格的审核才能归档。企业的采购必须在已归档的供应商中进行选择,供应商档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并有专人管理。同时要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材料物资的供应商必须经质检、审计、财务等部门联合考核后才准进入,如有可能要实地到供应商生产地考察。

(三)建立价格档案和价格评价体系

企业采购部门要对所有采购材料建立价格档案,对每一批采购物品的报价,应首先与归档的材料价格进行比较,分析价格差异的原因。如无特殊原因,原则上采购的价格不能超过档案中的价格水平,否则要作出详细的说明。对于重点材料的价格,要建立价格评价体系,由企业有关部门组成价格评价组,定期收集有关的供应价格信息,分析、评价现有的价格水平,并对归档的价格档案进行评价和更新。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对完善采购管理,提高效率,控制采购成本,确实有较大的成效。

二、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的方法和手段

(一)编制材料采购预算,通过预算考评,建立预算的激励机制

材料采购预算是从事生产活动的预算执行企业在预算期内为完成生产预算而发生的各种材料采购成本的预算。主要是在生产预算的基础上,根据各种材料的消耗定额和市场价格,结合期初库存材料的数量和其他材料采购成本费用编制。通过预算考评,建立预算激励制度,从而使采购人员自觉地调整、约束自己的行为,激励他们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二)通过付款条款的选择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如果企业资金充裕,或者银行利率较低,可采用现金交易或货到付款的方式,这样往往能带来较大的现金折扣,以达到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的目的。

(三)把握价格变动的时机

价格会经常随着季节、市场供求等情况的变动而变动,因此,采购人员应关注价格变动的规律,把握好采购时机。如果采购部门能把握好时机和采购数量,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四)以竞争性谈判、公开招标的方式来牵制供应商

对于大宗物资采购,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实行竞争性谈判或公开招标,通过对供应商的询价比价,最终能得到性价比最好的供应商。此外,对同一种材料,应多找几个供应商,通过对不同供应商的选择和比较使其互相牵制,从而使企业在谈判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五)向生产厂家直接采购或结成同盟联合订购

向生产厂家直接订购,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同时,生产厂家的技术服务、售后服务会更好。另外,可以联合几个同类型企业结成同盟联合订购,可从生产厂家得到最优惠的价格。

(六)选择信誉好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长期供货合同

与诚实、讲信誉的供应商合作不仅能保证供货的质量、及时的交货期,还可得到其付款及价格的关照,特别是与其签订长期的合同,往往能得到更多的优惠。

(七)对采购市场进行充分调查,收集信息

一个企业的采购管理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应充分注意对采购市场的调查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市场的状况和价格的走势,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

三、树立成本价值管理战略来指导采购成本控制

(一)估算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成本

以前的材料采购管理只是过多地强调公司内部的努力,而要真正做到对材料采购成本的全面控制,仅靠自己内部的努力是不够的,应该对供应商的成本状况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价格谈判中占主动地位。可以通过参观供应商的设施,观察并适当提问以获得更多有用的数据;甚至为了长期合作,明确要求供应商如实提供有关资料,以估算供应商的成本。在估计供应商成本并了解哪些材料占成本比重较大之后,可安排一些使自己在价格上有利的谈判,并尽可能加强沟通和联系,即与供应商一起寻求降低大宗材料成本的途径,从而降低自己企业的材料成本。进行这种谈判要始终争取双赢的局面。

材料采购制度 篇六

【关键词】医院; 卫生材料; 采购; 保管

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完善,医疗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医院卫生材料的应用逐渐覆盖到医疗服务的方方面面,不仅品种多,数量大,而且处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之中。所以,加强卫生材料的管理,规范卫生材料的采购、保管和领用,保证卫生材料安全完整,充分发挥材料效能,已显得至关重要。

1 把卫生材料按使用功能合理分类以便于管理

在临床应用中,卫生材料按功能大致分为五大类:①一次性卫生耗材,数量多,价值低,但涉及到临床各科;②检验试剂,给患者病情诊断提供保证;③骨科专用材料,直接植入人体内,安全性要求极高;④心外介入材料,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严;⑤放射专用材料,随着机器的更新,需要不断变化品种和规格。

2 制定规范的采购管理制度,降低采购成本

采购一般是各单位比较敏感的话题,医院更应该对采购环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采购过程透明化。首先明确采购程序,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由保管部门汇总编制采购计划表报主管领导审批,然后交采购部门实施采购。对于小额零星材料可以直接采购,事后审批。对大额贵重材料的采购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集中招标采购制度是遵循市场运作规律,保证材料质量和节约采购成本的有效措施。①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医院正常供应;②严格审查各材料供应商的合法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等相关资质证明。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医院,危害人民群众健康;③规范招标程序,向社会公开招标信息,选择信誉好的供应商投标,现场开标、唱标,公布评标结果,杜绝暗箱操作。同时避免惟价格论或惟质量论,以质论价,质优价廉者中标,通过招标采购,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减少费用开支,堵塞漏洞,真正让患者得到实惠。

3 做好材料采购的审计工作,确保医院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医院的材料采购合同多,涉及面广,难免会出现问题。必须加强采购的审计工作,防止腐败滋生。审计的内容主要有:①监督采购部门合同执行情况,杜绝供应商超合同供应,防止材料库存积压。②审计合同的真实性、合同条款的严密性、合规性、合法性,以及供应商的履约能力等。如发现合同有缺陷、遗漏等不利条款应及时指出并纠正。③在审计价格的同时,做好材料质量跟踪工作。建立质量责任追究制,发生问题层层追究,确保医院采购的材料质优价廉,让老百姓放心使用。

4 加强卫生材料的验收及保管

卫生材料入库前,由验收部门检验签章。验收中发现与采购合同或采购计划有出入,应及时告知采购部门及财务部门,拒绝签收及付款。对于验收合格的材料,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入库后要按卫生材料的分类进行存放,便于领用和发放。发放过程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科室领用材料必须出示出库单,退货时出示退货单和材料。另外,医院必须定期组织人员对材料进行清查盘点,查明有无短缺、丢失、毁损或过期失效的材料,保证材料的安全完整。如发现有数量不符的要及时查找原因,分清责任。对于过期失效的材料要及时清理防止流入科室。对于即将失效的要上报采购部门进行退换货,防止损失发生。仓库保管人员还要配合采购部门做好材料库存管理每月认真编制采购计划,在保证临床科室使用的情况下,力争把库存降到最低,节约医院资金占用。

通过建立规范的卫生材料采购和保管、领用制度,净化了经济环境,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宗旨,降低材料成本,确保材料的安全完整,最大限度发挥卫生材料的效能,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材料采购制度 篇七

【关键词】材料;采购;内部控制;缺失;风险;应对

众所周知,供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连续性与周期性特征,要想提高其经营水平,就必须要求领导者采用最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与方法开展材料采购与销售活动,只有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才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多经济利益,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的看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供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导致供水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出现各种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与策划,然后采取最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从而更合理的开展采购工作。

1.材料采购过程中因内部控制缺失而造成的风险问题

1.1采购合同方面

所谓材料采购合同也就是供水企业在开展材料采购活动的过程中,针对需采购材料的数量、质量、运输方式、经济等方面与材料供应商之间进行协商而达成的一份协议,这一合同涉及到双方的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一旦不对其进行合理控制,就会给供水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严重的风险问题。根据分析,因采购合同而引起的风险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购人员管理力度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采购人员为了获取更多经济利益而与材料供应商相互串通,对上级部门谎报材料价格,这给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例如在一些中小型供水企业当中,采购人员一般都采用自主的方式进行材料采购,在整个采购过程中,由于采购人员缺乏对采购过程的管理,致使在采购过程中缺乏材料采购的各种信息,此时很多采购人员都会与材料供应商之间签订虚假的材料采购合同,这就给供水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严重影响到供水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2)材料采购统统中条款不够清晰,提高了材料采购的成本。一般来说,供水企业在与材料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之前,供水企业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并收集更多准确的信息,从而提高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避免提高材料采购的成本。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成本,给供水企业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

(3)缺乏对采购合同的执行力度。供水企业在与材料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执行采购合同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对材料进行合适的检验,这就导致材料在采购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甚至因缺少理赔的证据而导致供水企业无法向材料供应商进行索赔,给供电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2在采购过程中因内部控制不合理而导致其出现风险问题

(1)采购前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到位。一般来说,当供水企业制定好材料采购计划之后,就需要对市场进行调研、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等,只有保证这些工作做到位,才能够保证材料采购活动的正常开展。但是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就会导致材料质量不高,成本提高,最终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

(2)采购计划在制定过程中缺乏合理性。在供水企业开展材料采购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材料检验、劳动费用等因素而增加了材料的成本,这些必然会给供水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

(3)供应商选择不妥当所带来的风险。在供应商的选择过程中,通常通过招标的形式进行性价比以及信誉比,最终选定供应商。但是如果选择的供应商太多,往往使材料的供应能力过于分散,严重的可能影响到供水企业的生产进度。

2.关于应对材料采购风险的措施与建议

2.1加强供水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市场信息对于材料采购的定价以及质量与价格之间的性价比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供水企业想要准确的控制材料采购的全过程,必须对市场信息了如指掌。主要的市场信息内容包括,材料的价格、材料制作原料的价格、材料的产地以及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动规律、材料的质量标准体系等等。加强供水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能力主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方面建立供水企业的信息网络,高度关注供水企业生产所用材料的市场信息,并进行记录、储存。另一方面,提高采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以及分析能力,以便于制定最为有利的采购计划。

2.2建立供应商档案,对供应商的各项考察指标进行评定

对于依靠招标来进行供应商选择的供水企业采购行为,应当建立供应商档案,并安排专门的人手进行管理和记录。除了对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进行记录以外。还应对供应商的一些其他指标进行考察,主要有:供应商的资金周转能力、供应商的供水企业形象、信誉以及供应商的生产能力等等。

2.3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以及合同签订的控制制度

严格的采购制度主要是指对采购的过程进行细分,并对其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主要包括前期的市场信息收集以及供应商资料收集、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严格审查采购合同的条款以及加强材料入库前的检查、检验。对采购合同实施控制主要是对合同的真实性、准确性、周密性及有效性进行综合的控制与管理,以确保采购材料的高质量、低价格以及采购合同条款的有利性和理赔的顺利性。

2.4实行材料采购的多部门联合作业

在以往的材料采购活动中,往往是由采购部门或者是管理部门独立完成材料采购。基于材料采购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施行材料采购中的联合作业。由财务部门进行采购的预算以及结算、由质量检查部门控制和检验材料的质量、由生产部门评价材料的使用性能等。多部门联合作业的供应商选择或者是材料采购,对于控制材料采购的多个环节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做法只适合在招标工作中使用。对于小宗材料和季节性材料的采购上难免出现采购人工成本高的现象,从而得不偿失。

3.总结

本文主要对材料采购内部控制缺失所引起的供水企业风险进行分析与探讨,并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措施来有效的防止风险的发生。旨在与同行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学习,为确保供水企业采购行为的科学合理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科]

【参考文献】

[1]林阁。材料采购内部控制缺失风险及应对[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148 12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