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教案模板 > 优秀教案

诗歌五首【优秀4篇】

时间:

诗歌是一种精美的艺术,读着会让人感觉心平气和。以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诗歌五首【优秀4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歌五首 篇一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    朱琳  /  刘虹

教学目标 :

1、了解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了解其中有代表性的诗歌流派及代表诗人的风格。

2、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趣味

A、加强学生的朗诵指导,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诗歌的意象以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C、品味语言,感悟新诗的独特风格,强调对诗歌的感知、体悟和理解,强调自我理解与发现。

3、通过课内学习、欣赏,及课外写读书笔记,充分体会现代诗歌韵味。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味诗歌的内涵,鉴赏诗歌的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把握全诗的总体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

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诗歌。

教学课时:2课时(《死》《再》1课时,《雪》《热》《双》1课时)

教学方法:朗诵、讨论为主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预习安排:

1、同学们自己查找资料,了解《死水》《再别康桥》的作者,作好读书笔记。

2、印发人教版读本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

二、导入  新课

课间播放英国康桥配乐(肖邦小夜曲)图片,导入  新课《再别康桥》

导入  语:在这首宁静的肖邦小夜曲的牵引下,我们也撑一支长蒿,在诗的长河里漫溯,轻轻地走进康桥,轻轻地走进徐志摩,让我们一起解读《再别康桥》。

三、整体感知

(一)出示课题和作者后设问:第一次见到“再别康桥”这一标题会产生哪些疑问?

预测:“康桥”在什么地方?诗人为什么要离开“康桥”?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怀着什么样的心情离开“康桥”的?等

(二)分层次朗读诗歌

学生自由读——推荐生读——听黄磊朗诵的《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的图片,配以音乐)——全班诵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画、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四、鉴赏品味

1、设问:“康桥”让诗人如此留恋,它一定美的迷人,诗中直接描绘“康桥”景色的诗节有哪些?根据以上诗节的内容,加上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请每一位同学都扛起自己的“摄象机”,到“康桥”去捕捉你认为的最美的镜头,然后介绍给大家。

——让学生把从学习诗的语言中理解领悟到的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训练诗歌语言的散文化。

2、设问:在“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诗人“彩虹似的梦”,在你的理解中,“梦”的具体内容可能有哪些?——见仁见智:有求知梦、报国梦、情感梦等。

3、教师读第六节,设问“悄悄——笙萧”“夏虫——沉默”,诗人为什么把这些表面上看似不可调和的事物连缀起来?王国维说:“物皆着我之色”,这样的意象适合抒发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4、学生齐读首尾两节,设问:“康桥”不仅有美丽如画的景色,更有让诗人割舍不下的情感世界,如此魂牵梦萦的地方,诗人为什么选择了“轻轻”“悄悄”的来去方式呢?诗人在离去时连“一片云彩”都不曾带走,这表明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五、拓展深化:体会诗歌的形式美

过渡:诗人离开令他魂牵梦绕的“康桥”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当诗人离开这个令他无限留恋的世界时,也没有带走“一片云彩”。1931年11月19日,年仅35岁的诗人徐志摩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噩耗传来,成千上万的年轻读者,一边流着泪,一边背诵他的《再别康桥》,以寄托对这位年轻诗人的哀思。诗人离开这个世界70多年了,诗中精品《再别康桥》让人读后不忘,回味无穷,为什么?这都缘于它用美好的形式传递出永恒的主题:人们对美好的事物不再的追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感受新月派诗人所追求的形式上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请班上朗诵好的同学示范读《再别康桥》,然后女同学读《死水》1~3小节,男同学读4、5小节,对比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⑴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同:A, 押韵   B、两首诗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异:《再》回环复沓,首尾两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⑵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有色彩的词语。

⑶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六、播放《七子之歌》的歌曲,揣摩诗中的爱国之情,引入对闻一多的简要介绍,及写此诗的背景

七、讨论作者写法的效果:

1、全班诵读,让学生说出“死水”的象征意义。

2、为何要用美好的事物来比喻极端的丑恶?

3、为何要写死水的歌声? 明确:意在反衬死可怕的、死一般的寂静。

4、阅读最后一节,教师指导:一二两句的作者照应开头,并强调对死水的判断和批判的肯定。三四两句是作者的愤激之语,真实的意图是说:中国的社会已经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了,唯一的办法是加速它的灭亡,用新的社会来取代它。

八、拓展阅读:1、《沙扬娜拉》  2、《偶然》

九、小结:古人说:诗有可解,有不可解,有不必解。让我们用率真、用直觉去感受诗,让我们用心灵去与诗握手。同学们在课后去慢慢咀嚼、品味、把玩,每首诗都必有自己可悟、不可悟、不必悟之处。

十、课后作业 :

1、背诵《再别康桥》。

2、体会“新月派”三美,有意识运用这三美,写一首表离别情的新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以学生诵读、讨论及自我感悟为主,老师加插中国现代诗歌流派及代表诗人和本课诗人相关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一、现当代诗歌流派介绍

导入  :刘勰曾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单元只是一个窗口,目的是将我们的目光牵引向浩淼的诗的海洋。现在让我们沿着诗的发展脉络漫溯……(用幻灯片投出中国新诗发展脉络。)

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导入  :欣赏歌曲《长城谣》,写的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民众无家可归的惨状,不幸和挣扎,齐心战斗、收复失地的决心。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艾青的这首《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以日本的侵华战争为背景的。

2、听配乐朗诵,思考:

A、读第1、11、12、13小节,本诗的情感基调可用什么词概括?

B、结合写作背景,读第2-10小节,概括本诗内容大意。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封锁着中国呀……”两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了四次,请从情感表达和篇章结构两个角度说说这两句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

D、诗中,诗人也提到了自己,把诗人表现自我的文字找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本诗运用哪些意象来表达这一内容和心情?

E、全诗最后一小节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3、小结:艺术特色:作者在诗中,运用描写、比喻和反复咏叹等艺术手段使全诗笼罩在悲哀的氛围中。把表现自我与表现祖国和人民有机地融合起来。

三、《热爱生命》

1、导入  语:毛泽东曾说: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最可宝贵的。

只有懂得生命的重要,才能真正珍惜和热爱自己的生命,也才能尊重和爱惜别人的生命。这个世界才能真正充满爱。生命中有许多急流、险滩,有许多艰难、坎坷,是否轻易放弃,是否让生命之光暗淡熄灭?食指在《热爱生命》一诗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

2、讨论:

(1)本诗先后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主题?从哪些句子可以显现?

女同学读1-3小节,(表达一种对生命的执著爱恋);男同学读4-7节,进一步表达了热爱生命的具体表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虽然环境是如此的恶劣和艰辛,但是心中依然信念不变: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2)艺术特色:A、最突出的特点是寓深刻的思想于质朴无华的词句当中

B、独白式的方式、大量的比喻、“四行一段”的体式。

四、《双桅船》

(一)作者介绍: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

(二)朗读全诗,鉴赏精华:(1)寻找意象。意象的运用:诗人借助“船”、“岸”、“风暴”、“灯”具体形象所组合的画面,来表达她的情绪和感情的历程。

(2)理解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五、诗歌拓展: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卞之琳《断章》,舒婷《致橡树》

六、课后作业 :应用象征意象传递情感这一手法,写一首现代歌。

诗歌五首 篇二

教学目的: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

3. 了解每位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况。

4.理解每首诗歌和散曲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字词。

5.理解作品中千古传诵句子的哲理。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

3. 了解每位作者及作品的基本情况。

4.理解每首诗歌和散曲的内容,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字词。

教学难点:

1.理解作品中千古传诵句子的哲理。

2.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要求当堂背诵这五首诗歌。

2.采用点拨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挚全诗的词,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多媒体  录音机

课时: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指导朗读五首诗词

1.学生运用工具书,结合注释轻声朗读五首诗词。

2.以《次北固山下》为例,简介古诗朗读停顿的两种划分方

法。

(1)技音节划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口——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按意义单位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口——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小结:同一首诗,可以有不同的读法,我们现在读古诗一般采用按意义单位停顿的读法。

3.教师范读五首诗词,或放录音。学生在书上画出停顿,注意读准字音。

4. 指名朗读五首诗词,教师注意给学生正音,并在正确停顿方面作具体指导。

5.学生自由朗读五首诗词,要求字音、停顿正确。

(二)研读《饮酒》

1.导人语:说起我国的诗歌,总有一种自豪感。的确,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 “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避山野,隐居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及田园风光的歌咏,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这类诗人称为田园诗人。陶渊明就是晋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的诗自然朴素而韵味隽永。下面我们就来品一品他的《饮酒》诗。

2.解题:《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酒后写的,共20首。课文所选的是其中的第5首。这首诗大约写于作者归田后12年(417年),诗人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3.咀嚼诗句:

学生结合注释了解诗意,学生质疑,师生合作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如: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车马喧”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所以,当诗人“心远”时,也就是说诗人精神超脱凡俗时,自然也就不热衷于世俗的往来,因而即使身居闹市,也就像居住在偏远安静的地方。开头的四句诗,表达了诗人鄙弃追名逐利之心的人生态度。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领会到“真意”,却忘了该怎样表达,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

明确:这里的“真意”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

门)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生活的乐趣。

4.品味玩赏:

(1)这首诗为什么读来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诵读,讨论解决)

明确:这首诗的朗读停顿大体相同而略有变化,偶句押韵,因而读来有缓有急,和谐悦耳。

门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不能改为“望”?为什么?

明确:不能改。“见”写出了诗人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郁郁葱葱的南山时,心中的那种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而“望”是眼睛盯着看的意见,用这个字,诗句就变得平淡无味了。

(三)归结阅读古诗的过程、方法(板书)

把握停顿,反复诵读。

了解作者,知晓风格。

咀嚼诗句,体会情感。

品味玩赏,张扬个性。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饮酒》诗。

2.诵读余下的4首诗词。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忆阅读古诗的过程方法,引导学生有步骤地学习本课其余四首古诗词。

(二)研读四首古诗词。

1.首先让学生自由诵读四首古诗词,然后指名让四位学生分别诵读,并说明如此诵读的理由。(两种朗读停顿皆可)。

2.请四位学生介绍四首诗词的作者,引导学生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注意比较四首古诗词在体裁上的区别。(《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u《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一首七言绝句。《雁门太守行》是一首乐府旧题诗。《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l)学生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通过小组讨论和质疑,解决疑难问题。

(2)让学生通过自学自行说出诗句的大意,用师生合作补充的形式,完成对四首诗词内容的理解。

(3)让学生归结四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适时点拨。

(《次北固山下》描写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现了作者放眼的宽阔博大的胸襟,说成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博大的胸襟《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雁门太守行》赞颂了戍边将土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天净沙·秋思》抒发了游子思乡的凄苦愁楚之情。

4.引领学生品味四首古诗词。这四首诗词,堪称古诗词中的精品。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喜欢其中的哪些诗或哪些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审美诗歌的能力,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因此,只要学生说得合情合理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说得不尽合理之处,教师要以鼓励的口吻,适时指出。)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

2.背诵四首古诗词。

课后反思

诗歌五首 篇三

阅读提示

本课选编古代诗歌五首。前三首是唐代作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雁门太守行》都是古体诗,内容跟当时边塞的生活、战斗有关,也描写了塞上风光,故又称“边塞诗”;《无题》是律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后两首是元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写的是羁旅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学习时,最好先背下来,再仔细品味;对诗中名句可作一点分析,领略其妙处。

掌握下列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

控 裘 衾 置 掣 摧 看

阙 阑干 惨淡 云鬓 蓬山

青鸟 踌蹰 黄金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无题 李商隐

相间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练习

一 背诵这五首诗,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关于塞外雪景的描写,你有什么体会?“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关于《雁门太守行》的主题,有以下三种说法,你赞成哪一种?有什么理由?

A孤城将破,将士们拼死守城,不负君恩。

B孤城被围,但将士们斗志昂扬,并乘夜出击。

C孤城将破,远方援兵乘夜而至。

3《无题》诗中,“春蚕”两句说的是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女方——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4《天净沙·秋思》和《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二 下面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试高声诵读,反复品味,然后任选两句写下自己的体会,长短不限。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歌五首 篇四

(1) 作者简介。

食指,原名郭路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48 年 11 月 21 日生于山东朝城, 1953 年随父母迁居北京,其母良好的古典文学修养对少年郭路生影响很大,三年级写出了他至今还能背诵的一首类似歌谣的诗: “鸟儿飞上了树梢,三八节就要来到。在这愉快的节日里,问一声老师阿姨您好。” 1961 年考入北京第 56 中学,曾代表学校参加数学竞赛,篮球打得很好,偏好文科,开始了最初的写作练习。

1964 年 16 岁初中升高中考试失利,初次尝到了人生的磨难。 1965 年写下了《海洋三部曲》之一的《波浪与海洋》,抒发了人生第一次受挫的沉郁与不甘失败的胸怀。同年考上北京第 56 中高中部。 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停课。同年 10 月他参加红卫兵全国大串联,南至广州,西至新疆。尽管置身“文革”年代,但他没有加入中学生的各种派别的斗争,而是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读书和写作上。 20 岁已写出了他的代表作《相信未来》、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1968 年插队山西杏花村,其诗作传遍了许多有知青插队的地方。 1971 年入伍,写作了不少反映部队生活的作品。 1973 年退伍回到北京,一直在养病与写作。

自 1978 年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焕发了郭路生作为一个诗人的创造力,开始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并使用了“食指”这一笔名,即不论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什么,都不能损伤诗人执著的追求。 《热爱生命》写于 1979 年,正是诗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自我写照。 《热爱生命》被看作是他的名作《相信未来》的姐妹篇。

食指的诗歌现收入谢冕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 《中国百年文学经典文库》,以及林莽、刘福春选编的《诗探索金库食指卷》。

(2) 基本解读。

诗歌反复吟诵的内容就是“热爱生命”。

诗歌的结构分为七节,前三节表达一种对生命的执著爱恋;后面四节进一步表达了热爱生命的具体表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

在写作上,诗人首先应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如“凄风苦雨”中的“葛藤”,刻着字迹的“碑文”,表达“痛苦”的“砝码”, “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展示自己不畏艰难的决心;然后推出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 “流浪儿般”、 “乞丐似的”,与“赤着双脚”、 “光着脊背”突出了心灵漂泊的境况;尽管旅程艰难,荆棘拦路,血迹斑斑,尽管饥饿寒冷,烈日灼热,心中依然信念不变: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正是这一信念使诗人“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培养了“向命运挑战的个性”。

(3) 精华鉴赏。

诗歌在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寓深刻的思想于质朴无华的词句当中,除此之外,诗歌的语言特色还表现在独白的方式、大量的比喻、 “四行一段”的体式,在形式上与五六十年代的抒情诗比较相似。

130 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