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教案模板 > 优秀教案

《踏雪寻梅》说课稿(8篇)

时间: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本页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踏雪寻梅》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踏雪寻梅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2、巩固学生对拍号的理解和运用;培养演唱二声部曲谱的能力。

3、听赏《冬天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歌曲《踏雪寻梅》中的断音是歌曲教学的重点。后半拍起的乐句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思路

《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多听的方式,代替以前教师一味地教唱歌曲,学生在欣赏歌曲时,在不知不觉中就已掌握了歌曲。通过提示力度的对比,能用不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3/4 30 20 10 | 30 20 10 ‖

mi mi mi ma ma ma

学生保持正确姿势做断音练习。

三。节奏游戏:

放《踏雪寻梅》的录音,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四。导入新课《踏雪寻梅》

1、简介歌曲,放录音。

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学生欣赏歌曲,想象一幅画面,并把它画下来。

2、歌曲教学:

(1)齐读歌词。

(2)理解“霁”就是雪后放晴。“坝桥”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桥。

(3)再次欣赏歌曲。

(4)学唱歌曲。难点处跟唱。

(5)巩固几遍。

(6)请个别唱得好的同学独唱歌曲。

(7)歌谱教学:听琴声逐句唱歌曲的谱子。整体连起来唱一遍,注意要正确的唱好断音。

(8)全体同学唱歌曲,个别同学打击乐器伴奏。

3、歌曲处理

(1)学生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唱歌曲,自己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

(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连音和断音)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五、听赏《冬天的故事》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 篇二

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这是一首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歌曲表现了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其中b段的第二乐句是a段的第二乐句变化再现,b段的动也采用a段第一乐句的开头。因此,整首歌曲风格统一,旋律与歌词的配合也恰到好处,唱来十分流畅、亲切。由于时代的不同,歌曲的主人公与当代学生的生活情趣相距甚远,因此在歌曲新授前先尝试进行了欣赏教学,使学生对黄自极其作品的创作年代背景有所了解,歌曲的意境格调也更易让学生接受。歌曲短小精炼,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在教学中还尝试设计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来丰富拓展歌曲的表现力,使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踏雪寻梅》。注意断音记号的演唱,感受断音和连音的区别。

2、能用适当的力度来演唱歌曲,特别是掌握渐强和渐弱的演唱。

3、为了使歌曲演唱的更有韵味,能用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处理歌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熟练处理力度记号。

2、歌曲中出现的难点节奏和前八分休止节奏的演唱。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歌曲《踏雪寻梅》。

1、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小诗,诗的名字叫《踏雪寻梅》,想听老师来朗诵一下吗?

生:想!

师:好,那听老师来朗诵一遍,听的时候,请大家想象一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老师把《踏雪寻梅》的歌词以诗歌的形式展现,老师再有感情的朗诵一遍)

音乐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生:我仿佛看到了雪后初晴,腊梅花开,有个小朋友骑着毛驴去赏花,小毛驴脖子上的铃铛发出了叮当叮当的声音。

师:同学们描绘的真好,现在诗情画意都有了,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乐韵,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幅美妙的画面所创作的歌曲《踏雪寻梅》。

2、欣赏歌曲。

师:这首诗是音乐家黄自于三、四十年代创作的歌曲《踏雪寻梅》的歌词,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

(出示歌谱,并播放课件欣赏歌曲)

师:请大家说说听完歌曲后的感受,哪些地方你觉得很难?

学生经过讨论,自己总结出歌曲的难点。

3、出示旋律并学习:

(1)用听唱法重点练习刚才学生提出的难点。

(2)分句练习,跟琴自学歌谱。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自己填入歌词演唱歌曲。(同样难点乐句,用听唱法反复演唱)

(4)把断音记号重点练习下,曲中四次“响叮当”上方加了什么音乐加号?为什么要加?怎样生动地来演唱?——加了断音记号,表现驴儿清脆活泼的铃声。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作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走近的清脆的铃声。

音乐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

(5)复习力度记号,在几个乐句上添加合适的力度记号,请学生进行选择填充,并说说用这些力度记号表现了怎样一副情景。

音乐第八单元《踏雪寻梅》教案

(6)把填充完整的歌曲再次演绎一遍,注意歌曲中的断音记号,力度记号。

4、完整地演唱歌曲。

采用多种演唱形式来巩固歌曲,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意境。

5、拓展练习

在完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最后一个乐句加一个声部进行练习。一半学生唱旋律声部,另一半学生用“响叮当,响叮当”的旋律作为第二声部进行伴唱,感受和声的魅力。

三、下课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踏雪寻梅》。注意断音记号的演唱,感受断音和连音的区别。

2、能用适当的力度来演唱歌曲,特别是掌握渐强和渐弱的演唱。

3、为了使歌曲演唱的更有韵味,能用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处理歌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熟练处理力度记号。

2、歌曲中出现的难点节奏和前八分休止节奏的演唱。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歌曲《踏雪寻梅》。

1、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小诗,诗的名字叫《踏雪寻梅》,想听老师来朗诵一下吗?

生:想!

师:好,那听老师来朗诵一遍,听的时候,请大家想象一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老师把《踏雪寻梅》的歌词以诗歌的形式展现,老师再有感情的朗诵一遍)

生:我仿佛看到了雪后初晴,腊梅花开,有个小朋友骑着毛驴去赏花,小毛驴脖子上的铃铛发出了叮当叮当的声音。

师:同学们描绘的真好,现在诗情画意都有了,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乐韵,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幅美妙的画面所创作的歌曲《踏雪寻梅》。

2、欣赏歌曲。

师:这首诗是音乐家黄自于三、四十年代创作的歌曲《踏雪寻梅》的歌词,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

(出示歌谱,并播放课件欣赏歌曲)

师:请大家说说听完歌曲后的感受,哪些地方你觉得很难?

学生经过讨论,自己总结出歌曲的难点。

3、出示旋律并学习:

(1)用听唱法重点练习刚才学生提出的难点。

(2)分句练习,跟琴自学歌谱。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自己填入歌词演唱歌曲。(同样难点乐句,用听唱法反复演唱)

(4)把断音记号重点练习下,曲中四次“响叮当”上方加了什么音乐加号?为什么要加?怎样生动地来演唱?——加了断音记号,表现驴儿清脆活泼的铃声。要唱得短促跳跃,力度作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走近的清脆的铃声。

(5)复习力度记号,在几个乐句上添加合适的力度记号,请学生进行选择填充,并说说用这些力度记号表现了怎样一副情景。

(6)把填充完整的歌曲再次演绎一遍,注意歌曲中的断音记号,力度记号。

4、完整地演唱歌曲。

采用多种演唱形式来巩固歌曲,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意境。

5、拓展练习

在完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最后一个乐句加一个声部进行练习。一半学生唱旋律声部,另一半学生用“响叮当,响叮当”的旋律作为第二声部进行伴唱,感受和声的魅力。

三、下课

踏雪寻梅教案 篇四

一、教学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四年级的歌曲教学中,通过歌曲的演唱,揭示歌曲的主题思想,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有感情的演唱,并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通过歌曲的演唱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借助生动的形象,把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中。

根据教学时间的安排,教授第八单元时,正值元旦和新春佳节来临,本单元主要着眼于人与自然。编写的歌曲意在让学生感受冬天的意境,产生对冬季大自然的兴趣,不畏严寒。《踏雪寻梅》是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吐艳枝头。千百年来人们赞美这样的雪梅精神。歌曲表现了雪天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歌曲为两段体结构,是一首二部合唱歌曲,整首歌曲风格统一,旋律明快流畅,琅琅上口。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的美好意境。

2、尝试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感受歌曲《踏雪寻梅》。

3、通过演唱踏雪寻梅,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丰富的想象。

三、教学重点

1、断音的唱法和前半拍休止的唱法

2、能用轻快活泼、丰富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四个“响叮当”处的演唱及处理

四、教学难点

1、渐强渐弱的的演唱技巧

2、“骑驴”和“好花”这两个一字多音高节奏的准确把握。

3、歌曲中大量休止符的正确演唱。

五、说教法和学法

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促使孩子们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方法、技能的领悟。针对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视觉图像法、声势律动法,对比听唱法,示范演唱法。

学生的学习需要方法,好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将通过以下方法展开学习:谈话法、听唱、内心感受法,跟琴模唱法等。

具体有:

1、借助多媒体课件,设境悟情,以情激趣,利用情境导入法,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节奏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中,相当于人的骨架,很好的掌握了节奏,也是歌曲学习的成功的重要之路。《踏雪寻梅》中前半拍的休止节奏教难掌握,我准备在教学中开展创造性活动,利用肢体语言,更好的掌握节奏。

3、在新授歌曲环节中,我主要采用视听法,跟琴学唱法,比较法等进行教学。通过教唱能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自觉主动的学习。

六、教学准备

串铃、碰铃、双响筒、多媒体、钢琴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感悟,体验雪的美

师:冬天来了,同学们或许并不喜欢,因为它的寒冷促使我们对春天或者夏天非常向往,但是冬天美丽的雪景,让我们产生了对它的留恋和喜爱。老师给天给大家找来了一些冬天雪景图,我们来一起欣赏。

(1).在音乐《踏雪寻梅》伴奏音乐中师出示美丽的雪景图,学生交流感受。(通过在音乐中欣赏雪景,让学生在看、说的过程中体验雪后大自然的美)

(2)、师:啊,多美呀!多么洁白素雅的美!天寒地冻、百花凋零,但是在冰天雪地里只有一种花却在傲雪怒放、幽香袭人。这是什么花?(梅花)(出示梅花图)

(3)、“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从古到今,人们总是把梅和雪联系到一起,踏着皑皑白雪,闻着幽幽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这么美的景色难免会吸引不少的游客。听,远处传来了一阵铃铛声,小朋友们正骑着小毛驴向我们走来,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去踏雪寻梅吧!(出示幻灯片,初听《踏雪寻梅》)

(二)、新课教学

(1):初听范唱《踏雪寻梅》,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①师问:这首《踏雪寻梅》把你带到了哪里,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②师介绍歌曲的词曲作者

师:这么美妙动听的歌曲是由我国著名曲作家黄自在三四十年代创作的一首著名的歌曲。它的诞生影响了几代人,至今还广为传唱。

(2).复听歌曲

①师范唱

师:优美的旋律让我回味无穷,老师也想给大家唱一唱,同学们,你们仔细听,并且考虑:你觉得歌中哪一句可以体现人们骑驴赏花时高兴的心情?

(四个“响叮当”)

②学唱该句

师:驴子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它发出的声音是沉重的还是清脆的?(揭示断音记号的作用,并且师用对比法范唱该句,让学生体会还应该用短促的声音来唱)

师引导学生用轻巧而短促的声音演唱该句。

③处理该句情感

师:小毛驴从远处高兴地向我们奔驰而来,你们觉得铃铛的声音是怎样的?(由弱到强)用你们美妙的声音表现出来。

(3)完整学唱歌曲

师:你们美妙的歌声仿佛让我真的看到了小毛驴高兴的向我们奔驰而来,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把这首歌曲完整的学唱。

①师解释歌词中“霁”和“坝桥”的读音和意思

“霁”ji,读四声,指雪后放晴。“坝桥”指有扶手的石板桥。

②“骑驴坝桥过”的“骑”轻巧的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为了准确唱准“骑驴”前面的休止,可在骑驴处加上让嘴巴发出“咯”的声音,然后马上接下去唱。

②“好花摘得供瓶养”,休止的好比和孩子们停下来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叹地唱出“好”字。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帮助学生在琴的搀扶下按节奏、旋律正确演唱,其中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这可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4),处理歌曲

歌曲中出现了很多表情记号(出示幻灯片)

①歌曲开始有一个“mp”,要用中弱的力度以叙事性的口吻来演唱。

②四个“响叮当”下面都有断音记号,要怎样唱?(短促跳跃,力度表现驴儿由远及近的清脆铃声)

③“好花摘得供瓶养”是歌曲的高潮,所以力度是强,感叹地抒发情感。

(三)歌曲表现与拓展

师:虽然骑驴赏花的情景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是同学们优美而轻快的歌声把我们带进了这高雅而美丽的意境。今天老师还带来了打击乐器,我想让你们用这些乐器给歌曲伴奏。

1、出示打击乐器:串铃、碰铃、双响筒。

提出问题:如果让你用打击乐器来表现这首《踏雪寻梅》你将会选择哪件打击乐器,你想表现什么?

2、各乐器的表现:

开头两句双响筒表示;四个“响叮当”采用男女生接口唱。,“骑驴……”和“好花……”用摇铃表示。

3、请个别同学伴奏,其他同学分角色演唱歌曲。

4、加入打击乐器随伴奏有感情的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加入打击乐器的音乐实践,指导学生体会歌曲的高雅意境以及用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四)、欣赏现代版的《踏雪寻梅》

师:经典的歌曲总是让人百唱不厌,这首《踏雪寻梅》也被众多歌手翻唱过,今天我给大家找来了歌手陈慧琳演唱的《踏雪寻梅》,一起来听一听。

听陈慧琳演唱的《踏雪寻梅》

提问:你认为,这首歌曲与我们学唱的《踏雪寻梅》风格上有何不同?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歌曲《踏雪寻梅》,而且也感受到了歌曲所表现的一种高雅的意境和淳朴的生活情趣。自古以来,人们对雪情有独钟,请同学们在课后不妨上网搜索一下有关雪的歌曲和描写雪的诗歌,还可以画画美丽的雪景图,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 篇五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感知梅花的基本特征。

2、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将5片花瓣围成圈状。

3、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手指点画的快乐。

二、活动过程:

1、音乐响起,幼儿伴随着音乐声,边唱边跳进入教室。

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节奏跳舞进入教室。(歌曲《踏雪寻梅》)

2、展示梅花的视频图片,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梅花的颜色和形状。(教师对梅花进行简单的介绍)

教师出示梅花视频,幼儿观察

教师总结:原来梅花是长在树梢上的,不仅有红色的、粉色的,还有白色的,而且是由5片花瓣围成的一朵圆形的花。

3、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一起画梅花。

出示绘画视频

教师在绘画大图上示范讲解手指点画梅花的方法。(重点:示范五个花瓣的画法,及如何用手指蘸色等)

4、教师提出点画要求,幼儿操作点画梅花。

5、作品展览,互相欣赏讲评。

《踏雪寻梅》教案 篇六

一、说课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四年级的歌曲教学中,通过歌曲的演唱,揭示歌曲的主题思想,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有感情的演唱,并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通过歌曲的演唱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借助生动的形象,把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中。

根据教学时间的安排,教授第八单元时,正值元旦和新春佳节来临,本单元主要着眼于人与自然。编写的歌曲意在让学生感受冬天的意境,产生对冬季大自然的兴趣,不畏严寒。《踏雪寻梅》是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吐艳枝头。千百年来人们赞美这样的雪梅精神。歌曲表现了雪天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歌曲为两段体结构,是一首二部合唱歌曲,整首歌曲风格统一,旋律明快流畅,琅琅上口。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的美好意境。

2、尝试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感受歌曲《踏雪寻梅》。

3、通过演唱踏雪寻梅,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丰富的想象。

三、教学重点

1、断音的唱法和前半拍休止的唱法

2、能用轻快活泼、丰富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四个“响叮当”处的演唱及处理

四、教学难点

1、渐强渐弱的的演唱技巧

2、“骑驴”和“好花”这两个一字多音高节奏的准确把握。

3、歌曲中大量休止符的正确演唱。

五、说教法和学法

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促使孩子们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方法、技能的领悟。针对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视觉图像法、声势律动法,对比听唱法,示范演唱法。

学生的学习需要方法,好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将通过以下方法展开学习:谈话法、听唱、内心感受法,跟琴模唱法等。

具体有:

1、借助多媒体课件,设境悟情,以情激趣,利用情境导入法,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节奏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中,相当于人的骨架,很好的掌握了节奏,也是歌曲学习的成功的重要之路。《踏雪寻梅》中前半拍的休止节奏教难掌握,我准备在教学中开展创造性活动,利用肢体语言,更好的掌握节奏。

3、在新授歌曲环节中,我主要采用视听法,跟琴学唱法,比较法等进行教学。通过教唱能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自觉主动的学习。

六、教学准备

串铃、碰铃、双响筒、多媒体、钢琴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感悟,体验雪的美

师:冬天来了,同学们或许并不喜欢,因为它的'寒冷促使我们对春天或者夏天非常向往,但是冬天美丽的雪景,让我们产生了对它的留恋和喜爱。老师给天给大家找来了一些冬天雪景图,我们来一起欣赏。

(1).在音乐《踏雪寻梅》伴奏音乐中师出示美丽的雪景图,学生交流感受。(通过在音乐中欣赏雪景,让学生在看、说的过程中体验雪后大自然的美)

(2)、师:啊,多美呀!多么洁白素雅的美!天寒地冻、百花凋零,但是在冰天雪地里只有一种花却在傲雪怒放、幽香袭人。这是什么花?(梅花)(出示梅花图)

(3)、“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从古到今,人们总是把梅和雪联系到一起,踏着皑皑白雪,闻着幽幽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这么美的景色难免会吸引不少的游客。听,远处传来了一阵铃铛声,小朋友们正骑着小毛驴向我们走来,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去踏雪寻梅吧!(出示幻灯片,初听《踏雪寻梅》)

(二)、新课教学

(1):初听范唱《踏雪寻梅》,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①师问:这首《踏雪寻梅》把你带到了哪里,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②师介绍歌曲的词曲作者

师:这么美妙动听的歌曲是由我国著名曲作家黄自在三四十年代创作的一首著名的歌曲。它的诞生影响了几代人,至今还广为传唱。

(2).复听歌曲

①师范唱

师:优美的旋律让我回味无穷,老师也想给大家唱一唱,同学们,你们仔细听,并且考虑:你觉得歌中哪一句可以体现人们骑驴赏花时高兴的心情?

(四个“响叮当”)

②学唱该句

师:驴子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它发出的声音是沉重的还是清脆的?(揭示断音记号的作用,并且师用对比法范唱该句,让学生体会还应该用短促的声音来唱)

师引导学生用轻巧而短促的声音演唱该句。

③处理该句情感

师:小毛驴从远处高兴地向我们奔驰而来,你们觉得铃铛的声音是怎样的?(由弱到强)用你们美妙的声音表现出来。

(3)完整学唱歌曲

师:你们美妙的歌声仿佛让我真的看到了小毛驴高兴的向我们奔驰而来,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把这首歌曲完整的学唱。

①师解释歌词中“霁”和“坝桥”的读音和意思

“霁”ji,读四声,指雪后放晴。“坝桥”指有扶手的石板桥。

②“骑驴坝桥过”的“骑”轻巧的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为了准确唱准“骑驴”前面的休止,可在骑驴处加上让嘴巴发出“咯”的声音,然后马上接下去唱。

②“好花摘得供瓶养”,休止的好比和孩子们停下来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叹地唱出“好”字。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帮助学生在琴的搀扶下按节奏、旋律正确演唱,其中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这可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4),处理歌曲

歌曲中出现了很多表情记号(出示幻灯片)

①歌曲开始有一个“mp”,要用中弱的力度以叙事性的口吻来演唱。

②四个“响叮当”下面都有断音记号,要怎样唱?(短促跳跃,力度表现驴儿由远及近的清脆铃声)

③“好花摘得供瓶养”是歌曲的高潮,所以力度是强,感叹地抒发情感。

(三)歌曲表现与拓展

师:虽然骑驴赏花的情景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是同学们优美而轻快的歌声把我们带进了这高雅而美丽的意境。今天老师还带来了打击乐器,我想让你们用这些乐器给歌曲伴奏。

1、出示打击乐器:串铃、碰铃、双响筒。

提出问题:如果让你用打击乐器来表现这首《踏雪寻梅》你将会选择哪件打击乐器,你想表现什么?

2、各乐器的表现:

开头两句双响筒表示;四个“响叮当”采用男女生接口唱。,“骑驴……”和“好花……”用摇铃表示。

3、请个别同学伴奏,其他同学分角色演唱歌曲。

4、加入打击乐器随伴奏有感情的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加入打击乐器的音乐实践,指导学生体会歌曲的高雅意境以及用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四)、欣赏现代版的《踏雪寻梅》

师:经典的歌曲总是让人百唱不厌,这首《踏雪寻梅》也被众多歌手翻唱过,今天我给大家找来了歌手陈慧琳演唱的《踏雪寻梅》,一起来听一听。

1、听陈慧琳演唱的《踏雪寻梅》

提问:你认为,这首歌曲与我们学唱的《踏雪寻梅》风格上有何不同?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歌曲《踏雪寻梅》,而且也感受到了歌曲所表现的一种高雅的意境和淳朴的生活情趣。自古以来,人们对雪情有独钟,请同学们在课后不妨上网搜索一下有关雪的歌曲和描写雪的诗歌,还可以画画美丽的雪景图,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音乐教案《踏雪寻梅》 篇七

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高雅的艺术歌曲。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脖颈上的小铃声。歌曲短小精练,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在教学中还尝试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来丰富拓展歌曲的艺术魅力,是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踏雪寻梅》的学唱与演唱,产生对冬季大自然的兴趣,不怕寒冷,奔向冰雪的世界,享受无穷的乐趣。

2、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歌曲快乐的情绪。有打击乐器来更深一步渲染歌曲的意境。

3、能对歌曲的歌词、旋律进行赏析,在歌唱中将对歌曲的感性认识与乐谱的理性认识统一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

用生动的演唱来表现歌曲的高雅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歌曲的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的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课题上看,很明显,我们今天将学习的内容一定与哪个季节有关?(冬季)

2、想像一下冬季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提问后出示幻灯片)

3、天寒地冻、百花凋零,但是在冰天雪地里只有一种花却在傲雪怒放、幽香袭人。这是什么花?(梅花)

4、请你想一想学过的有关梅花的诗?(提问后出示幻灯片)

5、踏着皑皑白雪,闻着幽幽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听,远处传来了一阵铃铛声,一个小朋友正骑着小毛驴向我们走来,让我们跟着他一起去踏雪寻梅吧!(出示幻灯片,初听《踏雪寻梅》)

二、新课教学

1、师领,按节奏齐读歌词,思考,有没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

①“霁”ji,读四声,指雪后放晴。

②“坝桥”指有扶手的石板桥。

2、认识休止符。

3、歌谱教学。听琴声逐句唱歌曲的谱子,整体连起来唱一遍,注意要正确地唱好断音。

4、跟琴演唱歌曲,把学生易错处单独拿出练习。

①“骑驴坝桥过”的“骑”轻巧的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

②“好花摘得供瓶养”,休止的好比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叹地唱出“好”字。设计意图:这是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帮助学生在琴的搀扶下按节奏、旋律正确演唱,其中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这可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处理歌曲

歌曲中出现了很多表情记号(出示幻灯片)

1、歌曲开始有一个“mp”,要用中弱的`力度以叙事性的口吻来演唱。

2、四个“响叮当”下面都有断音记号,要怎样唱?(短促跳跃,力度表现驴儿由远及近的清脆铃声)

3、“好花摘得供瓶养”是歌曲的高潮,所以力度是强,感叹地抒发情感。

(三)歌曲表现与拓展

1、出示打击乐器:串铃、碰铃、双响筒。

提出问题:如果让你用打击乐器来表现这首《踏雪寻梅》你将会选择哪件打击乐器,你想表现什么?

2、各乐器的表现:

用双响筒可以表现驴儿清脆的蹄声;四个“响叮当”用碰铃,其余部分可用响板,也可用摇铃。

3、四个“响叮当”采用男女生接口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加入打击乐器的音乐实践,指导学生体会歌曲的高雅意境以及用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歌曲《踏雪寻梅》,而且了解了很多音乐符号的含义。演唱一首歌曲除了会唱曲调之外,还要注意它的艺术处理和它所表达的意境,你觉得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淳朴的生活情趣)。自古以来,人们对雪情有独钟,请同学们在课后收集一些与雪有关的诗词,演唱与雪有关的歌曲,画画美丽的雪景图,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踏雪寻梅》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教材八年级第六单元《冬之韵》中的《踏雪寻梅》一课。

教材地位和作用

《冬之韵》是这学期的第六单元单元,安排的内容主要着眼于人与自然,选择的作品动静结合,活动设计应体现情趣性。旨在驱散严冬的寒冷,增加学生音乐的感受积累,从作品的创作手法、表现手法多样化的比较中发展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

本单元可分两课时来完成,本课将安排在第一课时进行,是以《踏雪寻梅》歌曲教学为主、采用《铃儿响叮当》进行导入的一堂新授课。

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是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是带再现的二段体,是一首短小精练、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全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脖颈上的小铃声。歌曲中运用了强与弱、连音与断音、附点与非附点等多种对比手法,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情感目标:

通过演唱《踏雪寻梅》,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对冬天产生浓厚的兴趣。

2、知识目标:

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

认识断音记号,正确地掌握断音的演唱方法。

能根据力度记号对歌曲进行力度的处理。

3、方法目标:

运用随手可得的生活用品与口技模拟自然界的音响。

[教学重点]

1、能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踏雪寻梅》。

2、认识断音记号,正确地掌握其演唱方法。

3、四个“响叮当”处的演唱及处理。

4、用合适的音响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

1、弱起句的正确演唱。

2、“骑驴”和“好花”这两个一字多音处音高节奏的准确把握。

3、歌曲中大量休止符的正确演唱。

[教师教法]

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他们都能诱发儿童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中我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促使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方法、技能的领悟。

本节课中我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美感。具体的教法有:

1、情景导入法

2、预设悬念法

3、谈话讨论法

4、节奏律动法

5、图谱示意法

6、对比演示法

[学生学法]

学生的学习需要方法,好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这节课,孩子们将在听、唱、动、创造中反复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意境美。他们将通过以下方法展开学习:

1、视觉图像法2、联想想象法3、模仿伴奏法4、对比听赏法5、模拟演唱法

6、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

1、琴、打击乐器

2、学生按小组做好

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寓教于乐

3、歌曲处理

4、拓展表现

5、畅想

130 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