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作文素材 > 名人故事

小英雄故事(优秀6篇)

时间: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文是爱岗的小编为大家整编的小英雄故事(优秀6篇)。

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 篇一

小交通员潘冬子

1934年秋,主力**撤离**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交通员工作。他为山上***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1938年,江南***准备开赴****,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战士。

英雄的故事 篇二

1、简介:刘备参与了反曹操的政治流派中,刘备就在家里种菜掩饰身份。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青梅煮酒。曹操大谈当世英雄,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曹操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

2、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筷子不知不觉掉在地下,正巧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来源:文章屋网 )

英雄的故事 篇三

华堂萦绕英雄气,奥运风采听故事。2008年9月11日上午,由等5家单位联合组织的“第29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内隆重举行。笔者有幸参听了这个报告会,亲眼看到了包括乒乓球男队主教练刘国梁、拳击总教练张传良等教练员和射击杜丽、跳水郭晶晶、体操杨威、举重刘春红、击剑仲满、游泳刘子歌、皮划艇孟关良、排球周苏红、曲棍球马弋博等运动员共10多位北京奥运会中的教练员、运动员优秀代表,聆听了他们讲述的精彩而动人的故事,让自己心中不断地为他们生发出敬佩之情。成绩辉煌的奥运健儿们,你们太伟大了,你们也太辛苦了!

“当我争夺首金失败后,体育总局领导为我开脱而说,让一个年近26岁的小姑娘来承受13亿人民的殷殷重托,压力之大让常人是难以体会到的!”是啊,正如射击冠军杜丽所说,如果没有来自各方的理解和信任,她真的难以想象怎么度过从冲击首金失败到下一个参赛项目夺得冠军的短暂却又漫长的几天。可以说,党和国家的信任,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正是我们的奥运英雄成功的坚实基础,也是他们为国争光的巨大动力。祖国信任他们,他们为国建功;人民理解他们,他们不愧人民。从每一个奥运代表的报告中,都让人听出了这真切而又激奋的心音,“人文奥运”,名副其实啊!

“我不是为你而生,可我要为你而活!”当奥运铜牌获得者、人们都钟爱的中国女排队员周苏红,带着喋泣之音说出她因伤卧在床而痛失参加奥运之机的丈夫----中国国家男子排球队队员汤淼,为鼓励自己珍惜奥运为国效力所吐出的这句不是豪言壮语却有憾天动地之力的话语时,坐在这间具有“国家第一大堂”之内的所有观众立刻发出了长时雷鸣般的掌声,他们都被奥运健儿们这无私而深厚的情感震动了,都被这真实而朴素的故事所打动了!是啊,我们的这些同样是普通人的奥运英雄们,他们人人都有自己的儿女情长,人人都有自己的甜酸苦辣,人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处,但在祖国的荣誉和需要面前,他们人人都做出了“舍小家、为大家”的行动,人人都履行了为国拼搏的无上天职,人人都实现了人生价值的辉煌成就。他们,都很伟大,都很了不起,他们都很值得敬佩!

“曾有人这么评论我们尚处在起步之初低谷中谋求壮大的国家拳击队:花了国家那么多的钱,出去参加一次比赛,挨顿打后就回来了。今天,我们战胜了俄罗斯、古巴等传统的拳击强国,成为了北京奥运会上拳击单项总成绩第一的国家!”国家拳击队总教练张传良短短的一番话,让观众从片刻的风趣笑声中,顿时转为了震天欲聋的掌声里。回味这番话,怎么不让人感受到了很多、很深呢?浅的来说,我们应该明白了在体育上什么是艰辛,什么是拼搏,什么失败,什么是成功;深的去言,我们能够不联想到自己祖国漫长、曲折而又走向辉煌成功的发展历史吗?我们能够不为伟大祖国的崛起、复兴和繁荣而骄傲和自豪吗?进而我们能够不像所有的奥运健儿们那样不断为国效力、奋勇争先吗?

刚刚过去的北京奥运会,已经落下神秘而豪迈的大幕,为每一位感受者留下了“无与伦比”的美好记忆。此时此刻的报告台上,奥运英雄们依然在娓娓述说着他们精彩而真实的故事,感人肺腑,触人心弦,相信有关北京奥运会的故事,永远也讲述不完,永远也感受不尽,正如代表并引领整个人类灵魂的奥运精神一样永存记忆,永放光芒!

英雄的故事 篇四

1.追忆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用诗朗诵、小话剧、歌曲、讲故事、说话等形式巩固并拓展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收集课本、课外书中英雄人物的事迹。

2.学唱歌曲《王二小》,排练小话剧《珍贵的教科书》,诗朗诵《我们想告诉您》。

3.幻灯片,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音乐起)

师:六月的摇篮,摇出了白鸽飞满蓝天。

一声声鸽哨一声声祝福,撒落在高山,撒落在平原。

生:面对和平与幸福,我们怎能忘记过去,

一位位英雄,一幕幕场景在我们眼前闪过。

一朵朵鲜花,述说着当年的故事,

是他们的英勇铺就出今天光辉的征途。

(二)回顾介绍英雄的事迹

1.引诵课文《黄继光》。 2.介绍其他英雄事迹。

生:长江和黄河唱着英雄的赞歌,

歌声震荡着山河。

纪念碑展示出他们的伟岸,国旗上浸满他们的血汗。

他们的身躯,已化作一座座高山,

他们的胸脯,已变为一片片平原。

每当南风吹来的时候,我总听到那深情的述说,

述说着英雄的故事。

师:同学们,我们都来说说英雄的故事。

3.欣赏影片(狼牙山五壮士》片断。

师:同学们知道吗有这样五位英雄,为了把敌人引开,毅然走上绝路,最后一起跳下山崖,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

4.介绍更多没留下姓名的英雄。

生:英雄的事迹气壮山河,让人荡气回肠。

师:可是,同学们,更多的英雄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姓什么,叫什么。

生:大山野里,风儿问我,你知道他们的姓名吗在小河边,水波问我,你知道他们的姓名吗我摇头说不知道。他们的身躯在山野,在河边长眠,我们怎能忘记这一切。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介绍更多的没能留下姓名的英雄。

(学生介绍,如《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草地夜行》中的红军战士。)

师:有一位指导员,为了保护孩子们的书,献出了生命。课外,有几个同学自编自演了课本剧。现在,让他们演给大家看一看。

(学生表演小话剧《珍贵的教科书》)

(三)介绍小英雄

生:听!红星闪闪,脚步声声!那是我们的同龄人,战争时代的小英雄向我们走来。

1.讲《倔强的小红军》的故事。

师:这是一位倔强的小红军,谁来讲讲他的故事。

2.齐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四)学英雄、谈感想

师:同学们,就是那一个个英雄伴我们成长,给我们力量,教我们去克服困难。

生:一个个故事,说不完我们的思念;一首首赞歌,说不完我们的崇敬。是英雄们用美好的青春,用闪光的年华,迎来了春天,迎来了光明。

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 篇五

小英雄的故事之杨来西

70年前战争孤儿杨来西背负着国★WWW.HAOZUOWEN.NET★仇家恨,跟着***的**武装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走**为**而献身的道路。

深秋了,他穿着一件破汗衫直打哆嗦,白皮红心的朱人侠就给他一件伪军的黄军装,可他却说:“伪军是东洋**的走狗,我才不穿这老虎皮呢!”小来西是宁可冻死,也不要伪军的施舍。

在三北横河战斗中,大队长姜文光英勇**了,从来不掉一点眼泪的小来西在姜文光的墓前号啕痛哭了一场。他为失去像亲人一样的战友而痛心,他是多么爱憎分明啊!

在杨来西被**逼迫带路去找新四军伤员时,他就带着伪军和日军朝着另外的山头走去,到了山顶,他立即左手抓着伪军的腰带,右手抓住日军的手,毫不犹豫纵身跳下山崖。那年杨来西年仅13岁。

英雄的故事 篇六

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

日前,由高群书执导的影片《老鱼》在哈尔滨顺利杀青。

《老鱼》取材自齐齐哈尔市一个真实的故事,人物原型名叫于尚清。2003年9月1日,齐齐哈尔市中心的萨拉伯尔酒店发现炸弹,当时情况危急,一旦爆炸整个大楼都要被夷为平地。在场的人中只有公安局危险品管理科的于尚清对炸药略懂一二。完全没有排爆经验的于尚清主动请缨排爆,炸弹顺利地排除了。就在公安局长特意来为于尚清压惊庆祝时,楼里又接连不断地发现了炸弹。于尚清在一天内连续徒手排除了11颗炸弹。在排除最后一颗时,炸弹爆炸,被炸成六级伤残的老于一夜间成了英雄。

这个新闻事件被多家媒体报道过,导演高群书也早有耳闻,但是“有关英雄主义的影片太过模式化”。高群书最初并没有把这件事拍成电影的冲动。2006年的一天,高导演打开电视正好看见于尚清的访谈节目。当主持人问到于尚清排爆的心情时。于尚清说:“我当时就是恐惧,谁不害怕啊,那是炸弹啊。”“于尚清的这句话很实在,我当时就感觉这个英雄有点意思。”第二天高群书踏上了去往齐齐哈尔的路,他一定要看看于尚清究竟是何许人也。事情过去四年了,于尚清的伤势基本稳定,可他只能用仅存视力的右眼睨视着看人,握手的时候伸出的是布满伤疤仅剩四个手指的右手。就是在这种状况下,老于的生活仍然充满了快乐和生气。看到高导演来采访,老于阻止说:“你可别扯了,我怎么变成英雄了;当时就我还懂得点炸药,就得好好表现一下啊。”老于的妻子也是个乐天派,提起自己的丈夫她一脸自豪:“我们家老于不是一般战士,除了修飞机生孩子不会什么都会。”采访中高群书体会到普通老百姓对英雄最朴实的理解,也感受到东北人老于特有的乐观和幽默。“老于本身就是一个好剧本,他的每句话都可以当台词。”高群书决定接拍这部戏,讲一个老百姓变成英雄的故事。

2007年初,影片《老鱼》正式开机,拍摄地点在哈尔滨。高群书想既然是在哈尔滨就一定要拍出东北特色:要拍到雪景。可是'06年的冬天偏偏没有雪。一直等到'07年初,哈尔滨也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雪。高群书有点撑不住了,他想,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其它外景了。不料很快大雪竟然不约而至,漂漂亮亮地下了两整天。

为了在拍摄过程中随时征求于尚清的意-见,高群书把老于请到了剧组。于尚清俨然,成了二号导演;对剧组里的大事小情他都特别上心,高群书很少仔细地计算拍摄费用,老于却总是叨咕:“拍一个电影怎么这么贵啊,一秒钟就要十几块钱,可得省着点胶片了。”老于淳朴而实在,每次从家里回来都要带上一大筐咸鸭蛋和几大瓶子牛肉酱,“这可不含苏丹红,是纯绿色食品。”老于很得意地说。

非职业演员挑大梁

高群书导演是写实主义电影的坚决倡导者。1996年高群书执导的《金豌豆》从主角到配角全部启用了山西本地的普通农民。此后,高群书又接连拍摄了大量使用非职业演员的《中国大案录》和《命案十三宗》。直到执导历史题材影片《东京审判》时高群书才暂时放弃了启用非职业演员的习惯,但是影片的基调仍然是注重写实色彩。2007年,高群书有了做平民写实电影的长期计划:以三十年为期限完成一个系列平民电影,记录三十年里中国老百姓最真实的生存状态,总题目就定为《“你”系列:1930―2030》。而《老鱼》正是《“你”系列》的开篇之作。

影片《老鱼》的拍摄,高群书再一次返璞归真,除了一名女警察的饰演者潘星谊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外,整个影片清一色地使用了哈尔滨市当地的警察。“我不想把《老鱼》拍摄成险象环生的惊险大片,而想让老百姓在电影里演自己的故事。”

在选择于尚清的扮演者时,高导演花了很多心思。“老于这人傻奸傻奸的,憨厚的里面有一种睿智”,高群书充满调侃地评价老于。怎么才能找到能和于尚清的特质相契合的演员呢?高群书从北京一路找到哈尔滨仍无结果。离开机还有三天,老于的扮演者还没有定下来,高导演只好先到哈尔滨的道外区看看外景拍摄地,陪同高导演的是道外区靖宇派出所的副所长马国伟。马国伟不爱说话,可一路上他仅有的一两句话也会让人忍俊不禁。高导当时就断定老马是个“闷骚”型的人,和于尚清极其神似。“老马啊,你演于尚清吧。”“啥?开玩笑啊。”马国伟根本没当真。“我看你演老于挺合适的。”高群书又一次说。“这事太大了,导演你可得想清楚,不是闹着玩哪”,马国伟一直摇头,“我当了十九年的民警。别说进专业的影视表演学校,就是连电影院都很少去。”突然得到这个任务的马国伟彻夜难眠。“老马你就放心,只有导不好的导演,没有演不好的演员。你演不好算我的。”高群书一心消除老马的顾虑。

“你永远是我的兄弟”

老马一进入剧组就一点不含糊了。“我把这件事当作一项政治任务,而不是演戏。”拍每一场戏马国伟都一丝不苟。“老马的敬业精神超过了很多职业演员。”高群书被深深地感动了。

可马国伟毕竟不是职业演员,演戏很少用到技巧,每次都要“动真格的”。有一场排爆的戏中,老鱼没有找到引爆装置,还以为是个假炸弹,正要扔掉的时候突然发现炸弹还连着一个BP机,原来这就是炸弹的引爆装置。面对这个即将爆炸的炸弹,捞演老鱼的马国伟要以最紧张的情绪厉声惊呼出“炸弹!”可是老马一时找不着那种紧张的感觉,无论面部表情还是声音的感觉上都达不到戏里的要求。当时的拍摄地点在公安局的一个家属小区里,马国伟在这里喊了整整一个下午“炸弹”。小区家属们见了马国伟都打趣地对他喊:“炸弹”来喽。这让本来就找不准感觉的马国伟更加不好意思。当时的高导演心里也很着急,“可是老马不知比我着急上火多少倍,我哪好意思再逼人家啊。”最后马国伟使出了一个绝招,他对站在身边的同事说:“来,打我一拳。”老马的同事有一米八五的个子,长得膀大腰圆。“还是别了,咱们想想别的法子?”同事特别犹豫。“让你打你就打。”马国伟有点急了。同事这一举把老马重重地打倒在地。老马胜上的感觉找到了,可是声音还是不够。还没等高导演开口,老马自己就发话:“不行,再踢我一脚,使劲点儿。”一脚蹋出去,老马一下子滚到了墙根底下。足足被踢出有两米远。这回马国伟终于成功地喊出感觉来了。事后同事感觉自己出手太重了,一个劲儿地向马国伟道歉,老马却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我可真得谢谢你了,走,请你吃饭去。”

51 37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