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教学范文 > 教师范文

融合教育教学方案【7篇】

时间: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下是好作文爱岗敬业的小编演员帮助大家收集的融合教育教学方案【7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融合教育范文 篇一

一。对生活美的体验

美来自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体育运动、竞技、游戏不仅仅是人的情感的渲泄,更重要的是人改造生活的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生活美的教育。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身体活动,促进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过程外,融合对生活美的教育。另一方面开展野外体育活动,更能使学生达到对生活美的教育。因为举行此类活动,学生通常都要准备食品及其备用灶具,在活动中,学生要生火、做饭、搭帐篷、确立方位、使用地图和指南针等。在出现伤病的情况下,还要会医务急救和排难,学生通过自身劳动,锻炼了独立生活能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二。对情感美的感悟

现代教学论强调快乐的学习情绪,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和利用提到了相当重视的地步。但在一般情况下这种非智力因素是为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服务的。但这里把情感放在了教学内容和追求目标的位置上,是要求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美的情感教育,即培养其良好的情感品质。要实现其目标,必须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因素:

1、在教和学的关系上,强调学生是教学主体、学习的主人,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是实现目标的前提。使学生把体育的学习建立在自身愿望需求的基础上,这是实现目标的基本保障。

2、在教学的观念结构上,主张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这三种心理活动有机的统一,这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强调体育课必须情知交融与身体发展并举,体育教育结构应是融认知、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结构。

3、情境的创设、场地的安排、教材内容的选舍,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都有成功的感情体验,使他们在“心态平衡发展”中产生强烈的体育爱好,养成喜欢学,以苦为乐,乐此不疲,自觉锻炼的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又如场地处理安排上,仅跑道上划白线和不划折线,学生跑起来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觉,所以,在场地器材布置力求美观新颖,学生产生新鲜感。又可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情感因素,准确及时地给予培养,促使其情感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4、个性的尊重并能使其充分发展是实现目标的基本方法。遵循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体育、个性及兴趣、爱好上存在差异的认知规律,要用一种因材施教、分类组合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方式方法以及运动负荷等方面加以区别对待。特别强调,因体育动作困难,身体素质差比不上其他同学而产生紧张、畏惧、出现信心不足、抑郁心态等不良情感品质时,教师更要细心、耐心辅导、充分鼓励等手段,以求达到学生心理上的转变。

三。对真善美的领悟

融合教育范文 篇二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教育;融合

我国高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艺术教育在其中能够发挥相当积极的作用。[1]并在更新艺术教育观念及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探索。通过开设艺术课程及开展各类内容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在向大学生传授艺术知识和技能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自身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有别于艺术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两者在教育方法、教育形式及教育内容上也多有不同。然而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育人。因此,可以借鉴彼此的教育方法,从而实现两者互补,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展。

一、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在国内,学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注重表面效应,忽略了教育具有渐进性的本质,企图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这是不现实的。[2]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及较高的思想觉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是人们在日常的学习和实践经历中,以及在与他人接触交流中,逐渐形成。将艺术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和独立思考,从而慢慢得到相应的感悟,分清什么是美丑、善恶,什么是真理、谬论,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3]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可行途径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教育的融合

作为拥有广泛受众的音乐教育,一直都闪烁着思想教育的光芒。音乐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将自身蕴含的内涵于无形之中激励和感染着欣赏者。那些美妙的旋律、动人的音符扣人心弦,更容易使人产生心灵触动。首先,音乐教师应精心挑选音乐教材,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挑选那些饱含深厚思想内涵和思想境界崇高,能与当代大学生审美需求相契合的音乐作品。比如《祖国颂》《歌唱祖国》《爱我中华》等弘扬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音乐教师在向大学生教唱这类歌曲时,应将歌曲的创作背景讲授给他们,带领他们重新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一起抗争、奋斗、发展的那段峥嵘岁月,使大学生能全方位地对党和国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激昂的音乐旋律很容易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音乐教师应趁此机会,适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大学生歌唱训练中,从而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内化为思想意识,外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其次,音乐教师要将音乐的表现作用发掘出来,使大学生加深其情感体验。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蕴含着伦理道德,音乐教师应将之充分发掘出来。特别是音乐作品的高潮部分以及涉及情感爆发的关键地方,要着重欣赏。这些蕴含着强烈情感的音乐语言更容易触动大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其深刻体味到其中的思想价值和审美韵味,从而与音乐作品产生强烈的情感碰撞,最终使大学生的情感道德体验得以深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的教育目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舞蹈教育的融合

舞蹈作为利于人们抒发内心情感的优美艺术,是人们思想情感最为精炼、集中的行为表现,它以鲜明的个性和饱满的情感将人们的内心情感、生活感悟展示出来,是社会现实和人们内心动态的真实写照。像千手观音、雀之灵、睡美人等著名的舞蹈作品,正是舞蹈表演者用娴熟的舞蹈技巧,将社会与人们的思想情感生动优美地表现出来。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借助欣赏舞蹈表演来使大学生感受到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更为广泛的生活内涵。如马丽和翟孝伟的舞蹈《牵手》(见图1),它震撼人心之处就是表演者马丽和翟孝伟都是残疾人,一个缺右臂、一个少左腿。但他们却用超乎常人的协作精神和舞蹈天赋,向人们展示了真正的奇迹。让大学生欣赏这样的舞蹈,能教会他们要学会珍惜拥有的,学会只要通过顽强的拼搏和艰苦的奋斗,才可以创造出有意义的人生。

三、结论

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不断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有益经验,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并积极加以实践检验,才能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促进其进步,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作者:孙国娇 张宪辉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贝丽静.艺术渗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J].世纪桥,2011,(21):76,82.

融合教育范文 篇三

相关热搜: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形式。产教融合历经多年,已经形成“订单班”、“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形式,但诸如企业参与度不高、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矛盾、企业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等问题也凸显。在分析产教融合现状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区别的重要特征。经多年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已形成一些固定形式,并取得极大成功,但很多方面的问题也同样凸显。在全面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产教融合应总结以往经验,拓宽内涵、创新形式,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其意义

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业与教育一体,两者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从而使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科学研发、素质培养、技能提升、生产劳动和服务社会等多种因素一体发展。产教融合的基本内容是要实现“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其根本目的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培养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能够解决职业学校老师实际操作不足的缺点,提升其业务水平,并且对地区经济的繁荣、产业升级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产教融合打破了传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经济、脱离实际的弊端,真正将教育与就业衔接起来,学校真正形成“产、学、研”的能力,培养的人才更适应社会需求。企业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将岗位的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衔接,并将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带入课堂。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无缝对接,从而达到合作共赢。

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

1.常见产教融合形式

1.1 “订单班”培养模式

“订单班”培养模式,即职业院校根据企业提出的行业标准、人才标准与岗位规范等要求,设置专业和制定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安排培训项目,双方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培养、技术培训、办学条件建设方面开展合作,以达到对学生共同培养的办学模式。“订单班”培养的学生可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实现“零距离”就业,有效促进就业率的提升和实现高质量就业。“订单班”培养模式让企业能够深入参与学校办学,企业与学校双方得以有效沟通,生产、教学、科研有机结合,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产教融合合作模式。该合作模式目的性强、人才到企业的适用性高,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参与度高,近年来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成效显著。

1.2 “校中厂、厂中校”培养模式

“校中厂”即由学校提供场地、劳动力与部分生产设备等生产要素,企业将研发、生产部门设在校园的一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获得了充分的顶岗实习机会,解决了在常规培养模式下实践不足的问题。同时,企业也节约了场地、设施、劳动力等要素。“厂中校”则由学校提供劳动力、技术,参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将提供学习、食宿等条件和部分劳动报酬。这种模式下,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生产效率的提高,学生也得到一线的生产体验,获得实践机会和锻炼技能。“校中厂、厂中校”根据学校和企业的需求已经发展为多种多样的方式,在这种培养模式的框架下,企业均得以降低生产成本,学生则得到大量的实践机会。

2.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参与度不高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往往较低,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企业方往往投资较大,而获得的回报难以得到保证,同时面临着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培养的人才却无法留在自己企业的风险。其次,由于实训过程中涉及到学生管理和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因素,企业方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也不愿深度参与校企合作。

2.2 学校与企业价值取向矛盾

学校与企业分属两个不同的主体,其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是不同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注重素质的培养,追求高质量就业,培养的过程较长。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他们更注重高质与高效并存,以较低的投资、较短的时候换取高回报。双方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的矛盾,往往会使得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分歧,合作方式难以达成一致。

2.3 企业存在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的倾向

一些企业具有将到企业参与实习实践的高职院校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的倾向。多数输送到企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并没有得到系统的生产培训,去到企业后,企业方为了节省成本,省略了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培训条件,要求学生马上上岗生产。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专业技能和知识得不到提升,并沦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工具。这种合作方式已经与产教融合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改善产教融合现状对策

1.构建校企共赢体系

校企双方应树立“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构建共赢体系。校企双方应统一人才培养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目标。学校作为人才的输出者,企业作为人才的接受者,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因此,两者在合作过程中完全是可以达到共赢的。学校从企业获得资金、并促进办学思想的革新,企业从学校获得人才,促进技术的进步,生产的提升。校企高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双方充分沟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2.政府充分参与指导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下的权利、义务,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参与合作的各方进行监管和评估,保证产教融合在一个合理框架下有效运行,提高合作的质量。政府部门也应着力于落实相关政策,指导学校育人与企业地方发展相适应,鼓励企业参与学校转型发展。

3.创新产教融合形式

创新产教融合形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改进产教融合形式。职业院校办学应该从自我为主导发展为以地区行业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校服务地区发展,地区发展促进学校进步。二是扩展产教融合的内涵。从原来的单纯教学、实训方面合作拓展至文化及其他领域的合作。三是创造性地利用“互联网+”新思维,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方向。“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新技术、新思维,这对于产教融合是一个机遇,需利用好这一发展契机,整合平台资源促进全面发展。

融合教育论文 篇四

关键词:融合教育背景;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学前特殊教育是教育的重要阶段之一,对幼儿进行学前特殊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学前特殊教育发展方面,我国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并且缺乏相应的教育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专业教师的缺乏和教育理念的影响等,阻碍了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学前特殊教育对特殊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学前特殊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欠缺

很多特殊儿童的家长,希望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特殊的教育机构进行教育,在这些地方特殊儿童能够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得到专业的教育,在这样的过程中对特殊教育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现阶段中,许多的教师接受过幼儿专业的教育,或者是接受过专业的特殊儿童的教育,在从事特殊儿童教育之后,也可能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性的培训,但是,特殊儿童教师的水平距离与专业化教师的水平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1]。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水平直接的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因此,在现阶段教师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二)教育政策落实不彻底

在我国现阶段已经颁布了一些有关学前特殊教育政策,在政策中也明确的提出了一些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和方法,但是,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在现阶段,不同的特殊儿童教育机构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关联,并且相应的政府部门也没有发挥出自身的调控功能。我国在1994年已经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的功能,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落实在实际中。

(三)对学前教育认识不深刻

在现阶段教师和社会等,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欠缺,在现阶段很多的教育机构认为如果收托特殊儿童会影响正常儿童的生活与学习,另外,一些正常儿童的家长在面对这样的现象的过程中也会持有反对态度。在实际的过程中,教师和教会机构等,在面对特殊儿童的问题上还存在一定的偏见,对特殊儿童相关的问题认识的不够深刻。

二融合教育背景下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在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工作是,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现阶段人们对学前特殊教育的认识并不全面,在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社会的认可。教师和教育机构等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在观念上的转变是第一步工作的内容。在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转变教育观念,在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将融合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思想。首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幼儿时期,是其发展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幼儿的情感和性格等都没有发育成熟,外界事物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此时期对幼儿进行教育更加显得非常重要,在教育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教育能够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弥补其某些功能的缺失[2]。其次,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特殊儿童的权利意识,每一位儿童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特殊儿童权利的保护。最后,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相同的态度和眼光来对待不同的儿童,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不同儿童实际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制定适合的教育计划,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特殊儿童。

(二)提供充足经费保证

任何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不开经费的支持,充足的经费保证能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在现阶段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缺乏资金的支持,这样的现象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在学前特殊教育的过程中更加需要资金的支持,学前特殊教育与普通学前教育相比,所需要的教育条件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更好的教育条件来作为保证,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特殊儿童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需求,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经费来满足儿童的个性化需求[3]。在安全问题上,特殊儿童需要的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装修的过程中要使用环保材料,在幼儿能够接触到的范围内,避免有坚硬物体的存在,以免影响儿童安全。在经费投入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国家在资金分配的过程中要注重倾向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在相对发达的地区,当地政府有能力支撑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国家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通过合理的财政资金支持,促进不同地区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能够将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联合起来进行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能够在东部地区的带领下快速发展。在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采取多途径发展的方式,鼓励民办学校的建立,在社会中,也要相应的增加宣传的力度,促进社会资金的增加,使更多的学前特殊教育机构能够建立并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培养专业教师

教师在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的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在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能够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在现阶段。我国能够达到要求的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数量并不多,大多数的教师虽然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性训练,但是教师与真正的专业性的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甚至部分教师只接受过学前教育培训,并没有接受过特殊儿童教育的培训。在这样的教师现状下,我国学前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首先,在教育机构方面,要注重增加教师数量,在现阶段中一个教师需要照顾的学生数量比较多,难免会出现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想象,因此,增加教师数量能够缩小师生比例,在教育的过程中使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4]。其次,建立教师考核制度,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对学前特殊教育教师实行资格认定,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教师进行选拔,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注重教师不同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进步。最后,定期培训,在教师进入自身的岗位之后,也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同的时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压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在这样的过程中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从而能够使教师掌握更加全面的教育知识[5]。

(四)注重家园合作

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教育机构的力量是不够的,在教育的过程中,幼儿的家庭也要相应的发挥出自己的力量,通过家园合作方式的建立能够促进幼儿的成长与进步。在建立家园合作的过程中,要使双方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根据不同的孩子的实际状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在这样的过程中家长要注重参与到其中,家长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树立正确的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孩子的成长与进步。通过家园合作方式的建立,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这样的过程中家长能够对孩子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家长参与到孩子教育结果的评价过程中,家长可以向教育机构方面提出合理的要求和获得合理的解释。家园合作能够促进学前特殊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助于特殊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结语

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同时,也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机遇。在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学前特殊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以融合教育为指导思想,相关的单位和部门也要注重学前教育的发展,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培养更多专业的学前特殊教育教师,从不同的方面共同促进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彭瑜。合教育背景下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策略的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8(1):157-160.

[2]余欣榕。融合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可行性研究[J].时代教育,2018(7):76.

[3]杨茹,程黎。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学生家校互动模式的质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8,14(2):97-108.

[4]申仁洪。融合教育背景下的特殊教育学校转型发展:方向与路径[J].现代特殊教育,2017(10):16-26.

融合教育论文 篇五

关键词:新时代;职教集团;产教融合;精准育人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的伟大工程建设中,对于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新材料等十大重点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有更多的担当。职教集团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全国共组建职教集团1400余个;覆盖90%以上的高职院校,近3万家企业参与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900余个,产教融合持续深度发展[1]。《制造业人才发展指南》表明我国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高等职业学校制造大类专业点数约6000个,在校生13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点数约1.1万个,在校生186万人,但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够深入。新时代职教集团必须深化产教融合,精准育人,解决人才供需“两张皮”矛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1新时代职教集团产教融合的内涵特征

产教融合始终是职教集团改革的核心与关注点,1996年《职业教育法》确立了产教结合的法律地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推进产教融合机制建设。党的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阐述深入产教融合的原则、目标、任务分工和标准要求,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对校企合作形式、促进措施和监督检查等做出明确规定。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发展策略,引领高职院校发展成效显著。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主动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成倍增长,同时校企合作数量递增明显,有866所院校的合作企业专业数高达50%以上,627所高职院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8000元以上,产教融合引领高职院校面向市场、服务地方、行业企业,引导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2]。新时代产教融合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更是一种国家战略,关乎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战略,关于人才培养的强国建设。新时代产教融合的内涵特征仍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动力,以新时代产业需求为引领,促使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高度匹配,全方位推进产业与教育融合。新时代职教集团产教融合内涵特征必须以“育人培养”为主线和动力,贯穿于人才开发全过程,需重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集团内企业和院校应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实施“内外联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具有技能与道德的“职业人”和全面持续发展的“社会人”。同时,在集团发展思路、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等方面统筹职业教育和产业结构,同步规划集团产教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支持方式,纵向上延伸中高本的整个教育体系,横向上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和社会协同发展,其不仅要改革体制机制设计和优化教育、产业的配置方式,更需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通过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2新时代职教集团产教融合精准育人实践探索

广东工贸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集团)2012年成立,现有成员142个,企业101家,其中有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蓝盾信息、华中数控集团、苏宁、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等20多家大型龙头骨干企业,集团内规模以上企业数53个,集团内限额以上企业数26个,集团内企业职工数32万人。集团机构完善,运行有序,实行理事会制,设立“理事会—秘书处—专业建设委员会”三级机构,下设四个工作小组,校企合作共建“1园7院5中心1公司7工作室”,每年召开集团年会并定期召开常务理事会,共同商议协调专业、师资、实训和就业等工作;实施资产与契约混合制以及多种合作机制形成合力,深化产教融合,精准育人。

2.1搭建精准育人平台

2.2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

2.2.1校企协同,统筹融合教育和产业

集团通过校企合作,创新育人新模式。集团校企共建15个基于“共融体”的校内外“双工作室”,与广州市万绿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低碳产业协会以及英国林肯大学David教授合作开设“中英低碳设计教学实践合作工作坊”,开展项目式实训教学,通过构建了“创业通识教育——创新创业专项培训——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实践”的渐进式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形成了“岗位需求导向,职业能力递进”双轨育人的人才培养特色。同时集团探索大学生农村电商助推精准扶贫创新模式,与广州市茂名商会、茂名金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丽岗镇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特色扶贫项目,创新育人培养模式。集团通过校企共育,铸造工匠精神。集团采用“教学与工程项目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努力探索学生职业化素养与技能的有效融合方式,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践行大国工匠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式,在课堂和实践教学环节、技能竞赛等方面将工匠精神培养落到实处、创新发展。集团努力锤炼“精技强能”的技能文化品牌,通过课程实验、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技能竞赛等多种途径,打造技能培训阵地、社会实践平台、校企共育园地塑造匠心文化,培育“工匠精神”。集团成员牵头单位院校、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南方测绘集团等与全省200多家测绘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2017-2018年逾1700名学生参与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广州地铁、城轨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亲身体验中国测绘精神、当代“工匠精神”。

2.2.2校校合作,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集团搭建中高本衔接人才培养“立交桥”,完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把加强教学一体化建设作为校际合作目标,重点加强教学交流、教学研究和教材开发,初步在教学方面实现培养规格、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使用和考核评价标准的“五个统一”,有效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推进中高本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相对完整的人才成长通道。2018年集团牵头单位对接肇庆学院、嘉应学院2所集团成员本科院校单位,试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2个专业,在校生人数共70人;对口10所集团成员中职单位,试点12个专业,申请试点招生人数760人。集团坚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通过国际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动集团师生互访互换和学分互认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不断。集团选派73名教师和77名学生赴韩国东国大学、德国F+U教育集团、澳大利亚南澳职业技术学院、赞比亚卢安夏技工学校、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等进行交流访问和学习培训,同时招收两名来自韩国釜山女子大学的交换生来校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并邀请DavidBramston教授介来校指导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开展低碳产品设计和制作,带领学生进行空间设计创新。

2.3共建创新创业发展摇篮

3新时代职教集团产教融合精准育人的实现路径

3.1构建紧密型职教集团运行机制

集团体制机制不完善是制约新时代职教集团发展的主要瓶颈,集团组织管理不健全,运作缺乏规范,必然呈现松散型组织机构,更多只是章程为纽带的契约型组建模式。新时代职教集团实现产教融合精准育人,就必须要创新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构建紧密型职教集团运行机制。首先,要健全集团治理机制。集团要坚持紧密性特征,发挥章程作用,构建集团内部结构和运行的管理制度框架,明确集团决策、执行和监督三大主体机构的权利义务,保障各方利益诉求表达权力,增强集团决策科学性、准确性。其次,创新利益协调机制。集团利益协调机制必须全方位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通过利益诉求将集团利益相关者紧密织绕在一起,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共建的积极性,增强对利益共同体发展前景和目标的价值认同。再次,构建活力动力机制。集团围绕技能人才培养的利益各方共性的核心诉求,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和共谋发展原则,健全凝心聚力和充分激发各自活力的动力机制,实现人才培养创新发展动力最大化。然后,建立共建共享机制。职教集团各合作方应坚持公平公正、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达到互惠共赢的目标,通过共建优质教学团队和共建多位一体实训基地打造共建共享机制,促使产学研各方深度融合,培养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人才。最后,完善监督评价机制。集团要培养高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健全客观科学的监督评价机制,坚持多角度评价,建立集团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监督评价机制,实现人才培养“有效供给”。

3.2强化集团企业重要主体作用

新时代职教集团要实现产教融合精准育人,就必须调动集团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育人机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首先,发挥集团骨干企业引领作用。集团要积极纳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集团理事会和秘书处应增设龙头骨干企业成员单位,规范完善职教集团治理结构,发挥集团骨干企业引领作用,并带动集团中小企业,推进集团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促进产业链、岗位链和教学链深度融合。其次,以集团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集团要加快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研发中心和共享型教学团队,加强集团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成立集团产业投资基金,增强企业在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的话语权,利用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集团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要调动企业参与集团共建教学、生产、培训等功能的共享性实训基地的积极性,将成果转化作为集团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最后,拓宽集团企业参与途径。依托集团企业成立产业学院、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和实践基地,通过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集团骨干企业与集团院校单位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集团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支持企业参与集体院校单位办学,以企业为主体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集体院校单位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3.3推进集团产教融合人才培育改革

新时代集团化办学始终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首先,推进集团“引企入教”改革。集团支持鼓励企业参与集团规划、专业建设、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训实训等多方面的集团教学改革,对接新时代行业专业需求,对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明晰院校、企业和学生三方权利义务关系,实现校企育人“双主体”,学生学徒“双身份”,实践性教学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50%。促进行业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境。其次,推动集团“师资队伍”改革。新时代集团要探索产业导师特设岗位计划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支持集团行业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集团院校任教,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集团成员的深度合作和协同发展;集团要发挥大中型企业作用,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同时完善集团院校教师实践假期制度,支持集团院校教师定期到集团行业企业实践锻炼。最后,促进集团“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改革。职教集团要共建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以大平台数字化、智能化核心引擎为依托,校企共建智慧型学习项目产教融合基地平台,在集团学科建设、师资培养、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科研支撑和产业实践方面深度贯彻数字化和智能化战略,能够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人工职能类专业人才。

3.4促进集团产教供需双向对接

新时代职教集团要提升集团服务能力,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发展需求,促进集团产教供需双向对接。首先,打造集团服务平台。新时代职教集团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和开放供需的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深度融合集团化办学与信息化技术,大力支持“互联网+教育培训”发展,形成梯次有序、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作紧密的产教融合网络。依托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集团内部成员的交流和互动,成员单位可通过平台及时实现信息共享,可以通过汇聚区域和行业人才供需、项目研发、校企合作和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拓宽成员单位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提高集团信息化管理水平。其次,强化行业协调指导。集团要充分发挥行业成员单位的指导作用,授权集团行业职能职务,支持行业制定集团化办学深化产教融合的工作计划,鼓励集团行业参与教育教育指导、职业技能鉴定、人才需求预测和校企合作对接等方面的工作。最后,积极引入社会第三方评价。新时代职教集团要积极引入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集团产教融合效能评价,对接全国示范职教集团评价指标体系,健全集团统计评价体系,同时强化监测评价结果运用,作为集团成员单位绩效考核和表彰激励的重要依据。

4结论

融合教育论文 篇六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室内设计;教学;融入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室内设计课堂教学,能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珍惜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一。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

室内设计课程是由建筑设计专业延伸发展过来的一门课程,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再结合相应标准和设计原则,利用现代材料、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的室内环境,满足人们使用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现代室内设计是针对室内空间环境的综合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既重视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也重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氛围和意境等精神需求。室内设计课程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该课程教学的目的,现已成为室内设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20世纪末,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社会上许多人追求欧式风格,导致学生在设计时的设计思路过多的模仿西方流派,追求与西方形式上的相似。并且,在设计时东拼西凑,缺乏原创性,抄袭之风严重,还缺乏相应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高端客户更倾向于中式风格。国学的兴起,使得国人开始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审视周身的事物,追寻中国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中华文明成为了一种社会时尚。为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本课程教学内容也需要寻求一个新的侧重点,那就是在教学中明确学习目的,设专题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系统的将这些设计元素融入到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拓展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中华传统文化,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经历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到夏朝建立,发展至今,形成具有丰富多彩文化元素的灿烂文化。这由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逐步演进而汇集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各民族历史上的文化思想、道德传承及其精神观念形态,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前辈祖先一代代继承并不断发展创造的具有悠久历史、鲜明特色、内涵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在儒、佛、道三家文化基础上派生出各种艺术,具体以绘画、书法、雕塑、民族戏剧、音民族乐、古文、古诗词、节日等为载体,表现出我国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的设计主题中,我们可以融入儒、佛、道三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儒家与道家都提出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和谐之美,提倡“文”与“质”统一的审美观,在设计作品中美的感性形式只有表达“质”的内容,才有其价值和意义。佛家文化的禅意思想融入室内空间设计中,为人们带来了一张淡然清雅、宁静超脱的磁场环境。道家文化的“道法自然”是人类与天地万物共存共荣的最高准则,融入道家思想的室内空间设计不仅可以创造出美奂美轮的室内环境,还可形成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理念。除了以上三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到室内设计中,我们还可以将中国画、中国书法、中国传统图案、中国建筑样式、雕塑、明清家具、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甲骨文、文房四宝、中国古乐器、彩陶瓷器、古文诗词、节日等元素,融入到室内设计的设计主题里,既能体现设计作品的独特性,又能继承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理论研究方案在教育部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中强调,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高校的室内设计课程也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内涵的宣传教育,以培养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的,使学生通过对中华民族艺术的学习,感受各族艺术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了解。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方案里要明确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室内设计中的设计要求。首先,教学计划里明确规定室内设计作品的主题,设计主题要注重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以提升自己设计作品的民族性和文化内涵。第二,在教学内容里,具体的列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将这些艺术元素融入平时课堂里小的设计项目中,并进行系统反复的练习,再结合大的专项设计作品的综合练习方案,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室内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更能够运用感人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精神追求,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并不断提高。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高校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是办学育人与全方位育人不可或缺的践行环节。在进行室内设计课程规划时,我们在教学内容分配比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将能够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式设计元素作为教学重点进行推广,通过文化感染和熏陶,以文育人、以文化,从而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首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材中,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为标识打造室内空间的文化意境,如:茶文化空间设计、禅文化空间设计、竹文化空间设计等,陶冶学生性情、锤炼学生品格、锻炼学生能力。其次,举办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讲座形式,如:明清家具的传承的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座、中国传统纹样的讲座等,使学生能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开拓眼界,帮助学生正确认知人生与世界,提升自我修养。第三,带领学生参观传统文化遗址和遗迹等实践活动,如:参观省博物馆、省艺术馆等,体验传统地域民族文化艺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并能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之,通过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传承者和创新者。

(二)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法。室内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只是在教室中通过教师讲授,运用多媒体观看课件的方式,造成的结果就是内容枯燥,学生兴趣不大的尴尬局面。针对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和方法缺乏变化、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等教学问题,提出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引入实践教学理念、明确教学内容与重点、采用合理的考核模式、多途径提高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重难点,通过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的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讲解、讨论;多媒体展示;室内实景分析;案例解析;方案概念设计;设计方案陈述;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设计方案细化;设计方案实施及方案总结等手段相结合,使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有深入具体的理解,并使学生从基本理论到整套方案的实施都有全面具体的认识。。经过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个教学方法有效的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增强课程学习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1、研究调查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研究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2、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式教学实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3、信息化教学法:运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解决室内设计教学过程的重点难点以及特定的教学任务等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4、成果展示法:策划成果展示的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四。结论

融合教育范文 篇七

高校教师人文和科学素养不全面,科学技术专业的教师缺乏人文知识,无法在教学过程中把科学技术中所蕴含的人文知识体现出来;而人文社科方面的教师对理科知识也不知晓;无法清晰阐述其中的科学技术原理。同时教师的职业观发生改变,对教学科研工作无法全心全意地投入。这些都阻碍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独立学院融合的基础

(一)融合的必然性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能够高度和谐统一。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政策,也是大学教育的主旨。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教育社会专门人才的重大责任,是知识创新的园地,而知识的创新则要求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综合发展。因此,独立学院的教育宗旨也就决定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并且为两种教育的融合提供实际场所和人力保证。

(二)融合的可行性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各自的特点,决定了两种教育融合的可行性。人文教育主要是进行人文知识、思想道德和文化精神的教育,强调人性的培育和精神世界的丰富。而科学教育主要是进行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术创新的教育,强调严密的逻辑思维、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以及物质财富的创造能力。在人文教育中,需要科学的理性思维的支撑。自然科学知识的积累使得人文知识的学习更加理性化、逻辑化和科学化。而在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为科学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能够帮助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总之,两种教育只有相辅相成、相互融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符合21世纪时展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独立学院融合的途径

(一)转变高等教育价值观念

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价值观,首先要从思想上认清两种教育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摒弃传统的错误观念,树立适合两种教育融合的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接受新型的高等教育教育理念,才能开拓出适合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所共同关注的都是人的问题,因此,在教育实践中,一方面要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尤其是科学精神和方法论教育,加强科学精神和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注重人文知识的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审美观和健全的人格。总而言之,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两者相互补充相互统一才是完整教育。

(二)优化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置于教学的同等地位有利于实现两种教育的融合。也就是要排除以往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通识课程结构体系,搭建新型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积极发展跨专业、交叉综合性的学科。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注重基础课的教授,适当减少必修课的课时量,加大选修课的选择范围,注重文科和理科知识的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向文科学生传播理工科的基本知识和逻辑思维方式,而理工科学生则同时接受人文学的教育。其次,实行主辅修双学位制,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鼓励学生同时完成主修与选修专业的课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破除专业界限,加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教育,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指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充分的自我学习意识,这种主体意识是促进两种教育融合的关键。独立学院应建立满足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的多元化的教育模式。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主观创新思维。同时,独立学院还应从传统的“单一”的评估方式转变为以全面素质为指标的综合评估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大的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不仅仅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塑造独立的品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提升人文素养。

(四)提高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良好的课程体系必须依赖于教师的实施,教师在教学中担负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具体实施的责任,对学生素养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教师的素质决定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效果。21世纪教师的定位不再是“专才”而是“通才”,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一是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拥有坚实的本专业知识,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以适应新时期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发展要求。二是教师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种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在教授科学知识中加入人文知识,在传授人文知识中渗透科学知识,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比重相互平衡,并且培养学生科学与人文并举的观念。三是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潜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人才的培养能起到很好的标榜作用。

四、结语

139 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