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教案模板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活动主题设计教案(优秀9篇)

时间:

为了保障活动顺利、圆满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书面的计划。活动方案要怎么制定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以下是细心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理的9篇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活动主题设计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愿意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大家一起玩、不独占、争夺玩具。

2、在玩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轮流、一起玩、交流玩的方法。

体验与同伴玩玩具的欢乐和情趣。

活动准备:

好玩的新玩具、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使幼儿明白玩具大家玩,不独占、不争夺。

(1)出示新玩具,引起幼儿兴趣,并让幼儿玩玩具,教师观察。

(2)针对活动中幼儿出现的矛盾,引导幼儿讨论、感受到独占、争夺玩具会带来不愉快。

2、鼓励幼儿与他人一起玩玩具,共同分享,并探索一起玩的方法。

(1)启发幼儿想办法: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能够怎样玩?

轮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交流玩

(2)听故事,进一步感受轮流玩,能让大家都欢乐的情绪体验。

教师提问:小龙开始怎样做的?和;之后又是怎样做的?小龙为什么玩的异常高兴?

(3)小姐:好玩的玩具大家都爱玩,你玩玩、我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3、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说说:换面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样玩玩具的?你喜欢谁?为什么?请你在圆圈里给会与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小朋友打√

幼儿玩玩具,鼓励幼儿进取常识轮流玩、交换玩的方法,体会一个人玩和大家玩的不一样感受。

幼儿园活动主题设计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八仙过海”是一个民间传说。

2、丰富词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产生对山东民间传说故事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八仙”人物图片、故事“八仙过海”课件、课件蓬莱风景。

2、《八仙过海》歌曲磁带。

3、幼儿在家中了解有关八仙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欣赏歌曲《八仙过海》。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小朋友听一听。

幼儿欣赏后,教师提问。

师: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幼儿回答后,教师引出八仙过海的传说。

二、出示课件“八仙”人物图片,了解“八仙”人物的典型特征。

1、幼儿说说“八仙”的名字,数一数一共有几位神仙?分别长的什么样?你最喜欢哪一位?

2、教师介绍“八仙”的本领,引导幼儿说说八位神仙都有什么宝物。

3、欣赏故事《八仙过海》。

⑴师:想听八仙的故事吗?仔细听!(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听完提问:

“八仙”过海要去做什么?

你们猜猜八仙会怎么过海?

吕洞宾是怎么提议的。?(吕洞宾对众神仙说:“今天飞过东海,便显不出咱神仙的本事,不如让宝物带着我们漂洋过海吧。”)

那么八仙会如何利用宝物过海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幼儿讨论后,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想法)

⑵八仙究竟是怎样过海的呢?我们接下去听故事。(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

听完后提问:

铁拐李、汉钟离和张果老等八位神仙分别采用什么方式渡过了东海?

⑶完整地听一遍故事。(教师放课件)

听完后幼儿理解成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师:这个故事中还藏了个成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们知道各显神通是什么意思吗?

教师小结:《八仙过海》是中国的一个神话故事。“八仙过海”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山东蓬莱)?

4、欣赏蓬莱仙境。

幼儿园一日活动计划

主题活动《中国娃》小结

幼儿园活动主题设计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知道萝卜和青菜都是有营养的蔬菜,能分辨红和绿两种颜色。

2.发准“萝”(luo)、“卜”(bo)的音。

活动准备

1.教师上课用的大围兜。

2.萝卜、青菜、小卡片若干。

3.红萝卜、绿青菜实物及红房子、绿房子。

活动过程

1.教师围上围兜,兜里装着萝卜、青菜,引出红萝卜和绿青菜。

2.观察并说说萝卜和青菜的颜色、样子,知道萝卜和青菜都可以吃,它们都是有营养的蔬菜。

3.送红萝卜、绿青菜回家,帮助托儿分辨“红”、“绿”两种颜色。

幼儿园活动主题设计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学习1—20按群计数,两个两个数;

2、建立数群概念。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学具。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

教师和幼儿玩数单双数的游戏,从1到10,再到20。

二、 活动组织:

1、请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两个红棋子,再插两个黄棋子,两个蓝棋子,两个绿棋子, 2个黑棋子,一共10个棋子。

2、教师提问:

一共插了几种颜色的棋子?每种颜色共有几个棋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棋子?

先让幼儿按个数数,再按颜色数——2、4、6、8、10。

3、请幼儿照第一行的样子插同样的棋子,同时说出12个棋子,14个棋子,16个棋子,18个棋子,20个棋子。

4、请幼儿说说怎么数速度快?为什么?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两个两个数的练习,让幼儿借助颜色的`区别进一步感知双数递进的规律。

5、游戏“听声音拿棋子。”

教师拍一下手,请小朋友拿掉2个棋子,同时让幼儿练习两个两个数,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活动结束

收回插板。

活动延伸

户外体育活☆www.haozuowen.net☆动的报数游戏,数字表的点数游戏。

幼儿园活动主题设计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充分想象焰火燃放后的造型,并尝试用自己掌握的绘画技能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油画棒人手一份。

2.烟花的参考图若干。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回忆观赏放焰火的情景。

2.组织幼儿讨论烟花有哪些颜色和造型,再说说自己以前还看到什么不同的烟花。激发幼儿作画的愿望。

3.翻开创意绘本,请幼儿想想,小猪和朋友们放的烟花是怎样的?请幼儿用不同色彩的油画棒大胆画出烟花的造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画出几种不同造型的焰火。

4.请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5.谈话:烟花虽然非常美丽,可是也有一定的危险。小朋友们在观赏焰火时要注意哪些呢?(加入安全教育,让幼儿有自己保护的意识。)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在户外玩体育游戏:放鞭炮。

游戏玩法:游戏开始,大家沿着圆圈,按逆时针方向一个跟随一个走,边走边念儿歌:“过新年,真热闹,大家快来放鞭炮。”重复几遍后,教师说:“点鞭炮了。”

然后原地蹲下,发出“嗤”的声音,幼儿随即蹲下发出“嗤”的声音(表示等待炮响)。教师发出“砰”或“砰砰”声,幼儿发出“砰、啪”声,并四散跑开,也可以双脚向上跳或加上拍手动作。教师以“放鞭炮了”为信号,让大家又回到圆圈上站好。提醒幼儿四散跑开时不要跑得太远。

幼儿园活动主题设计教案 篇六

设计意图:

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已能简单的了解和区分各种食物,但如今的食物种类玲琅满目,花样繁多,这也容易给孩子们造成许多误区,所以我在主题活动中设计了《食物四兄弟》和《帮食物找妈妈》以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食物的分类及来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主要来自食物,但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挑食、偏食,所以在主题活动《小小营养专家》、《三兄弟治病》、《我喜欢的食物》中,让幼儿知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克服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在区角活动中,投放各种材料让幼儿通过不同的形式了解和掌握不同食物的特征及种类。在生活活动中,进一步纠正幼儿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在户外活动中,在学习拍、抛接球,踢静止球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球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综合运动技能。

本周活动目标:

1、知道人体需要各种营养,这些营养主要来自食物。了解食物可以分成四类。

2、分析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并有意识克服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

3、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能进行统计。根据掌握的知识,分析食谱,增进进食的自觉性。

4、学习4的相邻数,理解数群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使幼儿进一步掌握数序。

5、在学习拍、抛接球,踢静止球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球的多种玩法,发展综合运动技能。

活动内容:

活动一:共同生活《食物四兄弟》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体需要各种营养,这些营养主要来自食物。

2、了解食物可以分成四类。

活动准备:各种食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食物的图片,请幼儿说出食物的名称。

2、介绍食物的分类:五谷类、肉类、蔬菜水果类、奶类。

3、幼儿分组,尝试将食物的图片送回家:如麦子送到五谷类,荔枝送到蔬菜水果类等。

4、请幼儿画出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5、按照四类,幼儿将画的画贴到黑板上。并统计那类食物最多。

小结:人体需要各种营养,这些营养主要来自食物。

活动二:体验表达《我喜欢的食物》

活动目标:

1、说出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了解自己的饮食习惯。

2、有意识克服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小卡片、笔。

活动过程:

1、以游戏形式请幼儿说出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幼儿围成圆圈,教师指定一个幼儿说:“我喜欢吃——”,然后这个幼儿再指一个幼儿说:“我喜欢吃——”,以此类推。

2、每个人都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列举出来,并按食物四大类分类。

3、分析自己喜欢吃的食物都有哪些,属于四大类中的哪一类,还缺少什么。自己不爱吃的食物有哪些,说出简单理由。

4、小结:让幼儿懂得不同食物有不同的营养,要吃各种食物,不挑食,爱吃的食物不应暴食暴饮,从小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幼儿园活动主题设计教案 篇七

设计意图: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教育幼儿从小萌发幼儿爱护鸟的情感,为了引导孩子了解鸟类的生存,以及环境污染给鸟类的生活所造成的困境。根据大班幼儿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来进行的思维特点,为此,我们设计了《鸟儿真可爱》这一半日教育活动。采用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录像来进行教育。

录像生动的形象激起了幼儿对鸟类喜爱的情感,同时又真实地让幼儿感知到由于人为的破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鸟类失去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激起幼儿对环境污染的厌恶,萌发幼儿要保护环境的`情感。录像声形并茂,使孩子有身临其境之感,体验有效地为教育目标服务。

总目标:

1、通过语常活动、手工制作、户外游戏等一系列教育,让幼儿知道鸟对人类的种种益处,萌发爱鸟的情感和保护鸟类的意识。

2、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

一、入园活动:

1、亲切接待幼儿,师生互相问“早”问“好”。

2、简单与家长交流,了解观察幼儿的健康状况和情绪。

3、值日生协助老师整理活动室,树立劳动观念。

二、晨间活动:

1、分组练习皮球、绳子等轻器械,教师注意辅导个别活动不主动的幼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自由参观“小鸟的乐园”。(将各种鸟类挂放在幼儿园的小树木中)。

三、晨间谈话:

1、简单评估晨间活动情况,在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希望。

2、《小鸟的乐园》,谈谈你和小鸟是怎么做朋友的?

四、早操:

内容:自由体操、草帽操;

要求:队列整齐,动作正确,到位,有力,合拍。

五、生活活动:

喝牛奶、入厕,要求幼儿要有礼貌、不推挤。

六、教学活动:

活动(一)鸟儿真可爱——语常活动

要求:

1、初步了解鸟对人类的益处,激发幼儿保护鸟类的情感。

2、知道打鸟、捉鸟是不文明行为。

准备:

1、了解幼儿对鸟的认识情况,以便引导。

2、多媒体。

过程:

一、谈话,让幼儿回忆关于鸟类的已有经验。

师:你都知道什么鸟?它是什么样子?(幼儿说出一种鸟儿的特征后,教师结合电脑,确定幼儿所说内容的正确性。)

二、观看一段录像,感知经验,粗略了解鸟的生活情况。

1、师:请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鸟?它有什么本领?(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如啄木鸟能给树捉虫;燕子能捉有害的昆虫;信鸽会送信……)

2、观看录像感知环境变化与鸟儿生活的关系,了解鸟搬家离去的原因,以及它与人类的关系。

三、集体讨论,表达爱鸟的情感

讨论:你爱小鸟吗?如果世界上没有了鸟,会怎么样?

教师小结鸟对人类的用途,得出鸟是人类好朋友的结论。使幼儿知道打鸟、捉鸟都是不文明的行为;要树立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二)手工——快乐的小鸟(手形鸟 )

要求:

1、师生共同创设环境,使爱护鸟类活动深入人心。

2、发挥幼儿想象,利用自己的手来画手形鸟。

准备:

1、教师在墙面上布置好一棵大树妈妈,大树头饰一个。

2、颜料、彩笔、彩纸、剪刀、抹布等。

过程:

一、用情景故事引入主题。

1、教师扮大树妈妈:“小朋友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有许多树叶宝宝,它们都非常喜欢和小鸟玩,小鸟也很喜欢我温暖的怀抱,可是冬天,树叶宝宝都到土壤妈妈那里去了,小鸟也飞走了,现在春天来了,树叶宝宝也回来了,可是我的小鸟朋友去哪里了呢?我们真的很想念小鸟,请小朋友帮我们把小鸟找回来吧!”

2、师:怎样才能帮大树妈妈把小鸟找回来呢?(幼儿讨论)

对了,我们可以用小手画小鸟, 画好了贴到大树妈妈身上。

二、示范演示。

1、今天画的小鸟与以前不同,请小朋友看看你的小手象什么?

2、用颜料涂在手心手指上, 然后小手平放在彩纸上用力摁,最后用记号笔画小鸟的眼睛和嘴巴,并剪下。这样画出来的小鸟我们叫它是“手形鸟”。

三、幼儿练习

1、手心里的颜料要保持干净,不能弄脏、弄花。在大拇指里画上眼睛和嘴巴。

2、沿手的轮廓剪下小鸟, 即为手形鸟。

四、讲评。

比一比谁画的小鸟是快乐的小鸟。每个幼儿可在小鸟的身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好了,让这群快乐的小鸟飞回到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大树妈妈:“谢谢你们帮我找回了小鸟,你们真是充满爱心、心灵手巧的好孩子。”

活动(三)户外活动——鸽子送信

目标:

1、发展快速跑的能力。

2、知道信鸽送信的本领,激发爱鸟的情感。

准备:

1、鸽子头饰每人一个;旧信封每人一个。

2、布置场地:场地一端画起跑线,相距20—25米的另一端放小椅子、一个小筐。

过程:

1、教师帮助幼儿回忆鸽子的特征。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鸽子。谁知道鸽子有什么本领?(能认路、能送信)经过训练能送信的鸽子叫信鸽。它能飞着把信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还能找着路回来呢。

2、教师讲解方法和要求:第一只“信鸽”要把信跑着送到对面的筐子里,再跑回来告诉第二只“信鸽”让它继续把信送到小筐里。

3、活动以接力赛形式依次进行。共进行三轮比赛。

4、讲评,颁奖。在《猜猜我是什么鸟》的音乐中,为优胜队发红花。

七、进餐:

餐前准备活动:安静欣赏故事;整理,小便,洗手。

1、洗手时提醒幼儿节约用水;值日生有次序地分碗和筷子。

2、用简短的语言引起幼儿食欲,注意提醒个别幼儿吃饭时不要嘴就碗;能不挑食,愉快、安静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鼓励胃口好的幼儿自己添饭。

3、提醒幼儿饭后能主动整理自己的餐具。

4、饭后安静活动:看图书、玩玩具、折纸。

幼儿园活动主题设计教案 篇八

一、设计

思考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年龄段

主要目标 小班

(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年龄段

序号 活动内容 主要涉及领域 组织形式 小 班

1 参观端午节的环境 社会 集体

2 好吃的粽子 科学 分组

3 绿豆糕 艺术 分组、区域

4 划龙船 健康 体育、游戏

5 一起过端午 综合 集体

6 龙舟竞赛 健康、社会 集体

7 一起过端午 综合 大带小活动

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环 境 创 设

(1)园内大厅布置“赛龙舟”的场景;

(2)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 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

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 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②小班则可以以“我 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幼儿的活动情况;

(4)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

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 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

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 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

③动手区:中、大班 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 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5)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

幼儿园活动主题设计教案 篇九

活动目标

书是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们的良师益友。读书,可使人了解历史,探索自然,环游世界,提高修养。精美的故事书、有趣的连环画、益智的百科全书、好玩的手工书……都对幼儿充满了吸引力。

活动准备:

以书的演变、书的`种类、书的制作、书与人的关系为线索,引领幼儿走进书的世界,让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激发幼儿阅读图书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过程

1、对阅读图书感兴趣,初步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2、喜欢探究,尝试用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想象。

3、愿意倾听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认识图书,了解图书的制作过程,知道图书的作用。

5、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协调性,提高身体素质。

预设活动

语言:猜一猜、书的世界、丑小鸭、找一找、图书的诞生、儿童图书馆、宝贵的纸、长大、读书。

科学:厚与薄、书中的秘密、去买书、找不同、书的历史、中国四大发明、纸的作用、正方体和长方体

艺术: 漂亮的盒子、制作卡片、好玩的纸鱼、读书郎、制作图书、书法艺术、未来的书。

社会:、书店、看书好习惯、丑小鸭、好玩的报纸、

健康: 好玩的报纸、纸的游戏、送信、

环境创设

1、布置“我最喜欢的图书”活动区,请幼儿从家里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图书来幼儿园,和小伙伴一起分享。

2、投放有书法作品的旧挂历旧报纸等。

3、提供各种不同的纸张,供幼儿制作图书。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111 6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