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节日作文 > 传统节日作文 > 春节作文

春节的随笔【最新4篇】

时间: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该页是勤劳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编的春节的随笔【最新4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有关春节随笔 篇一

1、值班人员不得随意调班,需要调班必须经得室主任同意;

2、值班人员严格按照上班时间要求出勤,不得迟到、早退;

3、值班人员必须保持手机畅通,能够随时保持通讯联系;

4、值班期间严禁饮酒和酒后上岗;

5、值班人员认真做好科室的卫生清洁、防火、防盗、安全保卫工作。值班人员要认真检查和关好科室各办公室及房间的门窗;关闭不需要的电源、水龙头等;

6、值班人员需持安全检查表和现场管理检查表到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并将检查表签字留存,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整改,现场整改不了的及时向上级汇报。

春节的随笔 篇二

时光总会把生活中一页一页的故事毫不留情地翻了过去,打开记忆的匣子,脑海里就像过电影一般,思绪就这样停泊在了20--年的冬天:

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正在买东西。记得当时是要回爷爷奶奶家过年。狂风放肆地卷着雪就这样漫天飞舞着,我们在哪儿瑟瑟地站着。终于,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之前所受的冷冻早已被回家的喜悦冲的烟消云散。我睡了一路,睁开眼,远远地就看见在路边等候多时的爷爷奶奶,就像雪人一样。我的泪水不禁在眼眶里打转。下了车,我赶紧用手抹抹眼泪。回到家中,虽然没有城市楼房的气派豪华,却有它独特的温馨,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家的味道。几年前,为了生活,爸爸妈妈背井离乡地离开家乡来城市打拼,但因为太远,一年都回不了几次家看望爷爷奶奶,所以每到春节,我都无比喜悦!因为家中不怎么富裕,所以饭桌上,像什么虾呀,蟹呀。都没有。但却也别具一格。有奶奶夏天采回后晒干的野菜包的饺子,也有夏天从森林里采回的蘑菇炖的汤,还有爷爷去山里特地逮的野鸡。这些东西在别人眼里可能抵不过山珍海味,但在我心里却胜过一切美味佳肴。因为里边有爷爷奶奶的爱,平时一年的时间里,大部分都是他俩独自在家,平时省吃俭用,知道爸爸妈妈爱吃家乡的。蘑菇,他们就在夏天采了很多回去,不舍得吃却在我们回去后全部都拿出来,也许这就是老人的心吧!他们不想有多好的生活,只盼望有儿女的陪伴。我们回去半个多月,爷爷就带着我们在雪地里捕鸟,逮松鼠。爸爸切草,妈妈和奶奶就在家里聊天看电视。如今,爷爷奶奶也搬到城里,山上的那个家就这样空着---空着---。我多想在回去看一看啊!如今生活水平好了,过年时都会有许多好吃的,可我再也找不到当年的那种感觉,那种特殊的,一种说不出来的快乐。如果有机会,我真的想再回山上过一次春节,在捕一次鸟,逮一回松鼠。

有时我觉得,春节的真正意义在于忙碌了一年后,重新回到家乡找回丢失的家的感觉吧!

#768239

春节的随笔 篇三

这个年过得,挺合心意的。一段时间连绵的阴雨,腊月二十七那天却阳光灿烂。白天,手忙脚乱,两台洗衣机连轴转,洗掉所有的床上用品。晚上,吻着一堆有着阳光味道的床单、被罩,很舒服。其实,这些被子洗过也就10来天吧,可是,不忙碌,不腰酸背疼,似乎就不像过年似的,嘿嘿!

第二天,在姐姐、姐夫的帮助下,擦了所有的玻璃窗,打扫了房子卫生。然后,晚上照例去买了郁金香、康乃馨、小雏菊。精心地修剪,再一束束插在瓶子里。像过年啦!至于年货什么的,老公在大包小包地往家搬。我就不操心啦!

腊月二十八。去娘家婆家送年货。递给我妈妈一叠钱时,她老人家堂而皇之地数一数。我们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估计这时候,老的小的,心情都是极愉快的。当然,婆婆就不同啦,推过来推过去,似乎不经过这样的程序,就很过意不去似的。

回家的时候,拿了妈妈家的青菜、萝卜、自做的豆腐。婆婆家拿了腌菜、腌萝卜、粽子、番薯干……恨不得把家里好吃的都翻出来给我们带上。 吃饭时,老公一句“这芋饺好吃!”更是让婆婆把一小篮准备过年的芋饺全都倒给了我们。我还因此得到了公公的表扬:“你真好!家里的东西总是什么都喜欢。”哈,傻老头,拿了他家东西,还要表扬人家。

天气预报说晚上有中到大雪。期待!“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欢欢喜喜过个年”半夜里醒过来,还瞅瞅对面房顶——呵,雪影子都没见到,被骗啦!

大年三十晚上,照例我烧年夜饭,爷儿俩收拾厨房。然后三个都窝到床上看春晚。快12点,该放烟花爆竹啦。才发现,不抽烟的老公今年居然没准备好打火机。向人家借吧,大过年的,借人家东西,多不好!亏得办法总比困难多。情急之中,居然在抽屉里让他翻出了一包香烟。璀璨的烟花在空中散开,地上的鞭炮噼噼啪啪炸响。小区里的烟花爆竹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我家狗狗小咩被这大场面吓坏啦,着大红唐装的狗身子趴在女儿肩膀上发抖,像极了一个小孩子。

大年初一,和朋友家一起去大佛寺拜菩萨。呵,一路上,熙熙攘攘,总是会遇到好多熟人。互道新年好,寒暄,都乐呵呵的。到了大雄宝殿,简直就挤不进去插香,放蜡烛啦。这儿香烟弥漫,一堆堆红蜡烛闪耀着活泼的火焰。那情景,真叫一个“红红火火”,“热火朝天”。人们在这里许下新年的愿望,每个人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初二晚上,和朋友去“天上人间”k歌。呵呵,学会了三首新歌。《月满西楼》、《荷塘月色》、《心雨》。似乎生下女儿后,就没学会过一首新歌。每次去唱歌,总是那么几首老歌。哈,这也算是新年新收获吧!

12点钟,出来。惊呼一声。漫天的雪花,在空中轻盈地跳着欢快的舞。马路边,树上,屋顶上,已经一片雪白。哇,这些可爱的小精灵,给这欢乐祥和的年添上了最精彩的一笔。满怀喜悦地“打的”回家,不去打扰就在对面打牌的老公。然后,在小区门口下来。好好赏赏雪景吧,在这样一个诗意甚至有些梦幻的夜晚。

走在那条小石子路上。茶树上,灌木上,开满了一团团白“棉花”。杉树像一个慈祥的圣诞老人,披散着满身的“白胡子”,稳稳地立在那里。银杏树呢,顶着几根疏疏的、洁白的枝条,亭亭地立着,高贵得像个小公主。冬青,石头,小草,篱笆边的灌木,车库门前,远处的房顶,一切的一切,都变白啦!这个世界变得如此明亮,如此纯美。在黄晕晕的路灯下,像童话。

走到院子门口,呵,那白色栅栏门,也变得如此美丽。那蓬松松的镶在上面的美丽的“花边”,真不忍心破坏。轻轻地,柔柔地推进去。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夜,喜悦和温暖溢满心间。睡吧睡吧,今夜一定会有一个美丽的梦。

一觉睡到8点多。窗外已是阳光灿烂。惦记着美丽的雪景,赶紧起来,拿着相机,在周围转了一圈。那么灿烂的阳光下,雪似乎在“呼呼”地融化。匆匆拍下几幅美丽的雪景。到中午,那么厚的'雪居然已经化得差不多啦!翻出已经几年没穿的红羊绒大衣去妈妈家拍照吧。那里海拔高,雪还厚着呢。

因为有雪的装点,其实哪儿都是美景。因为有雪的映衬,“徐娘”似乎也美了许多。嘿嘿!

最后,不能不提的是初六的初中同学会。32年哦,见面的那一刻,名字在嘴边嗫嚅,脑海中,当年的小小子、小姑娘,却已模糊。呵,那个坐我后面的男同学,还记得吗?你曾经隔三岔五往我头发上吹口气,我不理。你就踢踢凳子的腿。我转过身来白你一眼,你就叫“你的大眼睛!”(其实,我的眼睛并不大啊!“呵,还记得有一次和同桌吵架。她大声叫:”我家什么都比你多!“旁边的一男同学接口:”那你家的爹一定也比她多吧!“哄堂大笑。

似乎彼此之间,已经陌生了。可是,看着你们的一颦一笑,听着你们说话的声音、腔调,似乎又很熟悉。32年了,同学们,你们都好吗?每个人脸上,都有了风霜的痕迹。岁月是个无情的小偷,偷走了少女如花的笑靥,偷走了小伙子浓密的黑发……我们,”80年代的新一辈“快要变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辈啦!可是,那颗热爱生活的心不会变。瞧,开始的时候,大家还矜持着,忸怩着。班长先来带个头吧,唱一曲《驿动的心》;我也来献个丑吧,唱一曲《甜蜜蜜》;还没人唱啊,再和班长合唱一曲我刚学会的《心雨》。气氛很快就活跃起来了,点歌那儿的人慢慢多起来。”手心手背都是肉,我老太婆舍不得那两块肉“这小时候会唱的越剧合不上节奏,干脆拿着话筒清唱。我后面的男同学走上去,拉过唱歌的一男一女,”颤巍巍“地说”看到你们夫妻和睦,我……也就安心啦!“顿时哄堂大笑。哈,小时候的调皮,暴露无遗……

有关春节随笔 篇四

大家都知道,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其隆重程度不亚于外国人的圣诞节。中国各个地区的春节习俗都与众不同,有着自己的传统色彩。今天我将要与大家说说关于我的故乡——彩云之南的春节习俗。

云南的春节习俗与北京的春节截然不同,从大年三十到元宵期间才是春节,元宵过了,春节也便完结了。云南没有腊月之分,也不吃腊八粥,所以我至今都没有尝过北京的腊八粥和腊八蒜的味道。

先来说说大年三十这天吧!这天早上我们必须去集市赶集,购买年货和做团圆饭的食材。小孩去山上捡松叶。下午要把棉被、衣服洗了,还有把浑身上下都洗干净,因为我们那里有个禁忌——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都不能洗衣物和洗澡。大年三十晚上便是除夕夜,这是过春节的高潮,大家忙做团圆饭,家家户户的烟囱直冒白烟。团圆饭做好后,大人把孩子们捡的松叶铺在地上,当孩子们看见自己的战利品被大人夸奖时,总是要骄傲地手舞足蹈,吃团圆饭前我们还得烧纸钱祭祖,饭后才把纸灰倒掉。等这一切准备好了,大家席地而坐,毫不拘束地享受春节的团圆饭。吃完后,大人忙着捡碗,收桌子。小孩子欢欢喜喜的开始他们的“鞭炮大战”,大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守着春节联欢晚会,不想看春晚的大人就摆桌子打麻将。这其乐融融的景象持续到深夜十二点,昏昏沉沉的人们点燃爆竹,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云霄,迎来新的一年。鞭炮放完了,忙活了一天的人们倒床而睡。

睡到近午夜三点时,人们又得陆陆续续从床上爬起来,做饭吃饭。这是四点钟的“迎春饭”,因为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所以要吃饭迎接。吃完饭人们又回到被窝,一觉睡到大天亮……

正月初一不能去别人家,只能到外面逛逛,这也是云南一大奇怪习俗。初二我们就去逛县城,就跟逛北京的庙会一样,县城里琳琅满目的商铺和千奇百怪的玩意儿让我们留恋不已。元宵节大家不吃汤圆,照样好酒好菜,不挂灯,但照样热闹,一家人去山上跳脚,也看别人跳脚。

春节过后,该干活的干活,该回深圳的回深圳。热闹过后的乡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谐。

31 3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