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作文大全 > 小学作文 > 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春节随笔(最新9篇)

时间: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想要学习写随笔吗?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下面是编辑给大家分享的小学生春节随笔(最新9篇),仅供参考。

春节的随笔 篇一

小时候,家里穷。厨房是竹编的瓦房,清爽透风。每逢春节,每个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忙活。吃食也只是两条活鱼,一只鸡鸭,外加一碟糖烧的花生米。等着爸妈回家,自己添个下手,然后在昏黄的灯光下嗅着香甜的味道。这是当年最美好的时光。这个味道至今甜腻诱人。

其实,我真的很感谢春节这个节日。不仅是团圆,更重要的是年味呀。我可是个十足的吃货。

若说我最想吃的,就是妈妈包的粽子,那可真是绝妙。自家碧绿的粽叶煮过一晚,清洗晾干,晶莹剔透的自腌鸭蛋,个大的红枣,拌好酱的'五花肉,白花花的糯米,经由母亲的巧手翻折,完美出炉,然后大火烧煮,香飘四溢。最好吃的时候就是趁热。黏糯的口感,甜甜的香味,酱料的丰腴,肉质软烂可口……糟糕,流口水了!我十分期待除夕夜的粽子啊!

我讨厌街上的闹哄哄,喜欢呆在家里,拿个米糊粘住对联,扫扫地,喂喂鸡,擦擦板凳,洗洗碗,望一望远处的青山,呼吸新鲜的空气,然后投进火热的厨房,挥洒汗水。最后呢,洗个香喷喷的热水澡,喝着饮料笑眯眯地守夜,收红包。哈哈,数一数钱包,喜滋滋地入睡,等第二天的鞭炮声掀开你的眉眼。

春节的随笔 篇二

春节是最热闹的节日,大人和小孩都放下手中的任务,为过年做好准备。

接近春节时期,家人们从市场上买回一些香肠、腊肉。那一节节香肠,一块块腊肉,无不勾起我的食欲。看到这食物,我口水都流三丈长了,真想大口大口吃起来,那香肠、腊肉,任谁看了都会大吃一斤。可想而知,吃一口便能回味无穷。

到新一年,人们总会打扫自己的家,除去旧灰尘,让一切变成崭新的。大人们拿着一把30多厘米的扫帚,像涂油漆那样扫着墙壁,在那之前要用一些旧布遮住家具,不让它们受到侵袭。不知不觉中,这做清洁成为一种每家每户都参加的比赛,看谁能把自家打扫干净。

送灶神是我们这的传统习俗,每年都在灶屋烧一些纸,把灶神送往天庭,让他向玉帝汇报家庭情况。

每年街上都挂有彩灯,有苹果形,有流星形,还有五角星形……这些灯在晚上会闪烁出绚丽的光芒,使街上焕然一新,放眼望去,能看到一片灯的海洋。

除夕是春节的一个高潮,尤其是晚上,小孩子们都要守岁,待到24时,可以欣赏烟花表演。我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但用余光每时每刻注意墙上的时钟,希望24时立刻就到……23时59分,人们开始倒计时,激动人心的时刻快到了,10……1。这时,烟花冲向空中,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烟花接二连三地撞击夜空,汇成了各种图案:有的像花儿,有的'像星星,还有的像封闭图形等。各式各样的烟花为单调的夜空增添了许多色彩,装扮了许多服饰。浓浓烟雾都弥漫在大街小巷中,这烟雾已经遮挡了人们的视线……

到了正月初一,人们走亲访友、祭拜祖先。最多的是和亲戚在一起吃团年饭,吃汤圆预示“团团圆圆”,吃鱼也预示着“年年有余”。小孩子最期待的是压岁钱,可以用压岁钱买东西,对他们而言,没有压岁钱就无法喜气洋洋国新年。这一天,路上车辆也增加了几倍,川流不息的车表明在外地的人纷纷回家乡。

正月十九后,人们又该忙活了。

春节民俗随笔 篇三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按我们中原这一代的习俗,我们过春节要包饺子,吃年饭,贴对联,闹元宵等等。

一进入腊月,春节差不多就开始啦!腊八这天,人们都要喝腊八粥。腊八粥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最喜欢喝的,它里面有大米。小米。红薯。桂圆。红豆。绿豆。花生和糯米等等,一般都要放八样谷类。

到了腊月二十四,就有年气啦!大人们开始过买年货啦,蒸馒头,包包子和蒸花糕,炸丸子,烧排骨,烧猪肉等一直忙到除夕,做了数不尽的好吃的。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酒肉的香味在空中久久的回荡着,大人们在门外贴对联,家中也贴上漂亮的年画,家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在外上班的或打工的人们,一定得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得守岁。

大年初一的景象可不一样。人们都要出去拜年,一般是年少的给长辈拜年,孩子们会得到很多压岁钱,孩子们有的买玩具,也有的把钱存起来,留着以后买学习用品。

到了元宵节,超市就特别热闹,人们买元宵回家吃,为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有时间你也来我们这过春节吧!

春节的随笔 篇四

过春节了,出门在外的亲人都要回家团圆。妈妈要到外婆家去,把我也带上了。在外婆家的生活丰富有趣。有令人难忘的事情;有可笑的事情;还有让我害怕的事情,这些都使我感到很快乐。令人难忘的事情就是去爬山了。早上我们坐上了一辆小面包车,向山上开去。这里的石头路高低不平,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弄得我心跳不止。下坡时,我的心蹦到了嗓子眼儿里,心跳快得就像挂钟里秒针的速度;上坡时,心跳慢得就像庙里的'小和尚打钟的速度。车停了,我们下来爬山。

山上的路的确不好走,都是泥巴路,昨天刚下了雨,就变成稀泥巴路了。路相当地滑,不注意就要掉到水田里。可笑的事情就是舅舅的两件丑事了。一天,我们正在打扑克,外婆拿出一袋核桃给我们吃,舅舅拿出一个核桃,把它放在桌子上,手掌张开,“啪”的一声拍下去,核桃不见了!怎么回事?原来,舅舅力气太大了,桌子被拍烂了一个洞,核桃从里面掉下去了!还有一天,舅舅洗衣服,连水都没放,就开始“干洗”,洗好了,他把衣服挂出去,过了一分钟,他把衣服取下来一摸,是干的!他这才恍然大悟:自己没有放水!让我害怕的事情就是放冲天炮了。大年三十的晚上十二时,我们开始放冲天炮,姐姐用手拿着一个很粗的冲天炮,舅舅把火点燃,冲天炮从管子里冲出来了,它们五彩缤纷,五颜六色,奇形怪状。

火星从我们头上落下来了,我们吓得魂飞魄散,慌忙逃窜,我“啊!”的一声躲进屋子里,捂着耳朵说:“太可怕了!”尽管是这么可怕,大家的脸上也露出快乐的笑容。终于,放完了,我的衣服被烧了一个洞,哥哥的头发被烧焦了。下次,我再也不敢放这种冲天炮了。这个年,我过得非常快乐!

春节的随笔 篇五

马上就要过年了,也是临近新春了,很多同学朋友,都开始在打电话来,问:“你什么时候回来啊?赶紧回来”一个个亲戚都在催问,心里其实格外想家,数亿人行走在中国的版图上,他们的目的地就是,“家”即使回家的路上有太多的艰辛,但每当想到家人的期待,总能勾起人们无尽的动力。家对我们来说,是无比温馨的港湾,即使平时漂泊的再远,总要在春节前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庆一个团圆的。

其实我很庆幸,做为一名开元物业的一名员工,只要春节期间有人值班,我们就可以回家过年,我们所在的小区并不大,但是为了保证小区的安全,总是有一群人坚守在岗位上,一刻也不能离开,我很感谢春节期间,在小区坚守岗位的同事。是他们/她们,默默付出,他们/他们,是春节中最值得尊敬的人。碰到他们,请道声:新年好!他们默默的付出,只为业主的一份满意,在春节阖家欢乐的日子里,正是有了物业值班人员,过年不回家,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今日早上,上班来的时候,刚到门口岗亭,礼貌性的向我们的安保人员问好,然后,同事就问我:“过年回家吗”我很满意的回答:“肯定回家啊”我反问了一句:你了?同事面带着笑容回答:“我已经好几年没回家了,今年我也没有时间回家,其实也是很想回去的,在外面身不由己呀”!仔细一想,是啊!谁不想家呢?当时听完之后,心里就有点心酸,其实小区的安全,并不仅仅依靠安全设施的多少,最主要还是靠人,靠负责小区的'安保人员,只有物业公司安保人员负起责任,小区才有保障。

无论是春节还是平时,小区的严格管理,都是必要的,在成千上万忙着筹备年货的时候,物业值班的员工们,用一颗责任,敬业,爱岗的心,在举家欢乐的日子。付出着他们的努力与艰辛,对于中国人来,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大部分人都会放下与家人团聚,而就在这样的节日里,为了千家万户的团圆,如果物业人不回家过年,那么他/她一定在这儿。

春节的随笔 篇六

过年是中国的习俗,不仅仅是那喜庆热闹的气氛,更是因为一年到头,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休生养息,与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实实在在的说,我喜欢过年的原因是——可以放假。假期在家里看看各个地方台的'春节联欢节目,与家人吃年夜饭,没事采购一些年货、零食,上上网,睡睡懒觉,实在是颇为惬意。如果在北方的老家,说不定还可以和同伴们打雪仗、堆雪人、滑冰。年夜饭更是丰盛的令人垂涎三尺,各色美味佳肴,是平时鲜为少见的。

国家似乎早就有过明令要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但在我看来,是不可能治住的。要知道过年期间,执法人员也是要休息的,很难腾出空来管制,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禁止,那么国家自己就要先以身作则。万不能“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在各种节日上,很多大型的晚会上,在这些大的公开场合,甚至是国家,也会放烟花炮竹。而遏制住了人们的习俗,那春节的气氛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除夕夜守岁时,那声声不绝的鞭炮声,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的烟火,让人难以忘怀,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

过年逛庙会自然是不二的选择。庙会是一种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民间性娱乐活动。由于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庙会上热闹万分,有舞狮子的、踩高跷的、唱戏的、猜灯谜的,花样繁多有趣,也有许多各色民间小食出售。

这就是我喜庆而又简单的新年,虽然简单,但却快乐而充实。

春节的随笔 篇七

一说春节,大家都知道它的含义,并且大家都一致认为春节是家家团圆的节日。每个地方都有过春节的风俗,我们家乡过春节就是一个特点。

每到腊月二十九,人们就把家里打扫得非常干净,把过年要吃的。菜、肉都准备好了,然后就是请家堂,请家堂并不是家家都请,而是家里摆供桌的请,请家堂首先要在大门口烧纸钱,然后再在每个门口放上拦门桂,意思就是把自己家的祖先请到家里,放上桂子不让他们走,留在家里过年,并且让他们保佑家里人在过年的这几天都平平安安的。

在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到家里摆供桌的人家里去磕头,自己家里也要留下人在家里招待客人,到了中午,磕头的人们就回到自己家里开始做饭,过年这几天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非常丰富,不比往日,到了大年初二,上午还是人们去磕头,吃完午饭后,人们就开始送家堂。送家堂之前,先把拦门桂拿去,难后再烧纸钱,烧完之后磕头,意思是把祖先送走并且让祖先在新的一年保佑自己和家里的人来年都健康、平安、生意上红火。

这就是我家乡过春节,我的家乡很美丽。

春节的随笔 篇八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

清晨,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回来时,篮子装得满满的:鲜活的鱼、绿油油的白菜、欢蹦乱跳的虾……妈妈一回来就匆匆地跑到厨房去忙开了。妈妈一会儿拿汤勺、一会儿抄锅铲、一会儿洗菜,忙得不可开交。我和爸爸、叔叔、阿姨一起包饺子,大家有说有笑的聊着开心的事。不一会儿,一盘盘菜端上了饭桌,有我最喜欢吃的糖醋排骨;有姐姐最喜欢吃的红烧肉;有妹妹最喜欢吃的炒虾……。开始吃年夜饭了,香喷喷的年夜饭真让人垂涎三尺啊!吃完了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就围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有趣的小品把我们一家人逗得哈哈大笑。

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我和爸爸一起来到阳台放烟花。“嘭”的一声,一个火球冲上了天,“啪”的一声火球炸开了,散发出了红色的礼花,又一声响,散发出绿色的花,一声接一声连续散发出二十几朵花。围观的人都说:“好看,好看。”礼花一个一个地被放上了天,它们有的像银蛇飞舞,有的。像金花四溅,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如孔雀开屏……真是五彩缤纷、美妙绝伦,把天空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在这一天最高兴的还是小朋友们,他们早早地就叫着让大人接年了,因为接完年之后就可以放烟花了。放烟花时,几个小孩子在旁边叫着,跳着,那高兴劲就甭提了,就连大人也都被他们感染了跟着叫起来。放完烟花一家人围在桌前吃团圆饭,最有趣的就是吃饺子了,而且这吃饺子还能吃到钱,谁吃到钱了那谁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将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争着吃,看谁也抢到那个有钱的饺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没吃到的也好,这种抢着吃饺子的气氛是最难忘的……

春节民俗随笔 篇九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16 35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