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精选

散文精选集【优秀13篇】

时间:

夜临之际,灯光以秒为单位完成点亮。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这里是细致的小编为大伙儿找到的13篇散文精选集,欢迎参考。

散文 篇一

论文摘要:豫剧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中原人民基于深厚的生活基础的文化创新产物。本论文借助创新扩散理论,对豫剧的传播扩散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其扩散的一般规律,并得出了对当代像剧文化市场机制发展的启示。

豫剧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它以区域特色的艺术形式传达着中华文化的血脉精神,是数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豫剧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中原人民基于深厚的生活基础的文化创新产物。正是作为创新事物,豫剧在传播中不断被采纳,并由采纳者进行二次创新,投人扩散性的传播与新的采纳,从而形成了我国最有影响的戏曲形式之一。由此,本论文借助创新扩散理论,对豫剧的传播扩散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其扩散的一般规律,在艺术与传播学结合的研究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本文通过豫剧传播扩散分析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

豫剧的区域扩散验证了创新扩散s曲线的合理性

豫剧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经历了由“北曲—弦索—河南调—土梆戏—豫剧”的演变,经历了宋、元、明历代文化的长期积累,经历了其他剧种如昆曲、弋阳腔、罗戏、卷戏、秦腔等的启迪融合,并在明末清初开始形成。早期豫剧剧目题材和内容承载着中原区域文化、封建政治文化、民族圣贤文化、名流名门文化、英雄豪侠文化而被受众津津乐道。同时,早期豫剧音乐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唱腔音乐有历史久远、积淀丰厚的祥符调和豫西调,还有由祥符调擅变的豫东调、沙河调及高调等多种地域唱调;既有属于板腔体制的四大板类,数十个唱腔板式和数十种调门不同唱法,又有源于早期弦索、昆曲、弋阳等声腔体系的曲牌唱腔,再结合早期豫剧歌舞性、虚拟性和程式性的基本特点,从而形成了中原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群体传播最有成效的当时,由早期戏班演出的“门传身授”,由当时的“戏班班主”、“个体演艺人”等创新主体对于剧目的创作,并通过街头、堂戏、勾栏、戏台、茶社等场所的演出,豫剧构成了场所群体传播与游走扩散的主要形态,并迅速得以传播扩散。其区域的扩散,大致经历了由开封为中心的豫东地区,渐次西进,并在经济文化更为繁荣的河洛地区得到采纳与二次创新扩散,进而浸染于整个河南境,构成了豫剧采纳最为稳定的核心区。随着艺人游走、移民迁徙等因素的影响,豫剧扩散采纳区不断扩大,在河南周边,尤其是沿河西走廊至新疆,形成了豫剧扩散的次生区。此后,豫剧扩散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采纳格局。显然,豫剧早期的这一传播扩散现象,验证了创新扩散s曲线的合理性。即:创新的扩散总是一开始比较慢,然后当采用者达到一定数量(即“临界数量”)后,扩散过程突然加快(即起飞阶段take-o田,这个过程一直延续,直到系统中有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创新,达到饱和点,扩散速度又逐渐放慢,采纳创新者的数量随时间而呈现出s形的变化轨迹。

在豫剧的汇流成熟期与多元变革期,一方面由于创新主体在继承采纳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创新,另一方面由于大众媒体与融合媒体的传播效应的加人,又使得豫剧的传播扩散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产生了两轮快速传播扩散的上升曲线,其豫剧的采纳区域不仅遍及全国,而且走出了国门。这就启发我们,豫剧完全可以结合媒体的演进,通过自身的不断创新,而得到一波一波的s曲线形的传播扩散。

豫剧明星与政府共同成为豫剧创新扩散的人

前面我们已经阐明,在豫剧传播扩散中,豫剧艺术家,包括编剧、导演、作曲、演员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豫剧这一创新事物的人。因为他们一方面作为创新事物的创新者,另一方面则担负着剧组、演艺剧目的创新扩散的重任。事实上,他们确实起豫剧传播扩散人的角色。如卓越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既是豫剧改革的创新者,又是豫剧艺术的传播者,她对豫剧创新扩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1936年她在开封演出《西厢记》时,便轰动开封;而在1938年赴陕西、甘肃演出,又被人们称之为“豫剧皇后”。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爱国热情中,常香玉率团携《花木兰》到全国多省进行巡回义演,引起巨大轰动,至今被奉为豫剧经典。从西安到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西、广东、湖南、宝鸡等长达一年多的义演及交流活动,将豫剧传播扩散至全国多个地区。20世纪50年代,常香玉、陈素真、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等多名演员的艺术表演风格成熟,在汇演中常香玉和陈素真获得演员最高奖励的荣誉奖,成为豫剧剧种的领军人物。马金凤演唱艺术被誉为“洛阳牡丹”,崔兰田享有“豫剧兰花”之誉,阎立品是豫剧“闺门旦”行当中的杰出演员,唐喜成则是豫剧须生这一行当中的佼佼者。豫剧研究学者马紫晨先生在《豫剧五大名旦的唱腔艺术风格》一文中写道:“豫剧五大名旦—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各具唱派特点,影响颇大。显然,没有豫剧艺术中的这些艺术家,就没有豫剧当年的迅速传播扩散。

值得重视的是,在现代高度组织化的时代,政府领导由于具有权威性与巨大的传播资源,对于豫剧等各种创新事物的传播扩散具有强大的导向性与推动性。如在1949年至1961年,中央政府对中国的戏剧改革扩散主动地发挥作用,文化部召开了全国戏曲工作会议,政务院制定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0 1951年4月3日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为建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题词:“重视与改造,团结与教育,二者均不可缺一。”这些来自政府的推力,无疑促成了当时戏剧艺术的百花齐放,使得豫剧得到了权威的传播扩散,政府也成了豫剧的组织性的人。

现代媒体促使豫剧二次创新扩散形成周期性

创新扩散理论非常重视传播渠道对于创新扩散的作用,且尤其重视大众传媒与人际关系渠道,强调“广泛的传播渠道就是那些来自研究的社会系统之外的渠道;人际关系渠道可能是广泛的,也可能是地域性的,而大众传媒渠道则几乎全部是广泛的。如果说人际关系渠道并没有时代引起的显著差异,那么豫剧传播扩散中的媒体演变,尤其是现代媒体的运用,则彻底改变了豫剧传播扩散的形态与效果。而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每一次媒体的变革,均将引发一轮豫剧创新扩散的热潮与s形曲线的急逮上升。

如在豫剧的成熟汇流期,由于广播与电影媒体的加人,使得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艺术家的艺术表演,通过广播媒体与声声悦耳的豫剧广播以及电影的全国放映而传播,使受众采纳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豫剧艺术的魅力,从而获得了豫剧跨地域扩散,实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快速扩散。

而在豫剧多元变革期,由于电视、电子音像媒体、网络媒体的发展,加快了豫剧的融合传播,尤其是央视多年间歇性的持续传播,河南卫视《梨园春》的电视节目以及磁盘、光盘、u盘、mp3 , mps等电子音像媒体、网络媒介、手机媒介的多媒体传播,又使得豫剧在世纪之交出现了新一轮的快速扩散。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与启示,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更新,每一次媒体的周期性变革与提升,均将促使不断进行二次创新的豫剧新作品得到新一轮的急速扩散,并将演绎出一种周期性的s形扩散曲线。

制度创新与组织创新保证了豫剧创新的可持续性

创新采纳者的受众动态需求永远是拉动豫剧传播变革的动力,但却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与组织保障来支持创新、扩散创新,以满足受众需求。制度创新,可以极大提升各要素的积极性以投人到创新及创新扩散之中,并有效整合资源,支持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而现代的创新,多是以组织为主体进行的,同时许多创新又都是由组织所采纳的,并引发了组织里的个人采纳。创新扩散理论的集大成者罗杰斯教授就指出:组织创新包括创新投人使用过程中的所有事件、行动方案和决策。并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组织问题时,对解决这些问题做出议程安排,通过创新需求,来阐明当创新被越来越广泛地投人组织内使用后所产生的意义,使组织成员逐渐融人到创新的采纳之中。

优美的散文 篇二

最近这场雨,下了好几天了,它既不像夏雨那么地暴烈,也不像春雨那么地稀疏,更不像冬雨那么地寒冷。秋天的雨又有着怎样的精彩呢?

首先,秋雨非常的舒爽绵长,人们都说“秋风瑟瑟,秋雨绵绵”,因为它有时候,一下居然就是一两周,甚至更久,这倒是可以彻底的清洗整个夏天的燥热与尘嚣,把夏天的印记一点一点地从我们身边抹去,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一场秋雨一场凉”,我的衣服也跟着一层层的加厚起来。尽管秋雨下起来有时会没完没了,但奇怪地是人们并不讨厌它。我仔细想想,应该是因为它能带给我们久违的凉爽与宁静,难怪很多诗人都喜欢在秋天下雨的时候填词赋诗。因为秋天,尤其是有雨的秋天总是能带给我们一种意境,一种灵感,让我们可以安心的在家里读书,学习。

秋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下秋雨的时候往往是伴随着叶片一起的,古人不是说“秋雨梧桐叶落时”吗?其实不但是梧桐树会在秋雨中落叶,大部分的树都会在这时落叶,这样的“落叶雨”也构成了秋天一道别样的风景。

瞧,在蒙蒙地雨雾中,树叶在空中翩翩起舞,在水面上随波远行,在地面上欢快的打滚,它们有的像***蝴蝶在空中跳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有的像芭蕾演员跳着优雅地舞姿,还有的像小船四处飘摇……一切在秋雨的润泽下都是那样的生动,鲜活。

秋雨的魅力,绝不仅只是美,更重要的是,从她的举手投足中总是渗透出收获的含义。瞧,火红的柿子,一个个干净整洁地挂在树上,活像一盏盏***灯笼;金黄的玉米,一个个头顶着红缨,就像一群活泼健壮的孩子在尽情欢笑;成熟的向日葵,排着整齐的队列,就像一群阳光少年在向我们招手,……秋雨中不仅处处都有大自然丰收的迹象,就连我们人类也比较容易在这个童话般的季节里创作出更加丰富的作品。

我喜欢秋天,更喜欢秋雨,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多的'是它让我感觉天地之间的距离不再那么样的遥远,我透过这绵长的秋雨仿佛能听到天地之间的对话。

优美的散文 篇三

晨风中醒来,遇见阳光,有融融的暖意拂过心上,旖旎过脸庞,如一片花瓣的馨香,轻轻吻落昨夜的彷徨。写过的字,早已晾晒好了在青草茵茵的河床,无需清点,那些鲜活的词章,正攀爬上蝴蝶的翅膀,成群结队的飞往你的方向。

情意,是水边的一朵铃兰香,从不需要隐藏,只随着风讯在流年里生长,那些漫过心湖的渴望,不为要你迎合,你只需懂得,每一次虔诚的叙述,都将载入生命的乐章。

心里,有一处温暖,即便是阳光照不到的角落,也可独自繁生着万千的明媚。正如你说,这世界是寂静的,可是就会有初晓的风从远山拂过,荡漾在心里,婉若一滴晨露落入眼眸,晕开的情愫,足以成自然清透的美丽。佛说,八千里荷塘喧哗不及与有情人的一次擦肩而过,不喜形于色,不魅惑于心,浅喜深爱,便是最深的懂得。

于是,我对着岁月研墨,落笔,用莞尔的笑意勾勒出无声无息的静寂,只为隔着红尘念你。待青葱如许,芳华如昔,翻阅泛黄的画卷,回忆起素年锦时,读你写给我的诗,与你的情意,又可在心里,再一次,做温暖的重聚。

总会有一个契机,让混沌的心豁然开朗,就如枯木里也能长出的时光。会发现,原来流年不过是一程又一程的奔忙,让你早就没有机会去感伤。所以,有些话题,请放在九霄云外飞翔。心,留给自己,只用来负责顽强。

所有的故事,都可以看做是雪泥鸿爪,最美的印记,浅浅的旖旎在心里,纵使段落丛叠,也是情真意切,别轻易撕裂。红尘紫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朝夕,或悲或喜,都不需要在别人的世界里沉溺。做安静的女子,让风景在眼里起落,即便有一天韶华谢尽,那悄然书写的心情,也是风轻云淡的美丽。

若是真的让自己进入到无所怨尤的状态里,你就会懂得,其实,这世界远不是传言的那么复杂。安静的写字,安静的想念,就是自己和一个所爱的人相互守候,如此的简单。眼里有风,风里有梦,纵然光阴默不作声,我也能隔着静寂将你读懂。

很多时候,你要学会听一听心怎么说,别怕别人指责你的过错。别人,只不过是一个看客,无法替代你去生活。或许,山一程水一程的寂寞是不能更改的选择。那就选一处山清水静的空旷里安坐,心会告诉你,在微笑中试着懂得。如果那是必然的结果,若是你懂得清宁淡泊,那也必然会成为属于自己的快乐。

当一场雨,**了整个世界的彷徨,阳光还在云上,碧蓝的色彩就迫不及待的在天空画出一笔晴朗。雨后,残破的蛛网在夜里独自寒凉,然而它并不哀伤,只等着天色放亮,就开始寻着旧的痕迹无怨无悔的编织时光。晨风中伫立,捻起一缕雨后的清新,安然倚在光阴的门楣,与自己交谈,与风月对望,将每一分的执念在热忱里安放。若世事,能都殷切以待,这世界的温暖就会一直在心上,明媚,亦是不可**的方向。

一切是非不过是烟云过眼,总有一天会散去。心,还是会时刻怀揣着晴朗,在自己的岁月中独自静好。不吵不闹,两个人,靠一起可以慢慢变老。外面的风景再好,也不及一个人入眼入心的那份妩媚。如最美的璎珞,在时光深处妖娆。

散文作品 篇四

林青霞,一个独特的作家,因为有了她,中国文坛多了一股清新的文风。她有绝美的面容,,但却并非绣花枕头,非凡的才华更造就了她的传奇。她用文字记录情感,在平凡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她细腻的情感。

【家乡的风】中,她借描写风入笔,将笔锋引进一间小院,从对老太太的描写中,真切的为我们展现了山东人淳朴,直率,不贪小便宜的精神,但这又何尝不是她对家乡,对故土的思念呢?她没有用什么华丽的词藻,却让人感觉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思念。

再看看【只要姥爷你笑一笑】,也是平淡的语言,也是寻常的词句,却也表达了她对自己父亲的思念。文中虽说重点描写的是她女儿,但却从侧面烘托出了她对自己父亲绵延的怀念。

“平淡之中见真情”,这是林青霞一贯的文风,她没有一些作家的华而不实,没有他们那么富丽堂皇的词藻,但或许,读者更喜欢的是林青霞这种诚挚的低调吧!

指导教师:聂勋材

散文 篇五

在谢校长的一声令下,“书市”开卖了!每个人都要把卖书得到的钱数的5%作为税交上来。不一会儿,我们的“办公间”已经被“小商人”挤了个水泄不通,税务员都忙个不可开交。工商人员都放声大叫:“偷税漏税罚款了——”巡逻的税务员们也大喊:“交税了——交税了——”

我换班了。哇,这块真热闹。商人们有的在自己的摊子上叫卖着:“清仓大甩卖了!”“最低价最低价!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作文大全,让您的作文直冲满分!”······还有的商人在书市中游逛,寻找顾客。

在来到我们班的摊位。听,顾客在的杀价呢!老板和顾客开始了一次口水战!

“10元,太贵了!嗯——8元”

“不行不行,最低价9元。”

“那就8.5元,行不行?”

“ 算了算了,8.5卖你了!”

哈,有一桩生意做成了。一转眼,天啊,你猜我看到了什么?每个老师手里至少也有一本书,校长也被我们的小商人围得寸步难行。“校长,这本是百科全书······”“谢校长,这本散文集是著名的······”“校长校长,这可是四大名著之一,只要······”校长是这讲讲,那讲讲,最后是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我的4本书卖了3本,这可得多谢谢刘静。胡淑芳两位very good的推销员了。

经典现代散文美文 篇六

在一个微风轻轻吹,柳枝轻轻摇的春日,一行20多人到长墩岛踏春。

车到长墩岛所属新营村委会,好客的当地村**和群众热情地为我们张罗,江边,已经为我们备妥了上岛的机帆船,这船乌黑发亮,船身刻满了沧桑,也不知是否和当年周作人先生笔下的那个《乌蓬船》同宗。

船是有了岁月,但人坐在船上,倒也*稳。

船从西江缓缓向茅岭江滑行,江水清澈见底,上下天光,一碧如练,水鸟在天空中翔集,鱼儿在江面上跳跃,笔架山倒影水中,江边渔人三五成群在耙蚬,几个光屁股的稚童在江边打水仗,偶尔传来一两声悠远的渔歌。

随船的村民一路不停地向我们介绍江*的景色,有个老伯又是七律又是赋地向我们朗读孙中山歌颂长墩岛的生花篇章,什么“远观宝岛一支笔,近视圣地数百亩”诸如此类,老伯看来是新营村的文化人了。

文友们早被这山光水色和老伯的介绍迷倒,大家不顾船家反复强调要在船两边坐好以利*衡的叮嘱,纷纷***抢拍*风景,我很想和水做一次亲密的接触,便怯怯的伸出右手,缭了一下,这水好凉,好凉。

有人动情地高歌《渔家姑娘》,其他人也跟着唱和。这悠扬的歌声和飘飘洒洒的江水一直向南流去,奔向茅尾海博大的胸怀。

我突然想起大诗人贺敬之游漓江时写下的诗句,并即兴嫁接:“心是醉啊,还是醒?水欢山笑入画屏!画中画——西江照我身千影,歌中歌——长墩应我响回声”。韩愈“山如碧玉簪,江如青罗带”,说不定就是西江*的写照了。

散文 篇七

关键词:散打;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散打是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进行徒手格斗对抗的竞技体育运动,考验格斗者双方的体、智、技术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能力。作为竞技对抗类项目在普通高校开设公共体育课深受诸多大学生的欢迎,大学生通过练习散打能够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磨练意志,传承民族文化;然而散打以防身自卫、实用性强的优势吸引了大学生学习兴趣,也是散打走入高校的最直接动力。但就目前来看,散打教学在高校的普及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因此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条件以及对散打零基础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散打教学的发展。

一、武术散打文化的传承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德是武术的一部分。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当下,德之教育尤为关键,武术所蕴含的“武德”也为高校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高校的散打体育课中,教师往往缺乏对学生的武德教育和散打理论的传授,甚至学生连武术中的“抱拳礼”都不知道,造成学生对散打运动的盲目喜爱。“武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课堂行为规范来实现,如行“抱拳礼”进行师生间的问候、学生之间的武艺切磋等。

散打教学中应将武德教育、散打精神和专项理论融入其中,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以此进行道德规范和行为约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武观。随着散打练习群体的不断壮大,强化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是未来散打推广与发展的需要。

二、巩固提高散打教学师资力量

学校的散打师资力量、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质量都有着紧密的关联,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直接因素。而目前高校从事散打教学的并非都是散打专业教师,大多由武术、跆拳道、拳击或者其他体育教师兼职,专业教师的缺乏影响了散打教学质量的提升。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支持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发展,吸纳优秀的散打专业教师,组织各种师资培训,教师综合素质考评,教学技能比赛,支持散打课程的开发工作。散打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正确的示范动作、活跃课堂气氛、展现散打运动的魅力。

三、配备散打教学的硬件设施

大部分高校没有为散打公共体育课程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使得散打教学发展面临困难。场地和器材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基础和保障,散打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配备专业的散打训练场地、沙袋、脚靶、手靶、拳套、护具等器材,保证学生训练期间的安全。然而,多数的散打课都是在操场或篮球馆内进行,场地器材的缺乏不仅限制了教师的授课内容,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能根据有限的硬件设施教授基本的散打技术,像对场地器材要求较高的摔法和较强的对抗性技术根本无法进行;完善的散打教学场地和器材是进行教学的基础与保障,也是展现散打运动魅力的物质基础。因此,高校应配备独立的训练场地、沙袋、脚靶、护具、拳套等器材,保证学生上课期间的安全。

四、完善散打教学体系

完善的教学体系能更好的帮助高校散打教学的发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散打教学大纲和教材适用于普通高校的散打公体课,散打课的教学模式多延续了体育院校的竞技散打课,教学模式的单一和教学内容的专业化并不适合散打零基础的普通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受场地限制、课程时数、防止运动损伤等因素的影响,真正涉及到的攻防技术、摔法技术、实战练习太少。单一技术的练习多于实战练习,导致了教学内容的枯燥,违背了散打运动的精髓。

基于散打的专项特点,高校应开设一学年的课程保证充足的课时数,且每学期不少于18学时。课程内容的安排可分为“初级课程”和“进阶课程”。第一学期的“初级课程”学习基本的步法、拳法、腿法技术,第二学期的“进阶课程”是在初级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摔法、攻防技术及条件实战等。学生通过一学年的系统学习,能够熟练掌握散打中的常用技术及基本运用能力,更充分地体验散打的魅力。

教师根据普通大学生身体条件以及散打零基础的特点制定散打教学大纲和计划,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都要区别于竞技散打。课堂中,教师加强动作讲解与示范及陪练,注重攻防技术训练,限制性的模拟条件实战练习,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散打更容易普及,更适合普通高校体育课的学习宗旨。

五、完善散打考核标准

大部分高校的散打体育课考核标准都是由任课教师在参考部分竞技散打考核内容后制定,其考核模式多采用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为主,传统的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对武德、技术运用和战术执行的评价,原因可能是普通高校的散打课以单学期课程编排,受课程学时的限制学生无法全面掌握散打技术和运用,也不能满足学生最初学习散打的初衷和兴趣。

未来的散打考核方式和内容应是多元化的,除了量化评定外增加有效的鼓励性考评机制,从多个维度去了解学生在散打体育课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全面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体系,完善与改进考核评价方法,符合普通高校散打公共体育课的发展。

综上,普通高校开设散打公共体育课可以促进散打运动的发展,符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散打教学不仅是技能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大学生散打兴趣、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培养。因此,应切实完善散打公共体育课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水平、硬件设施配备等问题,在不断加强高校散打课普及与提高的同时,强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自我保护能力,以期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散打在高校中的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峰。普通高等学校散打课程开发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2]刘冬。普通高校散打课教学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体育美育,2013(10):219.

[3]陈其玉。高校散打教学现状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20):61-62.

[4]许小平。武术散打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浅谈[J].当代体育科技,2015(15):175-176.

散文作品 篇八

散文写作者还是要回到自己的那个特定的“场”,必须立足于沉实的大地和茂盛的人间;必须从自我出发,与更多的他 们和它们发生情感的和艺术的联系;必须从艺术出发,以激情和才情,激发更多更为丰沛、激越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以沙漠烽燧一样的定力和傲骨,进行自我的、与众不同的和卓有成效的散文写作。

到目前为止,2007年的中国散文一如往常,有特别的现象,但仍旧没有特别叫好的作品。这一年当中的中国散文,大抵是在平淡中的坚守,是进步中的回退,其中有萎靡的迹象,也有遮蔽的显露。

这里所说的萎靡,似乎是散文的一个徘徊期,新散文真正成为了个人化的精神舞蹈和个体的灵魂盛宴,越来越自私、残忍地疏远了“散文”应有的“道”和传统、精神与品质。大多数读者的不满或者厌弃、不认可成为了新散文行将终结的致命因素与最大杀手。

2007年,散文的第一个迹象是:刚刚舍弃了对形式、语言和题材,乃至思维更新的新散文模式,散文写作又陷入了浮躁的状态。即:过分注重现场和当下,个人体验与底层生活的散文夺人眼球,从普遍叫好乃至获得重要奖项的作品来看,它们是嘈杂的、混乱的,注重了个体的现实体验却忽略了散文的艺术品质,强调了当下个人、生命、精神与“物”的冲突与融和,而丧失了高贵的精神要求和人文关怀。

第二个迹象,很多的写作者开始自觉深入时代,抓住其内在特征和精神素质,以强有力的笔触、新鲜灵活的方式乃至更为丰沛的语言、具有现代精神的思维与精神素质,进行有别于其他人的散文写作。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底层不再是一种笼统的现象或者概括,而是准确的个体和特殊的个案。即使所谓的“文化散文”,也在书写和解读方式上少却了许多大而空的感悟,乃至卫道主义和封建意识的呼唤和叹息,姿势和态度趋向平等和对视,而不是以往的居高临下和走马观花;思想更为现代和深刻,发现和表达独到而优雅,使得散文呈现出一种思想自由、精神自由和形式自由的品质和气象。

新散文及其经验

从近两年,特别是2007年散文发展态势来看,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的新散文运动呈现出颓废、逼仄和没落的迹象,不是后继乏人,也不是才力和智力不足,而是不由自主地跳进了自我设置的陷阱抑或圈套,越来越孤僻,也越来越偏颇。这么多年以来,我们最大的一个误区是:谈论新散文,只是强调和突出了目前几位有成就的新散文作家,但却忽略了一个普遍的常识性的事情,那就是:新散文也是有传统的。这一传统不是割裂的,新散文不是凭空而来、瞬间拔地而起的。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张承志、贾平凹、周涛、马丽华、史铁生乃至王宗仁、贺晓风等人就进行过多种方式的散文写作,至今仍具风度和气象,如《我与地坛》《清洁的精神》《唐古拉山和一个女人》《太白山记》《商州三录》《游牧长城》《藏北游历》等作品,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显示出与杨朔、秦牧等人散文区别的迹象,在当时,已经引领了新的散文写作方向。

而今,我们将这些作家乃至作品抹煞了,这是有失公允的,也是不够客观的。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持续至今的新散文写作,其显著的特征和特点便是:剔除了对传统散文(相对于杨朔式的散文写作)的思想依赖、语言依赖和方式依赖,以新鲜的思想意识、有别于传统散文的语言和题材,用更为自我、更为自由的书写方式,乃至自由不羁、新鲜独到的思想和精神,为散文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使得我们的散文写作从某种程度上摆脱了旧的模式和思维,获得了更广泛的前景。

综合这些年来的新散文实践经验,我以为,新散文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第二,形式的探索创新,新散文作家们不遗余力,以勇气和学识,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和探索,使得散文的表现形式更为活泼灵动、新颖新异。第三,个体意识的无限膨胀,使散文具有了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和个人的魅力。第四,语言的创新,完全回避或者抛弃了大众模式乃至官方话语,使得散文的想像力和扩张性得到了空前的解放。第五,散文的内涵和指向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发散的、立体的、多维度和多方向的。

这些都是新散文给我们带来的有益经验,他们的努力和探索,使得原来面目呆板、陈旧单一的散文写作呈现出新的生长点,具备了新气象。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天,新散文丧失或者丢弃了这些独立的精神品质,自由精神转换为“狭隘的个人自由”,有些作家的写作显然是委曲求全甚或缴械投降了的。形式的创新走进了篇幅无限延长的单一性模式,动辄万言数万言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标示;个体意识和内心经验的无限膨胀,导致了题材乃至内核的狭窄和鄙薄;语言的创新走进了解词的泥淖;内涵的空泛和严重的自恋甚至心理隐患成为了个性的标签和区别的惟一手段。

在2007年,新散文强弩之末的迹象大幅度显现。但一些新散文作家依旧在“身体”“隐私”中高度自恋自爱,其中一些细节和感觉,与善于写下半身诗歌乃至以女性身体的微妙触觉为诗的女诗人没有多大区别,身体的觉醒只是女性甚至女权主义的一部分,更强大的应当是女性的自由精神。女性新散文作家一再陷入此类的“孤芳自赏”,使得她或者她们的散文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一种“转瞬即逝”的短命倾向。

再有一些新散文的尾随者和加入者,写作成为了纯粹的个人修为,在传说和宗教、自我意识和某种思绪当中不能自拔,一味追求新异,但又没有足够的思想和才识,使得作品单薄无力,逼仄狭隘,不具备独立性。倒是一些“80后”的写作者,在思维和语言、形式上令人刮目相看,他们的思想是真正的自由不羁,语言和思维上也更活泼、新鲜和灵泛。如今年《美文》上半月刊发表的一些“80后”作者作品,就很有生机和活力。

此外,另外一些新散文作家近年来以散文形式解读和发现的“哲学”是漂浮的,不连贯,缺乏系统性,吉光片羽,且篇幅过长,无实质性、独立性的发现,甚或还有一些常识性的误读和误判。与之相反,有一个可喜的现象是,云南雷平阳散文有了新的气象,如《宋朝的病》(《天涯》2007年第1 期),机智、安静、本质、有力量。

新散文的根本出路却不在于这些纯粹以散文名世的写作者,而在于上面提到的无传统“包袱”的“80后”散文写作者,乃至许多剑走偏锋的学者型散文家,如早为人熟知的张承志、韩少功、耿占春、陶东风、南帆、张炜、李敬泽、李元洛等人,无论是《山南水北》(韩少功)、《戊戌年的铡刀》(南帆)、《逐红叶于海岛》(张承志)、《看来看去或秘密交流》(李敬泽)、《异性之情和同好之谊》(李元洛)等典型的散文随笔,还是《于丹“现象”解》(陶东风)、《地方与叙述》(耿占春)等学术论文,都体现了一种精确的自由的、理性的和率性的精神品格。而这种品质和精神,正是新散文不具备抑或丧失了的,没有或不加强这一关键性的要素,新散文便无法真正突破,只能越走越窄,越来越封闭。

原散文或者原生态散文

原散文抑或原生态散文的显露大致是2007年的事情,但原散文这一写作主张早在2000年左右就提出来了。提出者是陕西散文家黄海。但由于媒体关注不够,再加上实践者的名声稀薄和作品力度欠缺,更没有相应的理论配合呼应,为其做必要的划分和概括,故而,没有引起足够的广泛的关注。以我的理解,原生态散文主张无非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要论:一、原生态散文是接续传统的,摈弃高蹈的俯视和主观的凌驾,以更为平等和自由的姿态,充分尊重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使散文写作真正成为一种对等精神条件下的艺术创造。二、原生态散文也应属于新散文范畴,其与新散文明显区别是:原生态散文是真正开放的,不囿于一己之内,关起门来说体验,书本(大师)当中谈精神,而是不断向周遭事物、瞬间和闪念乃至人间万象扩张、触摸、关怀的一种散文写作主张。三、原生态散文是具有当下现场感和时代精神的,更强调散文写作的现代意识、科学理念和精神素质。

2007年8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原生态散文十三家》和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她们》两书,对于略显平淡的2007年中国散文来说,算是一个亮点,尽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其明确且较为有力地彰显了“散文原生态”写作理念,并有一些比较扎实的文本予以实践和佐证。

原生态散文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理论依据:一、每一个写作者都有自己具体的生活场,即生活和思想的现场,心灵和精神的现场。所谓的“现场回归”,就是要回到散文的“我在”、“在我”两方面品质。二、原生态散文既要摆脱旧的“体制”,更要接续和融入一种更为广阔的散文传统,以穿透性的认知方式和书写方式,使文本透射出一种源于生命生活本质和个人思想精神的自由品格。三、原生态散文是拙朴的、大气的,有品质和有气度的,是具体的“我”隐身于物象之中和之后的自觉发现与清晰表达。

不论原散文,还是原生态散文,它们实际上源于共同的理念,并无多少冲突和分歧。其中,需要重视和纠正的一点是:原散文或者原生态散文写作存有明显的概念性误区,甚或一些写作者对此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误判和错觉。例如,一些写作者仅仅是在场,仅仅是对生活的直接记录,也仅仅是对事物的表面抚摸,使得一些作品内质匮乏、气象涣散、萎靡不振、急躁浮漂,从而也使得原生态散文这一主张和理念没有很好地得到张扬和实践。原生态散文是回到散文应有的“道”:即艺术与现实生活、与精神品质、与人间烟火、与文化传统、与众生关怀的联系,并不排斥散文中的形式扩张、想像力和实验性等一切新元素。散文原生态是针对新散文实验隔离自我、独标个己、局限封闭等等弊端而提出来的,不是一个散文流派,是一个清晰的、有力的散文写作主张。可惜的是,很多人只是从字面上理解“散文原生态”,导致了认知的贫乏和浅薄。

遮蔽的显露

2007年,散文的总体气象是沉稳的,稍微的萎靡之中但仍旧有着激越的声调。以画名世的黄永玉、韩美林等都拿出了与往年毫不逊色的散文作品。实、林非、吴克敬、宗璞等老作家,韩少功、蒋子丹、张承志、张炜、王充闾等实力派作家、批评家、散文家都有不俗的表现。

更为年轻一代的散文作家如张宏杰、夏榆、耿立、黄海、江少宾、谢宗玉、铁穆尔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贴近现实,且有着较高艺术追求的散文佳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天涯》杂志从2006年设立的“散文新锐榜”,至今已推出阿贝尔、杨献平、傅菲、江子、文河、梦天岚、杜辉等多位散文新锐,在散文界引起关注。与众不同的是,这个栏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包容性、信服力和严肃性,对推举新人、推动散文写作发展、倡导独立严肃的艺术创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再者,一些重要散文集的问世,使得许多被遮蔽了的散文作家及其作品浮出水面,如徐迅《半堵墙》、老湖《草木书》、江子《在谶语练习击球》等和杨献平、张利文等人编选的《散文中国,2007》《尘世的味道:散文新锐十人集》等先后出版,虽然没有太多的声响,但对于2007年的中国散文来说,无疑是一个推进和加强。

就实力而言,这些作家作品很有实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或者作家心性,没有引起业内足够的重视,推介更是寥寥。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了被遮蔽的嫌疑。例如徐迅的“皖河,皖河”、“写在虫子的边上”和“大地上我们只过一生”系列,是一种秉承了大地精神的原生态散文写作,较之当下散文的浮躁和虚饰,徐迅的散文写作是扎实的和有根的,呈现出安静若虚、大巧若拙的艺术气象。此外,谢宗玉、朝潮、马叙、黄海、江少宾和朱朝敏、桑麻、崔东汇、张利文等人的散文写作也都站在了一个很高的层面上,需要进一步的发现和更为广泛的认可。

调整,抑或新的生机

2007年的中国散文,大抵是沉思的,在停顿当中左顾右盼,思前想后,审视自己也审视他人。我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现象,写作者就是要不断地反省和审视自己,纠正和自己,再建造一个全新的自己。

其中,还有一些因素是:如何保持清醒的认识,对大家褒扬的,一再推崇的作家及其作品要保持足够的戒心。这个戒心不是拒绝,更不是贬低,而是要有自己的鉴赏力和鉴别力。在2007年,真正叫人耳目一新,心悦诚服的散文作品微乎其微,宏大历史解读之中有非散文的因素,性情写作当中包含了太多的虚饰和矫情,现场写作成为一种身份炫耀,个人体验进入了幽闭的冷宫,底层写作只是陈述和感叹。

优美的散文 篇九

总有某个瞬间,温暖了整个以前。

无论我变得如何强大,你仍然会是我的弱点。

也许爱不是怀念,不是热烈,而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一些很期盼的生活,总是在你自以为是的梦想中消磨了,然后给予你一个很失望的打击。

有些东西,想起来总是很完美的,于是在你的想当然中,荒废了一场本来能够很开心的现实。

遇见你,是我最秀丽的意外。

也许你一个转身,以前相拥的人,就真的成为陌路了!

遇见的都是天意,拥有的都是幸运。

若人生只如初见,那么似水流年会不会繁华一些。

遇见请珍惜,想好了就去实现,这就是对时光缘分,生命的把握。

我还相信梦想,相信奇迹。这样,我会活得快乐一些。

生活有苦有甜,才叫完整。日子有阴有晴,才叫自然。

当太阳落下,又升起来的时候,一切都变了,一不留意就在也回不去了。

散文 篇十

要读书,就必须有适量的藏书。作为一般家庭,藏书太多,书柜放不下,少了又不够读。我家建立了有两千多册的图书系统,内容涉及:历史类,从《史记》《资治通鉴》到党史、军史、中国革命史;马列经典类,从《资本论》到马列选集;军事类,从《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到《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传记类,从孙中山、到等十大元帅;文学类,从《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名著到《红岩》《保卫延安》等现代名著;诗歌类,从唐诗宋词、《实用楹联大全》到、、诗词集;散文类,从《古文观止》到《今文观止》;工具书类,从《辞海》到《现代汉语词典》,等等。为了收集藏书,有的孤本到书店买不到。我的一套《三国演义》上册被友人借阅,左转右转,竟不知转到何人手里,时间一长就找不到了。为配对,就到书店去买,售书小姐说:只买上册不卖。到几处书店去买,都无果而返。我不死心,到旧书市场,几经寻觅,在旧书堆里找到了上册,终于配对成功。参加一个会议,奖励我一本《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为两全,也在旧书市场买到了《我的前半生》。两书全读,对溥仪的一生,就有了全方面的了解。

一书在屋,如良师在旁。精心挑选的藏书,犹似一颗颗灿烂夺目的明珠,摆在书桌案头,使室内满壁生辉。我可以失去金钱,失去彩电、冰箱,但我不能失去朝夕相伴的藏书。每每拜读藏书,总是开卷有益,举一反三。它们任我调遣,冲锋陷阵,攻克难关,激励向前,好像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它帮我滋心益智,扫除思想灰尘,是照射和温暖我的取之不尽的思想阳光。每本藏书,虽有明码标价,但对我来说,不是完全用金钱可以衡量的。藏书自有千古柔情,书中自有人间秀色。我的藏书胜过“黄金屋”,贵过“通灵宝玉”。

藏书是为了读书。读书好比蚕吃桑叶,吃到一定时候就要吐丝。蚕吐丝,蜂酿蜜,苦读多读可成书,这是我多年来藏书的深切体会。本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古言,我把退休后在《老同志之友》等报刊发表的几百篇文章,分类排列,出版了《追赶人生》《超越人生》两本书,并在社会上特别是一些老同志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后由国家图书总库和中办密码工作陈列馆双双收藏。

藏书乐,乐无穷。藏书不仅使自己受益,也是留给后代子孙的一份取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精美散文 篇十一

今天看来,《美学散步》绝对是学术建构中的比较另类的范本。宗老的学术实践告诉我们,做学问绝不该仅仅是把思想化为纸上的文字,更应该是精神深化和人格修为的过程,尤其是在学术建构中主体生命的关照是不可或缺的。宗白华美学思想的亲和力,来自于他对澄怀观道的艺术理念的尊崇,是基于深厚的国学基础对中国艺术精神细致入微的体察,来自于跨文化的视野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独特审美观照。

以“澄怀观道”的艺术理念作为美学思想建构的根基。应该说,老庄思想滋养了中华艺术的智慧之根,对庄学思想的深入领悟和体认便也成为步入东方艺术殿堂的“独门秘技”。无论是谈诗,还是论画,抑或是解析文艺中的空灵与充实,宗白华都在践行澄怀观道的艺术理念。应该说,在一定意义上而言,五四运动所弘扬的“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是对“澄怀观道”的一种内在的积极的呼应。因为它是一个学者学术生命的强力支撑,是作为人的主体生命建构的一个直接的标志。宗白华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深入阐发。娓娓道来,深入浅出。阅读宗白华先生的学术著作,古典文化的书卷之气扑面而来,评析之中带着自己的体温,渗透着艺术的灵性。只有在心灵自由的前提之下,能沉潜于艺术大海的深处,遨游于精神王国的浩渺宇宙与星空。《美学散步》所收录的论美文章,生动地凸现的是一个在艺术中遨游的精灵,一种追求生活艺术化的姿态。文章以“散步学派”的布局,并未按写作发表时间排列,宗白华以生命的感怀和入思精神,找寻美,阐释美,关照美,沉醉于美的探询之中。

无论是作为艺术的创作主体还是欣赏主体,宗白华强调作为主体的心性和修养的重要性,精神的淡泊才能保证艺术的空灵,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我想,解析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的神髓,须得此心境和襟怀,方可真正进入中国艺术所构筑的深邃的精神空间。徐复观先生以“气韵生动”来阐释中国艺术的精神,恐怕也同样要以澄怀观道的艺术理念来触摸和体味这个独特空灵的中国山水艺术世界。无论是唐宋的诗词,还是宋元的绘画,承载着古代文人的审美理想和最高的艺术成就,对诗词、绘画和书法的解析也便是触及到了中国独特的东方美学神韵。面对东方古老文明所缔造的独特的文化,如果以西学中纯粹的知性去探究中国的美学精神,只能导致搬弄词语的玄虚,深邃之处便显得遥不可及了。须知中国艺术的精神实质,不仅仅是形诸于形式符号的艺术创造,更重要的是以生命形式践行的人生体验,是不断完善的人格修为过程。

澄怀观道的艺术理念,表现为对于艺术创造者自由人格的一种叹赏和关注。超脱的艺术得益于超脱的人格,而超脱的人格来源于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①艺术的欣赏是为了形成艺术的人格,而魏晋人的人格美,正是中国艺术史区别于其他民族,显出中国艺术精神的最精彩、最动人的篇章。这个时代之前,思想定于一尊,艺术过于质朴;这个时代之后,思想受儒佛道合流的支配,艺术过于成熟。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思想上的大自由。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我说魏晋时代人的精神是最哲学的,因为是最解放的、最自由的。”②言辞中充满了对魏晋精神的激情地肯定,无疑是宗老的生命意识与魏晋精神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一次充满激情的思想交辉。宗先生对于魏晋时期人文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由衷地叹赏,也表现了宗白华对于“自由之思想”美学建构状态的主体诉求。

深厚国学基础以及宽容的学术个性避免了在美学的探究上走向纯粹性的体认和追问。如果是澄怀观道完成了一个学者心性的塑造和人格修为的化,那么深厚的国学根基,使得宗白华先生的文艺论文更多了重对于自身文化的理性认识和自觉的现代建构。探究美并非意味着对于现实社会和历史的抛离。在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探究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他的美学理念中暗含着对于美的社会性以及美学的“功利性”的积极关注。使他在古今对话中秉承了继承与发展的学术态度。对待国学的态度,对待古典诗学批评方法的认知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当代文艺学者的造诣。当我们今天朝向中国古典文化的时候,大多是有距离的赞赏,而透过《美学散步》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在中国独特的艺术星空下遨游的精灵。是敞开胸怀的拥抱,是充满灵性的启悟和睿智的阐释。

透过《美学散步》,我们感知到了自己的灵魂与传统文化的亲缘关系。“每一个民族,每一地域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心理。长期以来,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这种传统文化心理和既定的社会生活状况相适应,构筑了人们生态和心态的平衡与和谐。在一定的条件下,它给予人们的不仅是所期望的心理宣泄和满足,还有自我存在的安全感和自尊。任何一个民族和地域生活的自我延续,如果没有这种安全感和自尊是无法想象的。它通过各种方式外化为具体的规范和艺术形态、规则和思维方式,对于历史发展起着前后承继的稳定作用,同时巩固和保护着业已取得的历史文化成果。”③如何使我们的文学理论从古典走向现代,虽然至今仍然是个纠缠不清的话题,但是说白了,就是处理好两对关系:古今关系。中西关系。能恰切地触及中国文化的灵魂本身就是对传统的一种积极的传承。宗白华先生的学术文章之所以能够做到寄情于理,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就是与他对待古代和对待西方的态度和掌握的方法上的独特功力。有人说宗老的学术激活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灵魂,这也正是深植于生命中的文化之根,才使得他对古典文化的命脉切入准确而充满灵性的阐释。

宗白华阐释和体味东方美学的独特精神特质的过程中,没有说教和赤裸的赞许,但是却在与我们一起见证这种独特的艺术精神的过程中,让我们为自己的文化多了一重发自内心的骄傲和自豪。这是一种真正的国学精神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说实话,面对深广无边的文化传统,只有了解才有爱的权力,这种对于传统的爱似乎才显得更为真实和彻底和可信。如果我们的文化传承确实由于人为的因素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断裂,那么这种裂痕,就需要宗白华一样的学者以及《美学散步》一样的著作来弥合。对传统的继承不再需要一种高呼的口号和一种与现代决绝的姿态,需要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学术修为。需要把古老的艺术精神在现代激活。

跨文化的学术视野对建构了其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独特审美观照。在经济文化走向全球化的现实条件下,跨文化研究是必要的。以他者的视界来反观自身,就会打开原有的知识盲点,获得对自己和他者的洞见。但是跨文化也是有前提的,学者的知识结构决定了跨文化的可行性。只有西方和东方的共同在场,才可能以平和之心去解析各自对于艺术之维的不同认知。任何一个立场的缺席都会导致“移中就西”或“以西释中”,势必人为地建构起中西的二元对立。“比较中的民族主义是很可怕的,比较不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身,更多的是在为西方的文化溯东方之源。而理由无非是一点简单的事实影响材料。骨子里充斥的是文化扩张的梦想。我们一旦把文学不当作争夺文化威望的论战中的一个论据,不在作为外贸商品,也不当作民族心理的指示器,我们就将获得人类能够获得的唯一真正的客观性。”④宗白华正是凭借跨文化的视野建构了其对中国艺术精神独特的审美观照。

我们应该想见,扎实的东方学养和缜密的西方的学术功底是跨文化成为可能的一个绝对前提,而这也恰恰是很多学者所难以企及的高峰。古典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遭到肢解,西方文化的输入又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误读,无论是面对古典还是朝向西方,在学术界一直都存在着误读。在误读的基础上,就难以进行真正的跨文化的对话。宗白华先生的研究是从哲学起步的,在德国的留学生涯,邂逅了德国哲学里真实的思想,造就了他西方哲学扎实的功底。从黑格尔到康德,悉数西方哲学的几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奠定了宗老学术思想建构的隐性的存在,由形而上的哲学思辨到形而下的美学体验和玩味。在《美学散步》中我们所感受到的宗白华对于中国美学思想的解析,不但有中国学派的特色,同时也不乏西学映照下的大气和睿智。作者并未采取二元对立式的思路移中就西,也没有完全以西方的视角对中国的古代艺术理论重构和肢解。在《美学散步》中我们见到宗白华先生对待西学的态度却是一种异常的冷静,对西方美学理念同情的理解的基础上才可能成为自身美学建构的积极地参照,而不是断章取义地照搬和挪用,也正是在中学与西学的共同辉映之下,才形成了宗白华先生真正中西融合的跨文化的视野。

散文 篇十二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诞生了世界第一个“摩天轮”,将工业、城市与艺术的融合带上一个新的高度,从那时开始,各种从世博会诞生的建筑不仅成为城市的地标,更堪称世界建筑经典。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321个场馆和馆中馆,创造了“历届世博会园区世界之最”、“展馆世界之最”及“参观人数逾七千万世界之最”,并将它的瑰丽、时尚、创意镌刻于一方方金印之上,这正是上海世博会进入“后世博”时代为我们献上的一份盛礼――321方上海世博场馆金印大全。

记者从西冷印社拍卖有限公司获悉,2011西泠春拍为藏家推出这一规模盛大的金印专拍。中国的印章文化源远流长,可上溯到殷商时期,如今篆刻艺术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瞩目,而“金印”作为尊贵身份的象征,以往仅局限于帝王将相,堪称稀贵。此次321方上海世博场馆金印大全全部采用千足金手工打造,使用黄金总量32.1公斤,以世博场馆为印面题材,一印一馆,匠心独运地记录并再现世博恢弘场景,形象生动、意境清新,演绎出上海世博的风采,传递的是上海世博的史脉,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几千年来,黄金收藏一直是人们公认的最佳保值与避险方式,并不仅仅因为黄金的稀缺性,更重要的还在于黄金“尊贵、独特”的人文情感。这套独一无二的印章作品将黄金恒久不变的高贵品质和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印章艺术相融合,集名家创意与创作为一体,由任全翔担任321方印章画面的创作,中国黄金界泰斗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红宝先生亲自担当321方印章的全程监制,中国印章界名家王琪森先生历经数月完成所有印章的篆刻,散文家曾元沧老师为每个场馆配文等等,达到了“取精用宏、印外求印”的新境界,完成了“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的创作过程,由此诞生了这件蕴含世博理念,承载民族文化的艺术品。

殊为难得的是,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仅授权批准出品一套上海世博会场馆金印大全,并为此配发了防伪标签一套,制作印章的模具在作品完成后即被销毁,由上海东方公证处公证,这就意味着这一大全在全世界的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更加体现了其“独一无二”的收藏价值所在。

经典现代散文美文 篇十三

三月,我和春天恋爱。

一场春雨,如其而至,似乎是预示着我和春天的懈逅。银白的雨线斜落到人间,淅沥沥,嘀嗒嗒,灰白的马路湿了,干燥的泥土松了,女贞叶上的土黄色绿了,我的心甜了,第六感闪过——春天来了。

去年的颠倒是非天还恍若隔日,今年她便一路小跑而来,散着花的香气,鞋底沾着青草的泥泞,身穿五彩春装,边跑边说:“别急,来了,我来了。”我呢?来不及打扮,什么都没有准备,一看见春事先捎来的礼物,吓得欢喜。那是午后,阳光轻柔地弥漫,老师在耳边嗡嗡地讲,瞌睡虫像两只铅球吊在我的眼皮下面,我望一眼窗外,哦!那时什么?一抹绿色!是我眼花了吧。不,真的是绿色,枯黄一派萧索的柳树抽芽儿了,春天那生机勃勃的新绿在欢快地跳动,来了,她来了。

迎春花终究是把冬梅比了下去,它用它的热情征服了凄清的梅花,也是,此时一切的寒冷都很不应景啦。我最喜欢的是樱花,白色,圣洁的白,朱褐色的叶子衬出花的高贵。风扬,枫树随之飘动,洁白的花瓣便如雨般飘落纷飞,我再次感受到春天的美丽。

孩子全忘了老师家长们的管教,这有一朵花,那有一朵花,凑上去闻一闻,清幽的香扑鼻而来,那双小手就痒痒起来,忍不住要掐下一朵,我是明白的,对于纯真的孩童,凡是美好的都想拥有,独自享尽花的芳菲。

然而春天也会让我愁闷,眼前的花草树木一片欣荣,但也还有凋谢的那一天,想到这里,又难免苦涩起来。我太爱春了,甚至迷蒙中以为她要永恒了。

三月,有恋爱般的感觉,恨美好,愁离别,是春啊,是春……

78 384470